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邵大箴先生眼中的杨佴旻[图文]

时间 : 03-25 投稿人 : 奶娃娃 点击 :

邵大箴先生眼中的杨佴旻 | 美术评论杨佴旻 《草莓》40X35cm 1999年 纸本设色

邵大箴先生眼中的杨佴旻 | 美术评论杨佴旻 《途》 75×62cm 2003年作 纸本设色

邵大箴

我国传统绘画源远流长,有几千年的历史,有多种多样的品种和门类。就材质而言,自远古时代陶器和崖壁上的绘画出现之后,陆续有刻在石头和砖块上的绘画,有绘制在洞窟和墓室墙壁上的绘画,有布质和纸质的绘画,等等。我国绘画中的色彩,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表现方式。“吾国古代绘画,多五彩兼施;然以丹青为主色,故称丹青。唐宋以后,渐向水墨发展,而达以墨为绘画之主彩。”(潘天寿:《听天阁画谈随笔》)在“水墨为上”的观念指导下,文人画体格得到登峰造极的发展。毋容置疑,传统文人水墨画,用最简捷的笔线和墨块作为基本手段,用最单纯的黑与白作为基本色彩,描写气象万千的自然物象,创造了丰富的心灵色彩世界,在人类艺术史上是绘画语言高度自觉的一种表现,比西方19世纪末的绘画语言革新要早数百年。黑白的水墨画,以书法的笔线为基本元素,源于我国古代典籍《诗》中“素以为绚兮”和《周礼·考工记》中的理论“凡画绩之事,后素功”,以及道家体悟自然原象与本质的思想,在哲理上含有追求清静纯真和以少胜多、无中生有的观念,含有禅的意味。这是中国人对自然的独特认识和理解,是对艺术独特的体悟,其文化价值与艺术价值是永恒的。文人画留下了丰富的历史遗产,但随着农业社会的消失和工业科技文明时代的到来,它的辉煌已不复存在。在宣纸上创作的、以黑白为主要色彩的水墨画,仍会有旺盛的生命力,前提是新时代的艺术家们敢于从现实生活中吸收创作的灵感和革新的勇气,做持久的、锲而不舍的探索。这是中国画走向现代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那么,中国画的创新之路仅有这一条文人画的“以古开今”的途径吗?非也。

邵大箴先生眼中的杨佴旻 | 美术评论杨佴旻《寂静的天》 纸本设色 70X68cm 1997

邵大箴先生眼中的杨佴旻 | 美术评论杨佴旻 《蓝天》 72X79cm 1999 纸本设色

20世纪以降,一些有志于艺术革新的先驱者,一直在思考以文人画为主体的中国画的未来发展方向,期待用新的工具、材料,用新的造型,另辟新径。受时代前进步伐的鼓舞,他们提出的一些颇有价值的学术见解和主张,并身体力行地进行了艰苦的试验。当然,受所处时代的局限,他们的思想和艺术实践不可能不带有某些片面性,如对文人画的意义及其现代价值缺乏应有的认识。在强调中国画吸收外来艺术营养走革新道路的同时,忽视了保持它特性的重要性;对在发掘传统基础上的创新,以适应人们新的审美需求的可能性,没有足够的重视。尽管如此,他们的艺术见解以及他们从事的艺术实践,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画革新的前进步伐。在这当中,有借鉴西方写生素描和速写法,努力使其与传统笔墨相融合,以强化人物造型结构和表现人物神韵的艺术家,以徐悲鸿、蒋兆和、叶浅予、黄胄、方增先等人为代表;有适当借用西画造型和光影法,采取“写生-创作”途径进行山水画革新的李可染及其学派;有大胆采用色彩和构成法革新中国画面貌的林风眠、吴冠中等艺术家。

邵大箴先生眼中的杨佴旻 | 美术评论杨佴旻《周末》32.2×56.4cm 2002年作 纸本设色

邵大箴先生眼中的杨佴旻 | 美术评论杨佴旻《秋收时节》2015年 69x69cm 纸本设色

色彩之对绘画的作用,和物象的造与结构一样,能造成人们视觉和心灵的直接反应,从而形成相应的艺术感染力。道家对色彩的观点,影响了中国传统绘画的色彩观,促使黑白水墨画走向极致,而对其他鲜丽的色彩有所排斥。传统水墨画强调墨分五色,是对黑色的墨所作的物理性分析,在黑色中有丰富色彩层次的主色墨,墨以白配之,则明亮,即老子所说“知白受黑”之理。此长彼消,黑白水墨画的盛行,也使中国画使敦煌壁画那样辉煌的色彩传统受到某种抑制,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扬,这不能不说是中国画在承继传统方面的缺失。不过,这仅仅是问题的一个方面,更使人们感到忧虑的是,中国画界至今对这一缺失并未有足够的认识。人们在论述中国画时,常常以偏概全,认为文人水墨画是中国画唯一的传统源流,“水墨至上”的观念仍然有很大的影响,甚至有人把中国画的写意性视作水墨画独有的特色,认为运用色彩便会失去写意精神。由此,中国画界流行的舆论不仅对运用色彩的探索不够重视或鼓励不够,甚至有人认为水墨中用彩是歪门斜道。不过,由于现代社会人们审美需求的不断扩大,加之艺术家们对民族传统绘画的全面、深入研究获得的体会,以及国际艺术大环境的影响,仍然促使一些画家立志献身于色彩的革新,杨佴旻君便是其中的杰出的一位。

邵大箴先生眼中的杨佴旻 | 美术评论杨佴旻《花与果》2010年 69×67cm纸本设色

杨佴旻出生在河北省曲阳县灵山的一个世代工匠之家,自幼受民间艺术熏陶,很早就喜爱中国画,从临仿《芥子园画谱》到研习古代绘画经典以及现代名家作品。在上下求索和四处寻找中,他希望用中国画的工具、材料表达他面对现实的感受。艺术实践使他感觉到在传统水墨世界里的色彩缺位,而他对包括色彩在内的材料的敏感,使他开始关注水墨与色彩相结合的问题。“面对万紫千红的世界,为什么要把水墨画定格在单色上呢?”随着艺术视野的拓展,思考和绘画实践也逐渐深入。说到艺术视野的拓展,不能不提到他在国内大学美术系毕业、担任一段时间教职之后旅居海外的一段经历,那就是在日本东洋美术研究所名古屋水墨画研究室任主任研究员。在此期间,他除了研究日本画变革的历史外,还对当代西方艺术的状况进行了考察。他的画展先后在北京、香港、台湾、东京、名古屋、大阪、洛杉矶、阿姆斯特丹、巴黎等地成功地举办。他在世界各国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中,领悟到这样一个真理:各种艺术的独特价值应该精心爱护和保存,但不要固步自封,继承与革新的方针应该并举,要推动有传统程式的艺术发生变革,促使其产生新的品种和散发出新的光彩。水墨画在世界艺坛上一枝独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它在继续独放异彩的同时,另一种融水墨与色彩为一体的新型中国画的出现,不仅应该得到兼容,而且应该受到大力提倡与鼓励,将其视作中国画革新的重要途径之一。

邵大箴先生眼中的杨佴旻 | 美术评论杨佴旻 《光的戈壁》 2016年 136x68cm 纸本设色

杨佴旻说:“我庆幸我生活在了这个时代。这个时代赋予我们比以往更多的机遇和挑战,赋予我们作为和重任。”这说明,他是肩负着时代的使命感从事中国画色彩革新的,他也对革新的难度有充分的准备。在水墨写意画中运用色彩,除了要有运用色彩的知识与修养外,必须对传统绘画的笔墨有较为深刻的体会,更重要的是要将两者完美地结合为一体,表达出有中国文化精神的艺术境界。如何理解这种写意彩墨画中的“中国文化精神”?对杨佴旻来说是一个重要的课题。不用说,这里可以借鉴的经验有下列几个方面:中国古代石窟如敦煌莫高窟壁画和中国民间艺术遗产;东洋和西洋绘画色彩的成就;20世纪前辈艺术家的探索成果,等等。杨佴旻的创作可以说是继续了林风眠、吴冠中探索之路的一种融合中西技法的新型写意水墨画。由于他旅居日本的一段经历,在包括色彩在内的绘画语言方面,他不可能不受到日本画的影响。对此,他采取了以我为主的广取博收、为我所用的态度。他深知,借鉴和运用外来色彩技法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一要“真实地表达现代中国的情景与生活”;二要保持中国画以线为造型基础的写意精神与和谐的艺术境界。我以为,对传统笔墨即对勾、勒、染法的自由运用,也是他不同于林风眠、吴冠中彩墨画的地方。林、吴的作品,整体上有中国文化精神,造型也颇有气度,但线和造型手段采用西法较多。同时,杨佴旻有很好的色彩修养,他侧重于用调和色,少用鲜明的对比色,色调温文尔雅,颇有东方艺术神韵。

邵大箴先生眼中的杨佴旻 | 美术评论杨佴旻 《五月的楼兰》纸本设色 145x367cm 2016年

杨佴旻的探索之路始于上个世纪90年代初,创作于1992年的《白菊花》是他早期新体绘画的代表作。在宣纸上兼用没骨渲染和勾勒,创造出由一片灰色笼罩的画面,衬映出白菊精干的枝叶。画面和谐、动人。这一成功的作品使他受到莫大的鼓舞,坚定了他在宣纸上继续探索的决心。近二十年来,他沉浸在探索的无穷乐趣之中,创造了大量笔墨与色彩相结合、兼有艳丽与古雅之美的写意国画,成为这一领域内出类拔萃的艺术家。

邵大箴先生眼中的杨佴旻 | 美术评论杨佴旻 《拒马河》 2016年 68x68cm 纸本设色

杨佴旻把艺术家的创作比同“在实验室里的农民”,认为每人在做着自己的一种试验,他的试验田是宣纸,“试图在这块天地里找到更多的可能性,让这种传承深厚的绘画从传统的样式中走出来。”宣纸、笔墨,这是中国画的基本材质,我们每天在用,也许正是因为它太平凡无奇,使我们习以为常地对待它们;也许更因为前人运用它们,积累了丰厚的遗产,历代大师们的成就至今使我们震撼,以至使们不敢越雷池一步……其实,艺术的创新和一切事物的革新一样,都是在普通、平凡,不以为人们觉察的地方开始的。杨佴旻说:“我知道,我的实践是一种极常见的画面样式,一些处处皆是的画面色彩,我的发现一点也不新鲜。”是的,在人类色彩辉煌灿烂的绘画世界里,他的笔墨——色彩绘画是一种普通的样式,但是,我们不要忘记,他是在宣纸上,是在保持笔墨写意特性的基础上,大胆运用色彩,他在革新中国传统绘画方面是做出了杰出贡献的。他在艺术上的成功,会对我们全面继承和发扬中国画的传统有启发性的意义。这也是杨佴旻创新绘画的价值所在。

邵大箴先生眼中的杨佴旻 | 美术评论杨佴旻 《春色》 2016年 96.5x60cm 纸本设色

邵大箴先生眼中的杨佴旻 | 美术评论湖边春色 68x68cm 2016年 纸本设

杨佴旻未来的艺术之路还很长,我相信他会继续全面提高修养,在现有成就的基础上,向社会奉献出更有精神内涵和文化深度的作品。

相关文章

  • 管窥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图文]
    管窥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图文]

    瑞士建筑设计师马里奥·博塔设计的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外景又是一年毕业季。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作为热门“打卡地”,每年都会为毕业生准备精美礼物,奉献一系列精彩展览。然而今年的毕业季注定不同于以往,本该熙熙攘攘的博物馆一下子沉寂下来。在“云端展厅”惜别学有所成、怀揣梦想的学子们,我静下来得以回顾我们近年举办过的一些特色展览,在回望中分享清华艺博一路走来的理念与追求。多重服务下的新视角收藏、研究、展...

    546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 品读“亿元黄宾虹[图文]
    品读“亿元黄宾虹[图文]

    宾翁在世时,有个小他40岁的忘年知己傅雷;宾翁去世后,有个小他75年的世纪知己王中秀。“众见参差,踽踽凉凉”,这是黄宾虹给傅雷书信中曾坦露的心迹。“返本以求”的黄宾虹是那个风云际会时代“板凳一坐十年冷”的独行异类。半个世纪以后,研究黄宾虹的王中秀,则在故纸堆里又坐了30年的冷板凳,将绢纸上的一代大家还原成一个血肉充实活生生的故人。黄宾虹 山川卧游卷(局部) 40.5×305cm 纸本设色 1952...

    1489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 感受深厚底蕴——人民艺术家沈人诗书法鉴赏[图文]
    感受深厚底蕴——人民艺术家沈人诗书法鉴赏[图文]

    人物简介:沈人诗,字马元,男,1934年4月出生于四川蓬安,大学文化,中共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文联名誉副主席、中国当代艺术协会副主席、中国书法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数字艺术馆馆长、中国诗书画联盟网名誉主席。自幼习书,临池不辍,擅楷、行、草、隶、篆,尤精草书,爱好篆刻、国画。书法作品入选《中国当代书法家辞典》《中国文艺三十年》《中国书画家志》《祖国万岁》《建党九十周年特集》《中国艺坛...

    1204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雕塑艺术飞跃发展 城雕如雨后春笋涌现[图文]
    雕塑艺术飞跃发展 城雕如雨后春笋涌现[图文]

    作为公共空间的威珀斯酒店,从酒店大门到酒店大堂专门定制了几座大型雕塑艺术品,备受客人好评和喜爱中国当代雕塑是20世纪初从西方引入的,在中国的发展也只有百余年的历史,然而在这短短的百年时间里,中国雕塑出现了翻天覆地的、丰富多彩的蓬勃发展。首先,城市雕塑在许多经济发展较快的城市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其次,雕塑家个体的、特立独行的、张扬着鲜明个性的作品开始出现在大大小小的艺术展览上,创作摆脱了意识形态...

    361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2022年特别推荐当代最具收藏潜力艺术家》——刘继聪[图文]
    《2022年特别推荐当代最具收藏潜力艺术家》——刘继聪[图文]

    刘继聪,笔名宽福居士,空者明,石天,野鹤,一心。1960出生于成都,国家高级美术师,中国著名美术家,齐白石、张大千亲传再传弟子。刘继聪书画家曾任中美协高级成员,现任全国书画艺术委员会副主席,获德艺双馨人民艺术家,香港美术家协会副会长,中国国画院副院长,中国书画院副院长,全国十佳艺术家,韩中文化艺术协会首席顾问,全国十佳艺术家韦太元作《刻骨绘画承古法,潜心创作成大艺》——欣赏四川画家刘继聪书画艺...

    1382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 为“长安画派”立传 ——我读屈健先生《20世纪“长安画派”及其影响研究》
    为“长安画派”立传 ——我读屈健先生《20世纪“长安画派”及其影响研究》

    文/贾 峰近年来,随着中国画艺术的复兴和发展,中国绘画史研究也渐成为一门显学。“长安画派”作为20世纪与岭南画派、江苏画派并肩的重要画派之一,自然受到了众多美术史研究学者的关注。然而以往学者的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赵望云、石鲁身上,尤其是对石鲁的研究成果颇丰,出版了多部著作和发表了上百篇高质量的学术论文。然而“长安画派”是一个由六人组成的团体,个案的研究无疑是必要的,但缺乏从全局角度来观照“长安画派”...

    1555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形神皆备情景交融:齐白石绘《偷油图》赏析[图文]
    形神皆备情景交融:齐白石绘《偷油图》赏析[图文]

    齐白石《偷油图》今年是20世纪画坛巨擘齐白石诞辰150周年。丹青岁寿,同其永年。齐白石画,笔墨纵横雄健,色彩鲜明强烈,造型简练质朴。所作花鸟鱼虫,山水人物,取材广泛,民间情味盈然。如徐悲鸿所评“具备万物,指挥若定,及其既变,妙造自然。”值此周年,各地纪念特展琳琅满目,纷至沓来。数月前,在香港见东京中央拍卖展示齐白石《偷油图》一帧,形神兼备,情景交融。可谓物理、物态、物情...

    1168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 匾额书法走俏拍场[图文]
    匾额书法走俏拍场[图文]

    曾国藩 看云归岫草堂在6月5日北京保利的春拍中,晚清重臣曾国藩的匾额书法《看云归岫草堂》,以490万元落槌,加上佣金超过了500万元。而在10年前,这幅作品的价格也只有5万元左右。10年增值100倍,对于艺术市场来说是神话,但在业内人士看来,却是在情理之中,特别是现在的这个价格还有更大的上升潜力。今天已经是上海嘉禾拍卖掌门人的魏辉,十年前也是一个到处跑的藏家,说起这幅《看云归岫草堂》,他表示当...

    1425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 乾隆时期“春宫图”:燕寝怡情[图文]
    乾隆时期“春宫图”:燕寝怡情[图文]

    《燕寝怡情图册》是无锡秦家历代收藏的珍品。无锡秦氏是北宋著名词人秦观的后裔,素以“孝友传家”、“书史传家”,仅明清两代,无锡秦氏就出了进士32人,而康熙帝、乾隆帝祖孙两代分别六次下江南,每次到无锡均由秦家接驾。其家世显赫可见一斑。文学巨匠鲁迅曾在日记中记载“七日雨,午后霁。在艺苑真赏社买《燕寝怡情》一本,三元二角。”&ldq...

    487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许多画家认为拍卖会能使作品“快速市场化”[图文]
    许多画家认为拍卖会能使作品“快速市场化”[图文]

    社会上一直有人对拍卖场抱着崇拜感和神秘感,认为物品只要一上拍卖会必然就能拍出高价;许多画家认为拍卖会能使自己的作品“快速市场化”,只要将自己的作品往拍卖会上一放,价格就立马得以攀升。实际上,不是所有东西都适合拍卖,拍卖品只属于商品市场上一个很小的领域。比如,所有商店里可买到的定价销售商品基本上都不适合于拍卖,原理上定价销售与竞价销售会相互冲突,同时,定价销售的商品往往数量很大,稀缺度不够。为什...

    1444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紫砂产业:从透支文化积累到市场回归理性[图文]
    紫砂产业:从透支文化积累到市场回归理性[图文]

    筋囊如意石瓢壶江苏宜兴紫砂壶从明代朱元璋提倡喝散茶后诞生,起初仅作为泡茶的工具,直到明代中后期才开始进入文人士大夫的生活,从董其昌、陈继儒等文人开始,紫砂壶逐渐走进文人的艺术创作活动。到了清代,文人更直接参与紫砂壶的制作过程中,许多书画家与紫砂壶作者一起研究造型与装饰等艺术手法,从而把紫砂壶创作推向了紫砂文化的层面。过去的40年,紫砂文化得到了大发展大繁荣,其已成为一种文化产业,甚至已发展到艺...

    1219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村上春树 毕加索 马蒂斯..作家、艺术家与他们的猫[图文]
    村上春树 毕加索 马蒂斯..作家、艺术家与他们的猫[图文]

    猫已经成为人类最喜爱的动物。看它静静蹲在我们身边,温软的身体和眼神呼应着我们内心最柔软的地方,就足以疏解在工作、社交中积聚的焦虑和压力。对于作家和艺术家来说,它们还扮演着更为重要的角色,它们不仅提供安静的陪伴,还能激发他们的创造力。作者/艾莉森·纳斯塔西摘编/张进1、作家与他们的猫 欧内斯特·海明威欧内斯特·海明威恐怕是最著名的作家猫奴了,照片中他正和他的猫咪克里斯托弗·哥伦布(Crist...

    730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 策展没你想的那么简单[图文]
    策展没你想的那么简单[图文]

    策展没你想的那么简单徐磊闲暇时光,喜欢艺术的朋友几乎都愿意去逛美术馆。但对于策展人而言,呈现一场精彩的展览并不简单,尤其是在商潮汹涌的今天,学术坚持也难免会有些摇摆不定。同时,不乏贴有“策展人”标签的人混迹其中,他们虽然故做学术,但依旧难掩江湖老练背后的话语孱弱和稚嫩。798、二十二号院、草场地、琉璃厂等艺术区的展览可谓层出不穷,尤其是周末同时开展的可能有数十场甚...

    602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刘玉来:漫谈文人学者画的收藏价值[图文]
    刘玉来:漫谈文人学者画的收藏价值[图文]

    人民美术网理论委员会主任、北京艺术研究所研究员 刘玉来在书画收藏中,特别重视对文人学者书画家作品的收藏。这里我们首先要弄清什么是文人学者。因为不是自拟了几篇小文字,或自己花钱出版的人都是文人学者。最具有标准意义的是:要在国家主办的省级以上,包括省级出版单位发表过文化艺术文学方面的学术专著。这些书画家一般都具有深厚的文学艺术学养,他们非但有广博的学识,且在书画技艺表现方面具有独到的认识和理解。为...

    1614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笔墨承道 谢家山水——画家谢其云绘画赏析[图文]
    笔墨承道 谢家山水——画家谢其云绘画赏析[图文]

    道家风骨,清逸瑰奇造谢家山水;儒释精神,闳约深美出其云绘画。放眼当今青年山水画坛,著名青年画家谢其云的身影特立卓群——他的绘事语汇,源出传统水墨:山川田园牧歌般温润渲染间,因了笔墨中所洋溢的学院派深厚写生、造型、光影等坚实锤炼的功力;点染皴擦、布局置景……都那般从容不迫、张弛有度。这十分受益于他的恩师:山水大家张志民先生的言传身教、可谓丹青源出...

    918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