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子,是按照中国传统山水画的精神所创作的带有人物、建筑、景致的玉雕假山,在中国传统玉雕中属于最为重要的题材类型之一。近年来,由于大体量优质玉石原料越来越稀缺,再加上市场需求一再缩减,对山子题材的创作也产生了许多负面的影响。但我们依然可以看到有许多玉雕师在这一题材上做出了别出心裁的创举。通过这些山子、摆件作品,我们可以看到,传统的山子创作规制已经被进一步解构,创作者们在部分采用传统山子创作技法的同时,更多地采用了现代雕塑甚至环境设计层面的理念。
下面让我们一同来欣赏一下山子雕作品的魅力:
稻鱼共生(叶蜡石)作者:王爱军
作者俏色巧雕出稻田一隅小景,金黄的稻束被累累稻穗压弯了腰,叶片随风飘动,青蛙凝神,群鱼欢跃,极富动态美。稻谷间隐约可见数朵含苞待放的荷花,更添几分雅韵。作者布局协调,在有限的空间内合理安排众多景物,用写实的手法展现出稻鱼共生,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美好图景,极具浪漫色彩。
江山入怀(独山玉)作者:杨军
作者巧妙保留了玉料的天然形貌,用大块面勾勒出山形走势,再妙用色彩变化细雕出藤萝和岩石裂隙,观之浑然天成。玉料中间质地清透的部分雕出山上人家、倒挂怪松和洞口清涧上的一叶扁舟,舟上两位智者正对坐笑谈,一位手拿茶壶正欲倒茶,另一位手握羽扇,似正指点江山,豪放洒脱。
智圣出山(翡翠)作者:郑立波 赵哲
远山叠翠,古树林立,幽深奇绝。近处曲折山路中一位略显神秘的老者端坐车中,两只狮虎为其保驾护航。作者用浪漫化的手法雕出智圣鬼谷子下山时的情形,极具瑰丽浪漫之美。整件作品用色极妙,层次分明。而作者高超的技法又将翡翠多变的色彩和水润的质地展现得淋漓尽致。
那年榕树下(广绿玉)作者:董健章
出则吞吐天下,入则归隐山林,是每个传统中国文人的精神理想。对于今天的都市人来说,山间的清涧竹林、鸟语虫鸣,是对于工业化快节奏生活的一种消解,是对于都市人日常焦虑状态的一种释放。在山子雕作品中,我们即能够感受到来自于历代名士的隐逸之乐,又能够在艺术形式上获得耳目一新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