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 黄玉云雷纹璜
《说文》曰:“璜,半壁也。” 玉璜在中国古代与玉琮、玉璧、玉圭、玉璋、玉琥并称礼天地四方的六器。《周礼》:“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以青圭礼东方,以赤璋礼南方,以白琥礼西方,以玄璜礼北方。” “六器”中,璜礼祭北方。北方声秋,主冬闭藏。古人礼璜,有秋收冬藏的意思。此件玉器正是玄璜,应为西周时期用以礼北方之祭祀玉器。此件玉璜以黄玉为材,玉质温润细腻,光泽蕴借。局部带赤褐沁色,深入玉理,于黄色玉身相映,别具古韵。器身通体扁平,器形较宽,弧度半圆而长度略短于半圆。玉璜两端各有一穿缀孔,玉器双面以浅浮雕卷云纹,布局随意中带有规律。满而不乱,巧夺天工,包浆古朴自然,珍贵难得。此外,玉璜通常为单面雕刻,此黄玉龙纹璜双面皆工,选材上乘,极其少见,是块值得收藏的美玉。配有老盒,题签“璜 黄玉满沁神品”,足见主人珍爱。此件为瀚海早年出品,来源清晰,值得藏家珍视。
白玉留皮骆驼
此玉雕骆驼摆件,以整块白玉圆雕而成,大部带有金黄皮色。玉质温润,手感细腻。工匠依皮色巧雕骆驼,呈卧姿,圆眼长嘴,背有双峰。前腿稍稍离地,露齿嘶鸣,仿佛要跃身而起,极具动感。整件作品雕刻的线条流畅,刀法自如,形态写实逼真。
自古中国对外贸易,均仰赖丝绸之路,而与欧陆互通有无。然而茫茫大漠成为了阻隔商贸的一大难关。幸而有骆驼,极为坚韧,可数周不饮不食,负重前行,因此在长达千余年的丝路之上,驼铃悠扬,商贾驼队绵延不绝,华丽之丝绸,瓷器,茶叶源源不断供应中亚及欧洲,而波斯玻璃,金银器皿又源源不断的流向中土。因此骆驼的坚韧不但给予人精神上的鼓舞与安慰,更是商路通达,财源茂盛的象征,因此为历代千金之士所宝爱,并以玉材雕琢,祈求福祉。
黄玉翁仲
(附赠图录一册)
翁仲,初为铜制,号曰“金人”、“铜人”、“金狄”、“长狄”、“遐狄”。从汉代开始,翁仲成为人们的保护神,为世人所喜爱。此作品由珍贵的黄玉料雕刻而成,留天然金红皮色,局部古沁入理。玉质油润光洁,宝光内敛。整体圆雕为翁仲像,翁仲头戴巾冠,着长袍大袖,双手于胸前胸中合起。雕刻采用汉代风格的“汉八刀”雕法,面部只琢眼和口,呈倒“品”形,利用简洁的几个线条,表现出翁仲的挺拔身姿、飘逸衣袖,实为把玩之趣物。
白玉巧色雕秋山图带饰
本件白玉质地细腻,晶莹温润,长方形留有两处琥珀色玉斑点。主图案为在山林石崖之中各有一对猴子和麋鹿嬉戏和休憩,其中右上角猴子和左上角的麋鹿以琥珀色玉皮巧色巧雕;图中右上角的猴子攀爬垂吊于柞树下,左下角的猴子似乎在山谷溪边玩耍;左上角的麋鹿四肢跪卧似在休憩,和右下方的麋鹿均抬头望向前方攀树嬉戏的猴子;猴子憨态逗趣可爱,麋鹿安祥怡然自得,整个画面一动一静,显得颇为生动传神。
白玉胡人戏狮带板
白玉质地莹润,光泽沉蕴。方形有边框,以“减地深雕”或称“剔地阳纹”手法刻划出胡人戏狮纹。胡人圆脸、头戴软帽、水滴眼中有一横、三角鼻、小方口、身着窄袖右衽束腰短袍、长裤、短靴,左手插腰执长鞭,右手高举似乎在驯服旁边的狮子;狮子缓步走向胡人驯兽师,头转正面,大圆眼、简单阴刻眉毛、三角鼻、兔唇、合口、双耳竖起、鬃毛披头,身躯强健有力,壮硕剽悍,身侧阴刻三道肋骨纹,四肢关节处有涡旋纹,肘部阴刻环节纹,长尾呈W形向上扬起,狮子在胸前、背部、腿后及长尾均以阴刻细线为毛纹;下有简化踏脚石,上有三朵浮云飘荡。此狮造型特征为元代典型的风格之一。
狮子只生长在非洲,本来就不是中国的原生物种,但在东汉时随佛教传到中国来,最早在魏晋南北朝的佛雕像前就有狮子的形象,然以玉雕为狮子最早在唐代才有所见,当时也称“狻猊”,而后各朝各代也均常见。中国各地年节庆典也常以舞龙舞狮来庆贺,除增加节庆热闹气氛,也可趋吉避凶。
白玉带皮荷塘鸳鸯纹带板
白玉洁净晶莹,温润细腻,打磨光亮,部分有黄褐色玉皮。方形倭角,正面微弧凸,浮雕池塘荷花盛开,枝繁叶茂,生气盎然,有对鸳鸯嬉戏其间。左下公鸳鸯伫立于池塘中,回头仰望右上角在飞翔的母鸳鸯,两鸟四目对视含情脉脉,两情相悦,款款情深,难怪古人曾述“只羡鸳鸯不羡仙”;其右下有一只乌龟欢欢爬向中央,悠闲自在憨态可爱,使整个构图饱满生动又逗趣。
此件玉质温润洁白,带有黄褐色玉皮。立体圆雕一瑞兽蹲坐于山石之间,神态憨厚逗趣,惹人喜爱。瑞兽昂首望天,憨态可掬,长头、梭形眼、蒜头鼻、身躯壮硕,前右足挺直支地,左足拳握抬起曲弯置于胸前,后足曲收于腹下呈坐姿,旁有巧雕山峦劲竹,动静结合,情景相融,极具雅趣。
本器瑞兽与山石运用夸张的比例,使其高度相同,又“兽”与“寿”取其谐音,故有“寿比天齐,洪福齐天”之意涵;其旁有数枝竹子,“竹”与“祝”谐音,也可简单语喻“祝寿”。可见其运刀精细,雕工精湛,独具匠心。
白玉龟鹤祥云纹带环
白玉带微灰色牛毛沁,部分有黑膏药斑块,质地温润沉蕴光洁,颇有古雅韵味。方形倭角,成海棠型外带框,两侧有一横向穿孔,下有一椭圆形环,俗称“古眼”或“提携”;正面隆起以浅浮雕手法浮雕一只乌龟向左爬行,并回头凝望右边的仙鹤,口吐两朵袅袅升起的祥云,身旁有北斗七星纹;右侧仙鹤安祥伫立于山石之上,亦回头与神龟相望,状极祥和。元代道教极为兴盛,道教一向以龟、鹤为长寿的瑞兽,有“鹤寿千岁,龟龄万载”之说,此种寓意吉祥长寿的道教传说更为高官皇室所乐见,故在元代玉器和其它器物上常见此种题材和图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