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书画讲解 | 吴镇代表作《洞庭渔隐图》欣赏

时间 : 08-05 投稿人 : 幼幼 点击 :

《洞庭渔隐图》是元代画家吴镇在至正元年(1341年)秋九月创作的中国画,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该画作采用“一河两岸”式的构图。近景画双松挺立,枯树横斜,隔岸则是迤逦的山坡,与水边荡桨的渔舟,十分忠实地呈现出江南水乡泽国的景象。虽然布局简略,但添加边角的签名,以及上方的题词之後,别具一番宁静典雅的情调。

吴镇代表作《洞庭渔隐图》欣赏 | 书画讲解

△吴镇《洞庭渔隐图》

此画描绘嘉兴东洞庭的湖山景色,画中三株松柏,两株松树挺立昂扬,一株柏树则几乎仆地,缠满藤蔓,水面平静无波,一叶扁舟飘荡其间,远望是连绵的山坡,充分发挥水墨氤氲的特性,画出了江南水滨的静美幽澹,表达了宁静淡泊的心境,具有一种典雅的韵致。图上原题:“洞庭湖上晚风生,风揽湖心一叶横。兰棹稳,草花新。只钓鲈鱼不钓名。”诗意清新,坦言其志。

吴镇代表作《洞庭渔隐图》欣赏 | 书画讲解

△吴镇《洞庭渔隐图》局部-1

自屈原《渔父》和《庄子》中的渔父形象在文学作品中出现后,渔父成了清高孤洁、避世脱俗、啸傲江湖的智者、隐士的化身。魏晋时期,渔父多次出现于山水诗中,到唐宋时期渔父形象被固定下来,成了诗人、作家钟爱的对象。这个阶段,绘画中渔父形象也开始出现,张志和、荆浩、许道宁都绘有渔父图。渔父形象大量出现并形成一种风气是在元代,由于元代在中国历史上是第一个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并统治全中国的朝代,蒙古统治阶级的残暴统治和民族歧视政策,使大量文人都采取了不与统治者合作的态度。

吴镇代表作《洞庭渔隐图》欣赏 | 书画讲解

△吴镇《洞庭渔隐图》局部-2

在这种社会背景下,渔父清高、避世、逍遥的人生为许多隐退文人所仿效,渔父形象成了文人、画家寄托情感的载体。诗、词、曲中渔父形象普遍流行,绘画领域,渔父更成为创作的风气,赵孟頫、管道升、黄公望、王蒙、吴镇、盛子昭均有渔父图传世。这其中,吴镇对渔父最为情有独钟。在吴镇传世山水画中,渔父题材的作品占有相当数量,版式上有条幅、中堂、长卷,手法上有临摹、创作。理解吴镇的渔父形象,一是从图象学意义上,一是从吴镇留下的大量题画诗上。

渔父形象在吴镇的渔父图中是吴镇所要表达的核心所在,但吴镇并没有对其主人公作细致刻画,而是尽情地描绘了周边环境。吴镇62岁所作的《洞庭渔隐图》正是体现他这一创作特色的代表作。

相关文章

  • 书画百科 | 萧淑芳作品欣赏
    书画百科 | 萧淑芳作品欣赏

    萧淑芳(1911-2005),广东省中山市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当代著名画家。曾任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副教授、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全国妇联第四届执委。中国民主同盟盟员。吴作人艺术馆馆长、吴作人国际美术基金会会长。以花卉画作,享名于世,兼擅风景、静物、肖像等绘画。其作高迈行云,渐至化境。△少女时代的萧淑芳△1946年吴作人与萧淑芳新婚留念萧氏以深厚的西...

    476 书画杂谈 书画作品鉴赏
  • 书画文摘 | 赵孟坚《岁寒三友图》赏析
    书画文摘 | 赵孟坚《岁寒三友图》赏析

    赵孟坚(1199~1264 年),字子固,号彝斋居士,宋宗室嘉兴海盐人。宋理宗宝庆二年进士,曾官严州太守。赵孟坚个性疏阔放纵,性喜嗜酒,有六朝人的林下之风。学识渊博,能诗文,擅书画,尤工梅、竹、松、水仙、兰花等。时人向他索画,他则有求必应,毫不吝惜。代表作有《墨兰图》、《岁寒三友图》等。△《岁寒三友图》台北故宫博物院洁净的扇面上,作者绘松、竹、梅折枝,以墨笔...

    1863 书画杂谈 书画作品鉴赏
  • 书画科普 | 武慕姚书法作品欣赏
    书画科普 | 武慕姚书法作品欣赏

    武慕姚(1900-1982),名福鼎,字慕姚,自号拙叟、瓶翁,斋号贞默。河北永年人,久居河南省开封市。通晓文字学、版本学、金石学及诗词,为当代著名的书法家、鉴赏家、诗人,曾任河南省书法家协会理事,著有《书法韵语三十六首》、《运斋题跋》等。△武慕姚 隶书七言联△武慕姚 书法对联△武慕姚 书法对联△武慕姚书法△武慕姚 书法中堂对联△武慕姚 书法四条屏△武慕姚 书...

    1155 书画杂谈 书画作品鉴赏
  • 书画资料 | 陈洪绶《莲花奇石》领衔纽约亚洲艺术周
    书画资料 | 陈洪绶《莲花奇石》领衔纽约亚洲艺术周

    2019春3月,纽约苏富比中国书画部继续为大家奉上来自世界各地的私人藏品。首当其冲者乃沈周行书《落花诗》卷,本件拍品来源有绪,历经吴大澄、吴湖帆递藏,品相完好,是沈周晚年书黄庭坚体不可多得的精品佳作。陈洪绶《荷花奇石》轴乃张大千大风堂旧藏,仍保留大风堂原装裱及定制瓷轴头。钱谦益草书自作诗卷,至为罕见。本次还有多组来自美国私人收藏的连号拍品,近现代名家如徐悲鸿...

    986 徐悲鸿 书画杂谈 书画作品鉴赏
  • 书画学堂 | 来楚生作品欣赏
    书画学堂 | 来楚生作品欣赏

    来楚生(1903~1975)原名稷,号然犀。浙江萧山人,出生于武昌。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曾任美协上海分会理事,上海书法篆刻研究会常务理事 ,西泠印社副社长。他是诗、书、画、印四绝的著名艺术家。其画清新朴茂、笔墨简练、格调隽逸,在现代花鸟画坛上独树一帜。书法拙中寓巧,草书和隶篆最为人称道。作为吴昌硕的得意弟子,他继承了吴昌硕书、画、印兼修的传统,在三方面的修...

    795 书画杂谈 书画作品鉴赏
  • 书画百科 | 卢沉水墨人物画作品欣赏
    书画百科 | 卢沉水墨人物画作品欣赏

    卢沉(1935-2004),著名中国画家、美术教育家,擅长水墨人物画,兼工书法。江苏苏州人,早年入苏州美术专科学校学习。生前曾任中央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常务委员,并被聘为中国美术学院荣誉教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卢沉是一位极具造型能力的水墨画家,他年轻时师从叶浅予、李可染和蒋兆和等中国画大家,继承与发展了“徐蒋体系”的写实人物画,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

    1043 书画杂谈 书画作品鉴赏
  • 书画常识 | 黄宾虹故居
    书画常识 | 黄宾虹故居

    黄宾虹的《画学篇》手稿日前在拍卖场被拍出2300万元,其书法苍劲有风骨,体现出宾翁强大而充沛的精神能量。不少人抓住他对宋徽宗《听琴图》等几幅作品的误判而质疑他的鉴定水准,吴湖帆甚至用“老糊涂”一词来贬低黄宾虹。1950年,时任故宫博物院院长的马衡为他自己于1936年发表的《关于鉴别书画的问题》一文写了篇附识,这篇附识有推责之嫌,对黄宾虹也不公平。实际上,黄宾...

    1238 书画杂谈 书画作品鉴赏
  • 书画常识 | 陈半丁山水画欣赏
    书画常识 | 陈半丁山水画欣赏

    陈半丁的山水画创作由“四王”入手,直溯宋元,师法古人,临古不辍。陈半丁一生钟情石涛,并颇得苦瓜和尚之奥妙。1930年代是陈半丁山水画创作的整合期,其主要特征就是以石涛笔意为基调,同时融入了宋元诸家诸法之长,作品既有宋元的高古意趣,又有明清的笔墨韵致,形成了一种更为疏放、苍润、古雅、简约的个人风格。1950年代之后,陈半丁的山水体现了他对于虚境的追求。这些作品...

    477 陈半丁 书画杂谈 书画作品鉴赏
  • 书画文摘 | 吴作人的熊猫图欣赏
    书画文摘 | 吴作人的熊猫图欣赏

    吴作人的熊猫图 ,采用泼墨大写意的画法,寥寥数笔就将大熊猫的活泼可爱的形象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墨色深浅也运用得恰到好处,浅色墨勾勒出熊猫的轮廓,而深色墨块染就了熊猫的毛色。由于宣纸渗化的特点,饱蘸浓墨的笔融将熊猫的绒毛表现得纤毫毕见,使熊猫充满动感,栩栩如生。没有人不为熊猫那奇异的黑白相间的毛色,憨态可掬的神情,看似笨拙实则敏捷的步履所吸引。吴作人,男,安...

    358 吴作人的熊猫图欣赏
  • 书画科普 | 钱松嵒作品《红岩》,红色经典的开山之作
    书画科普 | 钱松嵒作品《红岩》,红色经典的开山之作

    在中国美术史上,有一些画家一生中只要有一件作品在美术史上烙下印痕,就足已奠定他终生的学术地位。如:一提钱松嵒,就会想到他的《红岩》;提到《万山红遍》自然知道是李可染的经典名作等等都是这样的例子。 上个世纪60年代,钱松嵒创作的中国画《红岩》一发表,立刻引起了中国画坛的震动,一举奠定了他在中国绘画史上的地位。当时普遍认为钱松嵒基本上解决了中国传统山水画如何反映...

    1478 钱松岩 书画杂谈 书画作品鉴赏
  • 书画资料 | 李成《晴峦萧寺图》欣赏
    书画资料 | 李成《晴峦萧寺图》欣赏

    李成(919~967年),字咸熙,祖先是唐代宗室,因避唐末五代战乱移家山东营丘。李成品格清高,富有文学修养,且胸怀抱负,但时逢乱世无从施展,遂纵情于诗酒书画。宋初他往陈州( 山东淮阳)投奔同乡知州卫融,宋太祖乾德五年(967年)醉死在当地。△李成《晴峦萧寺图》据史书上说,李成嗜酒,想得到李成画的人,都要为他准备上好的美酒。李成酒酣时便开始提笔作画,所画山水往...

    1177 书画杂谈 书画作品鉴赏
  • 书画文摘 | 宋文治作品呈现50年代山水画发展的缩影
    书画文摘 | 宋文治作品呈现50年代山水画发展的缩影

    20 世纪的山水画经历了不同于历史上任何时期的发展过程。在50年代,不仅并存了历经晚清、民国的一代著名山水画画家,而且造就了一批成长于50年代、但在20世纪具有历史地位的山水画画家,宋文治(1919—1999)就是其中之一。△宋文治《今天的运河》73.5cm×115cm 20世纪50年代20 世纪的山水画产生了一批在这一世纪历史上深具影响力的作品,它们完全不...

    1151 宋文治 书画杂谈 书画作品鉴赏
  • 书画资料 | 溥儒《丛林遇雨图》 欣赏
    书画资料 | 溥儒《丛林遇雨图》 欣赏

    《丛林遇雨图》是溥儒所画的一幅中国画。画面描绘了山峰高耸,侧面是悬崖绝壁,壁上似乎有一道瀑布倾泻而下。在山涧中,树木苍翠,红绿树叶相映成趣。大雨过后,林中的翠绿更显眼,三五行人穿过小桥,匆忙前行。桥下的水流湍急,河道两边的杂草随水流沉浮,整个画面充满了动感。△溥儒《丛林遇雨图》55.2×132.8cm溥儒的画作擅长于描绘山水,他的画作既有北宗的刚劲峭锐之风,...

    1257 书画杂谈 书画作品鉴赏
  • 书画文摘 | 周昌谷作品欣赏
    书画文摘 | 周昌谷作品欣赏

    周昌谷(1929~1985),号老谷。浙江乐清人。现代浙派人物画代表人物之一。自幼喜爱诗文书画,1948年考入国立艺术专科学校,毕业后留校任教。周昌谷创作受徐渭、朱耷、石涛、吴昌硕、潘天寿等文人画的影响,并结合西法,形成了清新而苍郁的艺术风格。擅意笔人物,多以少数民族生活入题,笔法娴熟,善于用色用水,注重本性流露,人物形象生动,意境高远。间写花卉,明艳多姿。...

    482 书画杂谈 书画作品鉴赏
  • 书画文摘 | 廖新学油画作品欣赏
    书画文摘 | 廖新学油画作品欣赏

    廖新学(1903-1958),云南富民人。1933年获云南省政府资助赴法国留学,在知名雕塑家让·布歇(Jean Boucher)工作室学习,次年即考上巴黎高等美术学院雕塑系。1948年学成归国,致力于推动云南现代美术教育,影响极其深远。廖新学在法国留学十五年间,凭着对艺术的执着、勤奋,作品曾九次获得法国春季沙龙的金、银、铜奖。《巴黎镜报》曾赞誉他为“中国美术...

    922 书画杂谈 书画作品鉴赏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