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长的玉器史就像是一首古老的诗集,娓娓道来就像是品读一段风花雪夜里,带着忧伤或是欣喜,一字一句,句句悠扬动听。它伴随国人走过了漫长的八千年历史,演绎出佳话无数,编织出千万篇动人故事,于这玉器史的画卷中,感受世间万物的浑厚。回顾历史,阅尽历朝历代的玉雕工艺,得出玉器构成的七个方面的必要因素为材质、颜色、透明、年代、工艺、体积以及资源稀缺性。
材质:质地要坚硬、结构要细腻,感观要漂亮。只有坚硬,才会坚固耐用,并保存永久;只有美观漂亮,才值得珍惜保存;只有材质美,才可能与石分 开。
颜色:古人重视玉的颜色,东汉王逸在《玉部论》中,总结了玉的四种颜 色:“赤如鸡冠,黄如蒸栗,白如膏脂,黑如纯漆。”颜色是玉美的不能缺失的 重要条件。只有颜色美,才会引人注意,才会使人孜孜不倦地去爱,去追求,去享受。
透明:透明度的形象说法是“水”、“水头”、“见光度”。玉石有水,就有活性,水漉漉,水淋淋,形象而贴切。形容玉石内含景致,叫做“水光山色。形容玉石内质清丽,叫做“水秀山明”。玉透明,似乎很柔软,但它又很坚硬,叫做“水滴穿石”。只有透明,才显出玉的华丽、高贵和美感。
年代:玉石历尽沧桑,穿越时空,负载着历史沉淀,人文积存,年代越久,文化含量越高。玉器与主人生离死别,代代传承,抚摸玉器,就是在抚摸一部厚重的历史。
工艺:工艺留着人的思虑,工艺留着人的技艺,工艺留下一个时代的记忆。人虽不能长留,但通过玉器可以得长留。
体积:玉的珍贵性,决定了它的体积一般不会太大,特别名贵的,几两也 是稀世珍宝,好的吨以上就是绝品。
资源稀缺性:玉的成矿条件苛刻,成因极其复杂,资源绝对是稀缺的。物以稀为贵,这就是玉受到追捧的原因。
宝玉石坚硬、细腻、温润惹人喜爱,其中赋予了许多先民对它的喜爱,倾注了很多特殊的感情。玉文化在中国的地位,是世界上任何国家所无法比拟的,虽然世界上用玉不止中国一个国家,但这种持续的文化现象,只有中国独具备,特别是后期比玉品质更高、比玉更具韵味的翡翠的出现,使中国玉文化得到了更进一步的光耀和提升。玉翠同时在一个国家涵养人民,打造文化,创造文明,抚育历史,这更是中华民族的一种骄傲和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