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博大精深玉器文化(玉石百科)

时间 : 02-16 投稿人 : 宝宝 点击 :
中国玉器源远流长,已有七千年的辉煌历史。七千年前南方河姆渡文化的先民们,在选石制器过程中,有意识地把拣到的美石制成装饰品,打扮自己,美化生活,揭开了中国玉文化的序幕。在距今四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中晚期,辽河流域,黄河上下,长江南北,中国玉文化的曙光到处闪耀。当时琢玉已从制石行业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手工业部门。以太湖流域良渚文化、辽河流域红山文化的出土玉器,最为引人注目。

博大精深玉器文化(玉石百科) | 玉石百科

良渚文化玉器种类较多,典型器有玉琮、玉璧、玉钺、三叉形玉器及成串玉项饰等。良渚玉器以体大自居,显得深沉严谨,对称均衡得到了充分的应用,尤以浅浮雕的装饰手法见长,特别是线刻技艺达到了后世也几乎望尘莫及的地步。最能反映良渚琢玉水平的是型式多样,数量众多,又使人高深莫测的玉琮和兽面羽人纹的刻画。

与良渚玉器相比,红山文化少见呆板的方形玉器,而以动物形玉器和圆形玉器为特色。典型器有玉龙、玉兽形饰、玉箍形器等。红山文化琢玉技艺最大的特点是,玉匠能巧妙地运用玉材,把握住物体的造型特点,寥寥数刀,把器物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十分传神。“神似”是红山古玉最大的特色。红山古玉,不以大取胜,而以精巧见长。

从良渚、红山古玉多出自大中型墓葬分析,新石器时代玉器除祭天祀地,陪葬殓尸等几种用途外,还有辟邪,象征着权力、财富、贵贱等。中国玉器一开始,就带有神秘的色彩。

传说中的夏代,是中国第一个阶级社会。随着考古资料的不断积累,传说逐步变为现实,夏代文化正在不断揭示出来。夏代玉器的风格,应是良渚文化、龙山文化、红山文化玉器向殷商玉器的过渡形态,这可从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出土玉器窥其一斑。二里头出土的七孔玉刀,造型源出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多孔石刀,而刻纹又带有商代玉器双线勾勒的滥觞,应是夏代玉器。

博大精深玉器文化(玉石百科) | 玉石百科

商代是我国第一个有书写文字的奴隶制国家。商代文明不仅以庄重的青铜器闻名,也以众多的玉器著称。

商代早期玉器发现不多,琢制也较粗糙。商代晚期玉器以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玉器为代表,共出玉器755件,按用途可分为礼器、仪仗、工具、生活用具、装饰品和杂器六大类。商代玉匠开始使用和田玉,并且数量较多。商代出现了仿青铜彝(yi夷)器的碧玉簋(gui鬼)、青玉簋等实用器皿。动物、人物玉器大大超过几何形玉器,玉龙、玉凤、玉鹦鹉,神态各异,形神毕肖。玉人,或站,或跪,或坐,姿态多样;是主人,还是奴仆、俘虏,难以辨明。商代已出现了我国最早的俏色玉器--玉鳖。最令人叹服和最为成功的是,商代已开始有了大量的圆雕作品,此外玉匠还运用双线并列的阴刻线条(俗称双勾线),有意识地将一条阳纹呈现在两条阴线中间,使阴阳线同时发挥刚劲有力的作用,而把整个图案变化得曲尽其妙。既消除了完全使用阴线的单调感,又增强了图案花纹线条的立体感。

西周玉器在继承殷商玉器双线勾勒技艺的同时,独创一面坡粗线或细阴线镂刻的琢玉技艺,这在鸟形玉刀和兽面纹玉饰上大放异彩。但从总体上看,西周玉器没有商代玉器活泼多样,而显得有点呆板,过于规矩。这与西周严格的宗法、礼俗制度也不无关系。

春秋战国时期,政治上诸侯争霸,学术上百家争鸣,文化艺术上百花齐放,玉雕艺术光辉灿烂,它可与当时地中海流域的希腊、罗马石雕艺术相媲美。

东周王室和各路诸侯,为了各自的利益,都把玉当作自己(君子)的化身。他们佩挂玉饰,以标榜自己是有“德”的仁人君子。“君子无故,玉不去身。”每一位士大夫,从头到脚,都有一系列的玉佩饰,尤其腰下的玉佩系列更加复杂化。所以当时佩玉特别发达。能体现时代精神的是大量龙、凤、虎形玉佩,造型呈富有动态美的S形,具有浓厚的中国气派和民族特色。饰纹出现了隐起的谷纹,附以镂空技法,地子上施以单阴线勾连纹或双勾阴线叶纹,显得饱和而又和谐。人首蛇身玉饰、鹦鹉首拱形玉饰,反映了春秋诸侯国琢玉水平和佩玉情形。湖北曾侯乙墓出土的多节玉佩,河南辉县固围村出土的大玉璜佩,都用若干节玉片组成一完整玉佩,是战国玉佩中工艺难度最大的。玉带钩和玉剑饰(玉具剑),是这时新出现的玉器。

春秋战国时期,和田玉大量输入中原,王室诸侯竞相选用和田玉,故宫珍藏的勾连纹玉灯,是标准的和田玉,此时儒生们把礼学与和田玉结合起来研究,用和田玉来体现礼学思想。为适应统治者喜爱和田玉的心理,便以儒家的仁、智、义、礼、乐、忠、信、天、地、德等传统观念,比附在和田玉物理化学性能上的各种特点,随之“君子比德于玉”,玉有五德、九德、十一德等学说应运而生。“抽绎玉之属性,赋以哲学思想而道德化;排列玉之形制,赋以阴阳思想而宗教化;比较玉之尺度,赋以爵位等级而政治化。”(郭宝钧《古玉新诠》)是当时礼学与玉器研究的高度理论概括。这是中国玉雕艺术经久不衰的理论依据,是中国人七千年爱玉风尚的精神支柱。

秦代虽有被誉为世界第八奇观的兵马俑,但出土秦玉寥寥可数。秦玉艺术面貌还有赖于地下考古的新发现。

汉代器继承战国玉雕的精华,继续有所发展,并奠定了中国玉文化的基本格局。汉代玉器可分为礼玉、葬玉、饰玉、陈设玉四大类,最能体现汉代玉器特色和雕琢工艺水平的,是葬玉和陈设玉。

相关文章

  • 曹魏白玉杯和玉角杯:极简和精雕细琢的碰撞,古人浪漫的饮酒情怀(购玉指南)
    曹魏白玉杯和玉角杯:极简和精雕细琢的碰撞,古人浪漫的饮酒情怀(购玉指南)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唐代边塞诗人王翰的这句诗至今仍散发着奇妙的魅力,让人忍不住幻想一千多年前那个有着无边星空的阔朗之地上,诗人举杯欲饮的场景。夜光杯是一种用玉雕琢而成的饮酒器皿,玉在中国很早就被使用了,而且它不仅是一种珍贵的宝物,还被赋予了极其深刻丰富且特殊的内涵,在整个中华文化的发展史上,熠熠生辉。中国古代匠人多巧手,总能将自然之物精雕细琢...

    1462 玉石科普 玉石学堂 玉石文化
  • 和田玉的皮色有哪些分类?(玉石常识)
    和田玉的皮色有哪些分类?(玉石常识)

    天然的玉石是大自然的产物,玉质细腻温润,油脂性好,和田玉上形成的玉皮是奇异丰富、多姿多彩的。世界上不少玉石都带有皮色,但不如和田玉皮色美丽。利用皮色可以制作俏色玉器,自然成趣,称为得宝。和田玉的外皮,按其成份和产状等特征,可分为色皮,糖皮,石皮三类。  色皮:色皮,的产生就像是一场化学实验的现场,将氧化亚铁通过一定的条件变为三氧化铁,最后出来的形态是云朵状、...

    441 皮色 和田玉 玉石知识 玉石百科 玉石风水
  • 2023年珠宝玉石首饰卖爆了!产业市场规模约8200亿元→(玉石行情)
    2023年珠宝玉石首饰卖爆了!产业市场规模约8200亿元→(玉石行情)

    (央视财经《第一时间》)近期,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发布《2023年中国珠宝行业发展报告》。报告显示,2023年我国珠宝玉石首饰产业市场规模约为8200亿元,同比增长14%,创历史新高。 2023年,在国际金价屡创新高的背景下,中国也成为全球黄金市场重要的增长引擎。2023年我国黄金产品市场规模约为5180亿元,同比增长26%。 黄金饰品销售商 周青萍:销...

    471 玉石知识 玉石百科 玉石文化
  • “南红第一人”的传奇故事(玛瑙资讯)
    “南红第一人”的传奇故事(玛瑙资讯)

    玉石市场从不缺乏一夜暴富的故事,这回的主角轮到了经营南红生意的陈海龙。陈海龙朴实木讷,他向北京晨报记者讲述了自己从一个做海鲜生意的唐山人,成为资产千万的“南红第一人”的传奇故事。  第一桶金:一枚金戒指找到南红原矿地2008年,白玉在奥运会的带动下一片普涨,巨大的财富诱惑让陈海龙坐立难安。比起在这行摸爬滚打多年的老人,这位刚来北京一年...

    1886 玉石 南红 南红资料 玛瑙百科 南红知识
  • 为何古人极度推崇佩戴和田玉?(玉石杂谈)
    为何古人极度推崇佩戴和田玉?(玉石杂谈)

    玉,石头也。也是中国人看出它“色可以濡目,性可以涤身,光可以照心”。玉原本自在为石,谁料被曹雪芹写成《石头记》,“原来女娲氏炼石补天之时,于大荒山无稽崖炼成高十二丈、方二十四丈顽石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娲皇氏只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单单剩了一块未用,便弃在此山青埂峰下。谁知此石自经锻炼之后,灵性已通……”一部写石头的书,竟成了中国人的百科全书。王一卜作品巍巍乎昆...

    1858 玉石科普 玉石学堂 玉石文化
  • 看了这些你会对石佛寺玉雕充满信心 (玉石杂谈)
    看了这些你会对石佛寺玉雕充满信心 (玉石杂谈)

    石佛寺有苏式建筑,也有村庄在,到处都是美景。石佛寺玉雕电子商务的未来到底是兴是衰?只要心怀美好前方必然光明!用模特来衬托玉是未来的趋势,穿什么都会是一道风景!不管你在哪里苦思冥想,玉雕电商肯定会越来越光明,而我们只需要跟对人跟着走就好了。...

    1736 玉石常识 玉石文摘 玉石文化
  • 新疆和田玉主要有哪些特点?(玉石学堂)
    新疆和田玉主要有哪些特点?(玉石学堂)

    新疆和田玉历来蜚声内外,玉质上乘,价格也是逐年上升。新疆和田玉的优势主要从玉质、颜色、韧度等方面来看。新疆和田玉的颜色,主要是白色、黑色、青色和黄色。颜色纯正,有世之稀宝羊脂玉玉石的颜色,对工艺鉴定十分重要,包括色调、色纯、色浓诸方面。新疆和田玉矿物为透闪石,矿物粒度极细,具有毛毡状结构。透闪石含量极高,一般在95%以上,其中白玉为99%,青白玉为98%,青...

    1163 和田玉 新疆 玉石知识 玉石百科 玉石风水
  • 道教对玉石的崇拜(玉石常识)
    道教对玉石的崇拜(玉石常识)

    上期小编写了道教怎么运用玉石的,那为什么道教会在生与死这么重大的问题上用上玉石呢,这足以说明道教对玉石的无限崇拜,那今天我们就来讲讲道教对玉石是怎么个崇拜法。新疆和田玉红沁一级白玉籽玉 原石首先,道教也像我们现在一样,觉得玉有祥瑞之征,能帮助人们远离祸害招来财,为我们辟邪。道教中便用玉石作为法物,制造了有道教意义的图纹玉圭,专用于避邪驱鬼。其次道教觉得玉能通...

    479 玉石 玉石资料 玉石讲解 玉石文化
  • 玉文化的历史价值分析(玉石知识)
    玉文化的历史价值分析(玉石知识)

    中国的玉文化对于中国的历史研究有着积极的作用,一块古玉,能够透视历史从中窥探到文化的变迁,中国的和田玉不仅开采历史悠久,而且分布地域极广,蕴量丰富,中华玉文化是伴随着玉器生产而产生的,正是中国玉器在上万年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玉文化体系。玉器逐渐被赋予了越来越多的文化内涵,主要包括,生产工具或武器。和田玉把件据文献记载,处于中原的仰韶文化、处于黄...

    1433 玉文化 玉器 玉石常识 玉石文摘 玉石文化
  • 烟青玉小知识(玉石科普)
    烟青玉小知识(玉石科普)

    烟青玉是什么?算青玉的一种吗?很多朋友都听说过,但,具体是什么并不清楚。这里,美术资料网和田玉小编为大家讲讲烟青玉相关知识点。●烟青玉是和田玉中青玉的一种,是青海软玉的特征品种。●烟青玉不是石墨致色,内部不含石墨包体。从墨玉定义的内涵看,青海烟青玉不能划归墨玉。石英岩有类似墨玉的颜色分布现象,有人因此上当。●青海玉料中烟青玉不算很少见,但是干净的很少。烟青玉...

    1081 青玉 和田玉 玉石科普 玉石学堂 玉石文化
  • 买沁料,可以看准这五点,买精不吃药!(玉石选购保养)
    买沁料,可以看准这五点,买精不吃药!(玉石选购保养)

    沁料在以前没有特别贵的,好的也基本都是几万大几万的东西,但如今的沁料已经变了。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沁料你也能经常瞧到。沁料越来越贵,喜欢沁料的玩家越来越多,那么我们在买沁料的时候应该怎么去买呢?买沁料大概可以从这几点着手。一、是不是开门沁料在以前造假并不多,但随着沁料价格的慢慢提升,沁料的造假也就开始慢慢浮现。到如今沁料的各种造假也已经是五花八门。有唐河料冒充...

    853 玉石常识 玉石文摘 玉石文化
  • 和田玉籽料的手感是什么样的?(玉石科普)
    和田玉籽料的手感是什么样的?(玉石科普)

    新疆和田玉籽料  把玩和田玉讲究一掂、二摸、三看,掂掂和田玉的重量,体会和田玉的触摸手感,观赏和田玉的皮色之美。和田玉籽料慢慢抚之,要感受玉的细腻程度和脂份手感滑腻,油润。和田玉籽料的手感是什么样的?1、和田玉籽料摸起来有种油润感,和田玉手感上的油性是指略有阻力感的油滑的感觉,就象手里握着一砣油,用手一推,有一种油要化开的感觉。如果一块玉石摸起来比较滑的话,...

    1199 和田玉 玉器籽料 玉石常识 玉石文摘 玉石风水学
  • 玉器与儒学的渊源(玉石讲解)
    玉器与儒学的渊源(玉石讲解)

    新疆和田玉玉器原本是巫祝在祭祀天地神灵祖先时用来通灵的神物,在夏商时期,王权压倒了神权,部落首领独占了通神祭祀,将王权和神权集于一身,玉器进入了王玉时代。春秋战国时期,文化思想上形成了“诸子争鸣”的局面。在政治上主张 “仁政”,“德治” 的儒家学派提倡“君子比德于玉&rdqu...

    1099 玉器 玉石科普 玉石学堂 玉石文化
  • 京白玉与和田白玉都是白色,该怎么区别?(玉石百科)
    京白玉与和田白玉都是白色,该怎么区别?(玉石百科)

    在和田玉中人们最喜欢收藏的就是白玉,其质地细腻、材质均匀、光洁油润。白玉玉器经过精雕细琢,美观大方,深受市场的欢迎。京白玉与和田白玉都是白色玉石,该如何鉴别?京白玉:京白玉是一种白色的石英岩,由于最早在北京西部郊区开采,故取名京白玉,分布极广。它的价值与和田玉玉石相比,有天壤之别。京白玉的通体呈白色,并且很均一,石英含量在95%以上,有时带有微蓝、微绿或灰色...

    1253 白玉 和田 白色 玉石常识 玉石文摘 玉石鉴定
  • 红山文化玉器的特征鉴定(玉石资料)
    红山文化玉器的特征鉴定(玉石资料)

    红山文化源远流长,红山文化玉器最为精美珍罕。它的造型种类、琢制技术及出土数量和功用,都令其他同时代文化产品相形见绌,文物收藏价值极高。红山文化玉器所用玉材类似岫岩玉,但是其硬度比岫岩玉高,而透明度却低,常见玉料有青黄,青绿色,特点类似于新疆和田玉,作品或者为片状或者为圆雕。片状一般较薄,而圆雕作品多为柱状,而加工工艺多使用开片、钻孔、线割技术,开片以线条拉磨...

    1343 红山 玉器 特征 玉石科普 玉石学堂 玉石文化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