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玉牌
一、加强对玉石矿产资源的管理和保护。玉石矿产是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在经济利益驱使下,近些年我国一些玉石矿产资源遭到破坏性开采。新疆和田市玉龙喀什河大桥溯流而上100公里的河道里,最多时曾聚集30万人,3000台挖掘机,古河道被挖地10米。如此近似疯狂地采挖,使和田籽玉濒将淘尽。闻悉台湾花莲玉矿,由于多年过量开采,业已近于停产状态。中国玉文化也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要为子孙后代着想,对玉石矿产的采挖不能“竭泽而渔”。
二、组织各方面专家科学系统地编写《中国玉文化史》,也可以此为教材,作为高校的一门选修课,让广大青年学子也能“普及”玉文化的知识。在一些高校或高级职业专科学校里开设“玉雕工艺系”或“玉雕工艺专业”,培养专业人才。
上世纪70年代前后,上海玉石雕刻厂的工业中学,曾挑选一些有艺术天分和灵气的小学生进校,对他们进行系统的美学理论、绘画基础和玉雕技艺的培训。如今这批“科班”出生的学生中,已有不少人成为玉雕行业中声名显赫的大师级人物。然而此类专业学校早已不复存在了。
三、筹建中国玉文化博物馆。博物馆历来被称为“凝固的历史”和“古董的仓库”,是社会文明程度的一个象征,同时也是文化产业和发展旅游的重要资源。据统计,2011年我国新增博物馆395座,超过一天一座,其中却少见玉文化博物馆。民间虽有一些与玉有关的私人博物馆,但难有足够的规模;而国家创办、并稍有规模的玉文化博物馆则屈指可数,仅有如:新疆历代和田玉博物馆、浙江良渚博物馆及上海博物馆中的玉器馆等。北京故宫藏玉近3万件,台北故宫藏玉1.2万余件,惜多种原因,大部分深锁库房,无法一一展出。因此,笔者郑重建议:由国家投资,民间协助,在合适的地区筹建中国玉文化博物馆,从而全方位、多角度且具有权威性地把中国古老、神秘、深奥、多彩的玉文化展示给世人。
四、设立“中国玉文化节”或定期举办“中国玉文化博览会”。大力开发中国玉文化产业,发展社会经济。2008年北京奥运会“金镶玉”奖牌,使中国玉文化以独有的风采向世界作了“惊艳”亮相。中国玉雕工艺品、玉雕酒具和玉制保健用品等产品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含欧美在内的世界各国人民的关注和喜爱。这里头是大有文章可做的。
五、组建和完善各地的玉雕行业协会,加强对玉雕艺人的管理和服务,摸清各地区玉雕行业现状,建立重点民间玉雕作坊档案。对不同玉雕流派(尤其是京派玉雕、扬州玉雕、海派玉雕和台湾玉雕)的传承人要重点予以关注。为其玉雕技艺建立影像资料;其代表性玉雕作品的创作和流通要有记录,必要时由国家收购收藏;还要提供条件,给以适当经济等物质的资助,鼓励其收徒授艺,使不同流派的玉雕技艺后继有人。
美哉,咱中国的玉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