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书画百科 | 关山月与《绿色长城》

时间 : 07-13 投稿人 : 小雨 点击 :

关山月先后画过四幅《绿色长城》,第一张藏于关山月美术馆,第二张藏于中国美术馆,第三张在广东迎宾馆,这三幅作品大同小异。第四幅作为点景的民兵和画幅的尺寸不一样,一直留在家中。

“不动我便没有画,不受大地的刺激我便没有画。”这是关山月先生对自己艺术创作本源的一种简洁、朴素的诠释。事实上,与许多同辈的艺术家相比,关山月对外部世界与其生活时代的关注之情似乎更为强烈。而他在上世纪70年代创作的《绿色长城》正好恰如其分地体现了他的中国画创作理念。

关山月与《绿色长城》 | 书画百科

关山月 1973年《绿色长城》 134.8 ×214.3 cm 关山月美术馆藏

作为当代中国杰出的美术家、美术教育家、岭南画派杰出代表,关山月在20世纪的中国美术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他出生于1912年10月,卒于2000年7月。作为一位敏于感受社会政治风云,又能及时通过艺术的方式做出积极反应的艺术家,关山月在不同的时期都为人们留下了难以忘怀的作品。从上世纪40代创作的《从城市撤退》《三灶岛外所见》《塞外驼铃》《鞭马图》《今日教授之生活》,到新中国成立后创作的《新开发的公路》《山村跃进图》《煤都》以及70年代的《绿色长城》《俏不争春》,再到改革开放后的《八十年代第一春》《秋溪放筏》《碧浪涌南天》《国香赞》等一系列代表作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关山月作为一位感知敏锐的中国画家,能够自觉把握时代的精神和自己的独特气质,对新的社会环境、新的表现题材保持着一种清醒奋发的姿态。他那气势强劲及任情挥洒的艺术风格是对传统文人审美习惯的不断突破;特别在对重大题材的开拓和时代精神的表现上,使中国画走出昔日狭隘的视野而为现代民众所普遍接受和喜爱。他善于在自己的作品中把握时代精神,融入社会生活的鲜活感受,并能有效地拓展传统笔墨的内涵。我们可以这样说,关山月的艺术肇始于民国,成熟于新中国前30年,影响延续至改革开放的新时期。

关山月与《绿色长城》 | 书画百科

△关山月 1974年《绿色长城》143.2cm×252cm 中国美术馆藏

关山月的家乡在粤西海滨,属风沙带,很难生长植物,小时候常受台风侵害。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提倡植树造林,渔民们男的下海,女的植树,在南粤海滨种起了木麻黄林带,海疆也发生了变化,风沙地植满木麻黄树,这景色深深地打动了关山月,然而景色虽然好看,但并不好画,古人更没有画过。怎样表现木麻黄树的性格和特征?怎样表现海涛和林涛融在一起的感觉?

1973年,关山月先是到粤西电白县虎头山脚下的民兵哨所住下,和民兵们一道生活,他早晚登上虎头山顶峰的绿海亭看林带和海水的变化,感受林涛和海涛声音合奏的气势,在深入生活中体验林带之美,后来他还到博贺渔港参观了“三八”林带和菠萝山林带写生,获取了许多珍贵的一手素材。在画面的构图上,他注重气势的连贯,采取“之”字形迂回走向的构图方式来表现悠长的林带,既避免了林带的单调,又很好地表现出海岸景观的宽阔浩渺。在具体画面的处理上,他根据自己的感受和画面意境的需要,大量采用石绿色,并吸收西洋画法,用层层加染的方法来表现树林深沉厚重的感觉,为了强化林带的深邃和内聚的视觉趣味,第一层用颜色,第二层用水墨,力求把林带的层次表现出来,海水的画法也同样吸收西洋的画法,使它在风格上与林带统一。这种大胆地将西洋绘画和中国传统大青绿的手法相结合的画法,大面积地运用石绿,层层加盖,铺排渲染,强调色彩的力度,使画面淡而不薄、厚而不滞,在统一中求变化,于丰富中现统一,以求达到色不碍墨、墨不碍色的艺术效果。从整个画面来看,画面远处的海面上烟波浩渺、机帆点点,近处的木麻黄树迎风而立、摇曳多姿,远树如层波叠浪构成一道绿色的屏障,丛林中还隐现着一队巡逻的民兵,表现出具有中国画南方海岸风情和时代色彩的“绿色长城”,也暗喻了那个时代沿海人民众志成城改造自然和保卫祖国海疆的精神和力量。

关山月与《绿色长城》 | 书画百科

△关山月 《绿色长城》232cm×396cm 广东迎宾馆藏

中国画有自己独特的套路和程式,但关山月一直想在这种套路和程式中有所突破。他既立足传统,又强调写生,更重视自己独特的感受,还吸收了许多西方绘画的有益元素和方法,他希望自己创作的每张画都能用自己的笔墨表现出不同感受和独特的价值。《绿色长城》正是一个典范,《绿色长城》参加了1973年“全国连环画、中国画展览”,当时就被称为新中国山水画范本,可见其在关山月的艺术生涯及新中国美术史中的学术价值。另外他画海南岛的尖峰岭,就会力求表现尖峰岭的韵味;他画福建的武夷山,就要追求武夷山的感觉。同时,关山月还努力探索画面语言的多样性:比如这张画上全用色彩,那张画仅用笔墨,另一张画则可能更多地强调线条。

关山月与《绿色长城》 | 书画百科

△关山月 第四幅 绿色长城  67.5 × 136.5cm

他一生都在力求把握时代精神,在作品中融入社会生活的鲜活感受,有效地拓展传统笔墨的内涵,这种探索,实际上有时像给自己出难题。因为有些传统型的中国画家以强调追求笔墨趣味为理由,以至于画哪里都是一样,不断地重复自己,这些人还因此诟病关山月,认为他的画作不成熟,没有了自己的面貌。实际上,这正是关山月艺术独立自存的价值所在!

相关文章

  • 书画科普 | 马海方作品欣赏【100幅高清大图】
    书画科普 | 马海方作品欣赏【100幅高清大图】

    1956年生于北京。1981年毕业于中央美院中国画系。师从卢沉、姚有多、刘渤舒诸先生。 中国美协会员,荣宝斋画院教授,荣宝斋签约画家,北京文史馆馆员。马海方作品欣赏马海方作品欣赏马海方作品欣赏马海方作品欣赏马海方作品欣赏马海方作品欣赏马海方作品欣赏 马海方作品欣赏以上内容《马海方作品欣赏》由美术资料网整理发布。...

    928 书画杂谈 书画作品鉴赏
  • 书画知识 | 首届国展中获奖楷书作品欣赏
    书画知识 | 首届国展中获奖楷书作品欣赏

    1980年的首届全国书法篆刻展,不知道你是否还有印象,没有印象,也没有关系,现在我们就一起来回顾这场有意义的书法展,本次展览开启了国展之路,并且,这一届国展,最有特色的是楷书入选最多,而且水平也是最高的,是历届国展之最,不知道你是否认同?这一届国展中的获奖楷书,每一幅作品都是硬功夫,更是真功夫,并且每一幅作品都是有坚守,有创新,让人折服,相信,你看到这些楷书...

    284 书画杂谈 书画作品鉴赏
  • 书画文摘 | 谢稚柳《南湖之春》解读
    书画文摘 | 谢稚柳《南湖之春》解读

    从上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由于特殊的文艺政策,艺术的多元渐趋单一,传统绘画如何贴近生活、为政治服务,是摆在画家面前的一个不能回避的课题。1958年3月,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指出以搜集民歌来开拓诗的出路,指出“形式是民族的,内容应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对立的统一”。5月在中共八大二次会议上他进一步指出,“无产阶级文学艺术应采用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

    1079 谢稚柳 书画杂谈 书画作品鉴赏
  • 书画讲解 | 李白唯一存世书法作品亮相故宫博物院
    书画讲解 | 李白唯一存世书法作品亮相故宫博物院

    “予所收蓄 永存吾土——张伯驹先生诞辰120周年纪念展”于4月3日—5月6日在故宫博物院武英殿举行。展览以国有博物馆中经张伯驹鉴藏的古书画为限,分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吉林省博物院三个部分。展品数量达33件套,是张伯驹鉴藏书画的一次大汇聚。张伯驹(1898年3月14日-1982年2月26日),原名张家骐,字家骐,号丛碧,别号游春主人、好好先生,河南项城人。...

    1912 书画杂谈 书画作品鉴赏
  • 书画讲解 | 叶浅予的苗乡速写
    书画讲解 | 叶浅予的苗乡速写

    叶浅予(1907-1995),浙江桐庐县人,从小自学绘画,深受民间艺术影响。18岁到上海,从事舞台美术和时装设计,20岁与张光宇、黄文农等创办《上海漫画》,以长篇漫画《王先生》名噪一时。抗战爆发后,叶浅予辗转于南京、武汉、桂林、香港、重庆等地,以漫画为武器宣传抗日,其间两次途经贵州。苗族女孩1940年春,他与妻子戴爱莲从桂林经贵阳赴重庆,见黔地少数民族服饰,...

    1458 书画杂谈 书画作品鉴赏
  • 书画学堂 | 沙馥人物画欣赏
    书画学堂 | 沙馥人物画欣赏

    沙馥(1831~1906),字山春,号香溪渔隐,江苏苏州人。人物花鸟皆精妙,有名于时。为近代六十名家之一。沙馥初慕陈老莲。咸丰间任熊至吴门,曾问业于任熊。任熊去世后,又与任薰关系甚密。后因自愧画学不如任薰雄伟恣肆,遂弃老莲法,转学改琦、费丹旭,并专攻仕女、花卉,遂自成一家。沙馥画学甚深,笔致妍秀,所作人物及花卉,无不精妙。以上内容《沙馥人物画欣赏》由美术资料...

    1157 书画杂谈 书画作品鉴赏
  • 书画百科 | 吴冠中百年诞辰收藏大展部分作品欣赏
    书画百科 | 吴冠中百年诞辰收藏大展部分作品欣赏

    ”风筝不断线——吴冠中百年诞辰收藏大展”作为其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将携三十余件吴冠中先生水墨及油画佳作亮相三亚太阳湾,在新春佳节之际开启“风筝不断线——吴冠中百年诞辰收藏大展”全国巡展的第一站。1、吴冠中 狮子林144×297 cm · 纸本设色 · 1988年钤印:八十年代、吴冠中印2、吴冠中 树与牛69×83 cm · 纸本设色 · 1978年款识:吴...

    1780 书画杂谈 书画作品鉴赏
  • 书画学堂 | 王伯敏山水画作品欣赏
    书画学堂 | 王伯敏山水画作品欣赏

    王伯敏(1924~2013),别名柏闽,笔名田宿蘩,斋号半唐斋,浙江台州人。1947年毕业于上海美专,入北平国立艺专,受业于黄宾虹,又求学于北京文学院,专攻美术史,兼习国画。工书画、诗词。曾任中国美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美协理事、西泠印社理事、黄宾虹研究会副会长。以上内容《王伯敏山水画作品欣赏》由美术资料网整理发布。...

    1438 书画杂谈 书画作品鉴赏
  • 书画科普 | 画家吴作人的幽默
    书画科普 | 画家吴作人的幽默

    吴作人是位美术教育家。“在艺术上要有我,在人生观上要无我。”是他的座右铭。他的人品与他的画作一样备受推崇。他谦诚待人,淡泊明志,清操自守;但是他也往往喜欢“打”人手心,玩幽默。不过,打得很体面,让你被打了,也不觉得有什么不舒服的感觉;甚而,有时令你肃然起敬。社交场上,他把幽默当作漂亮的服饰1988年,已80高龄的吴作人偕夫人萧淑芳到港举办画展,轰动香江,传媒...

    1757 吴作人 书画杂谈 书画作品鉴赏
  • 书画知识 | 塞尚作品《读报的父亲》欣赏
    书画知识 | 塞尚作品《读报的父亲》欣赏

    塞尚为父亲画过多幅肖像,其中1866年所作的《读报的父亲》是他转变风格的代表作品,画中的父亲低头看报,表情安详,显示出凝重厚实和恒定持久的感觉。在塞尚的眼中,父亲的严肃、理智、刻板被描绘在他的画中。【类别】布面油画【年代】1866年【作者】保罗·塞尚画面中人物造型自然平和、空间感强,笔触运用粗粝夸张,色彩简洁而统一。绘画风格也从写实主义过渡到后印象主义,绘画...

    742 书画杂谈 书画作品鉴赏
  • 书画讲解 | 阎立本《职贡图》欣赏
    书画讲解 | 阎立本《职贡图》欣赏

    阎立本《职贡图》所描绘的便是唐太宗时,南洋的婆利、罗刹、与林邑国等前来中国朝贡及进奉各式珍奇物品的景象。从前端牵羊者已在画外的形式判断,有学者认为现存的《职贡图》乃是经过裁切之后的作品。△阎立本《职贡图》191.5×61.5cm目前全幅共绘有二十七人,如同游行的队伍一般,自右向左行进。行列的中央及左方,有仆人持伞盖随行,暗示出伞盖下人物的使者身份,而伞盖的存...

    702 书画杂谈 书画作品鉴赏
  • 书画科普 | 张石园山水画作品欣赏
    书画科普 | 张石园山水画作品欣赏

    张石园(1898-1959)又名入玄,字克龢,一字蔼如,又号麻石翁,江苏武进人,上海中国画院画师上海文史馆员,擅山水画,其作工整森秀,笔力劲健,书法亦深具功力,对金石学也颇有研究。以上内容《张石园山水画作品欣赏》由美术资料网整理发布。...

    464 书画杂谈 书画作品鉴赏
  • 书画知识 | 周彦生作品价格,多少钱一平尺?
    书画知识 | 周彦生作品价格,多少钱一平尺?

    周彦生(b.1942),河南漯河人。著名花鸟画家,师从关山月、黎雄才、陈金章诸人。风格清秀明丽、富贵高雅而气势宏伟。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当代工笔画学会理事,广东美术家协会理事,广东画院特聘画家,广州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央文史馆书画研究员,广东省文史馆馆员。岭南画派十大名家之一。周彦生是当今岭南画派的重要领军人物,也是中国当代独有成就的花鸟...

    1988 书画杂谈 书画作品鉴赏
  • 书画资料 | 刘益谦收藏的50件名人字画欣赏
    书画资料 | 刘益谦收藏的50件名人字画欣赏

    刘益谦1963年出生在上海,初中没毕业就开始闯荡江湖,卖过皮包,开过出租,靠炒股赚得第一桶金,后因参与内部职工股、法人股和定向增发积累起巨富。1993年,到北京收购内部职工股的刘益谦,恰逢嘉德公司的首场拍卖会,从此踏入收藏界。在历经20多年摸爬滚打后,如今坐稳收藏家大佬的位置,成为在国际收藏界都排得上号的人物。由于出手阔绰,不少人戏称比刘益谦出手更大方的只有...

    1337 刘益谦收藏的50件名人字画欣赏
  • 书画百科 | 2019中国艺术品市场趋势预测
    书画百科 | 2019中国艺术品市场趋势预测

    2018年是中国艺术品市场特别关键的一年,也是中国书画艺术市场力主沉浮的一年。中国书画艺术市场的聚焦效应,并没有提升市场的信心,市场新常态在2018年坐实。直到目前人们期待的市场高点并没有来,市场规模也没有较快增加,其主要原因一方面来源于大的市场环境,另一方面还是市场信心在整合的过程中还没有凝聚起来,一些老的问题如艺术品征集难、鉴定评估难、进场资金受阻等问题...

    1619 书画杂谈 书画作品鉴赏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