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这件有灰黑色晕斑的青玉器作十二面的棱柱形,下部中心有穿孔,但是没有穿透顶部。在一面的下部有一孔与中心穿孔相连。每一面阴刻篆文三字,有时多一重文记号,全文为:“行气天,天则畜。畜则神,神则下。下则定,定则固。固则明,明则长。长则退,退则天。天其本在上,地其本在下。从则生,逆则死。”是有关行气健身的纲要。
这件玉器的用途令人费解。从尺寸看,好像是穿绳佩带用的;中心孔虽不贯通,却与下侧面的小孔相通,显然是为穿绳佩带设计的。文字虽是倒悬的,可能文字的正反并不影响其功能。玉器的使用大致经过几个阶段:在未有阶级前,是因其美丽而被用作装身饰物;一旦阶级形成,就因其罕见而被用作高级贵族的地位表征;当材料增多而扩及一般贵族时,就赋以君子的种种德性;一旦全民使用,就转而为避邪,或恢复其原先的装饰功能。这件玉器显然不是用来装身或用作地位的表征,因此最有可能是为避邪一类功能而制作。
汉代王莽禁止佩带刚卯,因为汉帝姓刘,刚卯暗含刘氏刚强的意义。据颜师古引服虔注,刚卯用玉、金或桃木在正月卯日制作,长三寸,广一寸,四方,上刻避疫疠的铭文,穿以丝革佩带。此玉形制、功能与之相似,可能出自同一习俗。
玉器的铭文可以说是中国有关气功的最早记载,讲述练气顺其天然、循序渐进才能延年长寿的纲要。生老病死是人类自古以来就得忍受的痛苦。人们不会作无根据的幻想,也不会长期相信没有成效的东西。古人兴起长寿的念头必有其原因。
长生念头的萌生可以从铜器铭文看出痕迹。商周青铜弊器常以铭文记述铸器的原因及愿望,以“子子孙孙永宝用”最为常见,只希望其财富、荣耀能代代传下去,并没有祈望自己活得长久或得到永生。但是到了春秋时代,像“眉寿无疆”“用祈寿嘏永命”“万年无疆”“用祈寿老毋死”一类的辞句就大量出现,转而希望自己活得长久。它意味着长寿似乎已变成可以期望的事。
一个社会的医学水平反映于其平均寿命。西周时代活到五六十岁的只占人口的7%而已;但是到了春秋时代,活到七八十岁已很平常,如孔子、孟子、荀子等。其前治病医疾是巫者的任务,药物只是巫术治疗的辅助。此时则巫与医分职,有“信巫不信医则不治”的说法,人们也开始探索起了长生之道。
自然界有些奇异现象,如海市蜃楼的幻境,会让人有仙人生活于海上而不可即的信念。有些药物的药效让人昏昏欲睡,或精神亢奋、恍恍惚惚。后者常让人产生幻觉而有成仙欲飞的感觉,因此战国时代就更进而尝试炼制不死之药,或有到高山与海上求仙之举。不死之药与仙人毕竟不可实现,这就促使人们另辟蹊径。战国末期正值阴阳五行说开始盛行,人们就尝试兼用呼吸、却谷、导引等方法以达到预期的效果。这件玉器应该具有避邪与长生的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