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道经时,很多对天尊的描述,前面都会加上一些对环境、功德、品格等方面的描述语,如“高上神霄玉清真王长生大帝统天元圣天尊”、“东方玉宝皇上天尊”、“昊天金阙至尊玉皇赦罪大天尊”等;又如一些古代典籍在描述神仙居住的地方时,常会出现玄都玉京、太微玉清宫等类似的词语。明眼人会从中发现一个共同点,即对“玉”的借用。
那么,你知道玉的具体功用吗?你知道玉在不同的人手中所起到的作用是不同的吗?
一、玉可彰显人的高洁品质,是为民用之玉。
玉,在中国传统文化(包括道教文化)中有着非同一般的作用。玉石,本来是用丝绳串起来的一种珍玩宝石,其色泽晶莹,后来被借用形容美好、纯洁的事物。《国风·秦风·小戎》里有“言念君子,温其如玉”之语,是说一名君子,他要有温顺且纯粹的性格,做人处事可以宽缓和柔,这与玉石所表现出来的内敛光华的气质非常一致。因此,古代的士人君子们,随身都喜欢佩戴一块玉,以此来象征自己品格上的高洁。
二、玉可以代表不同阶层的社会地位,是为礼用之玉。
《说文》中解释说:“王象三王之连,丨其贯也。”《类篇》中注解说:“隶始加点,以别帝王字。”《六书精蕴》一书则进一步阐述说:“帝王之王,一贯三为义。三者,天、地、人也。中画近上,王者法天也。珠王之王,三画相均,象连贯形。俗书不知帝王字中画近上之义,加点于旁以别之。”意思是说,“玉”字在古文中常与“王”字相混用(大抵在意思上也有相通之处)。
上面提到的几部解读文字本义的典籍中说到,“王”字的字型基于三个均衡的“一”,这分别代表天、地、人三才。中间的连接上下的一个“丨”,则是表示将三才之物贯通起来的意思。那么,在天地之间,贯通三才的当属天子;在所有的珍珠宝物中,最能得天地灵气的滋养、并且受到人身秉性的温润的宝物,当属“玉”也。
《史记·禅让帝位》中记载,尧年事已高,让舜代理天子之政事,借以观察他做天子是否合天意。舜帝在举行祭祀仪式到时候,还收集起公侯伯子男五等侯爵所持桓圭、信圭、躬圭、谷璧、蒲璧五种玉制符信,作为朝觐天地日月山川的祭祀用品。祭祀完成之后,仍旧物归原主。这一段记载足以说明,不同身份地位的人往往以所持有的玉器品格来进行判定,是一种权力的象征。
三、玉能沟通天人信息,是为神用之玉。
舜帝参加祭祀,主要的目的就是与天人进行精神上的沟通,玉器是起到辅助信息交流作用的媒介。这也增加了玉器作为祭器和礼器的神秘属性。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即在古人的认知中,玉是凝聚了天地灵气的物件,所以人们在坛场上所用玉石制成的法器来行法,并不是因为其珍贵,而是可以因此借助于天地灵气而更好地与上界高真通达信息。把玉作为祭祀时使用的重要器具,这一传统尤其凝结在本土宗教道教的敬神仪式中。
在道教中,向来也是非常推崇玉石的。一方面,玉石所代表的谦谦君子的品质,与修行人所追求的慈俭让、无为不争、处下柔顺的境界相一致;另一方面,玉在道教之中,不仅仅只是一块用来敬献给神人的宝石,其本身还有特殊的宗教含义。
道教中尚玉,也不外乎这两点。如所使用的一个玉器挂件,虽是为了彰显器物的尊贵,实则却是以此来表达使用者的高洁;又如在道教十供中有香花灯水果、茶食宝珠衣,宝便是玉石类物品的总称(当然,不仅仅只是指玉石,更指我们自己所认为的宝贵的东西)。当一个人愿意把能够象征自己真心诚意的宝玉敬献给神仙的时候,便是在把自己虔诚的信仰用实物表达了出来,希望能够以此诚此真来求得神仙的保佑。
道教行法,必然要用到法印。自古以来道教中的法印多为玉作,如元代张天师“阳平治都功印”用的是白玉印,其质洁白莹润,天师府道士上章及表奏符压皆用之,目的自然也是要借助于玉器天然所具有的通神的功用,使得凡有法印之处皆有神灵护佑之功。古时皇帝行使权力时使用的玉玺,则与此理同源。君权乃神授,以玉来通达上天的旨意,从而才可以获得万民归顺的福邸。玉器所起到的沟通人神的无上妙用,由此可见一斑。
图注:茅山四宝之玉符
此外,提起玉器,可能很多人最先想到的是那块知名古今的“和氏璧”。(民间传说,茅山的镇山玉印是“和氏璧”的一部份)其实,从战国到两汉时期是玉璧的大流行时期。按照有关古文记载,当时玉璧的用途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一是祭祀用品,往往用来祭祀天地、山川、河海、星辰、神仙和祖先等;
二是作为一种礼器,虽然也会用来祭祀天神,但更多地是作为身份的象征而出现的。
三是古时在现实生活中,玉璧还可以被用作砝码来衡量其他事物的质量。那么,在宗教坛场上敬献的玉石,则是在衡量自己的心与神仙之间的距离。
最后,或许很多人不知道,古人也常常将玉石用于辟邪,这也是普通百姓人家对玉石所能起到的独特作用的最直接的需求。
这一块小小的玉,几乎贯穿了一个人一生的生命过程,它既能够彰显人生时的尊位,又能够提升精神信仰,还有助于建立人神之间的联系。正因为把所有这些属性都归结于一身,所以中国人对玉才有一种特殊的情结。人们常说佩戴玉器需要“养”,以玉为指,养的便是自己生在天地间的浩然之气和正真之气。
为人真一不二,修行才能与道合真。由此,才真正体现出了人与玉合的“养”的境界。我们,养的不是玉,而是自己的性与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