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蛙纽螭纹铜阳燧 - 故宫青铜器藏品

12-08 投稿人 : loveart 围观 : 评论
中文名 蛙纽螭纹铜阳燧
外文名
创作者
别名 蛙纽螭纹铜阳燧
时代
门类 青铜器
出土
备注 文物号(新00104552)
文保级别
馆藏地点 故宫博物院

蛙纽螭纹铜阳燧❖图片

蛙纽螭纹铜阳燧 | 故宫青铜器藏品

蛙纽螭纹铜阳燧❖简介

蛙纽纹铜阳隧,直径4.4厘米,重0.03kg。

阳隧镜,凹面,凸背,蛙形纽,环纽饰四双身蟠螭。阳隧素缘。


相关知识科普


又名蟠螭纹,青铜器纹饰之一,盛行于春秋战国时期,图案近似传说中没有角的龙,张口,卷尾,体蟠屈。

螭纹

螭,传说中的一种龙,又名螭虎龙。明式家具常用为装饰纹样。

阳隧

是古人以日光取火用的凹面铜镜。《周礼·秋官·司烜氏》:“掌以夫遂取明火于日。”郑玄注:“夫遂,阳遂也。”《淮南子·天文训》:“阳隧见日则燃而为火。”《旧唐书·礼仪志》:“今司宰有阳隧,形如圆镜,以取明火。……比年祭祀,皆用阳隧取火。”

相关文章

  • 铸子叔黑『0032』簠 - 故宫青铜器藏品
    铸子叔黑『0032』簠 - 故宫青铜器藏品

    铸子叔黑『0032』簠,高17.8厘米,宽27.6厘米,重4.24kg。器斜壁,腹较浅,有简化的兽首形环耳,器与圈足的底边均有“『0099』”形缺口。盖可却置。器、盖对铭,各4行17字:铸子叔黑『0032』(音夷)肇作宝『0032』其万年眉寿,永宝用。铭文大意为铸国公子叔黑『0032』自作宝簠,祈望万年长寿,永宝用之。传此器为清光绪初年出土于山东桓台。...

    663 却置 对铭
  • 云龙纹博山炉 - 故宫青铜器藏品
    云龙纹博山炉 - 故宫青铜器藏品

    云龙纹 博山炉,清乾隆,通高21.8厘米,盘口径10.9厘米。此器通体为暗黄色,由盖、炉、盘三部分组成。炉盖为镂空的山峦形,其上有图案化的流云纹。炉身豆形,腹中部饰三道弦纹,外撇圈足上铸乾隆时期流行的云龙纹。柄部和圈足系套接而成。柄底有阳文“乾隆年制”篆书款。盘为平折沿,浅折腹,底内凹,中心有一圆孔,与炉身的细柄套接。该炉仿汉代博山炉制作,做工精细,形制规整...

    631 龙纹 博山炉 镂空 弦纹 阳文
  • “单”匜 - 河南博物院青铜器
    “单”匜 - 河南博物院青铜器

    “单”匜春秋 通高20.7厘米,流至尾长37厘米 1973年河南省罗山县高店出土 匜身呈椭圆形,前部有槽状宽流,深腹,圜底,下有四条扁状兽足,后部铸有探首衔沿、弓身卷尾的龙形执鋬。沿下与腹部饰窃曲纹、瓦棱纹。内底有铭文3行16字,内容与“单”盘基本相同。 (文字内容源自于《群雄逐鹿——两周中原列国文物瑰宝》,河南博物院等编,郑州:大象出版社,2003年4月,...

    1478 青铜器 单匜 河南博物院藏品 河南博物院
  • 四山纹镜 - 故宫青铜器藏品
    四山纹镜 - 故宫青铜器藏品

    四山纹镜,战国后期,面径13.9厘米,重127g。铜镜细卷缘,弦钮,方钮座。钮座四角各伸出一片桃形叶子,相对应的近边缘处各饰四瓣花一朵,将镜面分成四等分,“山”字均匀地分布在每一等分内,山字右上侧靠近镜缘处各饰一片桃形叶子。以细小的蟠螭纹与羽状纹为地。山字纹是战国铜镜的特色纹饰,除四山字纹镜外,还出土有三山、五山、六山字纹镜,以湖南出土为多。...

    574 蟠螭纹 螭纹
  • 鸟形杖首饰 - 河南博物院青铜器
    鸟形杖首饰 - 河南博物院青铜器

    汉代高7.2厘米,宽9厘米征集鸠杖是汉代养老制度中,朝廷赐于老人的象征物。...

    1780 青铜器 鸟形杖首饰 河南博物院藏品 河南博物院
  • 鎏金錾花爵 - 故宫青铜器藏品
    鎏金錾花爵 - 故宫青铜器藏品

    鎏金 錾花 爵,清中期,高10.7厘米,最宽9.1厘米。爵圆体,宽流,宽尾,口上有双立柱,三足。通体鎏金。腹部两面雕饰梅花阳纹,流、尾部均阴刻花枝纹。此铜爵仿商周时期的青铜爵而作,但又有所变化。商周时期的爵形体相对较大,为槽状长流,尾部尖翘,口上有伞形柱,而此爵形体轻巧,口部呈元宝状。此外,鎏金工艺出现于东周时期,因此在商周青铜爵中不可能看到鎏金装饰,梅花纹...

    1251 鎏金 錾花 阴刻 刻花
  • 鸟形盉 - 故宫青铜器藏品
    鸟形盉 - 故宫青铜器藏品

    鸟形盉,通高26.3厘米,宽30.4厘米,重3.39kg。盉整体作立鸟形,虎形提梁,四兽足,盖与提梁间有活环相连,鸟首上喙与鼻间以活环相连接,倒水时可以自动张开。两翼饰大凤尾纹。足、流尾均为分铸后再与器身拼合为一体。...

    530
  • 十二生肖镜 - 河南博物院青铜器
    十二生肖镜 - 河南博物院青铜器

    十二生肖镜隋代(公元581-618年) 直径18厘米 征集 圆形,球状纽,圆纽座,内区饰四神纹,外区饰十二生肖纹,小斜平缘。 (以上文字内容源自《大象中原:河南古代文明之光=Plentiful Central Plains——Henan's Resplendent  Antiquity:汉、英》,河南博物院、深圳市南山博物馆编,北京:文物出版社,2019年1...

    1895 青铜器 十二生肖镜 河南博物院藏品 河南博物院
  • 玉刃矛 - 故宫青铜器藏品
    玉刃矛 - 故宫青铜器藏品

    玉刃矛,通高18.3厘米,宽4.8厘米,重0.1kg。矛由青铜柄和玉刃两部分组成。柄呈锥状,中空,两侧各有一系,一端有銎,另一端为桃形,有槽,叶形玉刃镶嵌其上。柄饰兽面纹及叶形纹。矛是古代的一种兵器。出现于商代早期,延续到汉代,是战争中常用的兵器之一。玉刃矛不是实战兵器,而是用于礼仪之器。   青铜柄嵌玉刃矛保存完整者很少见。...

    1245 镶嵌 兽面纹
  • 团花纹鼎 - 故宫青铜器藏品
    团花纹鼎 - 故宫青铜器藏品

    团花纹鼎,通高18.2厘米,宽25.8厘米,口径17.9厘米,重3.8kg。鼎为圆体,双附耳,三足,有盖。盖上饰三伏牺及团花纹两周,三伏牺间以回纹相连。器身饰回纹、团花纹各二周。附耳两面饰回纹,两侧饰双兽纹。此鼎为清宫旧藏文物。...

    1155 团花 三伏牺 回纹
  • 蔡子匜 - 故宫青铜器藏品
    蔡子匜 - 故宫青铜器藏品

    蔡子匜,春秋后期,通高11.9厘米,宽27.3厘米,重1.1kg。匜曲缘,浅腹,短槽流,小圆钮形鋬,平底。口外饰雷纹和蟠虺纹。器内底有铭文2行7字:蔡子佗自作会曳(匜)。大意是蔡国的公子佗自做盛盥洗用水的匜。...

    1174 雷纹 蟠虺纹
  • “息”铜鼎 - 河南博物院青铜器
    “息”铜鼎 - 河南博物院青铜器

    “息”铜鼎商代后期(公元前1300-前1046年) 通高20.1厘米,口径16.2厘米 1980年河南信阳罗山蟒张出土 鼎直口,宽沿,两耳立于口沿上,圆腹分裆,柱形足。颈部饰勾连云纹,腹部以三足为中心,饰三组云雷纹衬地的兽面纹。兽面两侧配置有倒夔纹。腹内壁铸有铭文“息”字。 (以上文字内容源自《大象中原:河南古代文明之光=Plentiful Central ...

    396 青铜器 息铜鼎 河南博物院藏品 河南博物院
  • 虎纹三足壶 - 河南博物院青铜器
    虎纹三足壶 - 河南博物院青铜器

    虎纹三足壶春秋(前770年-前476年) 高18.5厘米,口径7.5厘米,腹径16.8厘米 1978年河南固始侯古堆墓出土 铜壶小口直领,平肩鼓腹,下有三足。盖顶中央有一环,其外有圆涡纹,肩部有对称的双耳,器盖周边及肩部刻有带状回纹,腹为对称的斗虎纹。 这种器形为北方周墓中所罕见,具有浓厚的南方特色。虎纹为阴刻而成,细致精巧,构图自然生动。 (文字内容源于河...

    1246 青铜器 虎纹三足壶 河南博物院藏品 河南博物院
  • 蟠虺纹铜鼎 - 河南博物院青铜器
    蟠虺纹铜鼎 - 河南博物院青铜器

    蟠虺纹铜鼎春秋(公元前770-前476年) 通高49.5厘米,口径50厘米 1936年河南辉县出土 敞口,平沿外折,附耳斜曲,深腹圜底,三蹄状足。身饰蟠虺纹、绹索纹和六条扉棱,足上部饰浮雕兽面。 (以上文字内容源自《大象中原:河南古代文明之光=Plentiful Central Plains——Henan's Resplendent  Antiquity:汉...

    279 青铜器 蟠虺纹铜鼎 河南博物院藏品 河南博物院
  • 『0070』盘 - 故宫青铜器藏品
    『0070』盘 - 故宫青铜器藏品

    『0070』盘,高12.9厘米,宽45.5厘米,重7.96kg。“盘”圆形,折沿,附耳,圈足。壁饰重环纹,圈足饰环带纹。盘内底铸铭文10行103字:唯二十又八年五月既望庚寅,王在周康穆宫。旦,王格大室,即位。宰『0069』(音君)佑『0070』(音园)入门,立中廷,北嚮。史黹授王命书。王呼史『0071』(音玉)册赐『0070』玄衣黹纯、赤市、朱黄、鑾、旂、攸...

    706 重环纹 环带纹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