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鲜红釉盘 - 故宫陶瓷器藏品

11-08 投稿人 : loveart 围观 : 评论
中文名 鲜红釉盘
外文名
创作者
别名 鲜红釉盘
时代
门类 陶瓷
出土
备注 文物号(新00083340)
文保级别
馆藏地点 故宫博物院

鲜红釉盘❖图片

鲜红釉盘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鲜红釉盘

鲜红釉盘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鲜红釉盘盘心

鲜红釉盘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鲜红釉盘底部

鲜红釉盘❖简介

鲜红釉盘,明永乐,高4.2厘米,口径19.3厘米,足径11.7厘米。

盘撇口,浅弧壁,圈足。通体施红釉,盘口显白色胎骨,足内施,无款识。

此盘造型规整,胎薄体轻,红釉色泽鲜艳纯正,是永乐朝官窑红釉瓷作的典范。

明代永乐红釉素有“鲜红”之美称,此时的红釉瓷器继承了洪武朝红釉器制作的工艺成果,施釉均匀,釉面莹润,烧成火候恰到好处,釉色鲜红明艳,完全改变了洪武朝红釉瓷红中泛黑的不纯色调。

器物的口沿映出白色胎骨,是因为烧制时,釉层在高温熔融状态下自然垂流,致使釉层变薄,显露出胎色,这种现象俗称“灯草口”。


相关知识科普


鲜红釉

颜色釉品种之一。景德镇窑自元代开始烧造高温铜红釉瓷器,初创阶段呈色多偏暗。明初永乐、宣德时期景德镇窑烧制出纯正鲜艳的红釉,前人称之为鲜红。它以铜作呈色剂,在还原气氛中高温烧成。由于其对温度、气氛的要求特别敏感,稍有不慎即得不到纯正的红色,因此高温铜红釉是最难烧造的颜色釉品种,历来为人珍视。这种红釉器釉汁莹厚,器色鲜艳。因是当时祭日坛的用器,故也称祭红,又有积红、宝石红等异称。

红釉

颜色釉品种之一。其以铜为呈色剂,经还原焰高温一次烧成。红釉于北宋初年已出现,但呈色不太稳定。真正纯正、釉色稳定的红釉是景德镇窑在明初创烧的鲜红釉。嘉靖年间又创烧以铁为呈色剂的矾红釉。 铜红釉为高温釉,铁红釉为低温釉。高温红釉种类很多,按色泽分别称宝石红、霁红、豇豆红、郎窑红。如按其发展状况,则永乐鲜红、宣德宝石红、嘉靖矾红、康熙的郎窑红和豇豆红较为著名。

青白釉

其为景德镇窑在北宋初中期独创的品种。青白釉釉质含铁量低,釉色白中泛青,青中闪白,介于青、白二色之间,故称青白釉。除景德镇外,安徽、福建、湖北等地都有烧青白釉瓷器的窑场。

相关文章

  • 绿釉三层陶水榭 - 河南博物院陶器
    绿釉三层陶水榭 - 河南博物院陶器

    汉代高68厘米,盘径41厘米 河南灵宝三大动力厂出土...

    654 陶器 绿釉三层陶水榭 河南博物院藏品 河南博物院
  • 斗彩婴戏图杯 - 故宫陶瓷器藏品
    斗彩婴戏图杯 - 故宫陶瓷器藏品

    斗彩婴戏图杯,高4.8厘米,口径6厘米,足径2.7厘米。杯深式,直口微敞,腹下渐收,圈足。杯里口绘青花线纹一条,外部通景绘婴戏图:天空彩云飘浮,一童双手持线放风筝,另一童观看,作欢舞状,其余三童持花为戏,空地辅以葵树、芭蕉、桂石、花草等纹饰。除青花外,还填以红、绿、赭三彩,足内双栏中青花楷书“大明成化年制”六字双行款。斗彩初创于明宣德年间,是一种以釉下青花勾...

    1023 斗彩 青花 平等青 五彩 婴戏纹
  • 青花五彩锦鸡牡丹纹尊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花五彩锦鸡牡丹纹尊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牡丹纹尊,清顺治,高35.3厘米,口径12.5厘米,底径12厘米。尊唇口外撇,短颈,溜肩,筒形腹,平底内凹。通体青花五彩装饰。颈部绘山石花卉纹。腹部绘雉(zhì音志)鸡牡丹纹,画面中一轮红日挂在天边,岩石上立一长尾锦鸡,周围盛开朵朵牡丹、玉兰,花繁叶茂,几只蜜蜂在花丛中飞舞。外底素胎无釉。无款识。此瓶造型古朴厚重,施彩丰富,具有中国传统花鸟画的特色。此种瓶式...

    365 青花 五彩 锦鸡 花卉
  • 粉彩描金云蝠转心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粉彩描金云蝠转心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粉彩 描金云蝠转心瓶,清乾隆。瓶盘口,长颈,溜肩,圆腹,圈足外撇。颈部两侧对称置红釉描金螭耳。瓶通体以色地粉彩为饰。口沿和足边描金,下饰绿地红彩变形方格纹。颈部饰黄地粉彩勾莲纹,团寿福纹。肩部均匀分布四个如意形开光,内绘粉彩山水人物图,开光外饰胭脂红地粉彩折枝勾莲纹。腹部饰镂空松石绿釉描金云蝠纹,下饰仰莲瓣纹。近足处分别饰胭脂红地粉彩勾莲纹和黄地粉彩勾莲纹。...

    1961 粉彩 描金 转心瓶
  • 定窑白釉印花鸳鸯鹭莲纹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定窑白釉印花鸳鸯鹭莲纹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定窑白釉印花鸳鸯鹭莲纹碗,北宋,高7.5厘米,口径20.7厘米,足径6.6厘米。故宫博物院藏。碗敞口,深弧腹,圈足。里外施白釉,口沿处无釉,镶铜扣。碗内印花装饰,内底为鸳鸯、鹭鸶、莲花纹,近口沿处有一道回纹。印花布局严谨,纹饰清晰。碗外壁光素。此类碗形为宋代定窑典型风格,对同时期的宿州窑、泗州窑、景德镇窑等均有较大影响。...

    1609 定窑 印花 回纹 景德镇
  • 仿钧窑变釉葵花式三足花盆托 - 故宫陶瓷器藏品
    仿钧窑变釉葵花式三足花盆托 - 故宫陶瓷器藏品

    仿钧葵花式三足,清雍正,高9.6厘米,口径25.5厘米,足距10厘米。花盆托呈葵花式、折沿、弧腹、内底坦平、底下承以三足,足内涩胎无釉。通体施窑变釉,外壁近足处积釉明显。釉面红蓝相间,流淌交融。窑变釉是清雍正时期仿瓷器时所繁衍出来的一个新品种,采用两次或多次上釉的方法烧成。所施釉料中除铜外,还含有铁、锰、钴、钛等微量着色金属元素。在烧成过程中,这些金属的氧化...

    915 花盆托 花盆 钧窑
  • 黄地珐琅彩缠枝牡丹纹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黄地珐琅彩缠枝牡丹纹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黄地珐琅彩 缠枝牡丹纹碗,清康熙,高7.8厘米,口径15厘米,足径6厘米。碗广口撇沿、口沿至腹部轮廓线缓收,腹部微丰、圈足。碗内光素无纹饰。碗外以黄彩为地,以红、蓝、绿、粉、藕荷等色绘盛开的缠枝牡丹花纹。碗底蓝料楷书“康熙御制”四字双行外围双方框款。清代珐琅彩瓷是在皇帝直接授意下创烧的,其艺术风格适应皇室富贵华丽的装饰需求,较之于当时流行的斗彩、五彩瓷更具魅...

    1525 珐琅彩 珐琅 缠枝 斗彩 五彩 景德镇 御窑厂 白瓷
  • 仿哥釉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仿哥釉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仿哥釉碗,明宣德,高10.6厘米,口径20.7厘米,足径7.6厘米。碗敞口,深弧腹,圈足较高。通体及足内均施仿哥釉,釉色灰青,釉层开片,釉面略泛橘皮纹。足内有青花双圈“大明宣德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此碗内壁开片纹较大,外壁次之,碗心及足内片纹细碎,较好地模仿了宋哥窑瓷器釉面开片的特征。...

    599 开片 青花 哥窑
  • 粉彩加珐琅彩开光山水纹转颈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粉彩加珐琅彩开光山水纹转颈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粉彩加珐琅彩 开光山水纹转颈瓶,清乾隆,高24.6厘米,口径12.6厘米,足径11.9厘米。瓶撇口、束颈、鼓腹、圈足微撇。颈部两侧各置一垂带形耳。瓶内施松石绿釉,外部通体以粉彩及蓝料彩装饰。腹部以蓝地锦上添花折枝洋莲纹为地均匀分布4个圆形开光装饰,4个圆形开光按春、夏、秋、冬依次绘代表四季的山水图,并在画面空白处题写乾隆皇帝御制诗中与春、夏、秋、冬有关的诗句...

    1292 粉彩 珐琅彩 珐琅 开光 松石绿釉 蓝料彩 阳文 宸翰
  • 定窑白釉印花吴牛喘月图盘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定窑白釉印花吴牛喘月图盘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定窑白釉印花 吴牛喘月图盘,金,高5.1厘米,口径30.5厘米,足径11.8厘米。盘敞口,浅弧壁,圈足。通体内外施牙白色釉,口沿无釉镶铜釦。盘内印花装饰。菱形开光内一轮圆月高挂天空,下方一头水牛口部微张,前腿直立,后腿屈膝跪地,抬头仰望,菱形开光周边及牛的四周刻以简单的花草纹饰。此图案传统认为是“犀牛望月”,后经考证认为应是“吴牛喘月”。《世说新语》曰:“今...

    622 定窑 印花 吴牛喘月 菱形开光 开光
  • 三彩马和牵马俑 - 河南博物院陶器
    三彩马和牵马俑 - 河南博物院陶器

    唐代(公元618--907年)        1931年河南省洛阳市出土        马高72厘米,俑高63厘米          马剪鬃缚尾,口角悬镳,背具桥鞍。牵马俑高鼻深目,头戴毡 帽,身着圆领交襟右...

    344 陶器 三彩马和牵马俑 河南博物院藏品 河南博物院
  • 宜兴窑塑贴莲花纹梅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宜兴窑塑贴莲花纹梅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莲花纹,明,高28.1厘米,口径4.9厘米,底径14.2厘米。瓶小盘口,短颈,溜肩,鼓腹,腹下收敛,近足处外撇,平底内凹。通体施月白色釉,釉质细腻而光润,釉面开细碎片纹。腹部凸起莲花纹。无款识。...

    557 宜兴 宜兴窑 塑贴 梅瓶 月白
  • 石湾窑仿钧釉三足炉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石湾窑仿钧釉三足炉 - 故宫陶瓷器藏品

    三足炉,明,高14.5厘米,口径11.9厘米,足距9厘米。炉直口,平出沿,短颈,鼓腹,圈足,圈足下承以三足。炉外施窑变釉,釉色以月白色为主,炉内施白釉,圈足内施酱色釉。胎体厚重,做工精细。广东石湾窑的陶瓷产品特点是胎体厚重,胎色灰暗,釉层厚而光润,以制作陈设用品见长。此器为石湾窑的典型器物。...

    639 石湾窑 仿钧釉 月白
  • 钧窑天蓝釉菊瓣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钧窑天蓝釉菊瓣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天蓝釉菊瓣碗,元,高14.5厘米,口径32.8厘米,足径8厘米。碗敛口,莲瓣形弧壁,圈足。通体内、外施天青色釉,外壁施釉不到底,足部无釉,胎呈铁褐色。此碗因烧成时的缺陷,与装烧的漏斗形匣钵粘连在一起而被遗弃在窑址,它直观反映出元代钧窑的装烧工艺,颇为难得。匣钵是瓷器焙烧时放置坯件并对坯件起保护作用的窑具。将装好坯件的匣钵层层相叠,按照不同的烧成要求摞放在窑炉...

    1826 钧窑 天蓝釉 蓝釉 匣钵
  • 黄釉舞乐扁壶 - 河南博物院陶器
    黄釉舞乐扁壶 - 河南博物院陶器

    北齐武平六年(公元575年)        1971年河南省安阳县范粹墓出土        高20厘米 宽16.5厘米 口径6厘米          白色胎质,通体施褐黄色釉。体扁圆,形如皮囊。壶身两面似为同模...

    723 陶器 黄釉舞乐扁壶 河南博物院藏品 河南博物院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