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鉴萨满教研究的成果及民族学中有关萨满教的资料,通过考古学和民族学资料的结合,将红山文化玉器置于萨满教的文化背景中,对积石冢石棺墓中出土的红山文化动物形玉器进行考察,理解和阐释其创型理念及使用功能。
和田玉把件
作为一种原始氏族宗教形态,萨满教因其固有的因袭性、凝滞性等特质,使其诸多的原始观念、祭祀礼仪和原始文化形式,通过其特殊的传承方式得以承袭下来,并世代存续。因此,萨满教被视为北方原始文化的母源和载体,成为人文学者研究原始文化的重要对象和途径之一。
“万物有灵”论是原始宗教的核心观念,萨满教具有原始宗教的基本特征,认为“万物有灵”。萨满行神事主要依靠昏迷术(又称迷痴行为)。萨满能够施行昏迷术,一方面是萨满本身具有一些常人不具备的敏知特质,并通过前任萨满的教授、本人的多年苦炼和修身,成就了一套感应、致幻的神秘功法;另一方面,为了尽快进入昏迷状态,还需要一些外部条件和环境,如穿神服、戴神帽、敲神鼓、佩带神偶和钟、铃、彩带等佩物。各种鸟类造型和蛙、龟、蜥蜴、蟾蜍等动物是萨满的助手神灵,是普遍见于萨满神服和神器上的饰物。
萨满神器、神物的具体形式及其制作材质因时代、民族与萨满等级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在生产力不发达的史前时代,多采用自然界存在的石、玉、骨、木、皮革、翎毛等材料,而近世常见的则是布料和金属人工制品。在旧石器晚期至新石器时代,人们逐渐把玉从普通的石材中分离出来,并在加工方式上施以抛光等高级技艺,赋予它庄严的思想内涵,认为它是宇宙万物之精华,是可以沟通人神的“灵物”、“神物”,成为从事原始宗教活动时与神沟通的最高品位的物质媒介,在社会生活中占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当今学者将新石器时代晚期称作“玉器时代”即缘于此。进入金属时代以后,玉器的地位受到青铜礼器的冲击而退居其次,并逐渐丧失了在宗教领域的特殊功能。因此,红山文化石棺墓中的玉器作为萨满神器、神物,就是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产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