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如今在我国发展得很是热潮,相信了解它的人对这种建筑的结构也有一些好奇吧。一般来说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分为三种:全部或部分预制剪力墙结构、装配整体式双面叠合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内浇外挂剪力墙结构。
一、装配式建筑的三种混凝土剪力墙结构:
1、全部或部分预制剪力墙结构
全部或部分预制剪力墙结构通过竖缝节点区后浇混凝土和水平缝节点区后浇混凝土带或圈梁实现结构的整体连接。这种剪力墙结构工业化程度高,预制内外墙均参与抗震计算,但对外墙板的防水、防火、保温的构造要求较高,是《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中推荐的主要做法。
2、装配整体式双面叠合混凝土剪力墙结构
装配整体式双面叠合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将剪力墙从厚度方向划分为三层,内外两侧预制,通过桁架钢筋连接,中间现浇混凝土,墙板竖向分布钢筋和水平部分钢筋通过附加钢筋实现间接连接。
3、內浇外挂剪力墙结构內浇外挂剪力墙结构的剪力墙外墙通过预制的混凝土外墙模板和现浇部分形成,其中预制外墙模板设桁架钢筋与现浇部分连接,可部分参与结构受力(图2-32)。剪力墙内墙均为现浇混凝土剪力墙。这种结构体系纳入了上海市地方标准《装配整体式混凝土住宅体系设计规程》,技术较成熟,抗震性能和外墙防水较好,现场施工方便。
二、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的特点及适用范围
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具有无梁柱外露、楼板可直接支承在墙上、房间墙面及天花板平整等优势,深受国人认可。近几年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被广泛应用于住宅、宾馆等建筑中,成为我国应用最多的一种装配式结构体系。
由于对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建筑的研究、试验和经验较少,国内对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的规定比较慎重。考虑到预制墙中竖向接缝对剪力墙刚度有一定影响,行业标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规定的适用高度低于现浇剪力墙结构:在8度(0.3g)及以下抗震设防烈度地区,对比同级别抗震设防烈度的现浇剪力墙结构最大适用高度通常降低10m,当预制剪力墙底部承担总剪力超过80%时,建筑适用高度降低20m。
与装配式框架结构构件较简单、采用较少数量的高强度大直径钢筋的连接方式相比较而言,装配式剪力墙结构的剪力墙连接面积大、钢筋直径小、钢筋间距小,连接复杂,施工过程中很难做到对连接节点灌浆作业的全过程质量监控。因此,在装配式剪力墙结构设计中,建议部分剪力墙预制、部分剪力墙现浇,现浇剪力墙作为装配式剪力墙结构的“第二道防线”。
值得注意的是直接承受动力荷载构件的纵向钢筋不应采用浆锚搭接连接;对于结构重要部位,例如抗震等级为一级的剪力墙以及抗震等级为二、三级底部加强部位的剪力墙,剪力墙的边缘构件不宜采用浆锚搭接连接;直径大于18mm的纵向钢筋不宜采用浆锚搭接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