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郎世宁、方琮丛薄行诗意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10-11 投稿人 : loveart 围观 : 评论
中文名 郎世宁、方琮丛薄行诗意图轴
外文名
创作者
别名 郎世宁、方琮丛薄行诗意图轴
时代
门类 绘画
出土
备注 文物号(故00006514)
文保级别
馆藏地点 故宫博物院

郎世宁、方琮丛薄行诗意图轴❖图片

郎世宁、方琮丛薄行诗意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郎世宁、方琮丛薄行诗意图轴❖简介

《丛薄行诗意图》轴,清乾隆,郎世宁、方琮绘,绢本,设色,纵424厘米,横348.5厘米。

本幅有于敏中墨题,款识:“御制丛薄行,臣于敏中奉勅敬书。”

17世纪初,新疆回部首领大、小和卓木兄弟搞分裂,其反叛行为受到了乾隆皇帝的坚决镇压。与此同时,与回部相邻的布鲁特部派出使臣觐见乾隆皇帝,表示对清政府的归顺。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的九月初三日,布鲁特使臣来到了木兰阿济格纠围场,向正在那里围猎的乾隆皇帝称臣。他们的归顺无疑削弱了和卓木兄弟的反清势力,对促进清军围剿回部起了不可低估的积极作用,因此,乾隆皇帝对他们的归降极其重视,不仅在山庄内多次赐宴、赏灯、观烟火,还破例让这些未经出痘的使臣随驾进京。

根据于敏中为乾隆皇帝代笔所书《丛薄行》而知,此图描绘的是乾隆皇帝在围场狩猎后接见布鲁特使臣时,索伦侍卫贝多尔将徒手生擒的幼虎敬献给他的情景。此图场面宏大繁复而又具体入微。时年48岁的乾隆皇帝斜背箭袋坐于马上,气宇轩昂,来自布鲁特的使臣们则心存畏惧地恭立一旁。乾隆皇帝及使臣们具有肖像画的特征,是研究清代宫廷历史以及民族史的重要资料。此图作为乾隆皇帝凭借国威降服四方和赞誉侍卫骁勇之作,曾在西苑瀛台听鸿楼下的东墙处悬挂。


相关知识科普


郎世宁

郎世宁(1688—1766年),意大利米兰人,原名朱塞佩·伽斯底里奥内(Giuseppe Castiglione),青年时期受到系统的绘画训练,后来加入了欧洲基督教下属的宗教组织耶稣会,并于1714年(清·康熙五十三年)以传教士的身份离开欧洲来到东方,次年抵达澳门,起汉名郎世宁,继而北上京师,随即于康熙末期进入宫廷供职,开始了他长达数十年的中国宫廷艺术家的生涯。郎世宁在清宫廷内为皇帝画了多幅表现当时重大事件的历史画,以及众多的人物肖像、走兽、花鸟画作品,还将欧洲的焦点透视画法介绍到中国,协助中国学者年希尧完成了叙述这一画法的著作《视学》,成为当时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使者。1766年7月16日(清乾隆三十一年六月初十日)郎世宁在北京病逝,终年78岁。

于敏中

于敏中(1714-1780年),字叔子,号耐圃,江苏金坛人。乾隆朝状元。曾历任内阁学士,兵部、刑部、户部侍郎,军机大臣等职,颇受乾隆皇帝的信任,又授文华殿大学士衔,任上书房总师傅,《四库全书》馆总裁。于敏中聪颖过人,乾隆御制诗多有由他聆听后笔录定稿。因久参机要,与外官相勾结,收受贿赂甚多。后因病卒。著有《国朝宫史》、《素余堂集》。

阿济格

阿济格(1605—1651年),满族爱新觉罗氏,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十二子,清初宗室将领。后金天命十年(1625年)和十一年(1626年)从征察哈尔部、巴林部、扎鲁特部,因功封贝勒。天聪元年(1627年)正月,同二贝勒阿敏征朝鲜,克五城。五月,同皇太极征明,攻宁远。天聪六年(1632年),败察哈尔林丹汗,统左翼及蒙古兵略大同、宣府。清崇德元年(1636年),晋封多罗武英郡王。多次领军攻打明军及农民军。顺治元年(1644年),晋封和硕英亲王,任靖远大将军。顺治八年(1601年),乘多尔衮卒,与其子劳亲合军“为乱”,被幽禁。十月,欲于禁所举火,被赐死。

肖像画

人物画的一种,专指描绘人物相貌形神的绘画,可分为头像、半身像、全身像、群像等。中国的肖像画传统称谓有“传神”或“写真”,它是以现实生活中或历史上客观存在的人物为描绘对象,通过以形写神、迁想妙得等创作方法,着重刻画人物本身特定的外形特征和内在神韵,获得形神兼备的效果。

西苑

紫禁城西侧的皇家园林,明清皆称西苑。东至紫禁城、景山以外,北、西、南三面皆抵皇城。面积约为紫禁城的6倍,是在金、元两代皇家园林的基础上经营而成。中心地带为南、中、北三海的广阔水域,水面相连通,四周建有大量园林建筑。其中保持较完整的有南海瀛台建筑群(清晚期幽禁光绪帝之处);北岸流水音、流杯亭、丰泽园、静谷等处;以及北海团城、琼岛、太液池东岸和北岸建筑群。现北海辟为公园对外开放,中南海为中央政府办公区。

相关文章

  • 李鱓松藤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李鱓松藤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松藤图》轴,清,李鱓作,纸本,设色,纵124厘米,横62.6厘米。 本幅自识:“漫驚筆底混龍蛇,世事誰能獨起家。松因掩映多蒼翠,藤以攀高愈發花。雍正八年十月李鱓寫。”钤“李鱓”、“復堂”印二方。雍正八年即1730年,李鱓时年45岁。是年八月,他得到第二次进入宫廷的机会,但他并未因讨统治者欢心而一味摹古,从事工整严谨的绘画,而是以自己的绘画理想放笔写意。十月...

    1552 李鱓
  • 周之冕双燕鸳鸯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周之冕双燕鸳鸯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双燕鸳鸯图》轴,明,周之冕绘,绢本,设色,纵186.2厘米,横91.2厘米。本幅落款“周之冕”,钤“周之冕印”、“字服卿”白文印。周之冕的花鸟画虽是兼工代写,但大部分作品还是偏于“写意”一路。这幅《双燕鸳鸯图》则是兼工代写的一幅作品。作者能准确地把握花卉、禽鸟的特点,对双燕、鸳鸯的体态神韵描绘生动逼真,其笔法细腻清秀,设色艳而不火,不失秀雅之气,反映了周氏...

    1335 周之冕
  • 莲塘泛舟图页 - 故宫绘画藏品
    莲塘泛舟图页 - 故宫绘画藏品

    《莲塘泛舟图》页,宋,绢本,设色,纵24.3厘米,横25.8厘米。本幅无款印。收藏印钤“庞莱臣珍藏宋元真迹”一方。庞元济《虚斋名画录》著录。画面长松密林,坡陀水阁。水阁内二女子,一执扇闲坐,一凭栏眺望,坡下莲塘,一女泛舟而来。图页中的水阁以细笔勾勒,刻画精微,设色淡雅,虽大不盈尺却美轮美奂。此图高度写实的绘画风格继承了北宋画院的传统,而莲塘的迷濛与空灵增添了...

    2000 庞莱臣 庞元济 画院
  • 朱耷猫石图卷 - 故宫绘画藏品
    朱耷猫石图卷 - 故宫绘画藏品

    《猫石图》卷,清,朱耷绘,纸本,水墨,纵34厘米,横218厘米。画幅右上方署款“丙子夏日写八大山人。”钤“可得神仙”、“八大山人”(白文)印2方。幅上又钤“遥属”(朱文)、“禊堂”(白文)等。左右角钤鉴藏印“文心审定”(朱文)、“宝贤堂”(朱文)、“蒙泉书屋书画审定印”(白文)等7方。“丙子”为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此图为朱耷71岁所作。全幅景致简洁,...

    1972 朱耷 丙子 八大山人 泼墨法 白描
  • 雍正帝行乐图·道装像册页 - 故宫绘画藏品
    雍正帝行乐图·道装像册页 - 故宫绘画藏品

    《雍正帝行乐图·道装像》册页,清,宫廷画家绘,绢本,设色,纵34.9厘米,横31厘米。作为一名康熙皇帝的皇子,胤禛在承继大统之前,面对兄弟之间勾心斗角、处心积虑地谋夺储位的凶险处境采取了韬光养晦、暗渡陈仓的方式:表面与僧道两界结纳往还,装作一派置身事外、优游世间的样子,暗中却积极进行活动,收罗党羽,扩充自己的实力。仅就佛学、道学而言,胤禛通过阅读佛道典籍、同...

    1243 册页
  • 张路吹箫女仙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张路吹箫女仙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吹箫女仙图》轴,明,张路绘,绢本,墨笔,纵141.3厘米,横91.8厘米。署款:“平山。”钤“张路”印。图绘水际岸边,一妙龄少女坐于苍松下,正专注地吹箫自娱。悠扬的箫声与澎湃的涛声组成抑扬顿挫、刚柔相济的乐章。少女身旁所置的硕大无比的仙桃点明了此为仙人、仙境,为画面增添了几许虚幻的情调。图中少女与顾恺之笔下的洛神或莫高窟唐代壁画中仙女的形象相比有着显著的差...

    1490 张路 顾恺之 吴道子 梁楷 吴伟 明画录 武陵 武陵春
  • 华喦秋树斗禽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华喦秋树斗禽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秋树斗禽图》轴,清,华喦绘,纸本,设色,纵117厘米,横54.3厘米。此图绘古树一株,枝上藤萝缠绕,黄叶飘零,一派深秋之景。一只黑色的鸜鵒(音瞿欲,俗称八哥)倒挂枝头,注视着正在空中相斗的另外两只,它们争斗激烈,情节颇为有趣,增强了画作的生活气息和生动感。全幅用笔灵活清新,枯枝、藤萝用率笔写意,翎毛用兼工带写之法,虚实结合,为华氏大写意画之代表作。本幅款署...

    1685 华喦 八哥 兼工带写
  • 高翔山水图扇页 - 故宫绘画藏品
    高翔山水图扇页 - 故宫绘画藏品

    《山水图》扇页,清,高翔绘,纸本,设色,纵17厘米,横48厘米。扇页有自题:“奔流下危矶,绀宇临江渚。日暮翠微钟,帆收楚天雨。开翁学长兄先生。弟高翔。”钤印二方模糊不辨。 高翔熟悉并且热爱江南平静幽淡的生活,表现家乡的园林、村野、水景是其创作的一大特色。图绘一叶轻舟鼓帆前行,驶向岸边依山而建的水榭,山上长满树木和杂草,景致葱郁。图中的山石以淡墨乱柴皴皴擦,树...

    1811 高翔 山川
  • 朱多炡荷花野凫图扇页 - 故宫绘画藏品
    朱多炡荷花野凫图扇页 - 故宫绘画藏品

    《荷花野凫图》扇页,明,朱多炡绘,金笺,设色,纵16.3厘米,横49.1厘米。扇页有自题:“岁丁卯七夕为嗣宗长侄写。叔炡。”钤联珠朱文印“多”、“炡”。“丁卯”是明隆庆元年(1567年)。此图为野凫嬉戏小景图。荷花笔墨虚虚实实,以没骨法设色,注重水与色之间的交融,表现出荷塘为水汽所笼罩,若隐若现的含蓄之美。野凫以小写意刻画,姿态各异,造型生动,表现出作者细致...

    991 没骨
  • 朱耷秋林独钓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朱耷秋林独钓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秋林独钓图》轴,清,朱耷绘,纸本,墨笔,纵197.5厘米,横57.3厘米。款署:“驴”。钤白文印二方:“一字年”、“技止此身”。图绘凋零的树木被笼罩在深秋的寒意中,一湖静水之上只见高士孤身垂钓,空旷荒寂的意境中孕含着作者对明朝故土的无限怀念。此图无年款,根据署款“驴”字,推断此幅为朱耷57岁(1682年)左右的作品。这时期其山水画还深受元人倪瓒、黄公望,明...

    416 朱耷 倪瓒 黄公望 董其昌
  • 仇英人物故事图册 - 故宫绘画藏品
    仇英人物故事图册 - 故宫绘画藏品

    《人物故事图》册,明,仇英作,绢本,设色,每开纵41.4厘米,横33.8厘米。全册共十开,内容取材于历史故事、寓言传说、文人轶事和诗文寓意,具体为子路问津、明妃出塞、贵妃晓妆、南华秋水、吹箫引凤、高山流水、竹院品古、松林六逸、浔阳琵琶、捉柳花图等。这些题材历史上常被画家描绘,但仇英在作品立意、形象塑造和笔墨表现等方面,都注入了自己的才思和技巧,显示出鲜明的个...

    638 仇英 明妃 南华秋水 吹箫引凤 高山流水 松林六逸 琵琶 仕女
  • 蒋廷锡芙蓉鹭鸶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蒋廷锡芙蓉鹭鸶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芙蓉鹭鸶图》轴,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蒋廷锡绘,纸本,墨笔,纵127.7厘米,横60.5厘米。图绘芙蓉花烂漫绽放的溪水岸边鹭鸶极目远眺的景致。图中不同的物象被施以不同的笔法:芙蓉花、叶以没骨法写意而成,墨气淋漓洒脱;鹭鸶以白描勾出,线条匀整流畅,笔致细腻工整。这种精细与粗放相呼应的笔法代表了蒋氏工写结合的花鸟画风。 款署:“甲申秋日写于青桐轩,酉君...

    211 蒋廷锡 没骨 白描
  • 李永昌松石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李永昌松石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明代, 李永昌作 ,纸本墨笔,纵111cm,横54.5cm...

    1917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绘画作品藏品
  • 陈洪绶黄流巨津图页 - 故宫绘画藏品
    陈洪绶黄流巨津图页 - 故宫绘画藏品

    《黄流巨津图》页,明,陈洪绶绘,绢本,设色,纵30厘米,横25厘米。《黄流巨津图》是《陈洪绶杂画册》中的一幅。本幅右侧画家自题图名:“黄流巨津”。署款:“老迟洪绶”。“老迟”系其为避清兵于绍兴云门寺出家时所号,可推测此图为陈洪绶于1644年明亡以后所作。在不大的尺幅上,画家以滔滔黄河中的一个渡口为描绘对象。画面上,黄河波涛汹涌,数只帆船摇荡于水面,左下角港口...

    563 陈洪绶 黄河
  • 仇英临溪水阁图页 - 故宫绘画藏品
    仇英临溪水阁图页 - 故宫绘画藏品

    《临溪水阁图》页,明,仇英绘,绢本,设色,纵41.1厘米,横33.8厘米。本幅款署:“仇英实父制。”钤 “实父”印。收藏印钤“诚府珍赏”、“庞莱臣珍赏印”2方。仇英“初为漆工,兼为人彩绘栋宇,后徙而业画,工人物楼阁。”或许是出身的关系,其笔下的楼阁多用界笔,刻画精工,但与纯界画不同的是,仇英的绘画技艺同时受到职业画师和文人画家的双重影响。此幅亦是将文人山水与...

    755 仇英 庞莱臣 界笔 界画 文人画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