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金錾花高足托盖白玉碗 - 故宫金银锡器藏品

12-01 投稿人 : loveart 围观 : 评论
中文名 金錾花高足托盖白玉碗
外文名
创作者
别名 金錾花高足托盖白玉碗
时代
门类 金银锡器
出土
备注 文物号(故00011580)
文保级别
馆藏地点 故宫博物院

金錾花高足托盖白玉碗❖图片

金錾花高足托盖白玉碗 | 故宫金银锡器藏品

金錾花高足托盖白玉碗❖简介

錾花高足托盖白玉碗,高26厘米,口径14.5厘米。

器由金托、玉碗、金碗盖三部分组成。托较高,下足圈筒式,下粗上细,其外饰凸起的勾莲纹和数排如意纹,并嵌有松石海棠花、如意云。足上为圆形托盘,边沿饰连球纹并嵌松石边线,盘内壁开光,开光内饰缠枝纹并嵌松石花。盘中部泛起圆形碗座,其壁錾勾莲纹并嵌松石梅花。

碗为白玉质,洁白如脂。圆形撇口,外壁素无纹,内壁琢藏文。碗底有“乾隆年制”四字款。碗盖略高,宽沿,中部隆起,饰勾莲纹并嵌松石饰片,上部锤錾莲瓣纹,顶部有花蕾式纽。

清代宫廷使用的盖碗种类很多,金、玉组合的作品则较少。这件盖碗的金工精致,玉质绝佳,托、盖、碗浑为一体,既实用又有很好的陈设效果。


相关知识科普


錾花

我国古代金工传统工艺之一。用小锤敲击各种大小不同的金属錾子,在金属表面留下錾痕,形成各种不同的纹理,使单一的金属表面产生多层次的立体装饰效果。此种工艺始于春秋晚期,盛行于战国,至今依然为匠师们沿用。

勾莲

景德镇窑生产的明清瓷器上经常采用的一种图案。常见于青花、彩瓷上,是把单独的花朵以勾线连结起来,构成具有多变的形式活泼或具图案效果的纹饰。

勾莲纹

唐宋之时,工艺品上大量出现花卉图案,这一习俗一直影响到明清,莲花纹成为器物上最常用的花卉纹饰之一。受外来文化的影响,清代的一些莲花图案或蕃莲图案在花卉旁往往带有细长的枝蔓,称之为勾莲纹。

如意纹

云形纹饰之一。如意是古人使用的器物,其形为长柄微曲,接灵芝或云朵形头。宋代以后一些工艺品上的云朵图案往往绘成如意头的形状,称如意云。

石海

石海(1696-1775年以后),字星源,清代满洲镶白旗人。擅山水、花卉,笔致清秀,长于临摹。年七十余犹能作工细笔墨。

海棠

落叶小乔木,叶子呈椭圆形,花白色或淡粉红色。果实亦称海棠,球形,味酸甜。

连球纹

以圆环的套联为主体结构的球路纹出现在唐代工艺品中。宋代工艺品中则有较多以圆球的二方连续排列为主体结构的装饰,称为连珠纹,这类纹饰一直延续到明清两代,又称连球纹。

开光

我国传统装饰技法之一。即为使器物上的装饰变化多样或突出某一形象,往往在器物的某一部位勾勒出某一形状(如扇形、蕉叶形、菱形、心形、桃形、圆形等)的空间,其内饰以图纹。

缠枝

中国传统装饰花纹之一。所绘花朵系以植物的枝干或蔓藤作骨架,枝叶相互缠绕,构成四方连续或二方连续的图案,统一中寓变化。有缠枝莲、缠枝菊、缠枝牡丹和缠枝宝相花等多种纹样。

石梅

即朱坚(生卒年不详),浙江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以制作锡壶而名闻于清代嘉庆、道光时期,首创砂里锡壶为时所赏。著有《壶史》一书。

莲瓣纹

莲花俗称“佛花”,莲瓣纹是佛教文化影响下流行的纹饰。南北朝时期由于佛教文化盛行,瓷器上常用莲瓣纹做装饰。隋初瓷器装饰也受此风影响。

相关文章

  • 金嵌宝石藏经盒 - 故宫金银锡器藏品
    金嵌宝石藏经盒 - 故宫金银锡器藏品

    金嵌宝石藏经盒,清乾隆,高7厘米,长21厘米,宽8厘米。经盒是用来存放佛经的匣子。此两件经盒以金成造,嵌珍珠、红宝石、青金石等珠石为饰,显示出皇家的富贵之气。经盒盖里彩绘释迦牟尼佛与二弟子图,色泽鲜艳,当是宫中画师所绘。经匣中供满文写经——《大悲正经》,为梵夹装。...

    253 红宝石 释迦牟尼 梵夹装
  • 圆饼金 - 河南博物院藏品
    圆饼金 - 河南博物院藏品

    圆饼金汉代(公元前206-公元220年) 高1.8厘米,直径5.1厘米,重250克 1978年河南襄城出土 圆形。底面内凹,上部凸起,表面有波纹及不规则空洞。底面简刻“□□□两□”及刻划符号。 (以上文字内容源自《大象中原:河南古代文明之光=Plentiful Central Plains——Henan's Resplendent  Antiquity:汉、...

    284 圆饼金 河南博物院藏品 河南博物院
  • 金嵌珠石圆盒 - 故宫金银锡器藏品
  • 金嵌青玉柄匙 - 故宫金银锡器藏品
    金嵌青玉柄匙 - 故宫金银锡器藏品

    金嵌青玉柄匙,清,通长18.8厘米,最宽3.9厘米。匙两端金制,柄中段套接青玉圆柄。如意云头形金柄端表面双钩 开光内錾刻“囍”字。金、玉的使用历来是地位和财富的象征。在中国历史上,美玉的使用较黄金要早许多,两者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并行发展。明代服饰、器用上开始流行金、玉并用。皇家用具,极尽奢华之能事,金、玉不仅用于服饰或陈设,也用于饮食器具,展示了金玉满堂的富贵...

    977 双钩 开光 錾刻
  • 金印池匣 - 故宫金银锡器藏品
    金印池匣 - 故宫金银锡器藏品

    八成金印匣,清,匣高27.6厘米,腹径24.5厘米,池高9.7厘米,径20.3厘米。印匣内置印池,合为一套,均为八成金质,成色尚好。匣体呈方形,盖面呈拱起的梯形。印池边沿外折,置于印匣之中,为存放印玺之用。印匣正面有扣别以供开合,两侧各备有四个提手,可系绳。清代帝后的印玺皆备有印匣、印池作为存放印玺之用。印匣外再套用贵重木质印玺盒成为一套印玺存放用具。...

    1556 套印
  • 银镀金寿字火碗 - 故宫金银锡器藏品
    银镀金寿字火碗 - 故宫金银锡器藏品

    银镀金寿字火碗,清晚期,高25厘米,直径22.8厘米。火碗银质,由三部分组成,火碗、三角支架和小银酒精碗,每部分可以分开。碗盖及碗身錾刻有寿字,三角支架设计为如意形,都充分体现出清宫器物纹饰上吉祥美好的蕴意。“寿”字,是人们用来祈求长寿的一个图符。自古至今由“寿”字演化的图案达三百余种。其中有以单字表意的图案,形长者叫“长寿”,形圆者称“圆寿”或“团寿”等,...

    1654 火碗 錾刻
  • 金嵌珠石带座香盒 - 故宫金银锡器藏品
    金嵌珠石带座香盒 - 故宫金银锡器藏品

    金嵌珠石带座香盒,清,高11.2厘米,宽9.7厘米。...

    870 石梅
  • 金“关内侯”印 - 河南博物院藏品
    金“关内侯”印 - 河南博物院藏品

    东汉宽2.5厘米,高2.3厘米河南温县赵堡村采集...

    232 金关内侯印 河南博物院藏品 河南博物院
  • 金元宝式盒 - 故宫金银锡器藏品
    金元宝式盒 - 故宫金银锡器藏品

    金元宝式盒,清,高2.5 厘米,长4.7 厘米,宽2.8厘米。...

    860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金银锡器藏品
  • 金托珊瑚豆手链 - 故宫金银锡器藏品
    金托珊瑚豆手链 - 故宫金银锡器藏品

    金托珊瑚豆手链,清,径7厘米。...

    490 珊瑚
  • 金云龙纹提炉 - 故宫金银锡器藏品
    金云龙纹提炉 - 故宫金银锡器藏品

    金云龙纹提炉,清同治,炉高23厘米,口径17.2厘米,杆长103厘米。提炉以黄金制作。圆形,带镂空盖,炉身有三兽耳,下置三象首足。三耳系有三条金链,与紫檀木嵌金錾龙首杆相连。提炉底刻“同治十一年八成金二两平重一一二两九钱”。提炉为皇帝卤簿仪仗中陈设的器物。陈设时以皇帝升座处为中心,与啐壶、水瓶、香盒、盥盆等分左右置于红漆描金托盘和金杌之上。...

    214 龙纹 镂空 紫檀木 卤簿 描金
  • 金錾缠枝莲纹执壶 - 故宫金银锡器藏品
    金錾缠枝莲纹执壶 - 故宫金银锡器藏品

    金錾缠枝莲纹执壶,清宣统,高28.1 厘米,宽23.2厘米。...

    346 錾花 执壶
  • 乾隆款银鎏金嵌珐琅砚盒 - 故宫金银锡器藏品
    乾隆款银鎏金嵌珐琅砚盒 - 故宫金银锡器藏品

    乾隆款银鎏金嵌珐琅砚盒,清乾隆,长27.2厘米,宽22.1厘米,高22.5厘米。盒银质,长方形,有盖,下有如意式小足八8个,底部中央錾篆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款。通体錾花鎏金,并嵌烧蓝装饰。盒盖面錾刻 缠枝 花卉,中央嵌一银圆片,其上以烧蓝云龙戏珠纹装饰。器身錾刻夔龙纹,四壁正中均嵌有烧蓝装饰,纹样与盖面烧蓝相同。此砚盒做工极精,盒中置一长方形银屉,屉上有两...

    1533 鎏金 珐琅 錾花 烧蓝 錾刻 缠枝 花卉 夔龙
  • 金镂空嵌松石扳指盒 - 故宫金银锡器藏品
    金镂空嵌松石扳指盒 - 故宫金银锡器藏品

    金镂空嵌松石扳指盒,清,高2.6厘米,径3厘米。 扳指盒圆柱状,天盖地式。盒上錾刻镂空缠枝花,花芯嵌绿松石。有黄丝带纵向穿过盒中心,两端各系红色珊瑚珠一粒。扳指盒用于盛放扳指。因清代男子流行拥有扳指,因此扳指盒的制作量很大,其质地、种类繁多。此扳指盒金的成色为赤金,颜色金黄,錾刻工精,是清代男子身上非常有代表性的装饰品。...

    667 赤金 镂空 扳指 錾刻 缠枝 珊瑚 刻工
  • 铁权 - 河南博物院藏品
    铁权 - 河南博物院藏品

    铁权秦(前221-前206年) 通高15厘米,底径25.7厘米,重30千克 1987年河南平顶山宝丰县商酒务乡古城村出土 铭文:“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皇帝,乃诏丞相状、绾,法度量则,不壹歉疑者,皆明壹之。” (文字内容源于河南博物院编《中原古代文明之光丛书》之《逐鹿与争鸣:东周时期》,北京:科学出版社,2017年6月。)...

    1464 铁权 河南博物院藏品 河南博物院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