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桥》(版画) 古元美术馆藏 古元 作
《访问巴基斯坦组画——新娘》(中国画) 林墉 作
梁少锋
百年广东美术的成功经验,首先体现在其变革创新精神。其中尤其值得称道的,当属最早在国内出现的油画、木刻版画及本土的中国画,当然其中又以岭南画派为独树一帜。岭南画派的代表性人物高剑父高举起“折衷中西、融汇古今”的革新旗帜,开创了中国绘画创作的一条崭新的道路,并引领了一个新的流派——岭南画派的创作,集中地体现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高度自觉和文脉延续,又创造性地吸收了西洋画的创作技法,推陈出新,在中国画坛立起一座艺术的丰碑。
其次,广东的有识之士往往有一种大象气度和史观情结,无论是改良者康梁还是辛亥革命者孙中山,抑或共产党人周文雍、陈铁军,甚或文艺方面的一些代表性人物如冼星海等,他们均自觉地将个人事业与时代洪流融汇到一起,成为领风气之先者,突出表现为一种家国情怀。如20世纪上半叶前往欧洲学习的广东画家,在欧洲博物馆中观摩到大量史诗作品,更加明确了艺术作品中史诗性的重要价值,因而他们回国之后都一方面在教育教学和社会美术普及中竭力引介,一方面在创作上以大型主题性绘画加以倡扬。林风眠具有“深刻主题”的作品,展现了史诗性艺术对崇高美感与悲剧美学的表达;鲁迅倡导的新兴版画运动影响了李桦、黄新波等一代广东青年画家,他们大量的木刻作品都是当时底层生活的写照,是劳苦大众努力抗争的再现,成为代表大众呼声、向黑暗势力抗争的利器,作品尺幅虽小,但往往呈系列主题,也彰显出鲜明的史诗意识;在民族存亡的紧要关头,艺术家走出象牙之塔,投身广阔的社会现实,奔赴抗战前线,创作了大量反映中国军民抗战的美术作品,在司徒乔、罗工柳等人的壁画、油画作品中,革命性与人文关怀相结合,发展了现实主义的绘画史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为了塑造新中国的形象,表现新的民族精神风貌,出现了潘鹤的雕塑《艰苦岁月》等史诗性的作品;吸收前苏联的美术经验,广东画家还创作出一大批史诗鸿篇。在这些作品中,历史感与现实性交融,纪实手法与象征形式并用,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准和文化价值,甚至于在表现新中国勃勃生机的关山月(与傅抱石合作巨幅山水画《江山如此多娇》)、黎雄才等的新山水创作中,也体现了自觉的史诗意识。同样地,这种时代特征与人文关怀在新中国时期杨之光的作品如《不灭的明灯》《一辈子第一回》《矿山新兵》里也体现得十分浓烈。从本次大展中,我们时刻感受到百年广东美术与时代同行,与中国社会的沧桑巨变同构,在20世纪前半叶的艰难曲折和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波澜壮阔的发展中,表现出独有的时代特征和丰富姿彩,成为中国美术宝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矿山新兵》(中国画) 中国美术馆藏 杨之光 作
纵观广东美术百年大展,以全景式铺排、断代式呈现,佳作迭出,人才辈出,蔚为壮观,基本概括了广东美术百年发展脉络,展现了历经百年前行路上,广东美术始终立于时代潮头、领风气之先的雄姿,从洋洋大观的展出作品里,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广东美术淳厚的底色和沉稳的根基。
回顾广东百年美术史,我们超脱于这些美术家的个人追求、艺术成就、历史影响之外,更多的是感知到广东艺术家身上的那种文化特质、精神品格和历史担当。正是这种文化特质、精神品格和历史担当,才有了别具一格的岭南文化,才有了中国近现代革命首先发端于广东而不是别的地方、改革开放首先在广东先行而不是别的地方。从这个意义上说,广东美术百年大展给了我们更多的是启迪,其中收获最深刻的一点就是,广东人文精神不仅表现在广东美术、广东文艺格局中,更是体现在社会变革的各个层面,而广东的艺术家也在作品中予以最生动的表现。
第二,艺术家在其艺术实践之路上应具有辩证思维和成熟的心智态度。一方面要把传统看成不断演化渐变的、不断丰富充实的历史长河;另一方面,当我们在吸收外来艺术的时候,不要一味用西方的东西代替中国的优秀传统。
第三,在对待新与旧、创新与传统问题上,应以历史的眼光看待历史。我们在迎接新的多元格局的时候,也证实了多样化可以共存。中国传统和创造是通变的关系,不是对立的关系。
第四,广东艺术固然姓“广”,但只是说明广东艺术本体应该具有的广东元素。在对待艺术文化的共性上,我们仍要发扬革新精神,积极吸收外来文化中的优质养分,从而极大地促进岭南文化的繁荣发展。与此同时,我们要以历史的、发展的眼光全面审视和充分认识地域文化的个性和价值,营造地域文化有充分发展空间的氛围,充分激发地域文化的个性与活力。
第五,艺术是养心的,也是化人的,因此艺术家应该是有高度修为的一个群体,成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艺术家既要让艺术从于心,同时还要兼顾审美世界,只有遵从艺术规律、把握艺术方向,并将两者有机地统一起来,才可以找到通往艺术高峰的路径。
广东美术百年大展无疑将成为一件重大的文化事件,广东在美术学术研究和理论探索上所具有的独特而前瞻的发展眼光、广东美术百年大展组织者的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均值得其他艺术门类学习和借鉴。
(作者系广东省文联副秘书长、广东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专职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