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中的华夏先祖黄帝居住昆仑,以玉为食,并把玉种于钟山,天地鬼神也 以玉为食。伟大诗人屈原也向往着:“登昆仑兮,食玉英,与天地兮比寿,与日 月兮齐光”。汉朝皇帝服玉食以求长生不老,死后穿玉衣以求不朽。这些都反映 了人们对玉的追求和崇拜。国家之宝,皇室之珍,镇国之玺,都离不开和田玉。商纣王临死之前还取玉环身才自焚。春秋战国,楚赵之争,以完璧归赵,免除战争。乾隆皇帝爱玉成癖,大陆和台湾故宫博物院内收藏的上万件玉雕作品大都为乾隆钟爱,他每得一件 都要提诗赞颂。
玉是高贵、纯洁、友好、吉祥、和平、美丽的象征。如果说魅力不朽是玉的宝贵特征,那么坚贞温和则是中华民族的崇高精神。这些玉文化精神包含着“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爱国主义民族气节,“化干戈为玉帛”的团结友好风尚, “润泽以温”的无私奉献品格,“瑕不掩瑜”的清正廉洁气概,“锐廉不挠”的勇于开拓、无私进取的大无畏精神,凡此种种都无不蕴含和彰显了玉意识,在中华民族精神和高尚伟大的民族情操中所起到的中流砥柱之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