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书画百科 | 李苦禅│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时间 : 07-07 投稿人 : 小九 点击 :

李苦禅是我国杰出的大写意花鸟画家、书法家、人民美术教育家。李苦禅擅大写意花鸟画,汲取石涛、八大山人、扬州画派、吴昌硕、齐白石等前辈技法,笔墨雄阔、气势磅礴、自成风貌,并熔中西技法于一炉,具有意态雄深纵横、形象洗练鲜明的独特风格,树立了中国大写意花鸟画的新风范。

李苦禅│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 书画百科

著名美术史论家李松评论道:“中国近百年绘画的发展,花鸟的创新成就非常高,可是再往前发展一步也是极其困难的。李苦禅在当代花鸟画家里非常有成就,有自己的独创性,他的个性面貌非常强,作品精神内涵非常丰富,李苦禅的艺术成就还值得重新深入地进行研究。”

李苦禅│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 书画百科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承中国画之优良传统,熔中西技法于一炉,渗透古法又能独辟蹊径,是李苦禅艺术的一大特点。他在1918年结识徐悲鸿,得授西画技艺。1922年考入北平国立艺术专科学校西画系专修西画,1923年拜齐白石门下,成为齐派艺术第一位入室弟子,并与赵望云、孙之俊等友人成立了“吼虹画社”,开始了探索“中西合璧”改革中国画之路。

说起李苦禅艺术对中国画传统的继承,先从他作品中的“金石元素”谈起。世人评论李苦禅,衷心称赞其人品和艺品者极多。而他的人品与艺品其实是诸多元素的综合,其中有一方面却似乎被人们所淡漠,这就是李苦禅艺术的“金石元素”,以及与之不可分离的艺术灵魂。

李苦禅│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 书画百科

“金石学”是国学研究范畴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丰富和补充了中华传统典籍中所未能体现出来的社会风俗、历史掌故等诸多的人文资源,也为书画家提供了可贵的新元素,文人写意画由此而为之一变,出现了一些具有“金石魂魄”的新书画家,如邓石如、赵之谦、吴昌硕、齐白石。据李苦禅之子李燕介绍,齐白石曾三次提出,要弟子李苦禅学习篆刻,但都被李苦禅婉言回绝了。事后,李苦禅说:“以铁笔篆刻融金石之美入画,吴、齐两位已达高峰,再走这个路子是绝不会超过两位老前辈的,其实齐白石也是在鼓励弟子勿学其手,而要师其心。

要师其心,就可以从更广阔的路子来体会金石美。李苦禅广集各种金石拓本,并将金石美融入自己的创作中。他生前无论在何地,凡有古人镌刻处,必仔细瞻其书法特质,从中汲取了丰厚的“金石美元素”,化为自身艺术的灵魂。由于持之以恒地“读”与“摹写”金石拓本,使他的笔墨中产生出独有的金石韵味。

李苦禅│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 书画百科

对“金石元素”的吸纳是李苦禅艺术渗透古法、继承传统的蹊径,我们可以从他的实践中体会出中华民族艺术浑然一体的充盈与丰沛。

开阔的心态与“熔中西于一炉”的作法又为李苦禅艺术的发展奠定了雄厚的基石。著名油画家、美术家侯一民评价李苦禅是“中西绘画融合得很好的一位中国画大师”,他说:“西画的基础增加了他创作的魄力和胆量。”

李苦禅│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 书画百科

李苦禅具有坚实的素描、速写功底,他对西方油画、水彩画也有深入的学习和研究,这无疑拓展了李苦禅的眼界和思路。画家杨先让认为:李苦禅能从西方绘画的要素下蜕变出来走进中国传统大写意的观念和实践中来,当年所掌握的西方绘画功底就变成了他的优势,有与没有这个优势大不相同,他有这个优势,可以比别人高出一筹。他利用西方写实造像的理念去观察对象,又能潜心到中国大写意艺术中去探索追求,他从梁楷、徐渭到八大山人、石涛,从赵之谦、吴昌硕到齐白石等大手笔的艺术里,一一跳过了而又另辟蹊径。”

李苦禅│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 书画百科

书至画为高度,画至书为极则

李苦禅尊崇“书至画为高度,画至书为极则”,将中国“书画同源”的概念更加具体、准确地表达出来。

他一直认为,中国写意画是写出来的,西洋画是画出来的,在这方面,我们比西方高出一筹。这表现在首先发明了融“结果美”与“手段美”于一体,并由此而展现了融“空间艺术”与“时间艺术”于一体的观念,对于李苦禅来说,他的书法与绘画的结合恰是这一推进与变革的契机与关键。

李苦禅│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 书画百科

他说:“不懂书法艺术,不练书法,就不懂什么叫大写意和写意美学了。”因而他在中国正宗书法艺术之“画家字”方面独树一帜。李苦禅的绘画之所以比一般画家高出一筹,是因为他以书入画,凭借几十年的碑学功夫书写出浑厚拙朴的线条,以及丰富的笔墨和巧与拙的处理,使人一眼就可以识别出“这是李苦禅的画”。

记录中、朝、日关系史的《好大王碑》在他手里不知临了多少遍,他一生都在练习书法,即使是“文革”时期也未停歇,直到逝世前6小时,他还在临写颜真卿的《画赞帖》。他喜欢颠张旭、狂怀素,在方折中增加圆转。他的书法由帖入手,而成于碑风,于南派的神韵中渗透入北派雄强的筋骨,形成了厚朴沉雄的独特气质。

李苦禅│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 书画百科

最后的传统文人画家

读李苦禅的画,侯一民评价:“有一股雄强之气,刚毅之气。”现在看来,这种感觉就是来自李苦禅对中国文化架构的认识,来自对中国哲理的认同、对其他传统文艺的研习与修养。

李苦禅作《群鱼》,题为:“与其临川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故事耳。”每当看到这张画,仿佛总觉得他是站在庄子与惠子的身后,听他们高论似的,又将两段与“鱼”相关的事联系在一起,这种内容与他笔墨表现出高度统一的效果,是缺失传统文化的人很难完成的。

李苦禅│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 书画百科

在《墨荷图》上,他写道:“或者云谓花,或者说是叶,花叶人不知,毋宁说渖墨,渖墨人不晓,毋宁云奚若,奚若奚若再不明,毋宁说鸿蒙。”这种内容和行文的方式让人想起白居易的“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

画上题字仅42个,境界高古宏大,表述通俗简洁,语言朴实风趣,道理清晰,这种文采与笔墨的高度浓缩,又可以上溯到先秦《卿云歌》的注释:“何为‘卿云’?《史记·天宫书》曰:‘若烟非烟,若云非云,郁郁纷纷,萧索轮囷。’是谓卿云。卿云见,喜气也。”

李苦禅│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 书画百科

在画中表现易理不是那么容易,当然要以易理去“扣画”倘无不可,但是要想做到李苦禅那样信手拈来、表述自然并融于生活和艺术之中就不容易了。

“以人写物,不以物限我”,这就是他的画面总是体现着他的精神面貌的原因。他潇洒摆脱了“物”对他的束缚,知音观者是会从中体会到他的过人之处的。

中国著名美术史论家刘曦林评论李苦禅艺术时说道:“如果说齐白石实现了文人画由高雅向亲近人生的通俗化转化,李苦禅又回归了部分传统文人画的内涵和气质,使之再度趋向高雅的格调。如果说古代文人画倾向于阴柔之美,李苦禅又和潘天寿一起使之发生了向阳刚之美的转化。正是传统美学、现代民族魂魄和阳刚之美的高扬,确定了李苦禅在现代大写意花鸟画坛上的坐标。”而从现在来看,李苦禅可以称为“最后的传统文人画家”了。

相关文章

  • 书画常识 | 牧溪《岩猿猴图》欣赏
    书画常识 | 牧溪《岩猿猴图》欣赏

    此《岩猿猴图》画面不清晰,据资料记载此图绘母子猿猴两只,母亲将孩子拥入怀中,亲情满溢。牧溪,元代画家,僧人,俗姓李,佛名法常,号牧溪,传世作品有《老子图》《松猿图》《远浦归帆图》《潇湘八景图》等。态,深得写真妙法。石面染而少皴,淡墨与浓墨交相施用。陈鉴如,元代画家,擅写照,被誉为肖像画第一家。△牧溪《岩猿猴图》37.627.9cm...

    1313 书画杂谈 书画作品鉴赏
  • 书画科普 | 何家英工笔人物画赏析
    书画科普 | 何家英工笔人物画赏析

    何家英被誉为“当代工笔人物画最具代表性画家”,作为中国近30年来最杰出的画家之一,何家英工笔人物画以其圣洁、感伤、隽永、真切的人物形象和深刻、巧妙的创作构思以及精妙、清雅、朴素、高华的艺术品格开一代画风,赢得了业界内外人士的一致好评。中国的工笔画,从汉、六朝用墨线双勾轮廓,以线条为框架平涂设色,发展到中唐神形完美统一的鼎盛,再到明末以后走向诗情画意的境界,这...

    457 何家英人物画
  • 书画讲解 | 王雪涛《松雉》赏析
    书画讲解 | 王雪涛《松雉》赏析

    王雪涛(1903—1982)为20世纪中国花鸟画大家。王雪涛以小写意花卉草虫著称于世,是一位在绘画意境与立意上继承了中国优秀绘画传统的画界圣手。他对自然界的一切都热爱并痴迷,一生潜心研习花鸟画创作,不断探索,融会古今中西,同时十分注重写生与默写,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反映时代精神,在追求形似中体现生动。他以革新的意识创作了大量画作,最终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小写意花鸟...

    1761 王雪涛 书画杂谈 书画作品鉴赏
  • 书画百科 | 古代名画中的端午节
    书画百科 | 古代名画中的端午节

    “虎符缠臂,佳节又端午。门前艾蒲青翠,天淡纸鸢舞。粽叶香飘十里,对酒携樽俎。龙舟争渡,助威呐喊,凭吊祭江诵君赋。”读苏轼的词《六幺令·天中节》,一幅幅生动的端午民俗风景画扑面而来。而有关端午节民俗的古代名画将苏轼词中的民俗描绘得更加生动形象。郎世宁《午瑞图》清代意大利籍宫廷画家郎世宁《午瑞图》(图1),是一幅近似于欧洲静物画的作品,青瓷瓶内插着蒲草叶、石榴花...

    1683 书画杂谈 书画作品鉴赏
  • 书画讲解 | 吴子深书画价格及欣赏
    书画讲解 | 吴子深书画价格及欣赏

    吴华源(1893~1972),名原,字华源,一字子深,号渔村。江苏苏州桃花坞人。家富收藏。台北艺术学院国画教授。善画山水、兰竹,与张大千、吴湖帆、吴待秋、冯超然交往甚密,恪守传统之外,能得时趣。竹石师法文同、柯九思,偃仰疏密,皆合法度。着有《客窗残影》。下面列举其拍卖价格最贵的前几幅作品,以飨读者。Top1. 秋山图 352万(吴子深最贵作品)尺寸:166×...

    1263 书画杂谈 书画作品鉴赏
  • 书画资料 | 达芬奇《最后的晚餐》中的犹大原型是谁?
    书画资料 | 达芬奇《最后的晚餐》中的犹大原型是谁?

    1498 年的一天,在米兰圣玛利亚感恩教堂修道院,达·芬奇放下手中的画笔,最终完成了那幅世纪名作——《最后的晚餐》。《最后的晚餐》 达·芬奇 湿壁画 1498 年在为这幅画努力的 4 年中,他的生活状况不太乐观,有时甚至需要借钱买谷物。虽是如此,达·芬奇并未耽误工作,有时他会在教堂从早画到晚,手里一直拿着画笔。有的时候,他会连续几天不碰画笔,一天中有好几个小...

    395 书画杂谈 书画作品鉴赏
  • 书画资料 | 谢稚柳《水邨图》赏析
    书画资料 | 谢稚柳《水邨图》赏析

    “追摹古人得高趣,别出新意成一家”,用这两句话来评价谢稚柳先生的山水画,恰到好处。北宋赵令穰的《水邨图》很有名,历来为各家所仿效,赵孟俯等许多大画家都有《水邨图》传世,张大千亦作有《仿赵大年水邨图》。此幅《水邨图》可看出谢稚柳在三十以后渐离洪绶,上溯两宋之高华,西出敦煌,远追五代唐画的宏奥,旁及元人的水墨之逸。谢稚柳《水邨图》80×60.5cm谢稚柳作山水画...

    1080 谢稚柳 书画杂谈 书画作品鉴赏
  • 书画知识 | 中国经典油画,极具时代感
    书画知识 | 中国经典油画,极具时代感

    中国油画的历史,一般认定是从“五四”前后李叔同、李铁夫、林风眠等大批艺术青年的留学风潮算起。一般可分为四个阶段:一是引进起步阶段(20世纪初—1936),代表性画家有林风眠,刘海粟等人。二是艰难坚守阶段(1937—1949),代表性画家有徐悲鸿等人。三是曲折探索 阶段(1949—1976),代表性画家有董希文等人。四是自觉构建期阶段(1977—2015),代...

    1004 李叔同 书画杂谈 书画作品鉴赏
  • 书画知识 | 唐寅名作《月泉图卷》,创其最高拍卖记录
    书画知识 | 唐寅名作《月泉图卷》,创其最高拍卖记录

    早在2017年12月17日晚,北京保利2017年秋拍“仰之弥高—中国古代书画夜场”在北京四季酒店举槌,本场共39件精品上拍。其中,唐寅《月泉图卷》以咨询价形式上拍,7200万元起拍,8000万元落槌,加佣金9200万元成交。△月泉图卷 9200万尺寸:画心31×113cm;题跋31×135cm拍卖时间:2017-12-17明代中叶,江南地区经济高度发达,大量...

    891 书画杂谈 书画作品鉴赏
  • 书画学堂 | 陈汝言《罗浮山樵图》欣赏
    书画学堂 | 陈汝言《罗浮山樵图》欣赏

    陈汝言(1331-1371)是一位元末明初的画家和诗人。他擅长描绘山水,对于人物的刻画也很精通。陈汝言的画作行笔清润,构图严谨,意境幽深。他的画作曾受到王蒙的赞赏。传说王蒙在泰安曾看着泰山作画,随兴所至,一幅图画了三年。陈汝言正巧来访,遇到了大雪,便用小弓挟粉笔,随机弹在了画上,将图改为雪景。王蒙看后大为惊叹,认为这是神来之笔。陈汝言的绘画风格对于后世也产生...

    362 书画杂谈 书画作品鉴赏
  • 书画资料 | 张伯驹所捐《平复帖》等国宝将在今春展出
    书画资料 | 张伯驹所捐《平复帖》等国宝将在今春展出

    故宫博物院筹备甚久的“张伯驹捐献文物精品展”或将在今春展出。张伯驹(1898—1982)是我国近现代著名的文物收藏家。他收藏中国古代书画,最初是出于爱好,后来则是为了保护重要文物不外流。为了收购晋代陆机的《平复帖》、隋代展子虔的《游春图》等,不惜花费重金,变卖家产,甚至四处借贷。1956年,张伯驹与夫人潘素从30年的收藏中选出晋代陆机的《平复帖》、唐代杜牧的...

    1887 书画杂谈 书画作品鉴赏
  • 书画资料 | 吕凤子人物画作品欣赏
    书画资料 | 吕凤子人物画作品欣赏

    吕凤子(1886~1959),原名浚,字凤痴,号凤子,别署凤先生。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曾在南京、扬州、长沙、北京等地师范学校任教,曾任中央大学艺术科教授、正则艺专校长、国立艺术专校长等职;49年后,任苏南文化教育学院、江苏师范学院教授、江苏省国画院筹委会主任委员,省美协副主席等职。吕凤子的人物画的归类,虽有不少讽喻时局的作品,具有浓厚的爱国主义思想内容。但...

    1080 书画杂谈 书画作品鉴赏
  • 书画百科 | 东魏《敬使君碑》欣赏
    书画百科 | 东魏《敬使君碑》欣赏

    《敬使君碑》又名《敬显隽修神静寺碑》、《禅静寺刹前铭》、《敬使君显俊碑》, 全称“禅静寺刹前铭敬使君之碑”。东魏兴和二年(540)刻,正书,碑在河南长葛县。清乾隆三年出土,后移至陉山书院。《金石萃编》载:碑高六尺八寸,宽三尺五寸,文共二十六行,满行五十一字。此碑书法婉雅朴厚,间有与《张黑女墓志》相契合者,为著名北碑之一。碑文长达二千五百余字,可谓洋洋大观,且...

    1457 书画杂谈 书画作品鉴赏
  • 书画知识 | 梅兰芳花鸟扇面欣赏,清丽秀雅!
    书画知识 | 梅兰芳花鸟扇面欣赏,清丽秀雅!

    梅兰芳在京剧艺术上的成就和造诣大家都已经知道,但可能很多人并不知道梅兰芳还画得一手好书画。他的画清丽秀雅、神形兼备,有深厚的艺术修养。与梅兰芳在戏曲上的创作相比较,如果说在戏曲中他通过引入更为高雅柔美的昆曲来对京剧进行改造的话,梅氏的绘画从题材到趣味上的选择都可以看出他对南北两派的调和,他的花卉小品在韵味上力求平淡高雅之气,但在构图与设色等视觉效果上大量融入...

    631 书画杂谈 书画作品鉴赏
  • 书画知识 | 丰子恺精品字画欣赏
    书画知识 | 丰子恺精品字画欣赏

    我们终于都到了小时候羡慕的年纪,却没有成为小时候最想成为的人。小时候,我们总盼望着长大,长大后才知道,成年是世上最可怕的事情。小时候,画在手腕上的表,永远不会走,却带走了我们最美好的时光。...

    1014 书画杂谈 书画作品鉴赏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