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双喜字錾金扳指 |
---|---|
外文名 | |
创作者 | |
别名 | 双喜字錾金扳指 |
时代 | |
门类 | 首饰 |
出土 | |
备注 | 文物号(故00011808) |
文保级别 | |
馆藏地点 | 故宫博物院 |
双喜字錾金扳指❖图片
双喜字錾金扳指❖简介
双喜字錾金扳指,高2.6厘米,直径3厘米,厚0.5厘米。
扳指里外层皆纯金质,中间夹以木质内胆。外层环绕金圈镂雕5个双喜字,均匀排列,上下边沿各饰一周回纹;内层金圈刻有“义和”、“足金”两戳记。
相关知识科普
扳指
古称韘,本为拉弓射箭时套于拇指上勾弦的工具,后成为套于手指上的装饰品。清宫旧藏的扳指多以质地硬滑的玉、翠为料,既可减少射箭时的摩擦力,又使拇指不易被弓弦划伤。金质扳指硬度不高,且表面的纹饰又阻碍弓弦的滑动,一般用作装饰品。
镂雕
1.雕塑的表现手法之一,即在浮雕的基础上,为了生动地表现物象,局部圆雕,使其脱离背景,形成镂空。 2.瓷器装饰技法之一,也称“镂花”、“镂空”或“透雕”。将装饰花纹雕空,形成内外通透的图案。此技法出现在新石器时代陶器上,后在瓷器纹饰上广泛使用。
回纹
家具上常用的纹饰之一,由陶器和青铜器上的雷纹衍化而来,寓意吉利深长,苏州民间称之为“富贵不断头”。在家具上,回纹主要作为边饰,用于边框、牙条、足端或束腰等处。家具上大量采用回纹见于清代。
义和
清代中晚期出售金银首饰的私营商号。
足金
金器含金量有多寡之别,足金原指金器中含金量最高的成色。这里指生产和出售的金制品上成色的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