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书画文摘 | 大师启功:别称呼我书法家,我感觉很丢人!

时间 : 07-05 投稿人 : 沁沁 点击 :

启功是著名学者、文物鉴定家,更是名满天下的书法家。然而,他对“书法家”这个头衔却不以为然,甚至感觉很丢人。他曾评价自己,说自己的字不如画,画不如文物鉴定。也正因此,他不喜欢人们称呼他“书法家”,而喜欢被称为“学者”或“教授”,表示自己是有学问的人。过去的文人字写得都很好,但对书画总是嗤之以鼻,认为是雕虫小技,并不以书画家自居。

古人将绘画分为专业画家和业余画家,而专业画家多数不受人重视,因为专业画家就是匠人,业余画家多是文人,匠人的地位始终不能和仕人相比。孔子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艺术是一种游戏,被排在了最后。

中国人写字、画画都用一支毛笔,公事之余要写写画画。中国的文人将这些当作业余爱好,以自娱自乐为主。文人也不愿意被人称为画师,比如宋代最伟大的画家李成,有一个王室成员请他画一张画,他却大骂这个王室成员,认为他糟蹋了自己的名声。李成的孙子当了官以后,将李成的画买来都烧掉,他觉得自己的祖父是个画家很不光彩。过去文人画画、写字都没有大篇幅,是朋友之间把玩的,如果被挂在大厅、为王室去做装饰,是感到耻辱的,因为那是匠人的事情。现在人写字画画则不一样,如果被挂到人民大会堂里那是莫大的光荣。

大师启功:别称呼我书法家,我感觉很丢人! | 书画文摘

△启功书法作品【书画作品】

古人重视书法,因为书法是学问。但又认为“小道必有可观焉,致远恐泥。”在书画上不能下太多的功夫,否则会影响你对道的学习。近代的郑振铎也反对成立书法家协会,理由是书法是每个人都应该会的,没有必要成立一个书法家协会。也就是说当一个中国人,就应该写好字。可一旦都成为书法家,对于整个时代来说就是个悲剧了。搞经济建设,人越多越好,对于书法来说,我们不需要那么多人写字。书法不可能成为一种专业,但它是“非专业职业”,就是说它在做一门学问,但又不是职业。不是说一个人只要天天写字就能把字写好,因为书法是文化不是技术。

民族、现代、个人三个特性,同样适用书法。书法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如果没有民族的特色,书法家的创作也就没有了根基。古人的东西都临摹一遍,即使临得很像也没有用,因为没有时代特征。还要有个人特色,唐楷是时代特色,与秦汉和魏晋都不一样,在唐楷的基础上,又有颜、柳的个人特色。这种个人特色在时代的基础之上自然形成,在群体的特色之上加注自己的东西。如果脱离了民族特色和时代特性,个人风格就会产生怪诞的形式。书法必须有民族传统,如果认为仅是写写字,就形不成艺术。书法如何体现时代特色确实是个问题,我认为,现代人写出的汉隶和唐楷还是属于现代的东西,比如启功的书法,既是传统的,又是现代的,同时也是个人的风格。如果一个人的修养到了,字也写好了,就肯定会有这三个特色。不要一拿笔就想写出个人特色,那样只会搞花样,而花样不是特色,不是风格。要想达到民族的、传统的特性,需要很丰厚的基础,再加上有学问,自然有个性出现。

书法的最高境界是散和淡。散是散怀抱,淡是自然自如。这也是以涵养和学问作为基础的。书画实际就是个人表现,这个个人表现要综合地分析,不是用墨一泼、大笔一挥的个人表现,字要写得好,一定是技巧与气质、风度、学识多方面的结合。艺术作品中“散”到什么程度、“淡”到什么程度,表现了个人修养和境界到达什么程度。魏晋风度以潇洒、直率为主,唐代就以严整和规矩为主,因此书法风格完全不同,达到的境界也不相同。历代的书法大家没有一个是因为做作和不自然而达到很高境界的,这也体现了散和淡。

大师启功:别称呼我书法家,我感觉很丢人! | 书画文摘

△启功书法作品【书画作品】

书画是“小道”,当总理的人未必一定要写好字,字写得再好,经济搞不上去也没用。要想成为大书法家、大画家,没有好的修养和博大的胸怀是不行的,如果一个时代有了许多大艺术家,表明这个时代的修养和胸怀是与众不同的。书法和绘画是一个时代的折射,像镜子一样,体现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面貌。从这一点来看,书画又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大问题。如果一个时代没有几个大艺术家的话,这个时代也是非常寂寞的。唐代兴盛伟大,那么唐代的书法就不会差。如果没有鲁迅的诗文和毛泽东的狂草,上个世纪的中国就体现不出骨气和豪迈。

现在书画界主要是缺少文化,这是个最大的问题。河南美术出版社出版过一本《民国书法》,那里面所有书法写得好的都不是专业书法家。李宗仁、毛泽东、周恩来、朱德、董必武、鲁迅这些人的书法,现在有几个人能够超过?专业书法家都有个思想包袱,我是个书法家就一定要写出自己的面貌和风格,这样就会做作,写得不自然。还有只想争名夺利,就肯定写不好字。书法是小道,小技巧,但是需要多方面的支撑,没有相当的气质学不好书法。

大师启功:别称呼我书法家,我感觉很丢人! | 书画文摘

△启功书法作品【书画作品】

书画界的主要毛病就是不做学问,书法家首先应该是有学问的人。光练技巧,想着赶紧把字写好,结果还就是写不好。书法既不能不讲技法,又不能光讲技法,老是在技巧上下功夫,就会走向歪门邪道。书法的技巧如果不故弄玄虚的话,一天就讲完了,但练起来却是一辈子的事情。技巧占5%,学问要占95%。没有文化,书法基础只能越来越差。现在有些人二三十岁时就把字写得很好了,但却越写越不如原来了。这是因为年轻时字写得很好,再加上有朝气,自然不错。但等到年龄大了,朝气没有了,要搞自己的特色了,如果没有学问,写的字反而没有以前好了,体现出混气和老气。文化是中国书画的基础,像于右任、林散之的书法,都是有内涵、有修养的体现。古人在文化上下功夫,做学问是为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丰富自己,做事就会工稳,书法自然也会好起来,读书可以使笔下更有内涵。现在人读书、写文章主要是为别人,而不是为了涵养自己。读了许多书的人写字未必有书卷气,但是没有读书的人写字肯定不会有书卷气。

现在许多人不读书,胸无点墨,就琢磨着争名夺利,笔下流露出来的境界自然不高。有些年轻人技巧已经够了,缺少的是把传统认真读过,然后融化到自己的性情当中。书法就是要强调继承,不要动不动就搞创新。有人说书法低迷是因为硬笔出现了,我看不是这样,唐代书法不如魏晋,宋代不如唐,元明又不如宋代,那时也没有硬笔,还是一代不如一代。赵孟\的书法有什么风格?实际他就是学“二王”,又不全像“二王”,这就是他的风格,成为一代大书法家。书法是一个传承的问题,只要把传统搞好,创新是水到渠成的事。

相关文章

  • 书画知识 | 崔子范作品《小园秋色》欣赏
    书画知识 | 崔子范作品《小园秋色》欣赏

    《小园秋色》是崔子范多次描绘的题材之一,在他的心境中,秋天农村的小院是那样多姿多彩。园中红彤彤的扁豆果实累累,绿绿的大丝瓜,丰硕的葡萄,艳丽的秋菊……把秋天的小圆点染的缤纷夺目,秋高气爽的小园生意盎然,呈现出一派丰收的喜悦。△1992年作 小园秋色 68×69cm△崔子范 小园秋色 68×49cm△小园秋色 成扇 20×59.5cm△1980年作 小园秋色 ...

    929 书画杂谈 书画作品鉴赏
  • 书画知识 | 陶一清简介
    书画知识 | 陶一清简介

    陶一清(1914 -1986)生于北京,原籍上海市,原名文通。 斋号补斋,擅长山水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画研究会副会长,国画艺术家,教授。自幼学画起自临摹,以两宋名作为范本,参考元、明、清诸名家,鉴于北宗有笔而渲染稍差,尝以南宗弥补,融南北二宗山水于一炉,以造化为师又不断从现实生活中吸取创作素材,并取西洋画之优点,丰富表现内容,努力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

    387 书画杂谈 书画作品鉴赏
  • 书画常识 | 溥儒笔下的观音,亦是对母亲感情的寄托
    书画常识 | 溥儒笔下的观音,亦是对母亲感情的寄托

    溥心畬自幼便颇有佛缘,早在1905年曾随父母去西山戒台寺居住,其时年方九岁。1911年辛亥革命后全家迁出恭王府,后隐居戒台寺。二二年学成归国后又回到戒台寺居住。如此,前前后后于戒台寺住了有十几年的时间。西山戒台寺是光绪十七年由溥心畬祖父恭亲王出钱重修的,虽说是有名的唐代古寺,却几乎成了溥心畬的家庙。他和弟弟在庙中读书,在风景如此优美、环境如此幽静的古刹,悠闲...

    1380 溥儒 书画杂谈 书画作品鉴赏
  • 书画学堂 | 张登堂山水画欣赏
    书画学堂 | 张登堂山水画欣赏

    张登堂(1944~2015),生于山东省聊城市。师从李可染、李苦禅等国画大师学习创作,作品主要为山水画等题材,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省政协委员,山东省美协理事,济南市美协副主席,济南画院院长,一级美术师。△1981年作 秋亭观瀑△泰山云步桥△泰岱松泉图△2010年作 苗寨春雨△张登堂山水画△天津滨河景色△2007年作 漓江春晓△1973年作 峡江帆影△...

    935 书画杂谈 书画作品鉴赏
  • 书画常识 | 陈逸飞江南水乡系列风景油画欣赏
    书画常识 | 陈逸飞江南水乡系列风景油画欣赏

    看陈逸飞的风景画, 我们首先感受到的是非同寻常的宁静, 它使人神往, 令人陶醉, 这是一种超凡脱俗的宁静, 在它的笼罩下, 浓郁的异国情调及东方神秘气氛油然而生。这是主观的、浪漫化了的江南水乡, 它是建立在西方对东方的想象、理解和需求基础之上的, 这正是典型的“东方主义”特征。它让西方人看到了古朴、神秘、宁静的东方世界, 一个与西方完全“不同”的却为他们所能...

    647 陈逸飞江南水乡系列风景油画欣赏
  • 书画学堂 | 任伯年花鸟画欣赏
    书画学堂 | 任伯年花鸟画欣赏

    任颐(1840—1896),初名润,字伯年,一字次远,号小楼,浙江山阴人,清末画家,是海派的重要代表。绘画题材广泛,人物、肖像、山水、花卉、禽鸟无不擅长。用笔用墨,丰富多变,构图新巧,主题突出,疏中有密,虚实相间,浓淡相生,富有诗情画意,清新流畅是他的独特风格。任伯年花鸟画欣赏:任伯年的花鸟画尤富于巧趣和创造,笔墨趋于简逸放纵,设色明净淡雅,形成兼工带写,明...

    1060 书画杂谈 书画作品鉴赏
  • 书画科普 | 方楚雄最贵的作品都有哪些?
    书画科普 | 方楚雄最贵的作品都有哪些?

    方楚雄目前拍卖最高成交价前20幅作品如下:1、方楚雄 古松绶带 437.00万尺寸:144×365cm拍卖时间:2013-12-182、方楚雄 十二生肖 386.40万尺寸:46×70cm×13拍卖时间:2012-09-173、方楚雄 2014年作 雨林集珍 322.00万尺寸:111×248cm拍卖时间:2015-05-244、方楚雄 2014年作 十二生...

    700 书画杂谈 书画作品鉴赏
  • 书画学堂 | 黄胄笔下的鸡也同样精彩
    书画学堂 | 黄胄笔下的鸡也同样精彩

    黄胄先生是新中国绘画史上重要开拓者,他以全新的精神、意境和手法开辟了中国水墨画的新时代。△黄胄画鸡欣赏黄胄的每一幅作品,你会感觉都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朴实无华。黄胄画“驴”自不必说,而他笔下的“鸡”也同样精彩。△黄胄画鸡黄胄说过:“我的绘画,都是从生活中来的,生活是源泉、是根。任何艺术家都要靠自己的努力,不能靠天才,努力不能在房子里努力, 离开生活就没有激...

    823 黄胄笔下的鸡
  • 书画常识 | 冯建吴作品价格,多少钱一平尺?
    书画常识 | 冯建吴作品价格,多少钱一平尺?

    冯建吴(1910-1989),四川仁寿人。字太虞,别字游,著名书画家。擅国画、书法、篆刻。冯建吴先生是20世纪川渝地区中国画的奠基者、传播人,是百年来川渝地区少有的艺术大师。师从王一亭、王个簃、潘天寿、诸乐三等名师。1932年在成都创办东方美术专科学校。1956年在四川美术学院担任山水、书法、篆刻、诗词教学, 一生桃李满天下。生前曾当选为中国美术家协会四川分...

    1122 书画杂谈 书画作品鉴赏
  • 书画常识 | 古典油画中那些如花似玉的漂亮女人!
    书画常识 | 古典油画中那些如花似玉的漂亮女人!

    古典之美,美在感悟,美在精巧,美在细腻。古典油画之美,是作品精致而又细腻的美,是描绘物体所散发出来的韵味之美,古典油画,是15世纪~18世纪欧洲最流行同时也被公认为经典的绘画技法,有别于后期及至现当代五花八门百花齐放的绘画艺术风格与形式,古典油画总是以一种柔美、优雅、庄严、沉稳、宠辱不惊的姿态挺立。古典油画中那些如花似玉的漂亮女人!古典油画非常注重造型和光感...

    312 书画杂谈 书画作品鉴赏
  • 书画学堂 | 沃特豪斯笔下的女性,浪漫无比!
    书画学堂 | 沃特豪斯笔下的女性,浪漫无比!

    在拉斐尔前派艺术家中,约翰·威廉·沃特豪斯(John William Waterhouse, 1849-1917)是一位颇具个人特点的画家。他的名字说不上是家喻户晓,但只要看过他的画,你一定对其笔下的神话场景及女性形象印象深刻。以上内容《沃特豪斯笔下的女性,浪漫无比!》由美术资料网整理发布。...

    1879 书画杂谈 书画作品鉴赏
  • 书画知识 | 傅抱石《西风吹下红雨来》欣赏
    书画知识 | 傅抱石《西风吹下红雨来》欣赏

    “秋风吹下红雨来”,是画僧石涛的题画诗句,傅抱石推崇石涛,曾多次对诗作画。抱石先生易一字作“西风”,似乎更含蓄而更有诗情。△1957年作 西风吹下红雨来 100×40cm△1961年作 西风吹下红雨来 74×32cm△1962年作 西风吹下红雨来 70.5×43cm△1962年作 西风吹下红雨来 109.3×62.8cm△1963年作 西风吹下红雨来 66×...

    816 书画杂谈 书画作品鉴赏
  • 书画资料 | 石鲁作品《桃妮》赏析
    书画资料 | 石鲁作品《桃妮》赏析

    此画是石鲁为新中国的水利、土木建筑专家曼丘所作。曼丘与石鲁同年,在上个世纪四十年代,他们先后抵达延安,并以各自的专长投身革命工作,曼丘虽然是一位科学家,但他对于中国书画的鉴赏也有很深的造诣,因他喜欢人物画,石鲁故写本幅相赠,此画也见证了一段革命时代的友谊。石鲁作品《桃妮》134.5×69.5cm款识:春满桃莺天,红年笑乐然。曼丘同志喜画人物写之为正。石鲁于长...

    1899 石鲁 书画杂谈 书画作品鉴赏
  • 书画常识 | 张大壮海鲜类题材《刀鱼明虾图》欣赏
    书画常识 | 张大壮海鲜类题材《刀鱼明虾图》欣赏

    说明:中国绘画史上,画鱼虾类高手如林。而画海鲜的除了赵之谦画了一幅《异鱼图》,虚谷画过鲳鱼外,很难再找出第三个人来,而张大壮的海鲜题材更广泛,创意更深刻,后来者居上。《刀鱼明虾图》不仅是张大壮作品中的成功之作,而且是张大壮一生艺术活动高峰时期的代表作。△张大壮《刀鱼明虾图》把描绘对象提炼凝缩成被社会所认可的艺术品,这个过程所付出的代价是难以估量的,《刀鱼明虾...

    1636 书画杂谈 书画作品鉴赏
  • 书画常识 | 民国第一画佛高手钱化佛作品欣赏
    书画常识 | 民国第一画佛高手钱化佛作品欣赏

    钱化佛(1884~1964),名苏汉,字玉斋,江苏武进人。早年留学日本,参加同盟会,钱君开始用化佛之名,专绘佛像,亦取“万佛楼”为其室名。有“民国第一画佛高手”之举。钱氏与辛亥元老相交甚笃,收藏辛亥元老墨宝甚多。生平除喜画佛像、嗜蓄古钱外,兼有藏扇之癖,也是中国集藏火花第一人。钱化佛虽有心绘佛像数千上万幅,然幅幅佛像均认真创绘,并必先草稿勾勒再复绘渲染,其一...

    1290 书画杂谈 书画作品鉴赏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