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料开采过程中的残酷与艰辛,不经历,永远无法想象。那么,千百年过去了,如今的山料开采是不是比以前便利多了呢?
今天,我们来看看大家以前从没见过的一些震撼的场面。
震撼的山料过河情景
山料开采前,人们靠着肩扛手挑、毛驴驼运等手段把工具和生活必备品运到山上去。最后再也开采出来的料子同样通过肩扛手挑、毛驴驼运等手段运到山下去。但此时不少人会有一个疑问,山料要想出山,还要过河,小料子还可以靠人力强行过河,对于巨型山料,人是扛不动的。毛驴更拉不动,那么如何跨过水流湍急的大河,运到山外的?
我们用视频来揭晓答案。
(注:由于视频年代久远,像素有些模糊)
这个视频大概拍摄于20世纪90年代,虽然当时条件有限且艰苦异常,但是还是被这些采玉人的智慧折服了。
而如果把时间再往前推上百年,在还没有轮胎的时代,要想把那些巨型山料运过湍急的河流,又要面对多大的困难和险阻呢,并时不时还要面临采玉人因意外死亡的事故。如果没有足够的智慧和坚韧的决心,是很难完成这项艰巨的工作的。
上山开采我们以前讲过几次,这里就不多做赘述了。有兴趣的话可以看看以前的文章:美女记者带你感受:山料开采到底有多险!
山料的开采现场
很多路都无法让大型设备通过,所以采玉人只能一边修路一边前进,这也极大地影响了前进的速度。
▲这就是采玉人的住所,再想想咱们住的窗明几净有暖气空调电视的大房子,你作何感想呢?
▲山上这些弯弯曲曲的路,都是采玉人修出来的,花了很久的时间,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如果说环境艰苦还能忍受,但长时间挖不出玉的失落感,却更加让人悲伤。
就在如今的矿山上,前些年一直都有人挖,但没有挖出什么料子便放弃了。当另一位老板接手后,也是花了好几年时间才挖到了料。前期在里面投入的巨大成长,就可想而知了。
山料的未来
这其实是一种偏见。
并非所有的籽料都是好料子,也并非所有的山料都是差料子。更何况,我们看到的每一块山料,都是采玉人冒着千辛万苦和生命危险从大山里挖出来的,每一块都弥足珍贵。
在好籽料越来越贵,且越来越难开采出的市场环境中,人们正处于无料可买的尴尬局面。而一些好的山料,这时候就可以缓解这些尴尬局面。只要料子够白、够润,够细,又为何要被“鄙视”呢?
价格作为影响和田玉成交的一个重要因素,性价比高的好山料还是会有突围的机会的。
30年前,不玩玉的那批人,如今后悔了;20年前,看不上红皮白肉的那批人,如今后悔了;10年前,对有色和田玉冷眼相待的那批人,如今后悔了。
那么,五年后,十年后,那些如今瞧不上山料的人,会不会后悔呢?每一块都浸透着采玉人血汗的好山料,会不会让曾经瞧不起它的人高攀不起呢?
时光会给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