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徐文穡撰《玉石厂记》记载:“明、清之交,腾越边民自古永县越高梁公山,循崎岖鸟道旬日而至.光绪初年发现新山玉,野人逐渐挖取,竟入深境,地归幹昔野人官所有,被亲族头目各要一洞位或方五尺或方一丈,每届冬季各率壮丁数十名来,斩荆辟市,披茅为屋,工商同居,挖土凿石历二三年之久,深达三十余丈,始见和田玉挂件,取玉之时有洞权者咸进洞内按尺丈划分界限,然后积薪烧之,薪尽火灭,泼之以水,使玉自裂,敲取较易,负出洞外卖于汉缅商人,频年如是。”这些珠宝被商人收购后,大多运至腾越、大理、昆明等地加工,销往全国。
新山玉的开采,专凿一洞,和田玉市场初开时,头层皆老山玉,随着头层老山玉开采殆尽,继而愈凿愈深,并横进一洞,上盖青玉的下皆玉石,青石成个成块、间杂泥土,清光绪间将此层挖尽。此层之下又有青石一层,同样是下层为玉石,此时硐已凿至七八丈宽,纵深很长,有数十丈之深,开采人往往冒着巨大危险。清末又敲凿此层青石,将青石取完,新山玉始露出。新山玉器生成一片,与头二层不同,须用“钟钻”凿,称为“敲坑”。民国时期,为通空气,在硐顶旁边凿通一洞,用抽水机器从洞中将水抽出,又用灯照射,生产条件大为改观,但仍用手工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