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书画学堂 | 李可染代表作《万山红遍》

时间 : 07-02 投稿人 : 部部 点击 :

《万山红遍》创作背景

“红色山水画”是中国绘画史上特定历史时期的特定产物,上世纪“文革”的政治氛围,虽限制了很多画家的创作空间,但是也成就了相当一批山水画家对“红色”的别样情怀。而李可染的《万山红遍》极具代表性,也是其山水画的成名作,奠定了李可染在“红色山水画”的地位。

《万山红遍》的诞生,有着特殊而深刻的时代烙印。1954年,李可染、张仃和罗铭克服重重阻力,赴江南写生,由此拉开了中国新山水画变革的序幕。此后,以赵望云、石鲁、傅抱石、钱松嵒等为代表的长安画派、新金陵画派等也开始走向真山真水,描绘新中国日新月异的山川新貌,描绘新时代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与此同时,毛泽东诗词逐渐成为中国画坛极为重要的创作主题,各家各派纷纷投入创作,以展现其诗词中的山水意境。1960年结束多年写生、重新回归画室创作的可染先生,也自然而然地开始涉足这一题材。

李可染代表作《万山红遍》 | 书画学堂

▲《万山红遍》

毛泽东诗词充满革命浪漫主义情怀,其中的意境又甚为广阔,在革命主题风行艺坛的年代里,是山水画家们乐于表现的主题。“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是毛泽东词作《沁园春·长沙》中的名句,描述了深秋时分,湘江之滨的岳麓山漫山古树皆红的壮丽奇景。五十年代开始,尽管中国画坛掀起了描绘毛泽东词意的热潮,但极少有画家敢于尝试“万山红遍”这一题材。一方面,“万山”之意境颇为辽阔深远,极大地考验着画家的空间驾驭能力,若非胸有千山万壑,则根本无法表现“万山”。另一方面,“红遍”给中国传统山水画出了个大难题:历来山水多以水墨描绘,仅作为点缀的红色在使用上可谓慎之又慎,更莫提“红遍”了。这两大创作难点,令当时的画家普遍将其视为畏途,无从落笔。

面对这种情况,李可染却迎难而上,开始大胆尝试创作“万山红遍”。其时,可染先生恰好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1954年李可染踏上写生之旅,从江南到桂林、从中国到欧洲,可谓千山万水走过。1960年先生重回画室时,已然是胸中有丘壑。再者,从1961年开始,李可染获特许夏天寓居北戴河,冬天南下广东从化温泉,一连三年都在中央高层领导专属的疗养胜地潜心创作,其待遇之优在当时全国的画家中可谓绝无仅有。另一方面,为描绘“红遍”,朱砂自是必不可少,而李可染素以挑剔纸、墨等作画材料闻名,普通朱砂当然也难入其法眼。然而颇为凑巧的是,1961-62年间,可染先生偶然得到了故宫流出的半斤乾隆朱砂。至此,创作“万山红遍”这一题材,可谓万事俱备了。

《万山红遍》欣赏

从1962年至1964年李可染共创作了7幅《万山红遍》。其中三幅现分别藏于中国美术馆、中国画院和荣宝斋;一幅为可染先生家属收藏;另有三幅被海内外藏家珍藏。

1、首次创作此题材是1962年在广东从化,款识题于画的右上角,为“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一九六二年秋可染作于从化翠溪宾舍”,此作原为画家家属所藏,1999年为“李可染基金会”筹资,委托中国嘉德拍卖,以407万元被台湾藏家林百里竞得。

2、第二幅创作于1963年,仍是在广东从化,款识题于画的右上角,为“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一九六三年可染于从化”, 李可染把它捐赠给中国美术馆,现藏中国美术馆。

3、1964年,在北京西山八大处,李可染创作两小两大共四幅《万山红遍》。

4、1964年应荣宝斋之邀,李可染为15周年国庆再作一幅。

李可染代表作《万山红遍》 | 书画学堂

▲ 1999年中国嘉德407万元拍出 私人收藏

李可染代表作《万山红遍》 | 书画学堂

▲ 2000年北京荣宝501.6万元拍出 私人收藏

李可染代表作《万山红遍》 | 书画学堂

▲ 北京画院藏《万山红遍》

李可染代表作《万山红遍》 | 书画学堂

▲ 北京荣宝斋藏《万山红遍》

李可染代表作《万山红遍》 | 书画学堂

▲ 家属收藏《万山红遍》

李可染代表作《万山红遍》 | 书画学堂

▲ 私人收藏《万山红遍》 1964年作

李可染代表作《万山红遍》 | 书画学堂

▲ 中国美术馆收藏《万山红遍》

《万山红遍》拍卖纪录

1999年,在中国嘉德拍卖会上,李可染的《万山红遍》(2.8平尺)一举夺魁,成交价高达407万元,创造了当时李可染作品拍卖的最高价位,也创造了中国画单平尺最高价位,顿时震动了整个书画界及拍卖市场。

同为这一系列,2000年,在北京荣宝拍卖会上,另一件《万山红遍》(3.1平尺),在多位买家的激烈竞投下,价格一路飙升,最后在501.6万元的价位上一锤定音,使李可染作品的拍卖价和中国画单平尺价又创新高。

李可染 《万山红遍》,1964年,作 131×84cm,北京保利2012年春拍,成交价:RMB 2.9325亿。

2015年11月,李可染先生创作的《万山红遍》(与上文拍卖501.6万元的为同一作品) 以5800万元起拍,经多位买家数十轮的竞夺,最终1.84亿元成交。 40多年前,荣宝斋花了80元把这幅约3.1平尺的《万山红遍》收入囊中。

到底《万山红遍》有多少幅?美术资料网将来会为你解密。

相关文章

  • 书画百科 | 董其昌《燕吴八景图》欣赏
    书画百科 | 董其昌《燕吴八景图》欣赏

    董其昌出生于明朝1555年,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松江华亭人。因家境状况不好,董其昌幼年即表现出了强烈的求知欲,他即是一个学习型人才,一学即会,触类旁通,博闻强记。随着年龄增长,十七岁参加松江考试,便获得第二名的好成绩。万历十七年中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南京礼部尚书。明神宗万历二十四年三至四月间,董其昌听闻他的同乡同僚杨继礼将要因公出差。因他们两人关系...

    566 书画杂谈 书画作品鉴赏
  • 书画文摘 | 埃贡·席勒《红衣主教和修女》欣赏
    书画文摘 | 埃贡·席勒《红衣主教和修女》欣赏

    埃贡·席勒(1890-1918)是20世纪初奥地利最重要的艺术家之一,以其极具个性的风格及独特的情感和性格表达方式而闻名于世。他的作品《红衣主教和修女》描绘了一对宛如情侣般的男性主教和女修士,作为一幅充满争议性的作品,令人瞩目。△席勒《红衣主教和修女》艺术天才埃贡·席勒于1912年创作了一幅致命的作品——《红衣主教和修女》,在这幅画里,席勒生动地描绘出了恋爱...

    532 书画杂谈 书画作品鉴赏
  • 书画学堂 | 古典油画与超写实油画有何区别?
    书画学堂 | 古典油画与超写实油画有何区别?

    古典油画起源于文艺复兴时期,注重运用色彩、光线对绘画对象的最大写实。随着古典油画的发展,不同风格的油画,所使用的技法和表现力也是不一样的。而超写实油画是基于当前先进的摄影技巧,注重对细节的极致刻画。两种绘画技法都非常注重对于色彩和光线的应用,但其背后所蕴含的艺术理念确实完全不同的。本文详细介绍古典油画技法和超写实油画技法,并对其进行对比和解析。在文艺复兴时期...

    1862 书画杂谈 书画作品鉴赏
  • 书画资料 | 吴昌硕是怎么做到金石入画的?
    书画资料 | 吴昌硕是怎么做到金石入画的?

    金石气息:吴昌硕绘画艺术的第一大特色是有金石气息。所谓金石气息,指的就是钟鼎上所铸的金文与刻在石碑上的文字所具有的味道。人们常说谁谁的画作有金石气息,其实这种评论标准都是从吴昌硕的绘画风格出现以后才有的。比如,人们在谈到徐青藤、八大山人时,就从来没有听说过评价他们的画作有金石气息。清 吴昌硕 朝日红荷纸本9346笔力雄浑:吴昌硕绘画艺术的第二大特色是笔力雄浑...

    1196 吴昌硕 书画杂谈 书画作品鉴赏
  • 书画文摘 | 吕文英《江村风雨图》欣赏
    书画文摘 | 吕文英《江村风雨图》欣赏

    吕文英是明代浙派绘画的名家之一,人称“小吕”。他的传世绘画作品有《江村风雨图》和《货郎图》等。吕文英擅长描绘人物,对于山水画的创作也有一定的造诣。他在世时还曾是备受赞誉的宫廷画家。对于人物的刻画,出自他笔下的形象都很逼真,肖像特质非常明显。在绘画时,他惯用沉着简劲的线条,设色浓重且鲜艳,这也反映了他对人物描绘的典型风格,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浙派的绘画面貌。吕...

    1627 书画杂谈 书画作品鉴赏
  • 书画讲解 | 傅抱石的儿女们
    书画讲解 | 傅抱石的儿女们

    傅抱石先生是当之无愧的中国画大师。他引领创立的“新金陵画派”,是江苏乃至新中国值得骄傲的文化成就。每当提到傅抱石,大家常常会为他的英年早逝扼腕叹息。“新金陵画派”五位主要代表,傅抱石(1904—1965年,61岁)、钱松喦(1899—1985年,86岁)、亚明(1924—2002,78岁)、宋文治(1919—1999年,80岁)、魏紫熙(1915—2002年...

    1350 傅抱石 书画杂谈 书画作品鉴赏
  • 书画科普 | 朱军、范曾合画的瓜果图十二幅
    书画科普 | 朱军、范曾合画的瓜果图十二幅

    朱军,1964年出生,央视节目主持人,自幼酷爱书画,闲暇期间,便拿起笔墨,陶醉其中,日有精进。2008年拜国画大师范曾先生为师被收为关门弟子。范曾(1938.7.5-),字十翼,别署抱冲斋主,江苏南通人,中国当代大儒、思想家、国学大师、书画巨匠、文学家、诗人。下面这组蔬果图册页是朱军与其师范曾合画的,大家看看如何?下面是朱军的其它作品:▲ 朱军《牧羊女》20...

    1172 范曾 书画杂谈 书画作品鉴赏
  • 书画资料 | 程十发连环画拍卖价格
    书画资料 | 程十发连环画拍卖价格

    程十发(1921-2007),中国海派书画大师,上海松江人。在人物、花鸟方面独树一帜。在连环画、年画、插画、插图等方面均有造诣。工书法,得力于秦汉木简及怀素狂草,善将草、篆、隶结为一体。长期任上海画院院长,是一位成就斐然、中外盛誉的艺术家。程十发连环画拍卖价格:1958年作 欢迎毛主席 (共十八页) 册页 设色纸本成交价格:1380万尺寸:43.5×33cm...

    588 程十发 书画杂谈 书画作品鉴赏
  • 书画百科 | 图解丰子恺漫画,让思想笑出声音
    书画百科 | 图解丰子恺漫画,让思想笑出声音

    丰子恺,师从弘一法师(李叔同),以中西融合画法创作漫画以及散文而著名。在上世纪三十至五十年代,丰子恺的漫画极受国人欢迎,他那别具一格,反映现实充满幽默,富有哲理的漫画,深入人心。邵克萍、黄丕谟都是我国版画界的一代大家,他们的少年时光都生活在上海,据二老回忆:他们小时候酷爱读丰子恺的漫画,只要有报刊刊登,他们都会剪下来收藏。他们说:丰子恺漫画是中国美术界的一朵...

    1380 丰子恺 书画杂谈 书画作品鉴赏
  • 书画常识 | 揭秘民国北京的书画市场
    书画常识 | 揭秘民国北京的书画市场

    北京,一座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六朝古都,千百年来一直是北方乃至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尤其到了清朝覆亡后的民国,大量的达官显贵、文人墨客以及鬻画为生的画家聚居于此,形成浓厚的艺术氛围。而与此同时,皇室贵族的古玩书画大量流出,鳞次栉比的古玩店铺交易活动活跃,造成艺术品市场的高度繁荣。其市场的形态也有别于同时期的其他地区,有着自身显著的特点。那么,这一时期北京的书...

    1994 吴昌硕 张大千 黄宾虹 书画杂谈 书画作品鉴赏
  • 书画百科 | 何家英作品《丽日》欣赏
    书画百科 | 何家英作品《丽日》欣赏

    《丽日》创作于戊辰(1988年),与何家英轰动一时的工笔作品《酸葡萄》、《魂系马嵬》属于同一时期。与这些工笔作品和较为多见的纯美忧伤都市女性形象不同,《丽日》表现了乡村的诗意生活,是一曲淳朴、健康、原生态的现实主义题材变奏曲。何家英作品《丽日》成交价格:873.60万没有石碾就不是真正的乡村,繁忙的劳动间歇,大姑娘小媳妇拿着厚厚的鞋底,一个锥子,一团麻线,坐...

    520 何家英 书画杂谈 书画作品鉴赏
  • 书画学堂 | 程十发作品拍卖价格
    书画学堂 | 程十发作品拍卖价格

    在近现代板块,程十发就是硕果仅存的大家,目前他的精品可以跻身一线,而大多数作品依然处在二线、甚至三线的位置,那么,他的书画作品目前的行情如何呢?哪些题材更值得我们去关注和投资呢?1、花鸟、人物画成市场主力程十发最早主攻山水,之后相继以人物、花鸟闻名。他的人物花鸟画取法于梁楷、贯休、陈洪绶、任伯年诸家,并吸收民间艺术之营养,融会贯通,笔墨洒脱精湛,气韵生动,抒...

    1782 程十发 书画杂谈 书画作品鉴赏
  • 书画科普 | 吴琴木山水画作品欣赏
    书画科普 | 吴琴木山水画作品欣赏

    吴琴木(1894~1953),名桐,以字行,号冷枫居士,江苏吴江人。师从樊少云,擅山水画,传统功力周到,笔墨精湛,长于仿古,青绿、浅绛兼擅。具有独特的文人气息。以山水见长,兼能花鸟、人物,其艺术道路,由师古人而师造化,由临仿而创作,取各派所长综合创造,自成一格。其作品,表现出对古代文人画艺术的深刻理解与把握,结构严谨,笔墨精纯而多变,风格温润秀雅。以上内容《...

    1565 书画杂谈 书画作品鉴赏
  • 书画资料 | 杨力舟简介及作品欣赏
    书画资料 | 杨力舟简介及作品欣赏

    杨力舟1942年生于山西临猗。画家。兼擅油画、中国画、书法。先后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曾参与筹建中国画研究院。中国美协顾问,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国家画院顾问、院委、研究员。历任中国美协常务理事、副主席。文化部艺术局美术处处长,文化部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中国文联委员,中国美术馆馆长。△杨力舟 书法对联△杨力舟 书法对联△春风苏大地 马奔绿野展雄姿...

    761 书画杂谈 书画作品鉴赏
  • 书画百科 | 李可染的绘画历程
    书画百科 | 李可染的绘画历程

    李可染出生于渔民家庭,从毫无家学到最后成为一代绘画大师的李可染,他是如何接触到绘画的?快哉亭公园1920年,李可染13岁时,有一天他在城墙上游玩,忽然发现快哉亭内有几位先生在作画。他急忙跑到一旁偷偷观看,一位老人画了幅梅花,他亲眼目睹了从头出枝,留花、圈花点蕊这整个的创作过程。一连几天的观画,让一位画家注意到他并让他走进观看。他的父母得知他有机会学画画,将来...

    891 李可染 书画杂谈 书画作品鉴赏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