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欣赏抽象派犹如听交响乐[图文]

时间 : 04-01 投稿人 : 雪兔 点击 :

欣赏抽象派犹如听交响乐 | 美术资料

展览现场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正在展出的《从莫奈到苏拉热:西方现代绘画之路(1800-1980)》展览中,有不少立体派抽象派作品,面对这些作品,不少观众很迷茫,点彩派还有个形,认不出形的作品怎么欣赏呢?

有触动就好不必言传

让-米歇尔·阿特朗的作品《无题》是一幅抽象画。欣赏这样的作品需要依靠自己的想象与体悟:画家画的是只大鸟?还是变形的人物?这些不那么重要。观者只需用心去感受,真诚感受到了,有所触动就很好了,不需用语言说清楚,感受就是作品的主题。抽象派绘画没有能够辨识的具体形象,也就没有了文字主题。抽象画使用形式语言,因此只有形式主题。形式主题不可言传,只能体会。不少抽象作品无题,或标明作品第几号,如同西欧古典交响乐许多只有标号一样。我们欣赏交响乐,感受到或优雅、或激昂、或哀伤即可,能够将优雅、激昂、哀伤说清楚吗?说不清楚的,这便是抽象艺术的最大特点。

既然不必在意画的是什么,那么应该关注什么呢?形式语言。

抽象艺术的形式语言是通过形与色的节奏来表达的。我们欣赏这幅作品,粗看只是红、黄、灰、黑四色,其实内含丰富。黄有两种,土黄与草绿;灰色变化丰富,有倾向蓝的,有倾向淡玫红的,还有倾向草黄、柠黄的;这幅作品中的黑色如定海神针,它将各色分割,又使不同色和谐相处;用黑色造型,变化多端,有线的粗细对比,有线与面的对比,还有线的走向产生的韵律……

人的视知觉会将相同或相似的形或色组织起来同时感觉,这样每个颜色、每根线、每个点或面的大小、分布与间隔就会产生节奏感;画面形色整体观赏时就会产生各种呼应、“和弦”,如同音乐交响节律感。这种交响节律感因人而异,大致相似,喜恶由自己判定,喜欢的会有较深的心理生理“反应”,类似共鸣一般,不喜欢的会立即放弃观赏。欣赏抽象绘画的历程大致如此。

欣赏抽象派犹如听交响乐 | 美术资料

《纯粹主义老静物》

点阵图、差异比、视觉节律

画面中什么是节律呢?节律怎么产生的?

我们又要回到点彩派了。点彩派画家实质是用手工制作的(现代)点阵图,这个伟大的创造在现代数码科技的帮助下实现精细化,极小的一个点中还能区分成十个等级不同的大小,丰富了层次;点阵图,即单位面积中点的数量,每个点光的强弱与波长不一样,点与点之间就会产生比例关系,它们都能用数来表达,于是,组成点阵图的差异比可以用数码显示。

这是反向推演。正过来说,数码图像就是依靠点的差异比产生的;差异比可以产生图像,却不一定产生美,美与不美在于特定的差异比关系。有数码技术的支撑,我们应该很容易将世界名画图像输入计算机中,记录下它们特定的差异比关系,这些便是美的关系的数码显示,人类第一次可以用科学数据确定美的关系。大量记录、存储,并且使用函数运算改变形与色,保持美的关系不变,这样大师们的珍贵遗产不仅仅供后人观赏,还能帮助后人大规模美化生活,进入实际运用领域。信息时代的造型艺术由此将带来革命性变化。

这个差异比无处不在,只是在古典油画中被具体形象遮蔽了,我们经常会在绘画中感到节奏与韵律,却始终停留在借用音乐概念的水平上,在绘画中什么是节奏,怎么产生韵律始终说不清楚。是点彩实验成功才将视觉节律的内在状态放大显现出来。

其实具象也要依靠形色的冷暖、浓淡、深浅、大小、阴阳、虚实,交替交织地造型,舍此没有其他方法。所有这些关系都是由差异比产生的。当我们形成节律审美图式,再度观赏写实作品时,会获得前所未有的深刻体验和审美享受。

美是科学的

修拉的点彩派与当代数码技术的完美结合完成了一件惊世之事,它证明了古代哲人对美的定义:亚里士多德认为“美在事物的形式和比例”;达·芬奇认为“美在比例的和谐”;狄德罗认为“美在关系”。这些天才们都提到了比例与关系的问题,但都没提到数。只有公元前的古希腊数学家、哲学家毕达哥拉斯说得最准确,他认为“美是数的比例与和谐”,他的天赋直觉在当代被证实了,由此美学进入了一个由数学模式支撑的崭新阶段,使一个始终处于感觉状态的概念变成可测算量化的科学。

可量化的科学美并不妨碍人们的创造,西欧古典音乐从定音、调性、和弦、对位等等乐理都由感觉转换成科学测定。它揭示了感知的“科学”美。这些对声音感知“科学”美的测定,没有妨碍艺术家的创造,反而大大促进了抽象古典音乐的大繁荣。点彩派也源于科学的光谱与色立体,光谱与色立体成功地帮助感觉创造出现实生活中看不到的美景。

差异比可以产生图像却不一定产生美。美的标准是什么?是客观的吗?不是,美的标准在人的心中。

现代量子物理学证明:高频振动为人的意识,低频振动为躯体;人有各种生理周期,有复杂的生命律动,五脏六腑不停地向大脑反馈信息,接受“指令”。人的下丘脑汇聚着神经中枢,是有机体自我调节中心,调节着人的生物节律,影响人的心理、情绪,也受心理、情绪的影响,是人的生理与心理信息交汇处。

人通过感官接受环境的声光各种信息,人在适应环境中又将信息通过下丘脑传递至全身,使人的身心做出相应的反应。

欣赏抽象派犹如听交响乐 | 美术资料

《静物:壶、玻璃杯和橙子》

生理信息与环境信息长年在心理汇聚积淀成人的好恶、情趣、喜怒哀乐等一系列思维习惯,这些思维习惯中包括审美习惯,我们简称为心理节律。体内一切信息都是通过生物神经脉冲进行的,都是有无、多少、强弱的节律编码。这样,环境、生理、心理,三股节律流相汇时就会发生冲突或和谐的不同反应,也会发生类似音乐“对位”的效果,即引发三者的共鸣。这种共鸣人们便会感到美,也是艺术作品有时能够感人至深的原因。

而决定美与不美的关键在于生理节律,不是环境节律。作为有机体,生物节律不容破坏,它规定了环境节律的形式与尺度,也是艺术创新不可逾越的大限。

马克思认为:“美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他没有进一步解释。那么人的本质力量是什么?显然是生命力,现代科技已经证明存在生命律动。那么马克思的意思应该是以生命律动为尺度去衡量判断是否美。他的这句话更像是对艺术家说的,即将自身的生命力外化成作品。

苏珊·朗格认为:“美是有生命意味的形式。”她也指明了美的标准在自己心中,可以解释为艺术家用情感方式表现出自身生命节律的作品为美;欣赏者感受到符合生理、心理节律的作品为美!

美学是人学,以人的生存、繁育、身心健康为审美基础。客观世界一切对人不利的事物、变态的人不可能感到美。

尊重自己的感受也尊重他人的感受

审美从具体形象到抽象节律在西欧有一个几十年的过渡期,欣赏者随画家的创新一步一步地适应。

西欧的观众眼看着一个一个画派的诞生,他们从不适应,抵触,到逐步接受,至今也不能说这些流派已经人人接受。

有了节律意识后,我们就可以从一切作品中将形色各要素“提取”出来,形的方圆、线的长短、点的大小、点线面之间的间隔与相互关系;色彩中相同颜色的大小;不同的分布间距;不同颜色的穿插;补色含灰量的不同及呼应,体悟它们的不同感受所产生的节律关系。

欣赏抽象派绘画的最大特点是不同的接受者会有不同的解读,因为不是具体形象,欣赏者会根据自己的阅历、修养去联想,结论自然不同,有时差异还很大。

比如阿梅代·奥占芳的《纯粹主义老静物》,我初看这幅作品感觉是我当年在工厂时工作台上的机器,按照画家的审美用几何形重组,细看又像是瓶子、杯子与吉他琴。再看题目《纯粹主义老静物》,由此,自己都会有不同的体验。对于不同感受没有对错,只需要用心感受,享受即可。

这需要我们尊重自己的感受,也尊重别人的感受,人的个性、阅历、生命律动都有差异,在节律审美时就会明显地显示出来。

毕加索的这幅《静物:壶、玻璃杯和橙子》很有意思:它介于具象与抽象之间,似乎在诠释从具象演绎成抽象的过程,给予当年的欣赏者审美模式的转换一个适应期。这幅作品壶杯都可辨识,同时,毕加索在壶的抽象中显然使用了人化自然的手法,给壶以生命。我觉得这个壶很像一只小鸡,别人也可以有其他想象与联想。

这些抽象的作品既然很难辨识具体物像,只能将形色的冷暖、深浅、艳淡、大小、阴阳、虚实,提取出来欣赏其节律变化,若能从中感受到生命律动,既是作者创造的成功,也是欣赏者审美的成功。

相关文章

  • 贺岁金条闻鸡起舞 掀起新一轮投资热潮[图文]
    贺岁金条闻鸡起舞 掀起新一轮投资热潮[图文]

    日前,菜百公司全国首发“2017丁酉(鸡)年贺岁金条”,掀起新一轮投资贺岁金条热潮。“贺岁金条有很高的投资和收藏价值。”菜百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说,2002年,中国金币总公司正式发行了新中国第一根生肖题材贺岁金条—— 2003癸未(羊)年贺岁金条,开创了我国贺岁金条市场的先河,迄今已连续发行了15组。2017丁酉(鸡)年贺岁金条共有1000克、500克、200 克、100克、50克和30克6个规...

    1867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说寒亦暖增量资金 艺术市场再出发[图文]
    说寒亦暖增量资金 艺术市场再出发[图文]

    当市场认为艺术品拍卖行业处于“寒冬期”时,有人却将注意力投向潜力巨大的艺术品行业未来发展空间!业内人士认为,伴随着增量资金不断扩大,大众艺术品需求被释放,艺术品行业将快速发展!按相关变量估算,2014年,中国艺术品及工艺品市场规模2137亿元,到2020年将达到6000亿元。其中,拍卖行业一马当先,引领市场回暖风向,市场规模在未来五年将达到近3000亿。吴湖帆1952年作《萱堂春永》,成交价20...

    1067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古玩商不与外行人交易的门道[图文]
    古玩商不与外行人交易的门道[图文]

    不进行交流沟通和交易的原因有:1、一些爱好古玩的人,虽然很喜欢,但是不懂得买卖古玩的基本规矩,更不知道古玩的真与伪,买回去以后,到处找人鉴定,如果有人说假,说东西不对,甚至说买贵了,便找商家要求退货。由于古玩行业有规矩,买古玩凭的是眼力,无论买真了还是买假了都没有退货找后账的,只要业界被传这个人有退货的毛病,要么今后不交易,要么迟早会被他(她)所信任的行家玩死。行家也是对客户有很高要求的。什么...

    908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白金:我的诗画人生[图文]
    白金:我的诗画人生[图文]

    【编者按语】年逾八旬的白金老人,是一位学养深厚的艺术大家,一直大隐于市,今天推荐给大家,不仅是让大家了解他的艺术成就,更重要的是揭示文化修养与艺术质量的关系。当代画家多如繁星,却见到的是繁星般的画画匠人;能画两笔的不会题款,能写字的提笔无词,更不说即兴赋诗于画作纸上了;致使艺术品相苍白无力,这样下去,诗书画的文脉承传令人忧患。为此白金先生的艺术人生就值得进行研究了。白金老人曾是八十年代后期的天津...

    489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 “党旗飘飘”七一专辑:王阔海艺术欣赏[图文]
    “党旗飘飘”七一专辑:王阔海艺术欣赏[图文]

    【艺术简历】王阔海(原名王克海),1952年出生于山东招远市,1970年入伍,1989年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国画系,中央国家机关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画学会理事,中国工笔画学会常务理事。第二炮兵政治部创作室专职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全军高级职称评委,中国人民解放军书画艺术研究院艺术委员、二炮分院副院长、中国汉画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华书画名家研究院顾问,中国新汉画艺术创造者。他...

    576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米巧铭:京剧人物系列油画风格浅析[图文]
    米巧铭:京剧人物系列油画风格浅析[图文]

    在2013嘉德秋季拍卖“中国油画及雕塑”专场上杀出了一匹黑马——米巧铭的一幅静物画《静物·匠心》以1,012,000元成交,使之成为本次中国嘉德秋拍最年轻,并且成交价过百万的画家。这无疑使很多人产生了种种疑问,这样一个年轻的小姑娘究竟有怎样的“魔力”使得自己的作品受到如此之大的认可呢?1986年出生的米巧铭虽...

    658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行走的画者——禾之先生艺术简论[图文]
    行走的画者——禾之先生艺术简论[图文]

    《春曦》直径 90cm禾之先生是一位行走的画者,行走在宋元明清的历史时空之内;行走在天地造化的万水千山之中;也行走在熙熙攘攘的芸芸众生之间。正因为他拥有一种开放包容的心态,读无字书、友天下士,所以我们才有缘相识。初晤禾之先生,他温文尔雅、谦和朴诚的品格每每给人留下极深的印象。禾之先生本名焦建平,现居北京,职业画家并担任多个社会文化组织职务。活跃在京冀两地画坛,参展获奖、策划艺术活动,为天安门...

    1316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文物IP” 助力艺术消费[图文]
    “文物IP” 助力艺术消费[图文]

    故宫博物院推出的取形宫廷御批奏折笔记本在当代中国文化生活中,传统文化的创新和发展一直面临着很大的挑战。那么,如何找到合适的“文化IP”来推动传统文化创意和文创产业呢?最近热播的一些“流量剧”在极速“吸粉”的同时,也带动了其周边产品的热销。同样,一些优秀的文博类电视节目,在向大众科普文物知识的同时,也一度掀起了博物馆衍生品销售热潮。或许,这也是一个答案。《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一季收官,豆瓣评分高...

    650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印象·林中阳
    印象·林中阳

    林中阳先生是当代中国著名的书法家。去过西北大漠的人体会最深的莫过于浩瀚和渴望。林中阳出生于甘肃民勤,那里是腾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交汇的地方。风沙,一望无际;黄河,奔腾不息;长城,绵延悠远。苍凉与贫瘠,灰挥与苦涩,伴随着他的童年。博大、坦荡的大自然,教化出他的宽阔胸怀,艰苦、恶劣的环境,磨练出他的倔强性格。他立志“与书结伴写一生,写到张芝也吃惊”。“活就活个龙摆尾,写就写个响春雷。纵有九曲十八弯...

    528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以艺抗疫”——中国美协理事阮江华书画作品特辑[图文]
    “以艺抗疫”——中国美协理事阮江华书画作品特辑[图文]

    艺术简介阮江华,1963年出生,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国家一级美术师,海南省文联副主席,省美协驻会副主席兼秘书长,省政协书画院副院长;海南大学艺术学院、青岛科技大学、琼台师范学院客座教授,获第二届海南省“德艺双馨”艺术家,海南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主要作品先后入选全国第二届工笔国画大展,第五、六、七届中国美协会员中国画精品展,中国文联、中国美协“江山如此多娇”大型画卷,十三届全国美展等,第...

    1710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 如何解读汉阙文化密码[图文]
    如何解读汉阙文化密码[图文]

    图为与会专家学者在白公祠文博景区参观丁房阙及其保护情况。 何蓬磊 摄由北京大学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重庆市文物局)、中共忠县县委、忠县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全国性文物专项研讨会——汉阙文化研讨会16日在重庆忠县举行。全国各地知名文博专家学者和全国现存汉阙的地方政府相关负责人齐聚忠县,与千年汉阙“对话”,共赏汉阙美,共话汉阙史。汉阙进广场、进展览馆 忠县全方位展示利用汉...

    919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 简析郑板桥与谭云龙兰竹画作[图文]
    简析郑板桥与谭云龙兰竹画作[图文]

    图片资料山东青州李淑琴青州博物馆馆藏一幅清谭云龙墨竹图轴。纸本,花鸟画,水墨画法,高170、宽96厘米。用疏朗的笔墨绘出竹丛、假山和兰蕙。画幅右上题跋:“兰竹石头各一家,不曾水乳乱枒槎,板桥居士聊安点,奠定高卑总不差。”落款为:“戊午(1798)夏五月摹板桥老人笔意。子犹,谭云龙。”钤“谭云龙”、“沐霖&rd...

    766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丁肇中拒绝题字为哪般[图文]
    丁肇中拒绝题字为哪般[图文]

    丁肇中王世国(广东省书法评论家协会主席)前不久,受邀到中山大学演讲的丁肇中,可谓是大师级人物,他于1976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丁肇中对书法艺术特别尊重。他曾多次对人讲,书法艺术比物理学更加神秘。他说:“世界上各个国家、各个民族,几乎都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唯有中华民族的文字在书法上是一种博大精深的艺术,给人各种美的享受。”在新疆大学演讲时,校长一再请他题写校名,他断然谢绝,说我的字写得不好,会...

    1073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当代艺术命名玄之又玄 画作貌似高深实则糊弄观者[图文]
    当代艺术命名玄之又玄 画作貌似高深实则糊弄观者[图文]

    京城不少画廊展出的当代作品喜欢命名为“无题”,往往让参观者一头雾水。漫画/王鹏2018年3月29日讯,步入三四月间,京城不少画廊、艺术机构都铆足了劲儿推出林林总总的展览。流连于各大艺术展场的参观者,常会与各种命名玄之又玄的作品不期而遇。诸如《无题》,以及借用数字随机组合而成的名字,让不少原想凑近画作瞧个明白的人们,反倒弄得一头雾水。究竟是观者难解深意,还是画者本就无心深究,的确是个问题。不过,有...

    1205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 群峰起舞线作曲 “姚氏焦墨”又一峰——姚伯齐焦墨山水画赏析[图文]
    群峰起舞线作曲 “姚氏焦墨”又一峰——姚伯齐焦墨山水画赏析[图文]

    姚伯齐先生作品:无題之四.68x68cm姚伯齐为人很朴实、特本分、懂感恩。为艺则很执拗、好钻研、喜创新。他的焦墨山水画有如下三个显著的特征:一:姚伯齐以创新精神引领艺术创作,开创性的把音乐的韵律与节奏感完美的应用于他的焦墨山水艺术创作。他的焦墨山水画有一种恢弘的艺术气势与强大的文化气场,具有中国文人情怀、中国山水精神与中国文化气派。二:姚伯齐深研中国传统文化与书画艺术,在融会贯通中研究创新...

    698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