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彩墨秘境”开拓者——鲁迟[图文]

时间 : 05-18 投稿人 : 惠惠 点击 :

“彩墨秘境”开拓者——鲁迟 | 艺术杂谈

鲁迟,“新金陵画派”传人,“彩墨秘境”画风开创者,作品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的前卫艺术第一人,是传统水墨的集大成者,更是“叛逆者”。

开宗立派者,都有其超越前人的创新性学术风格。画家鲁迟是行走在时代前沿的国画艺术家,在他笔下,是如梦似幻的“彩墨秘境”,那是他凭借对艺术的一腔赤城所开拓出来的全新世界。

“彩墨秘境”开拓者——鲁迟 | 艺术杂谈

鲁迟 山水051 69x46cm

鲁迟师从“金陵大国手”赵良翰。赵良翰师从吕凤子、徐悲鸿和张书旗,这三位耳能详熟的画坛大咖,均是“新金陵画派”赫赫有名的先驱人物,各自都取得不同凡响的成就。

“新金陵画派”在近现代美术史上的地位十分突出,云集吕凤子、徐悲鸿、张大千、傅抱石、钱松喦等画界名流,其整体性绘画风格鲜明,提倡写生,多以江南山水为表现内容,作品大多雄伟而秀丽,极具江南山水特色。“新金陵画派”在创作上既有自觉的创新意识,也有辩证的民族意识、高尚的人文精神和激情的写意精神。

“彩墨秘境”开拓者——鲁迟 | 艺术杂谈

在之后不断涌现的“新金陵画派”传人中,不乏像喻继高、袁祥生、鲁迟等富有创新艺术成果的当代著名画家。他们善于探索,学养丰富,代表了当今“新金陵画派”传人的秉承实力和艺术水平。其中,鲁迟的创作在画坛大放“异彩”,最为瞩目,其作品《山谷云起》2023年4月份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成为“新金陵画派”传人的后来居上者!

“彩墨秘境”开拓者——鲁迟 | 艺术杂谈

鲁迟 《山谷云起》 200x200cm

中国国家博物馆是国家一级博物馆,是收藏界重要的风向标,其馆藏作品万里挑一,作者均为画坛知名大咖,如吴昌硕、齐白石、徐悲鸿、潘天寿、叶浅予、石鲁等。鲁迟的作品被国博青睐,并肩近现代画坛精英,可见实力不容小觑!

“彩墨秘境”开拓者——鲁迟 | 艺术杂谈

继承了“新金陵画派”时代性和创新性特点,鲁迟以不羁的思想,自由的灵魂,前卫的认知,大胆创新,开“彩墨秘境”一派画风,将中国画的语境发挥到了一个全新地带。其作品彩墨交融,形式自由,或绚丽、或素净,描绘一种非现实、非地域的如梦似幻的神秘之境。

“彩墨秘境”开拓者——鲁迟 | 艺术杂谈

鲁迟 山水022 25x16cm

如果说,唐代始创泼墨法的王洽,近代始创泼彩法的张大千,他们在国画历史创新中彪炳千秋,那么,鲁迟则是站在巨人肩上,墨彩同用,以自己天才般的领悟力和对艺术的敏感,将墨与彩的美妙融合发挥到了极致!他笔下的描绘是天马行空的,用色大胆奔放,时而炽烈,时而暗沉,时而朦胧,时而鲜亮,完全颠覆传统的含蓄与沉稳,却精妙又开阔,充满鲜活的生命力。

“彩墨秘境”开拓者——鲁迟 | 艺术杂谈

鲁迟 《吾乡吾土》 49x32cm

鲁迟来自传统,又打破传统,在创作上融古而不露古,博采古今中外艺术精华为我所用。因此,我们在他的作品里,能看到传统水墨的酣畅淋漓,也能看到西方色彩的光怪陆离,还能看到前卫艺术的大胆实验,甚至也能看到超越领域的神秘玄学。也因此,他的作品有强烈的个人符号,超清的辨识度,被收藏界一再追捧,市场热度直线上升。

“彩墨秘境”开拓者——鲁迟 | 艺术杂谈

鲁迟 山水021 25x16cm

鲁迟认为,“社会的发展是超常规的,艺术的发展也是一样。”在艺术创作上,鲁迟超越了现实与具象的描绘,探寻神秘的梦境,放大彩墨艺术性的表现。这是他的艺术自由和灵魂自由,也是他的“彩墨秘境”能够充满玄思妙想,且能够不断推陈出新,走在时代前沿的活水源头。

“彩墨秘境”开拓者——鲁迟 | 艺术杂谈

鲁迟 山水001 50x49cm

画家简介

“彩墨秘境”开拓者——鲁迟 | 艺术杂谈

鲁迟

国际文学艺术联合会名誉主席

国家一级美术师

民盟中央美院理事

民盟江苏国风书画院理事

民盟江苏摄影家协会常务副会长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人才研究所客座教授

江苏美术家协会会员

江苏花鸟画研究会理事

江苏收藏家协会常务理事

江苏省收藏家协会书画鉴定委员会副会长

江苏省艺术家书画研究院副院长

南京师范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创作研究部副部长

江苏省政协友好协会会员

中国画院特聘画师

相关文章

  • 和田镂空纹丝立凤白玉簪赏析[图文]
    和田镂空纹丝立凤白玉簪赏析[图文]

    和田镂空纹丝立凤白玉簪古代人们用来绾定发髻的长针被称为“笄”,发笄的形式多种多样。自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开始就已经有了陶笄、骨笄,表明这个时期就已经出现了束发固冠的头饰。自殷商之后,骨笄成为普遍使用的饰物,而且越发精美。由于历史的原因,笄离我们相对较为遥远,而簪和钗却是我们所熟知的。簪是在笄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的,而钗是由两股簪子交叉组合而成。秦汉时期的发饰有玉簪、钗、...

    1739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从百年美术到“新岭南文化精神”[图文]
    从百年美术到“新岭南文化精神”[图文]

    《其命惟新——广东美术百年大展》于7月8日至23日在中国美术馆隆重展出。CFP供图梁江(广州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协理论委员会副主任,原中国美术馆副馆长、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所长)“百年大展”的最大贡献是思想上的贡献我留意到近日媒体采访李劲堃主席的一段话。他说,现在做展览已进入“理论策展、学术策展”的新阶段,我觉得,这一提法很敏锐。他前几年主持做了好几个学术展览,产生了全国性影响,因而特别...

    1334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中国艺坛具有学术性价值作品的代表人物—杨育才[图文]
    中国艺坛具有学术性价值作品的代表人物—杨育才[图文]

    名家评画录:昔板桥善画墨竹,用浓墨笔笔清晰。今观杨育才之墨竹,浓淡结合,层次叠出,前后交映,且率意天真,再出新意,倘燮(郑板桥)兄见此当愧弗如也。邓福星 庚午夏育才善写竹,近又画牡丹;独创渍色法,别开新生面;既可见笔墨,西法融其间;花叶不勾骨,更显色斑烂;雅俗共欣赏,观者都称赞;循此再努力,奇葩更鲜艳;杨育才溃色牡丹新作,观后口占俚句,题之以共勉。乙酉孟夏 邓福星人物简介:...

    1926 艺术评论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美术百科
  • 高校艺术博物馆应更有作为[图文]
    高校艺术博物馆应更有作为[图文]

    ——专访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常务副馆长杜鹏飞在清华大学东南校门附近,一座充满几何线条、中心对称、自然光线等元素的建筑——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从2016年9月开放伊始便引起人们的关注,十余场国内难得一见的高品质展览在开馆之时与观众见面。两年多过去了,这座满载着1.3万余组(件)藏品的艺术博物馆通过一个个高质量的展览、丰富深入的公共教育活动越来越为人们熟知与认可,许多人亲切地称其为“清华艺博” 。...

    932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 仅展一天的傅山作品《丹枫阁记》 背后有怎样故事[图文]
    仅展一天的傅山作品《丹枫阁记》 背后有怎样故事[图文]

    现场展出的傅山《丹枫阁记》 绢本明末清初傅山的书法艺术影响极大,而《丹枫阁记》更代表了傅山书法艺术的最高成就之一,在中国书法史上,其真迹为山西渠姓藏家所藏,且三百年来未出昭余(即晋中祁县)一步。因此,世人很难一睹其真容,所见多为印刷版本。2017年恰值傅山先生诞辰410周年,11月26日,由太原市晋祠博物馆、《中国书法全集》编辑部、傅山学社、傅山研究会、梦边文化主办傅山《丹枫阁记》国际研讨会将...

    1540 艺术评论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美术百科
  • 揭秘为何吴越地区原始瓷器型多仿青铜礼器[图文]
    揭秘为何吴越地区原始瓷器型多仿青铜礼器[图文]

    战国原始瓷盖鼎商至周,由于统治阶层对礼制的加强,一些用于祭祀和宴饮的器物,被赋予特殊的意义,成为礼制的体现,这就是所谓“藏礼于器”,这类器物被称作“礼器”。礼 器则以青铜礼器为多见,其有六大类:炊器、食器、酒器、水器、乐器和杂器。对比分析考古发掘出土的原始瓷器形,我们发现原始瓷存在大量的鼎、尊、罍、簋、 匜、鉴、盂、豆等仿青铜礼器的器物,至春秋、战国时期也有一部分钟、錞于等仿青铜乐器。吴越文化...

    1721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党旗飘飘喜迎建国70周年:马建民艺术赏析[图文]
    党旗飘飘喜迎建国70周年:马建民艺术赏析[图文]

    马建民,笔名马野,北京市人,主攻国画山水、花鸟。数年来上追宋元和大家作品的至臻境界,进学虚谷、八大山人、石涛等诸家的写意精神及笔墨神韵。以京西太行山脉人文文化和秀美的自然景观相结合,极大地丰富了创作内涵。他的画风冷峻雄奇,皴法独到,大气精妙,工细绝伦,挥洒酣畅,浑然天成;笔画层层分染,笔情恣纵,苍劲圆秀,逸气横生,将自然之质提炼升华至精神层面;他的作品具有民族意识、时代生活气息。可以感受到他个人...

    1084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被低估的严复书法[图文]
    被低估的严复书法[图文]

    《初等小学堂习字帖》中的严复草书清早期,书法艺术并未能延续晚明时期那种激动人心的缤纷面貌,反而在“馆阁体”的束缚中一步步走向板滞和靡弱,延续了千年的“帖学”一脉自此走向衰微。随着清中期考据之学与金石文字之学的兴起,清朝的学术风向随之发生重大转变,而中国书法也同时来到历史的分水岭。在包世臣等人理论的鼓吹下,新兴“碑学”在与传统“帖学”的对抗中一步步占据上风,以苍劲雄浑的金石趣味为旨归的“碑学”书...

    990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孔祥东评郜科:生命与艺术的相互滋养[图文]
    孔祥东评郜科:生命与艺术的相互滋养[图文]

    郜科接受《周末艺术》专访。摄影/潘安琪人人都知道,做自己喜欢的事最快乐。对于有艺术天赋的人尤其如此,因为艺术没有直接的实用价值,在以前,小孩表现出唱歌、跳舞、绘画等喜好,常常遭到主流价值观的扼杀。当然,现在的小孩已经很幸运了,在艺术品市场财富效应的引导下,在父母望子成龙的急切心态作用下,艺术爱好已普遍受到了重视。上世纪50、60年代出生的人,少年时段基本没有课业压力,社会生活又很贫乏,许多人会...

    543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白国文艺术世界的文化视野[图文]
    白国文艺术世界的文化视野[图文]

    [艺术简介]白国文,回族,1946年生,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文化部现代工笔画院副院长,辽宁省美术家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顾问,盘锦辽河画院名誉院长。曾任辽宁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铁岭市文联副主席,铁岭市美协主席,铁岭画院院长,盘锦辽河画院院长。作品多次在国内外展出并在全国美术展和省美展中获奖,多次在全国和省美展中任评委。出版有专著《新工笔花鸟画表现实技》,《中国近现代名家精...

    1134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马克·罗斯科:一个不折不扣的“倔老头”[图文]
    马克·罗斯科:一个不折不扣的“倔老头”[图文]

    艺术家马克·罗斯科(Mark Rothko,1903-1970)“我年轻的时候,从事艺术是一件孤独的事情:没有画廊,没有收藏家,没有评论家,没有钱。但那是一个黄金时代,那时我们一无所有,不害怕失去任何东西,我们拥有想象力。现在的情形完全不同了。这是一个充满了冗词赘语、活动、消费的时代。……但我相信那些从事艺术的人们,渴望找到一种安宁的状态。——马克·罗斯科”提及马克·罗斯科(Mark Ro...

    1402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老画家周方德 与“牛”相伴一甲子[图文]
    老画家周方德 与“牛”相伴一甲子[图文]

    辛丑牛年,而八十岁的老画家周方德,已经画了六十年的牛。放牧“我生来笨拙,偏偏要学画,少时放牛,故而平日喜欢画牛。”这是周方德在自传《泼墨》后记中的第一句话。周方德小时候饱受饥寒、失学、被人欺凌之苦。好友赵乐强形容他是一位极早开始阅读人生这本大书的人。“当时家中经历变故,一些能卖钱的家什都卖光了。看见小伙伴们背上书包去上课,我很羡慕。为了糊口,我只好休学去放牛。”周方德回忆道。“起初,我放的是一头...

    1132 艺术评论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美术百科
  • 吴道子凭什么是画圣?[图文]
    吴道子凭什么是画圣?[图文]

    古往今来有很多著名画家,顾恺之、周文矩、阎立本、韩滉等等等等,但只有一个人被称为画圣!他就是唐代大画家吴道子!吴道子草根出身、父母早亡,毫无背景的他是怎么成为画圣的呢?接地气的宗教画吴道子的艺术成就表现在很多方面,其中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是他独具风格的宗教画和人物画。吴道子草根出身,他的宗教画也具有浓郁的世俗化倾向,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接地气。《送子天王图》 纵35.5厘米,横338.1厘米 现...

    886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从齐白石画作看当下中国画创作的反思[图文]
    从齐白石画作看当下中国画创作的反思[图文]

    齐白石《山水十二条屏》去年底在北京保利以9.315亿元成交,成为中国最贵艺术品,齐白石艺术作品再次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而在此前由北京画院主办的2017“齐白石艺术国际研究中心第五届年会”上,与会学者研究讨论的范围包括了齐白石的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以及篆刻和诗文艺术,同时也涉及了齐白石的生平交游以及作品收藏情况,其中颇多新的观点。由北京画院主办的“齐白石艺术国际研究中心第五届年会”共分为三个场...

    1547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陈绶祥谈艺术哲学与国画[图文]
    陈绶祥谈艺术哲学与国画[图文]

    11月6日,“艺理交融·公能并进”第十一届哲学文化周名家讲座在津南校区东业务楼报告厅举行。活动邀请著名美术史家、文物鉴定家、书画家陈绶祥教授主讲“艺术哲学与国画”。讲座由南开大学书画艺术与美学研究中心主任尹沧海教授主持,哲学院副院长李国山,党委副书记、副院长杨晓峰与上百名师生一起参加。年逾七旬的陈绶祥站在讲台前,在白板上略略几笔便将中西方绘画的审美差别以直观的方式展现给大家。在娓娓讲述中,陈绶...

    522 艺术评论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美术百科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