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与国人有着不解之缘,生长于亿万年前的玉在中国人眼中是至高无上的。崇尚美好品德的中国人,把玉看作民族的精魂。赋予了玉优雅、宁静、含蓄、纯洁、坚贞和正直的美好品性。提及玉的词汇、成语、典故无不和高贵、美丽、幸福、吉祥有关。中华民族的先民们早在距今8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便开始制作和使用玉器。从商周的神秘礼玉到战国的精美佩玉,强秦制传国玉玺,两汉的金缕玉衣,大唐金镶玉带的富贵奢华,宋代玉器清丽高雅,元代秋水件生气勃勃,明代子冈牌独领风骚,清代的巨型玉山子,不但王公贵族对玉器趋之若鹜,民间赏玉、藏玉也蔚然成风。一个个玉器制作的巅峰时代,使玉文化贯穿于整个中华文明,对玉的崇拜根植于中华民族内心。玉石的产出非中国一地,而玉文化则是中国独有的。中国人对玉的感情很独特,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玉石之梦,对国人而言玉代表着富足、安康,玉具有纳福避邪的神奇力量。
而所有玉石中和田籽玉无疑是人们心中的玉石之王。和田玉山料原藏于深山大川,随着大地沧桑的变迁,风霜雪雨的侵蚀。一些玉料破土而出,裸露于苍茫天地之间,经历无数岁月风刀霜剑的剥蚀,和田玉山料崩落至山涧,滚动在河流中,水流和时间把它的棱角磨平成为光滑、圆润的和田籽玉。这些和田籽玉屡经磨砺,洗涤掉瑕疵,成为优质而具有生命力的美玉。它们是山川的精灵,是大自然给予人类最美好的礼物。艺术家将其雕琢成精美绝伦的玉器,让人爱不释手,使人一见倾心。
随着近三十年间国民经济增长,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民间收藏和田玉籽的热潮不断高涨。这一趋势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更是吸引了投资商们的极大兴趣。十年中价格大幅度攀升。和田籽玉已不单单是美丽的特种美术工艺品了,同时兼具了投资、保值、升值的功能。但和田籽玉产出却日渐匮乏,供求矛盾日益加大。有无良商家以牟取暴利为目的,用大量的俄罗斯玉、青海玉等软玉冒充和田籽玉,市面上玉器品质良莠不齐。下面笔者就个人十年来收藏和田籽玉的一点心得与大家分享,因知识浅陋,故不足之处请各位藏友批评指正。权作抛砖引玉之举。
和田玉产于昆仑山脉,分山料、山流水料、籽料三种形态。其中以籽料最为珍贵。籽玉产于河床中多是磨圆度较好的小块光滑玉石,大块度者甚少。结构致密均匀,质地一般较好。有白玉、青玉、黄玉、碧玉、墨玉等,故有玉分五色之说。羊脂玉是和田玉中的上品,透闪石含量极高。质地纯净、细密、脂份感强、晶莹洁白、温润细腻,给人以柔和之感。里外全白光滑如卵的纯白籽玉叫“光白籽”,质量特别好。好的和田籽玉应该完美无瑕,然而现实中并无完美之物。同一块和田籽玉上有些部位好一点,有些部位就差一点,都是不可避免的。所以攻玉之人(玉器制作者)拿到一块和田籽玉时,首先考虑的就是去绺裂和瑕疵。
多数籽玉经氧化及水中二价铁的浸润,表面会带有一定颜色,称为皮子。红色称枣红皮,黄色称洒金皮(桂花皮),褐黄色称秋梨皮(鹿皮),黑色称乌皮(乌鸦皮),黄黑相杂称虎皮等等。和田籽玉表皮颜色分布形态繁多,有云朵状、星点状、脉状等不一而足。自然灿烂的皮色是断定籽玉的一个重要依据。由于天然籽玉在河流中经水冲、砂磨,既润泽又表面充满毛孔一样的细小砂眼,形成凹凸不平的麻皮坑(俗称牛毛纹),并且外形弧度非常自然。而磨光籽必然会留下生硬的痕迹。市面上染色皮、加色皮比比皆是。前些年主要是用俄罗斯玉、青海玉通过烤皮、炝色冒充和田籽玉,这样的作伪毕竟破绽太多,还容易识别。现在常见用和田玉山料,甚至籽玉做皮,而且皮色做的很薄,雕琢时又经过磨砂和剔除,故意留下一点,那颜色就相对自然不好分辨了。但如藏友经验丰富,仔细辨别还是能发现人工皮颜色艳邪,过渡生硬,放大检测在裂隙处有色素沉淀。假皮表面麻坑生硬、规则,麻坑边缘有棱角,不像籽玉的麻坑那么平滑自然。
籽玉与其他玉料的区别除皮色外,质地的细腻度也是别的玉料无法比拟的。和田籽玉质地紧密,结构细小,油性极强,呈现为透明状。透射光下优质籽玉几乎无结构,纯洁透亮。而俄罗斯贝加尔湖地区出产的白玉白度高,色调偏冷。透明度、质地较和田籽玉相对差一些,所以呈现冷白、干涩的感官。透射光下俄罗斯玉结构疏松,颗粒粗大,石英成份较多。俄罗斯玉因油性不足所以表面多作高抛光处理,外行和新手往往被其雪白光滑的外表所欺,把光亮误以为油润。青海格尔木地区所产白玉色调偏灰,半透明状,比和田籽玉透明度高。质地较和田籽玉差一些,质感不如和田籽玉细腻,缺乏和田籽玉的凝重感,感觉水分重。透射光下多见透明度更高的水线,点状、云絮状结构。
普通和田籽玉和俄罗斯玉、青海玉的差别还是很大的。很多藏友都有这样的经历,初接触和田玉觉得它神秘异常,各种白玉区别不大。慢慢的可以粗分各产地玉料。随着了解的深入,见到的玉料越来越多,忽然发现俄罗斯玉也有看起来非常细腻的,青海玉器成品找不到常见的水线和白色石花。似乎以前掌握的知识不够用了,越看越不明白了。其实这是您的和田玉收藏认识更上了一个台阶。能发现同一产地玉料之间也是极大差别的。和田籽玉和俄罗斯玉、青海玉应从色泽、质地、触觉等多方面细心辨别。和田籽玉的白色是明亮、温暖的。俄罗斯玉的白色刺目、清冷。青海玉的白色灰暗、苍白。重点要谈的是几种玉料的触觉。用俄罗斯玉和青海玉中的极品材料制作的玉器,因无表皮,其白度和细密度与和田籽玉的成品从外观上看极其相似,不好辨别。但把玩在手里的感觉还是有区别的。俄罗斯玉和青海玉因颗粒相对粗大,不管表面如何抛光手感还是显得生涩。而和田籽玉成品握在手中,如婴儿皮肤般细腻光滑。尤其经过一段时间的佩戴把玩,和田籽玉的光滑程度更是明显,俄罗斯玉和青海玉的光滑程度则变化不大,由此可见和田籽玉的细腻结构是其他白玉所不具有的。
和田籽玉是一种受资源影响极大的奢侈品,人们热衷和田籽玉的投资与收藏,正因为和田籽玉市场的火爆,出现了许多玉器收藏的怪现象。近几年来比较突出的是重皮不重玉,现在几乎成为南、北方地区的通病,北方更甚于南方。究其根源,大多由于不能辨,只好凭借皮色来肯定是否为和田籽玉,最终坠入盲目,沉迷于皮色,反而忽视了玉质本身。有人偏好大红皮、满红皮的和田籽玉,这样美丽的皮色加上没毛病的好玉种当然人见人爱,价格奇高了。但玉质杂混,色泽青黑仅有一张大红皮的和田籽玉价格也被追捧的水涨船高,姑且不论这皮色是真是假,或是二次加色,就算是真皮,没有好的玉种,那也是没有意义的。这种怪现象促使了皮色造假之风盛行,笔者曾见过有人在一块近乎完美的和田籽玉上加了艳俗的红皮,琢玉之人都不知道是该把假皮子磨掉还是该留下,让人痛心却又哭笑不得。玉器唯白,论克买卖。和田籽玉以白为贵,这本不错,可是玉器除了色度之外,还必须综合考量其油性、致密程度、瑕疵多少等指标。同为和田籽玉在其质地、油性相差不大的前提下,才有比较白度的意义。和田籽玉在加工完成后,价值的高低还取决于雕琢的工艺和有无绺裂、瑕疵等毛病。所以说和田玉成品价值应综合考量,切不可以点代面,以偏概全。
每当我手握和田籽玉,细细的摩擦它光洁的表面,欣赏着精美的纹饰,慢慢的体会它宁静的美丽,心中顿觉轻松踏实,更深刻的理解古人为何将这高洁的美玉比作君子。岁月有短长,人生亦有短长,而古人、今人传承的璀璨中华玉文化将永存爱玉之人心中于万古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