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金嵌青玉柄匙 |
---|---|
外文名 | |
创作者 | |
别名 | 金嵌青玉柄匙 |
时代 | |
门类 | 金银锡器 |
出土 | |
备注 | 文物号(故00011603) |
文保级别 | |
馆藏地点 | 故宫博物院 |
金嵌青玉柄匙❖图片
金嵌青玉柄匙❖简介
金嵌青玉柄匙,清,通长18.8厘米,最宽3.9厘米。
匙两端金制,柄中段套接青玉圆柄。如意云头形金柄端表面双钩 开光内錾刻“囍”字。
金、玉的使用历来是地位和财富的象征。在中国历史上,美玉的使用较黄金要早许多,两者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并行发展。明代服饰、器用上开始流行金、玉并用。皇家用具,极尽奢华之能事,金、玉不仅用于服饰或陈设,也用于饮食器具,展示了金玉满堂的富贵荣华。清代帝王大婚或是太后、皇帝万寿庆典,通常专门制作成套精美的服装、饰品、器用,并分别装饰标志性的“喜”、“囍”或“寿”字。此器錾有“囍”,是清代皇帝与皇后的婚庆用品。
相关知识科普
双钩
用透明的纸覆盖在样本上,以极细的笔划描摹出字的轮廓。一般用黄色油素纸,纸薄而透明,可清晰地映出底本字迹的笔道轮廓。这种将字摹出笔道轮廓的方法称双钩。
开光
我国传统装饰技法之一。即为使器物上的装饰变化多样或突出某一形象,往往在器物的某一部位勾勒出某一形状(如扇形、蕉叶形、菱形、心形、桃形、圆形等)的空间,其内饰以图纹。
錾刻
金属工艺的一种。即用工具剔除地纹,使纹饰轮廓线凸起。錾金工艺技法早在商代就已出现,到清代,被广泛地运用于各种金属工艺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