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黄庭坚行书惟清道人帖页 - 故宫书法类藏品

10-22 投稿人 : loveart 围观 : 评论
中文名 黄庭坚行书惟清道人帖页
外文名
创作者
别名 黄庭坚行书惟清道人帖页
时代
门类 书法
出土
备注 文物号(故00002895-7/10)
文保级别
馆藏地点 故宫博物院

黄庭坚行书惟清道人帖页❖图片

黄庭坚行书惟清道人帖页 | 故宫书法类藏品

黄庭坚行书惟清道人帖页❖简介

《惟清道人帖》页,宋,黄庭坚书,纸本,行书,纵29.3厘米,横31.8厘米。

释文:

惟清道人本贵部人,其操行智识,今江西丛林中未见其匹亚。昨以天觉坚欲以观音召之,难为不知者道,因劝渠自往见天觉,果已得免,天觉留渠府中过夏。想秋初即归过邑,可邀与款曲。其人甚可爱敬也。或闻清欲于旧山高居筑庵独住,不知果然否?得渠书,颇说后来草堂少淹留也。庭坚叩头。

鉴藏印有“缉熙殿宝”、项元汴诸印、“仪周珍藏”等22方,半印5方。

《惟清道人帖》中作者记录了惟清道人的操行品质及其与张商英(天觉)的交往。黄庭坚于北宋绍圣元年(1094年)在江西分宁,从帖文分析,此帖当书于其年夏日,时年51岁。帖中所提之惟清道人在《嘉泰录》卷六中有所记载,俗姓陈,南州武宁(在江西)人,为江西隆兴府黄龙寺禅师,北宋政和七年(1117年)卒。

此帖行书行间宽绰而字间紧密,笔画多取横势,结体欹侧,左低右高,有峭拔之态,充分体现了黄庭坚小行书的特点,为其代表作品。

此帖为清宫旧藏,收在《法书大观册》内。乾隆帝题赞“凌冬老干偃蹇岩壑”(《三希堂法帖》卷十三可见),后此赞墨迹及清内府藏印被挖去。

著录于《妮古录》卷四、《平生壮观》卷二、《墨缘汇观》法书卷上。


相关知识科普


黄庭坚

黄庭坚(1045—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又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北宋治平四年(1067年)举进士,以校书郎为《神宗实录》检讨官,后擢升起居舍人、秘书丞、国史编修官。绍圣年间因章惇、蔡卞等党人论实录多诬,被贬为涪州别驾,安置黔州,此后多次被贬官在外,最后至宜州(今广西宜山),死于该地。他曾与张耒、晁补之、秦观俱学于苏轼门下,被称为“四学士”。他善为文章,长于写诗,尤以擅长书法著称,其楷体字势开张,笔力刚劲;草体盘曲迴旋,变化无方,被誉为北宋四大书家之一,著有《山谷集》行世。

观音

梵文 (Avalokitesvara)的意译,观世音的略称。其与大势至菩萨同为阿弥陀佛的左右胁侍,称为“西方三圣”。又是我国佛教中的四大菩萨之一。佛典称观音为发大慈悲,即普救世人的大慈大悲菩萨。又作光世音菩萨、观自在菩萨、观世自在菩萨、观世音自在菩萨、现音声菩萨、窥音菩萨。

项元汴

项元汴(1524—1590年),嘉兴(今浙江省嘉兴)人,字子京,号墨林山人,别号香岩居士、鸳鸯湖长、退密斋主人惠泉山樵、漆园傲吏等,收藏家、画家。家资富饶,广收法书名画,贮于天籁阁中,其法书、名画以及鼎彝玉石,储藏之丰,甲于海内,精鉴赏,有“项元汴印”、“子京”、“檇李项氏世家珍玩”、“神品”等鉴藏印数十方。工绘画,兼擅书法。著有《墨林山人诗集》《蕉窗九录》等。

张商英

张商英(生卒年不详),字天觉,号无尽居士,四川新津县人。登进士第后,累官至北宋宰相。张商英坚持儒、道、释三教一致的观点,指出三教中的同中之异,写有《护法论》,针对韩愈、欧阳修的排佛观点进行了论战。宋徽宗对其敬重,死后追谥“文忠”。

《三希堂法帖》

清乾隆皇帝将东晋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王献之《中秋帖》、王珣《伯远帖》三件珍贵书迹贮藏于养心殿西暖阁,颜曰“三希堂”。乾隆十二年(1747年),乾隆皇帝敕命吏部尚书梁诗正、户部尚书蒋溥等人,将内府所藏历代法书名迹刻石,共三十二卷,称“三希堂法帖”,该帖摹刻精良,卷帙浩繁,堪称清内府所刻丛帖中的翘楚。刻石现藏北海阅古楼。

《妮古录》

明陈继儒撰。四卷。书中多评论古玩,仿赵希鹄《洞天清录》、周密《云烟过眼录》体例而作,但议论浅陋。《四库总目提要》有评。

《平生壮观》

清代鉴赏家顾复编纂。顾复,字来侯,自号方泾上农,明末遗民。《平生壮观》著录作者所见书画,全书十卷,其中法书五卷,绘画五卷。以时代顺序简录,各件略加评论,辨其真伪,但有误记印记多处。成书于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前有徐乾学序及自序。

《墨缘汇观》

中国书画著录书。清安岐编著。正编四卷,法书、名画各二卷;续编二卷,法书、名画各一卷。正编法书著录始自三国魏钟繇《荐季直表》、西晋陆机《平复帖》,止于明代董其昌;名画著录始自晋顾恺之《女史箴图》、隋展子虔《游春图》,止于明代董其昌。记载作品内容、纸绢,摘录题识、印章。所录宋代以前之画颇多考订。间有论及画家之笔墨或画法特色,可资鉴别真赝。续录一卷名画始自晋顾恺之书《洛神赋》并图卷,而迄明陆治《种菊图》止,凡121种,亦多名品。续编仅载标题,略记大概。两编所收书画大都为著者自藏,间有求售而未购之物。是书鉴裁精审而有卓见,颇资参考。

相关文章

  • 张即之行书台慈帖 - 故宫书法类藏品
    张即之行书台慈帖 - 故宫书法类藏品

    《台慈帖》,宋,张即之书,纸本,册页,1页,纵30.9厘米,横43.1厘米,行书,14行,109字。《台慈帖》释文:即之伏蒙台慈寵賜寶墨,仰體記軫之厚。即之年來衰病日侵,視聽久廢。兩月前忽得小府癃疾,訖今未愈,不容親具稟謝之幅。仰乞台照,垂喻備悉。昨來大字,已曾納去,若小字,則目視茫茫,如隔煙霧,度不復可下筆矣。切幸加亮。右謹具申呈。二月日。中大夫直秘閣致仕...

    1047 张即之 册页 宋荦 亲王 文徵明 李佐贤 书画鉴影
  • 何焯楷书七言古诗轴 - 故宫书法类藏品
    何焯楷书七言古诗轴 - 故宫书法类藏品

    《七言古诗》轴,清,何焯书,绫本,楷书,纵171.2厘米,横42.8厘米。署款:“古风一章,甲午夏日,邮祝大来老年台华诞并正,义门何焯。”下钤“何焯屺瞻”、“太史氏”印2方。无鉴藏印。此轴书录七言古风诗一首,祝贺“大来”的70寿辰,“大来”为何人待考。此书写于康熙五十三年甲戌(1714年),何焯时年54岁。因是为他人祝寿之用,故书法尤其工整,点画粗细均匀,用...

    1821 何焯
  • 赵孟頫行书洛神赋卷 - 故宫书法类藏品
    赵孟頫行书洛神赋卷 - 故宫书法类藏品

    《洛神赋》卷,元,赵孟頫书,纸本,行书,纵29厘米,横220.9厘米。全卷共80行,末署款“子昂”。后纸元员峤山人(李倜),明高启,清王铎、曹溶题跋。前隔水王铎“戍子五月”又题。赵孟頫是元代著名书画家,不仅绘画创一代新风,书法更是元代第一人,如元代书法名家鲜于枢所评:“子昂篆、隶、真、行、颠草为当今第一。”赵氏所创书风,后人称之为“赵体”。赵孟頫师承也极广泛...

    971 洛神赋 赵孟頫 李倜 高启 王铎 曹溶 前隔水 鲜于枢
  • 董其昌行书许文穆公墓祠记卷 - 故宫书法类藏品
    董其昌行书许文穆公墓祠记卷 - 故宫书法类藏品

    《许文穆公墓祠记》卷,明,董其昌书,纸本,行书,纵26.4厘米,横301.5厘米。释文:太傅许文穆公墓祠记。神祖朝岁在己丑,吾师许文穆公典南宫试。所举会稽陶望龄、华亭其昌、南昌刘曰宁三人皆以天下士相许,复以生死交相讬。比公还政归,则陶子以兕觥大斗修祝哽之仪,刘子以白马素车赴执绋之会。至于先师兆域,诸子堂构,皆未及见其大全也。其昌年颓半百,谊激在三。念曲阜之材...

    435 董其昌 南宫 兕觥 华表 大夫 尚书 实录 经筵
  • 董其昌行书诗轴 - 故宫书法类藏品
    董其昌行书诗轴 - 故宫书法类藏品

    《行书诗》轴,明,董其昌书,绫本,行书,纵256厘米,横48.4厘米。释文:石室奎章待访编,君家自有旧青毡。若为主藏多嗔怪,昌猒何当损俸钱。天启二年壬戌二月九日,余访君俞年侄。是时米友石参知以万寿称贺还金华,六次晋陵集于君俞斋中,明日余复遍观君俞三世所藏法书名画,书此旧作纪事。董其昌。”钤“太史氏”、“董氏玄宰”、“玄赏斋”印。幅左下有清王澍跋一则。此卷书于...

    1219 董其昌 米万钟 王澍 石渠宝笈 米芾
  • 行书临十七帖轴 - 故宫书法类藏品
    行书临十七帖轴 - 故宫书法类藏品

    本幅:纵131.5厘米,横46厘米此《临十七帖》轴为清梁所书,纸本,行书。作品临写内容是东晋王羲之《十七帖》之《瞻近帖》,用笔沉着苍劲,点画锱铢必较,形神兼备,字字逼真,不难看出他对学书之追摹的重视,从其著作《承晋斋积闻录》记:“学书一字一笔须从古帖中来,否则无本…工追摹而饶性灵,则趣生;恃性灵而厌追摹,则法疏。”可证。《承晋斋积闻录》还明确记载,梁巘曾得《...

    1100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书法类藏品
  • 吴大澂篆书五律诗轴 - 故宫书法类藏品
    吴大澂篆书五律诗轴 - 故宫书法类藏品

    《篆书五律诗》轴,清,吴大澂书,纸本,篆书,纵128.6厘米,横30.2厘米。释文:诏出未央宫,登坛近总戎。上公周太保,副相汉司空。弓抱关西月,旗翻渭北风。弟兄皆许国,天地荷成功。畬香仁兄同年大人属正。弟吴大澂。钤“吴大澂印”白文印、“清卿书画”朱文印。吴大澂篆书初学于经学家陈奂,中年后参以古籀文,并将其治金石学的体会形诸笔端,使其书法极富金石气。此作书唐代...

    1529 吴大澂 籀文 岑参 全唐诗
  • 毛奇龄草书五言律诗轴 - 故宫书法类藏品
    毛奇龄草书五言律诗轴 - 故宫书法类藏品

    《五言律诗》轴,清,毛奇龄书,纸本,草书,纵130.8厘米,横42.5厘米。作品书写自作五言律诗一首,载《西河集》卷一百七十二,题为《金穿宫》。此作笔势挺拔俊健,承袭明末奇崛劲峭的书风,老辣沉实,儒雅清奇,表现出独特的个性与文人气质。款署:“书为奉岩侄孙博粲,老晴奇龄。”钤“毛奇龄印”白文印、“文学侍从之臣”朱文印。鉴藏印有“颐櫄庐秦通理藏书画印”朱文印。释...

    1539 毛奇龄
  • 王穉登行书录鹤林玉露语轴 - 故宫书法类藏品
    王穉登行书录鹤林玉露语轴 - 故宫书法类藏品

    录《鹤林玉露》语轴,明,王穉登书,纸本,立轴,纵117.3厘米,横44.5厘米,行书,11行,301字。释文:唐子西云: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余家深山之中,每春夏之交,苍藓盈阶,落花满径,门无剥啄,松影参差,禽声上下。午睡方足,旋汲山泉,拾松枝,鬻苦茗,啜之随意。读周易、国风、左氏传、离骚、太史公书,及陶、杜诗,韩、苏文数篇。从容步山径,竹林与麛犊,共偃息...

    1171 王穉登 唐子西 周易 文徵明
  • 赵孟頫行书临兰亭序卷 - 故宫书法类藏品
    赵孟頫行书临兰亭序卷 - 故宫书法类藏品

    《临兰亭序》卷,元,赵孟頫书,绢本,行书,纵27.4厘米,横102厘米,28行,324字。此卷原在赵孟頫“定武兰亭”十六跋后,之后被人分割,另装在南宋翻刻兰亭拓本后面。赵孟頫一生对《兰亭序》极为推重,曾反复临写,此件是其晚年所临,笔法精良。加之此卷前面有南宋翻刻定武《兰亭序》拓本,以及前后尤袤、王厚之、张翥、王蒙等宋元名家题跋,更为珍贵。本幅另有清代庆锡题跋...

    1514 兰亭序 赵孟頫 张翥 王蒙
  • 饶介行书兰亭帖 - 故宫书法类藏品
    饶介行书兰亭帖 - 故宫书法类藏品

    《兰亭帖》,元,饶介书,纸本,册页,纵21.7厘米,横21.9厘米,行书,7行,42字。释文:兰亭序并圆玉印借来,幸付之。琴轸万勿惮烦,必致之耳。然欲剑合延平也。不觉喋喋。介白事。唯允乡姻。谨遣。帖上钤“友古轩”印。此帖乃饶介所书信札,内容是向唯允借《兰亭序》等物。“唯允”即陈汝言,曾做过张士诚的藩府参谋。饶介与他既是同籍,又同为张氏政权所用,交往应很密切。...

    914 饶介 册页 兰亭序 陈汝言 张士诚 石渠宝笈
  • 杨维桢行楷书鬻字窝铭 - 故宫书法类藏品
    杨维桢行楷书鬻字窝铭 - 故宫书法类藏品

    《鬻字窝铭》轴,元,杨维桢书,纸本,行楷书,纵104厘米,横28.9厘米。释文: 鬻字窝铭。江都盛端明,穷而有奇气。弃去小走吏,从儒先生游,日以学古文为事。自周太史籀、秦丞相斯、车府令高、太史令胡毋敬,下逮程邈、张敞、杜业、爰礼、杨雄、崔瑗、贾逵、蔡邕、许慎、张揖、邯郸淳、吕忱兄弟、江琼祖孙,代号字学之流,端明盖欲绝其古今,与处伯仲其中。予识字颇有数,...

    545 杨维桢 石渠宝笈 章草
  • 张雨行书送柑二诗帖页 - 故宫书法类藏品
    张雨行书送柑二诗帖页 - 故宫书法类藏品

    《送柑二诗帖》页,元,张雨书,纸本,纵26.5厘米, 横29.4厘米,行书。 释文:次韵谢天镜上人送柑:肚能紧束三条篾,手亦亲栽两棵梨。尚忆黄甘三百颗,好山多在洞庭西。尘中谁识罗公远,一嗅黄(此字点去)香甘瓣瓣轻。不似枇杷金弹子,只供游侠打啼莺。天雨。钤“句曲外史”印。鉴藏印钤“安仪周家珍藏”、“莲樵鉴赏”、“景贤”、“谭敬”等11方。据明姚广孝《逃虚子集》...

    310 张雨 姚广孝 李日华 赵孟頫 李邕
  • 沈藻楷书橘颂帖页 - 故宫书法类藏品
    沈藻楷书橘颂帖页 - 故宫书法类藏品

    《橘颂帖》,明,沈藻书,纸本,册页,纵27.6厘米,横47.6厘米,楷书,16行,159字。款署“华亭沈藻书”。钤“黄门给事”一印。鉴藏印有“仪周鉴赏”、“潘厚审定”、“顾崧”、“伍元蕙俪荃甫评书读画之印”、“张珩私印”等共计14方。《橘颂》是屈原的传世名篇。沈藻此作点划圆润平正,风格婉美端秀,为典型的“台阁体”。...

    1870 沈藻 册页 张珩 台阁体
  • 马衡隶书《世说新语》扇页 - 故宫书法类藏品
    马衡隶书《世说新语》扇页 - 故宫书法类藏品

    《隶书〈世说新语〉》扇页,近现代,马衡书,纸本,纵19.3厘米,横52.6厘米。 释文: 袁彦道有二妹,一适殷渊源,一适谢仁祖。语桓宣武云:“恨不更有一人配卿。”寄尘仁兄属。马衡。 款下钤“马衡”印。 此扇是书录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篇》中的一段话,系写给同辈“尘仁”兄。 整幅扇页字数虽然不多,但布局饱满,且疏朗、自然、明...

    1571 马衡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