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和田玉7问,还有90%的人被蒙在鼓里(玉石知识)

时间 : 05-17 投稿人 : meishu03 点击 :

名包和名表的光环褪色之后,我们正在进入一个谈资比奢侈品更贵的时代,而具有艺术性的奢侈品的相关谈资,更难能可贵,彰显文化与品位。整理了7个鲜有人知的和田玉知识与君分享。

和田玉7问,还有90%的人被蒙在鼓里(玉石资料) | 玉石资料

//和田玉在清代以前开采情况怎样?//

和田玉开发利用历史悠久,远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开始开发利用,从有文字记载的夏、商、周起至清代末年止,约4000年内和田玉共计开采量约9968吨,平均年产量2.5吨。清代和田玉开采量达到高峰。公元1789年叶尔羌伯克,玉素甫组织开采过三块大玉,总重13.2吨,其中最大的一块重达6吨。

和田玉7问,还有90%的人被蒙在鼓里(玉石资料) | 玉石资料

我国现存的玉雕件“大禹治水”重达一万零七百斤。现存放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它是由一块巨大的青白玉雕凿而成,这块巨玉采自昆仑山,用了3年时间运到北京,后来通过京杭大运河又运到了扬州,扬州集能工巧匠百余人,又用了6年时间才雕凿成这件举世闻名,堪称中华和田玉之最的国宝。

和田玉7问,还有90%的人被蒙在鼓里(玉石资料) | 玉石资料

(局部)

//古代有染色玉吗?用什么方法?//

和田玉仔玉料染色从宋代就有染色的,多用老提油法上色。具体方法就是将产于新疆的虹光草(似茜草),成汁后,再加入少许卤砂(天然氯化铵),把仔玉埋入,再用火烤,使红色渗人玉之疏松部位及纹理的深部,如同鸡血。 明清时期用新提油法作沁色,用红木屑火可得红色,用乌木屑煨火可得黑色。如果保留玉的本质,可将石膏粉贴于玉上,贴处则色不浸入。还有用紫柳树之脂,涂于玉上,以火提之即红。若再涂以蜡火煨之即黑。

和田玉7问,还有90%的人被蒙在鼓里(玉石资料) | 玉石资料

在清代末年,油提法是将油热到半沸,以绳系玉,把部分玉浸入油中煎之。掌握油煎时间长短,所煎部位的大小,使色有深浅之变化。还有一种方法即“叩锈”:将仔玉拌入铁屑中,再淬以热醋,放置湿地十余日或数月后取出,玉被铁屑所蚀,追体呈桔皮色纹状纹中铁锈呈深红色。另有一种“牛玉、羊玉”的传说:将活牛或活羊的腿割开,把仔玉放入其中,用线缝固,数月或数年后取出,则玉上带有血沁。原书作者认为这只是一种传说,没有科学性。

和田玉7问,还有90%的人被蒙在鼓里(玉石资料) | 玉石资料

//和田玉名称怎么来的?//

在古代和田玉的称呼五花八门,被称为:“昆山之玉”、“塞山之玉”、“禺氏玉”、“钟山之玉”或“回部玉”,维吾尔族则称和田玉为“哈什”。追本溯源,秦代称和田玉为“昆山玉”,以产在昆仑山而命名,以后又称为“于田玉”,是因产在当时的于田国而命名的。到了清代光绪九年(1883年)置和田直隶州后,开始用“和田玉”这一名称。

和田玉7问,还有90%的人被蒙在鼓里(玉石资料) | 玉石资料

//中华民族为何有佩玉传统?//

据历史记载,西周时期(距今3000多年)贵族佩玉就非常盛行。儒家认为:玉有许多美德,认为玉是人们学习的楷模和榜样,提倡“君子无故,玉不去身,君子与玉比德焉”,主张“君子必佩玉”。古代从天子到贵族士大夫都要佩戴玉饰品,佩玉既是表示身份的高贵,也是具有高尚品德的象征。经过几千年的演化,佩玉之习已流传至今。现时佩玉,是人们祈福平安、向往幸福美满、生活理想追求的表现,也是美的装饰。

和田玉7问,还有90%的人被蒙在鼓里(玉石资料) | 玉石资料

//和田玉的糖色会褪掉或变淡吗?//

和田玉中的糖色,实际上是由和田玉中的铁质渐变而成的,Fe3O4渐变成Fe2O3,遇水进一步变为褐铁矿,如果长期处于干燥地方褐铁矿会变质,进而被磨蚀掉、糖色逐渐变淡、变散。如果玉中的铁元素被人体吸收、红色也会变淡。或者长期使用某种化妆品,化妆品中的化学成分与铁元素起反应,也会使铁减少,糖色变淡。

和田玉7问,还有90%的人被蒙在鼓里(玉石资料) | 玉石资料

//“子料”“籽料”“仔料”究竟用哪个?//

“子”是父子关系中的“子”,实际上仔玉与原生矿的玉是同时形成的玉石,只不过它被风化分离,冲刷到中下游形成仔玉而已,所以原书作者认为用这个“子”来形容有些不妥。“籽”是植物的种子,如菜籽、花籽。原书作者认为“籽”欠妥当。

《辞海》特别对仔料加以详尽的叙述:“‘仔料’亦‘仔玉’,经风化和流水搬运磨蚀而产于河床中的卵石状软玉(即和田玉,笔者注)或翡翠的原石。质地致密细腻,品质优于‘山料’。表面有薄厚不一的风化层,俗称“皮”,常用于作山仔雕。”现在玉友之间交流和媒体多用“籽料”,也有人用“子料”,无论是用哪个,不影响正常交流是最重要的。

和田玉7问,还有90%的人被蒙在鼓里(玉石资料) | 玉石资料

//和田玉美在哪里?//

石之美者为玉,玉是石之王,美的代表。

和田玉色美:颜色柔和,给人以悦目畅心的感觉,白如羊脂,黄如蒸栗,黑如墨漆,青似竹叶,绿如翡翠,颜色纯正,不偏不邪。和田玉触觉美:手抚之光滑细润,温润可人。

和田玉7问,还有90%的人被蒙在鼓里(玉石资料) | 玉石资料

和田玉音色美:敲击或碰撞,声韵延绵悠长,徐徐如风似琴,有“绕梁三日而不尽”之感。和田玉工艺品摆放在家中是生活美的享受,佩在身上是精神向往,祈福纳祥之寄托。和田玉美,美在每个人的心里,灵魂里!

本文转载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 和田玉籽料的手感特征如何?(玉石文摘)
    和田玉籽料的手感特征如何?(玉石文摘)

    和田玉籽料  鉴别和田玉真伪的方法很多,分析质地,检验杂质,判断硬度法等。鉴别和田玉免不了垫一垫,摸一摸手感等,放在手里慢慢抚之,体会和田玉的冰凉之、密度、细度等。和田玉籽料的手感特征是怎样的?1、油脂感,真和田玉摸起来有油性的感觉,和田玉手感上的油性是指略有阻力感的油滑的感觉,就象手里握着一砣油,用手一推,有一种油要化开的感觉。2、阻力感,和田玉还有略微的...

    418 和田玉 玉石科普 玉石学堂 玉石寓意
  • 如何挑选购买和田玉财神?(玉石百科)
    如何挑选购买和田玉财神?(玉石百科)

    和田玉财神是人们最喜欢购买的一类题材,财神掌管天下的财富,个人佩戴财神,就有财运滚滚来的吉祥寓意,因此深受爱玉人士的亲睐。如何挑选和田玉财神?和田玉财神挂件往往雕琢精美,多采用圆雕技艺,将财神形象活灵活现的雕琢出来。财神这一题材的形象表达,若是雕工不好,并不能表现出栩栩如生的效果,这样的和田玉财神就不值得选购。和田玉财神,有文财神和武财神之分。文财神是大家所...

    603 和田玉 财神 挑选 玉石资料 玉石讲解 风水玉石
  • 新疆和田玉赏析之童子玉雕作品(玉石百科)
    新疆和田玉赏析之童子玉雕作品(玉石百科)

    新疆和田玉柔润典雅惹人喜爱,除去它外表的特色之外人们还喜欢那玉来辟邪除晦气。玉雕师们将玉料与艺术完美的结合,把吉祥的图案雕刻在美玉之上,寄托美好的寓意,佩戴时起到消灾纳福的作用,玉变成了人们的一种精神寄托,以此人们祈祷生活美满幸福。广泛的玉雕题材之中,童子算是人物雕刻中最常见的一种,因其活泼的形象十分招人喜爱,今天我们就来一睹童子玉雕的风采。新疆和田玉黄皮白...

    692 玉器赏析 童子 玉石常识 玉石文摘 玉雕名家
  • 新疆糖白玉、青海糖白玉、俄罗斯糖白玉(玉石文摘)
    新疆糖白玉、青海糖白玉、俄罗斯糖白玉(玉石文摘)

    糖白玉  糖白玉是和田玉的一个品种,其特点为白玉带红糖色,其色大略分为深糖色与浅糖色。好的糖白玉色泽明丽鲜润、玉质缜密细腻,若以巧雕手法加以精心琢磨,甚至能大大提升玉石本身的价值。一般来说糖色需占玉石的整体85%以上,才能被叫做糖玉,糖色在30%以上则被称为糖白玉,糖青白玉,糖青玉等等。糖白玉的糖色既是它的特点,也是它的基础。而对糖白玉而言,无论是深糖色还是...

    1620 糖白玉 青海 俄罗斯 玉石常识 玉石文摘 玉石鉴定
  • 和田玉名称的由来(玉石知识)
    和田玉名称的由来(玉石知识)

    中国的玉文化源远流长,和田玉作为中国玉文化的主体一直备受大家的喜爱。要知道,中国的玉文化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那么在古代,它是怎么被命名的呢?而 ”玉“字又是怎么来的呢?卢伟 和田玉籽料府上兴隆挂件『一、“玉”字的由来』 昆仑山的先民们找到了美玉,当时叫什么名称,因为没有文字记载,现在已无法知道了。但在商代殷墟出现的甲骨文中就有玉字,可见,那时把玉石统称为玉...

    991 玉石知识 玉石百科 玉石文化
  • 黄玉和黄口料的鉴别(玉石科普)
    黄玉和黄口料的鉴别(玉石科普)

    黄玉和黄口料两者都属于和田玉,两者在外观色泽上较相近。黄玉整体是黄色调的,而黄口料是大部分玉料为黄色,黄玉和黄口料怎么鉴别?和田黄玉为我国名玉品种,四有珍贵。颜色浓艳纯正、质地晶莹剔透、润如脂的优质和田黄玉价格不菲,甚至要比羊脂白玉更为珍贵。和田黄玉在形成中受到二价铁离子的影响,常见的有鸡皮黄、栗子黄、秋葵黄、虎皮黄、桂花黄等。黄口料是带有黄绿色调的一种和田...

    1336 黄口料 黄玉 区别 玉石科普 玉石学堂 玉石鉴别
  • 和田玉中的稀有品种排行(玉石资料)
    和田玉中的稀有品种排行(玉石资料)

    新疆和田玉玉牌  和田玉是珍贵的玉石种类,尤其以羊脂玉最为有名,温润坚密、莹透纯净、洁白无瑕、如同凝脂,目前羊脂玉价格以克论价。和田玉中还有哪些珍贵稀有品种?羊脂玉,羊脂玉是籽料里的极品,也是玩家对好的籽料的一种称谓,只有很少一部分料子才能称得上羊脂玉。羊脂白玉自古以来人们极为重视,是玉中极品,非常珍贵。在古代,帝王将相才有资格佩上等白玉。考古事实已经证实,...

    1048 和田玉 稀有 品种 玉石知识 玉石百科 玉石风水
  • 籽料把件佛中的弥勒佛(玉石文化)
    籽料把件佛中的弥勒佛(玉石文化)

    籽料把件佛中常见的的就是弥勒佛,你对弥勒佛了解么?今天美术资料网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下和田玉籽料把件佛中的弥勒佛。弥勒,全译为梅达丽(maitreya),又译为慈。弥勒是姓,名阿逸多,义译无能胜。弥勒籽料把件佛西元前六世纪人,与释迦牟尼同世,生于印度波罗奈国劫波利村波婆利大婆罗门家。他生而相好庄严,聪慧异常。按印度的习俗,生了孩子要请相师看相。相师惊异地说:&l...

    1517 籽料把件佛 和田玉 玉石科普 玉石学堂 玉石文化
  • 中国传统艺术中的时间和空间观念(玉石文化)
    中国传统艺术中的时间和空间观念(玉石文化)

    天津美术学院 刘永胜教授课件(翟景春整理)一 感知方式对时空的要求与限制中国人以味、触觉为原型的感知方式羊大为美。美字的本意应是环绕着甘美肥厚之羊的味、触感受,也可用于指嗅觉的芳香,并进而引申到听、视二觉,有美音,闻。以味、触为原型的中国审美意识,即使面对纯粹的视觉对象,其感受仍然混合着其他诸觉,尤其是触、味觉。淡乎寡味、澄怀味象、意味、韵味、情味、深味、品...

    1379 玉石科普 玉石学堂 玉石文化
  • “细度”对和田玉的价值影响(玉石讲解)
    “细度”对和田玉的价值影响(玉石讲解)

    购买和田玉的时候有很多的说法,这些说法都代表着和田玉的特征该,细度就是判断和田玉好坏的一个方面,在玉石行内有这样的一种说法,说和田玉颜色越青细度越好,若是颜色偏灰或是偏黄的话,这样的籽料品质是不好的,所以在购买的时候有买青不买黄与灰的说法。和田玉的细度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结构的细,颗粒物的细。和田玉挂件1、 结构的细:一般品质好的和田玉内部结构分布有细密的云...

    384 和田玉 鉴别和田玉 玉石科普 玉石学堂 玉石寓意
  • 如何鉴别和田青花玉?(玉石文摘)
    如何鉴别和田青花玉?(玉石文摘)

    青花料  青花玉属于和田玉的主要种类,它是白色的基底上呈现出墨色,仿佛白色的宣纸上喷洒了星星点点的墨迹,以其水墨画般的优美意境征服收藏者的内心。如何鉴别和田青花玉?青花玉,又称黑白玉(指青花玉中黑白分明、油脂感比较好的),因其色泽反差大,作品视觉效果好且材料亦相当稀缺故有很高的收藏价值。青花玉属于和田玉,若是从岩石形成来说,青花可以说是和田玉墨玉中的一个不完...

    1385 和田 青花玉 鉴别 玉石知识 玉石百科 玉石鉴别
  • 四神印章——方寸之间的千年底蕴(玉石典故寓意)
    四神印章——方寸之间的千年底蕴(玉石典故寓意)

    一套刻刀,一双巧手,一份匠心,一方美玉,融合着世代传承、岁月沉淀的美学理念,在方寸之间寄现人的追想,“听石头唱歌”,这是印章的艺术。 △葛洪作品 四神印章印,即信也。走过四千年历史的印章,于方寸间,蕴含了古老的华夏文明和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一方印章,金石铿锵,铭刻情志。大印一盖,一诺千金,以最具仪式感的方式被珍重对待、被慎重牢记。 以印为信,如同无声一诺,彰...

    846 玉石知识 玉石百科 玉石文化
  • 博大精深玉器文化(玉石百科)
    博大精深玉器文化(玉石百科)

    中国玉器源远流长,已有七千年的辉煌历史。七千年前南方河姆渡文化的先民们,在选石制器过程中,有意识地把拣到的美石制成装饰品,打扮自己,美化生活,揭开了中国玉文化的序幕。在距今四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中晚期,辽河流域,黄河上下,长江南北,中国玉文化的曙光到处闪耀。当时琢玉已从制石行业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手工业部门。以太湖流域良渚文化、辽河流域红山文化的出土玉器,最...

    1512 玉器 玉文化 玉石常识 玉石文摘 玉石文化
  • 和田羊脂玉知识全面解析(玉石知识)
    和田羊脂玉知识全面解析(玉石知识)

    羊脂白籽玉,金刚伏魔  羊脂玉是和田玉中的极品玉料,珍贵稀有,历来蜚声内外。羊脂玉,就是好似羊脂一样的玉石,现代宝玉石学家的解释是:表示优质白玉,其颜色呈脂白色或比较白,可稍泛淡青色、乳黄色等,质地细腻滋润,油脂性好,可有少量石花等杂质。羊脂白玉含有透闪石(95%)、阳起石和绿帘石,状如凝脂,为软玉的一类。古传“白璧无瑕”即指白玉,羊...

    1808 羊脂玉 和田 知识 玉石知识 玉石百科 玉石风水
  • 和田玉戈壁料的特征(玉石百科)
    和田玉戈壁料的特征(玉石百科)

    和田玉的产出形态主要有山料、籽料及山流水,戈壁料属于和田玉次生矿。和田玉戈壁料生长的戈壁滩环境恶劣,故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特点。戈壁料产于戈壁滩之中,主要是和田玉山料在地质运动中被裹胁到戈壁滩上形成,。因为戈壁地区恶劣而复杂的自然环境,和田戈壁料有许多显著的特征,硬度便是其中之一。和田玉戈壁料因为在恶劣的环境中形成,长年累月的风吹日晒,温差巨大,故有着坚硬的玉质...

    1423 和田玉 戈壁料 玉石常识 玉石文摘 玉石风水学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