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除了“寻宝人”和“鉴宝人”文化也需要“守护者”[图文]

时间 : 04-26 投稿人 : 子利 点击 :

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典藏丰富,博大精深。近年来,越来越多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了起来,越来越多年轻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觉热爱也由衷自信。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题材的国风国潮节目不断产生“爆款”。《中国诗词大会》《国家宝藏》《典籍里的中国》《还有诗和远方》《万里走单骑——遗产里的中国》等文化节目,熔铸了历史与当下、传统与现实。

文化节目如何“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可行路径在哪里?如何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7月16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召开“中国节日”系列节目暨文化节目创作座谈会,总结有益实践。

除了“寻宝人”和“鉴宝人”文化也需要“守护者” | 美术评论

文化自信

让守正有“根”创新有“魂”

文化自信激发使命感与责任感。这一点,广电人有切身的深刻感触。从老牌节目《梨园春》对传统戏曲文化、《武林风》对中华武术文化、《汉字英雄》《成语英雄》对汉语言文化的传承,到“新秀”《唐宫夜宴》等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内涵的弘扬,河南广播电视台的探索实践紧紧围绕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扎根中国文化的土壤。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力量,我们必须更加坚定文化自信,自觉肩负起传播文化自信、唱响时代强音的社会责任,创作生产更加丰富优秀的文化产品,源源不断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河南广播电视台党组书记、台长王仁海介绍。社会的广泛认可,让他们对弘扬传统文化、走文化兴台之路信心更足、决心更大。

文化自信让守正有“根”、创新有“魂”。创新绝不等于盲目的标新立异,唯有守正,创新才能行稳致远。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王立群在“中国节日”系列节目中品出了“敬畏”二字,“没有敬畏就没有尊重,没有尊重就没有弘扬”。《唐宫夜宴》中,14位宫廷乐师从《簪花仕女图》《捣练图》《明皇幸蜀图》等一幅幅古籍名画之间穿行而来;实景版《纸扇书生》途经嵩阳书院、嵩岳寺塔、中岳庙、老君山,一路起舞,兼容并包;国风舞蹈《洛神水赋》,舞者化身洛神,以《千里江山图》为背景,在水中演绎飞天姿态,跨越1000多年,重现飞天壁画雍容神韵……艺术呈现出新,话语表达更新,内涵意蕴有时代新意,但我们发现,节目中历史传统的厚重底色没有变,中华美学的精神本色也没有改。守正创新的“根”和“魂”来自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因为自信所以自觉,因为自信所以内心笃定、脚步坚定。

改革赋能

机制显活力创作添动力

“好节目好作品的产生,根本上靠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的支撑。必须勇于创新,深化改革,持续推动文化发展理念、方式、制度、机制的改革。”河南省委常委李亚提出。

随着互联网新媒体的异军突起,广电媒体面临着新的挑战。求突围、谋发展,路在何方?一系列现象表明,改革是文化繁荣与文化发展的动力所在。以改革赋能,机制才能彰显活力,创作才能平添动力。

河南广电从“三个建立”谋篇布局。他们建立多劳多得的薪酬激励制度,向宣传一线、创作制作等关键岗位倾斜,大力奖励在社会效益、节目创新、媒体融合等方面有突出贡献或重大突破的项目。他们建立人尽其才的项目化择优机制,让年轻化的团队在良性竞争中释放潜能。他们建立优质资源整合机制,将多个部门整合成全媒体营销策划中心。“中国节日”系列节目实现了从原来的电视台文艺部“单兵作战”到全台力量“集团会战”的转变,主创放眼全国选调节目拍摄制作,与多个平台展开合作,实现更大空间的优质资源整合。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坚持“公益、文化、原创”的创作方向和“小成本、大情怀、正能量”的工作要求,着力实施“新时代精品工程”“中华文化广播电视传播工程”“广播电视创新创优工程”等,引导广电播出机构围绕诗词歌赋、传统民俗、国宝非遗、戏剧戏曲等题材创作优秀作品,“星光奖”等政府奖项也向文化类节目倾斜。2019年度24个创新创优电视节目中,文化节目就有10个,占比超过40%。在第二十六届“星光奖”7个获奖电视文艺节目中,《上新了·故宫》等文化节目占5个。

北京大学教授俞虹打比方说:“就像播种下一粒粒种子,在改革创新孕育的这片沃土上,总会持续不断地结出硕果。”

融通现实

下足功夫方能深入时代

文化节目正在引发“文化热”。“节目热”带来了“博物馆热”“文创热”“汉服热”,多家博物院成了年轻人心中的“网红”,一些年轻人穿起汉服,打卡城市地标。

这充分说明,在社会快速发展、多元文化盛行的今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记忆可以被唤醒、被发掘,旺盛的文化需求可以被生发、被激活。关键在于传统文化的内在神韵是否与新时代的社会生活相融相通,是否契合新时代受众的审美需求与内心期盼,是否做出我们这个时代的新表达。

“中国节日”系列节目创作者深入挖掘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等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创作出穿越时空、连接传统与现代的“奇妙”系列。借助AR(增强现实)、VR(虚拟现实)、MR(混合现实)技术,中国文化与现代艺术和技术相结合。“唐宫小姐姐”从古老画卷中走出,《清明上河图》《千里江山图》、莲鹤方壶、妇好鸮尊、贾湖骨笛等文化宝藏活了起来、动了起来,厚重、古朴、有距离感的历史文化严肃形象变得更加生动、有趣,传统经典变得美轮美奂。主创把“小屏”传播放在首位,植入交互、开放、共情等互联网传播元素,注重话题发酵,打造长尾效应。特别注重用年轻人喜欢的话语体系和审美方式制作节目,让节目更具沉浸感和代入感。观众发现,节日是传统的,表达是青春的,节目内容是历史的,传播手段是现代的。

“我们要进一步增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传承文化精髓、弘扬美学精神、融入日常生活,激发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生命力。”中宣部副部长,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党组书记、局长聂辰席说。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人文荟萃,为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宝藏和深厚的人文滋养。做好传统文化时代表达这篇大文章,需要涌现更多的“寻宝人”“鉴宝人”“守护者”,向世界传递中华文化之美。

相关文章

  • 陕西民办博物馆调查:多数亏损运营[图文]
    陕西民办博物馆调查:多数亏损运营[图文]

    自从2000年以来,陕西省涌现出了不少的民办博物馆,总数已达到74家之多,这些博物馆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陕西省独特的自然和人类文化遗存,也丰富了公众的知识视野。然而在现实中,民办博物馆的生存运行却大都处在一个尴尬的境地,来看记者的调查采访。旬阳县太极城民俗博物馆 资料图旬阳县太极城民俗博物馆位于旬阳县老城内的一条深巷中。2016年12月中旬,记者来到这家民俗博物馆时,发现里面冷冷清清,没有一位参...

    348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数字时代 如何保护博物馆数字影像著作权?[图文]
    数字时代 如何保护博物馆数字影像著作权?[图文]

    元代张观《疏林茅屋图》,北京故宫博物院藏近期,腾讯发布“艺术+”计划,上线“博物官”小程序,帮助艺术爱好者识别名画,了解名画背后故事。腾讯计划联手100家博物馆,为艺术品提供数字化展现。今年7月,腾讯与北京故宫博物院宣布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后者向腾讯开放经典藏品图片,通过腾讯开展表情设计、游戏创意开发。无独有偶,台北故宫博物院也在7月宣布,今后所有在OpenData专区公开的图像和文物资料,均...

    1736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 2020 哪些艺术家的需求量最大?[图文]
    2020 哪些艺术家的需求量最大?[图文]

    与全球经济的大多数行业一样,2020年对艺术市场来说是史无前例的一年。COVID-19 的大流行使大多数重要的线下活动被取消,迫使博览会、拍卖会和诸多重大展览改为线上举行。也正是因为如此,艺术市场开始萎缩。一份报告发现,2020年上半年画廊的销售额下降了36%;另一份报告则显示,与同期相比,佳士得、富艺斯和苏富比的拍卖销售额下降了49%。2020年第一季度末前后,因疫情不得不停摆的线下艺术活动数量...

    1218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 中国将进入企业收藏时代[图文]
    中国将进入企业收藏时代[图文]

    在中国,艺术收藏渐渐从个人行为转向了企业收藏。2016是企业收藏热年2016年度中国市场范围内,包括大陆和港澳台地区,一共出现了15件过亿元拍品,这些背后买主们有超过一半的壕们露过面,这其中既包括年度大热的企业金主,亦包括一些资深的藏家。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苏宁博物馆在北京保利2016秋拍“中国古代书画夜场”中,竞得清宫旧藏任仁发《五王醉归图卷》,成交价3.036亿元,创下迄今为止年度最贵艺...

    1827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2020最强影响力艺术家—陈亚莲[图文]
    2020最强影响力艺术家—陈亚莲[图文]

    名家简介陈亚莲,艺术家,策展人 ,影视出品人,词作家,编剧,导演,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学艺术创作院美术研究员,曲阜师范大学教授,北京女美术家联谊会副会长,中国华侨公益基金会国际艺术发展基金主任,中国收藏家协会当代艺术收藏委员会副会长,中国侨联青联委员,北京大学海外侨领中国国情研修班美学教授,中华英才杂志专家委员会专家。破茧成蝶—陈亚莲的艺术征程———武玲很难用一篇简单的文章定义陈亚...

    566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 谈画家许振的水韵青花山水作品[图文]
    谈画家许振的水韵青花山水作品[图文]

    画家许振 画家介绍:许振,又名许朕,字鹏举,号青龙山童,著名画家,一级美术师,“水韵青花”开创者、新黄山画派代表性画家。1962年生于安徽。1986年毕业于阜阳师大美术系。1994年毕业于北京画院高研班。现为北京元亨书画院副院长、中国新水墨画院专业画家。以水为魂,以色为象——谈画家许振的水韵青花山水作品文╱王进玉遍观我国历代画论可以发现,各个历史时期对气韵的认识与理解,大都在用笔和用墨...

    395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学术不端正 迟早两行泪[图文]
    学术不端正 迟早两行泪[图文]

    拥有三十六个博士头衔的胡适何谓学术?借用复旦大学葛剑雄教授的话说,“学”是学问、做学问的态度,乃至人品及思想;“术”则是“把‘学’转化为客观存在的一种产品”。有人说,学问做得好的,人品都不会太差。国内外最顶尖的一流大学,倒不见得有最先进的设施设备,但必定汇聚了一批风骨端正、坚守底线且专业过硬的学者。他们是会散发光芒的人,即便衣着朴素貌不惊人,可当你见过他们听过他们说话,你就知道了什么是独立,什...

    1745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街头涂鸦挂进富豪家[图文]
    街头涂鸦挂进富豪家[图文]

    不久前,神秘涂鸦艺术家班克斯在自己的作品《女孩与气球》以104.2万英镑(约合人民币939万元)高价落锤的一刹那,远程操纵,在拍卖现场的众目睽睽下“毁坏”了作品。这一事件经过社交媒体的“引爆”,着实掀起了“班克斯风潮”。艺术家本人表示这是对“市场的抗议”,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件被“再创作的作品”,得到了众人关注,更拥有了新的名字《垃圾桶中的爱》,买家表示一定会继续交易收藏作品。这是艺术家对市场的反抗...

    1513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丹山纪行图卷》:三百年后的作者之辨[图文]
    《丹山纪行图卷》:三百年后的作者之辨[图文]

    3月18日,15年来未曾展出的上海博物馆书画珍品《丹山纪行图卷》与观众见面,并成为该馆绘画馆常设展中的展品之一。从清康熙年间起,这幅画的作者就被张冠李戴,原作者元代画家顾园一直被误认为是明代画家顾琳。经过上海博物馆专家的深入研究,真相才被发现。《丹山纪行图卷》是绘画史上为数不多的描绘丹山赤水的代表作之一。上海博物馆所藏的这幅《丹山纪行图卷》来自晚清著名书画收藏家、吴门过云楼主人顾文彬家族的捐赠...

    211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 杨万政:莽莽西部 大美祁连---王录山书画艺术欣赏[图文]
    杨万政:莽莽西部 大美祁连---王录山书画艺术欣赏[图文]

    王录山近照杨万政和录山相识已有三年多了,早在之前就知道他画画画的好,并且文章也写的不错。前不久我看到他的一幅新作,心中感触颇深,所以就写了这篇文章,可能矛盾很多,不当之处,望大家教正。当这幅表现西部的作品映入我眼际时,不知是为何,视觉受到很大的震撼,在生活和学习当中,我是一个对书画和文学感兴趣的人,可我更是佩服前着。书画艺术对人不仅仅是一种艺术享受,更是一种身心的提高与塑练。录山他生在西部...

    709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纽约军械库展会:意大利画廊零缺席与疫情下的变革[图文]
    纽约军械库展会:意大利画廊零缺席与疫情下的变革[图文]

    2020年纽约军械库展会已于纽约当地时间3月8日落幕,今年的疫情迫使不少艺术活动停摆,此时选择坚持的军械库展会更受关注。“澎湃新闻·艺术评论”(w w w.thepaper.cn)驻纽约特约撰稿人在现场观察发现,意大利画廊做到了零缺席,同时众多参展画廊都不愿放弃这次露脸机会,加强服务与全球买家沟通。与往届相比,今年展会突出艺术教育和服务功能,着力提升商业展会学术价值。此外,新媒体作品也日益成为关...

    1656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在全球性文化大格局的今天该怎样看待艺术[图文]
    在全球性文化大格局的今天该怎样看待艺术[图文]

    “ART ON TRACK”专列一角今天,如果一种艺术的风格或体裁的发展已经枯竭,或与大众脱离了联系,仅剩下一些死去的经典作品或大众无法欣赏的先锋派作品,那么情况就不妙了。 ——艾瑞克·霍布斯邦 特约采写 郁婷 右面的这句话,是英国近代著名的文化史学家、艺术研究学者艾瑞克·霍布斯邦在其最后一部著作《FRACTURED TIME》中关于探讨20世纪的文化发展时所说的...

    1563 艺术评论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美术百科
  • 翰墨传承 艺术名家——朱永成[图文]
    翰墨传承 艺术名家——朱永成[图文]

    艺术简介1962年出生于广州, 1984年广州美术学院国画系本科毕业,1987年广州美术学院国画系硕士研究生毕业, 1990年赴澳大利亚留学,在南昆士兰大学攻读现代艺术, 1994年回国任教于广州美术学院,副教授。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澳大利亚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广州市国画协会会长,西关画院院长,荔湾政协书画院院长,广州梅社书画院副院长。代表作品有《春潮》、《红五月》、《丹青岁月》。出版...

    963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 “扩张”的雕塑[图文]
    “扩张”的雕塑[图文]

    王鲁炎的金属装置雕塑《锯》(左)和邵亦农的金属装置《天地罗绮》(右)互为张弛曲折、寻找、意外、发现。在上海油画雕塑院美术馆,“2012首届上海雕塑计划——生活维度展”给予了观众一种似于江南园林的路径体验,在一个不到2000平方米的闭合空间里,意图实现关系和节奏。被看作体制内正统美术代表的上海油雕院,第一次对当代观念艺术做出这样年轻、多元且具实验...

    366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 解读西藏阿里黄金面具:或与古老王国密切相关[图文]
    解读西藏阿里黄金面具:或与古老王国密切相关[图文]

    图为曲踏墓地出土的黄金面具来自西藏阿里的黄金面具仝 涛首都博物馆在这个春天推出了“天路文华——西藏历史文化展”。在众多精美展品中,一面刻画有独特神秘纹饰的黄金面具摆在展览第一部分“文明溯源”显眼的位置。这是西藏阿里地区发现的第一面黄金面具。时间回溯到2009年7月。筑路工人在西藏札达县西郊修建巴木公路时,推土机翻开一座埋葬很深的洞式墓,潮湿阴冷的墓穴和琳琅满目的随葬品豁然重现。根据发掘者札...

    758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