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象牙贸易少拿传统说事儿

时间 : 03-17 投稿人 : 小颖 点击 :

沈占明

最近,某地海关侦办了一起走私珍贵动物制品犯罪案件。案情很简单,嫌疑人携带伪装隐藏的象牙入境;证据很扎实,有口供、微信记录、监控视频、证人证言。而律师提出无罪的意见,理由是:刑法第151条第2款规定“走私国家禁止进出口的珍贵动物及其制品”,包含两个条件,一必须是“珍贵动物”,二必须是“禁止进出口”。“珍贵动物”没疑问,象牙列入了《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和《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但“禁止进出口”这块出了问题:与虎骨、犀角不同,象牙及其制品并没有被列入禁止进境物品名单,而是凭借《濒危物种允许进口证明书》予以进口。用海关的术语表述,就是象牙及其制品属于限制进口货物,而不是禁止进口货物。

单纯从法律技术角度看,这个意见是有一定道理的。之所以出现这个法律漏洞,是因为中国是特定非洲国家库存象牙的贸易伙伴国,能够合法进口特定象牙。虽然今年2月26日我国政府宣布临时禁止进口《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生效后所获的非洲象牙雕刻品,实施期限为一年,但这种临时禁止并没有改变象牙的性质,进境大门依旧为象牙进口留着一条缝。

“留缝”的重要理由之一是“象牙雕刻是我国珍贵的民族传统”。这个理由有一小半是正确的:象牙雕刻的确是我们的民族传统工艺,《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说“象有齿以焚其身,贿也”,《后汉书·舆服志》说“二百石以致私学弟子皆以象牙”。这说明中国人很早就开始杀死大象把象牙雕刻成象簪、象珥、象笏、象觚、象环、象栉、象管等等珍贵饰品。也正是因为这个爱好,以及气候变化的因素,大象在中国的分布才从最初的华北平原退到春秋时期的淮河流域,再到岭南地区,直至今天缩在云南某个角落苟延残喘。

但象牙并不是只有中国人会雕刻,别的国家也曾经雕刻得很好。埃及最著名的法老图特卡蒙墓穴中就出土过一个象牙制头枕,法国、意大利、德国等国家历史上也都有精美的牙雕工艺。但由于这些国家后来陆续颁布法律禁止象牙进出口贸易,牙雕行业才逐渐萎缩直至今天彻底消亡。人家的这一民族传统被人为扼杀了,牙雕工人失业了,但政府和老百姓似乎并不在意。

这个理由不正确的一点是:象牙雕刻这个传统并不“珍贵”。我们国家历史很长,曾经有过很多传统和工艺。比如凌迟技术。中国古代有个非常残忍的刑罚叫做凌迟,也叫鱼鳞割,就是将犯人零刀碎割。高水平的施刑人能够割上上千刀而犯人不死。这水平高吧?这技术难吧?但这传统“珍贵”吗?能拿到联合国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吗?还有裹脚,我们可以非常肯定地说:这个技术和传统是中国人独有的,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并且发展到很高的程度,有实践,有理论。不但苏东坡、李渔这样的文人赋诗作文歌颂,甚至有的地方还举办“亮脚会”这样的比赛。现在不让裹脚了,那么裹脚技术和三寸金莲研究这些“珍贵”的传统失传了怎么办?

象牙雕刻也是这么个传统:在现代社会,它另类、残忍、畸形,逆潮流而动,挑衅大多数人的认知和审美,因少数人的爱好以致整个国家和民族招致大范围的反感和抨击。所以彻底取缔这个传统出不了什么事,没人会因为戴不了一副象牙镯子就觉得活不下去。并且随着禁令的持续,美丑观念也会逐渐发生变化。清初的时候很多人因为留辫子痛不欲生,清末的时候又有很多人因为剪辫子要死要活。人还是那个人,辫子还是那根儿辫子,之所以情感上的表现截然相反,是审美变化的缘故。佩戴象牙饰品也是这个道理。

(作者系公务员)

相关文章

  • 面对眼盲——谜一般的苏菲·卡尔将目光投向不假矫饰的情感[图文]
    面对眼盲——谜一般的苏菲·卡尔将目光投向不假矫饰的情感[图文]

    在本届上海双年展,苏菲·卡尔(SophieCalle)的作品给许多观众留下了极深的印象。苏菲·卡尔总是这样,想法简单到不能再简单——几句话就可以说清。结合了文本和摄影的《最后影像》(DernièreImage,2010)是她在伊斯坦布尔创作的,她在那里和一些突然失去视力的盲人见面,请他们描述自己最后的记忆。《看海》(Voirla...

    319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收藏这个动作 是每个生命都戒不掉的习惯[图文]
    收藏这个动作 是每个生命都戒不掉的习惯[图文]

    我想,每一个人的一生都在收藏;收藏记忆、收藏情感、收藏某些与自已经历或想法对照过的东西。小时候收集邮票、书签、看过的戏票、读过的书、听过的卡带、CD,现在储存在硬盘里的文章、影片与音乐,当然也包括重复回头看的照片:那些自己拍摄的风景与人,还有别人拍摄的你。收藏这个动作,仿佛是每个生命都戒不掉的习惯,只是表现得隐性或显性而已,因为它可以从某个角度证实自己存在过的痕迹。我也不例外,生活中也不刻意地...

    1253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高端对话:“荷花大师”叶向礼——艺术需要走心更需要传承[图文]
    高端对话:“荷花大师”叶向礼——艺术需要走心更需要传承[图文]

    他是一名商人,从事国际贸易几十载,工作之余遍访国内外各大艺术博物馆。他也是一位画家,对荷情有独钟,一生画荷成痴,有“荷花大师”之美誉。他还是一位收藏家,对收藏有独到见解,跋山涉水、持之以恒寻得300多块瓷板画。他与一代青瓷泰斗叶宏明有着不解之缘……中国网《高端访谈》特邀浙江省收藏行业协会副会长、中国著名画家叶向礼,带我们走近绘画长廊,分享艺术品收藏路上的艰辛与收获。中国网记者:您之前是...

    563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花丝镶嵌:古老金火艺术的现代创新[图文]
    花丝镶嵌:古老金火艺术的现代创新[图文]

    明万历皇帝金丝翼善皇冠的复制版作为燕京八绝之一的花丝镶嵌工艺,2000多年来一直为宫廷御用。花丝镶嵌工艺又称细金工艺,是将金、银、铜等抽成细丝,以堆垒编织等技法制成。镶嵌则是把金银薄片打成器皿,然后錾出图案,或用锼弓锼出图案,并镶嵌宝石而成。花丝镶嵌是燕京八绝里最繁复的贵金属手工技艺之一,有着2000多年的传统文化底蕴。如何把这项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统工艺保护、传承和发扬光大,...

    392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 在全球性文化大格局的今天该怎样看待艺术[图文]
    在全球性文化大格局的今天该怎样看待艺术[图文]

    “ART ON TRACK”专列一角今天,如果一种艺术的风格或体裁的发展已经枯竭,或与大众脱离了联系,仅剩下一些死去的经典作品或大众无法欣赏的先锋派作品,那么情况就不妙了。 ——艾瑞克·霍布斯邦 特约采写 郁婷 右面的这句话,是英国近代著名的文化史学家、艺术研究学者艾瑞克·霍布斯邦在其最后一部著作《FRACTURED TIME》中关于探讨20世纪的文化发展时所说的...

    1558 艺术评论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美术百科
  • “具象 印象 抽象”——谈张士杰国画印象[图文]
    “具象 印象 抽象”——谈张士杰国画印象[图文]

    作者/米学军。具象、印象、抽象是中外绘画史上曾经出现的三种不同的画派或画风,又称具象派、印象派、抽象派。所谓具象派,是以客观事物为表现对象,要求把对象表现得像我们所看到的一样真实,它强调的是绘画的真实性、客观性和准确性,类似于中国传统的工笔。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讲过一个《正午牡丹》的故事:“欧阳公尝得一古画牡丹丛,其下有一猫,未识精粗。丞相正肃吴公与欧阳公姻家,一见曰:‘此正午牡丹也。何以明之?...

    357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英国著名艺术家切里斯:雕塑就是把柠檬水灌入大海[图文]
    英国著名艺术家切里斯:雕塑就是把柠檬水灌入大海[图文]

    切里斯·温·埃文斯据《卫报》报道,曾经担任已故电影导演德瑞克·贾曼(Derek Jarman)助手的威尔士艺术家切里斯·温·埃文斯(Cerith Wyn Evans)日前获得了英国最负盛名的雕塑奖——赫普沃斯奖。多年来,温·埃文斯已经成为艺术界的一个重要人物,但是他的大众认知度并不高。此次获奖也许会改变这一情况。“几十年来,他一直都有很大的影响力,但是我觉得现在他的作品变得越来越出众了,”赫普...

    1033 艺术评论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美术百科
  • 范迪安评曾锦德:超凡脱俗 独立不羁[图文]
    范迪安评曾锦德:超凡脱俗 独立不羁[图文]

    天风浪浪 70年代 35x35厘米当我第一次看到曾锦德的作品时,我感到眼前为之一新,也为之一惊,那些在今天看来尺寸并不阔大而且纸张已经泛出旧色的作品,透溢出来的是一股超凡脱俗的气息,一个精神孤寂的世界,一个独立不羁的灵魂。曾锦德生活于闽南,在一个有着历史性局限的时代,在艰难的现实生活面前,在缺乏学术交流和慰藉的条件下,他一直坚持水墨作画,坚持以艺术的表达充实自己的生活,可以说,他是以对艺术的挚...

    679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让工匠精神成为中国制造之魂[图文]
    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让工匠精神成为中国制造之魂[图文]

    工匠精神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实践告诉我们,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断推动创新才能摆脱低质低效的陷阱,稳步形成优质高效的现代产业体系。这背后,离不开文化的支撑,更离不开工匠精神——嘉宾:国家行政学院常务副院长 马建堂工信部副部长 冯 飞中国社...

    1687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访当代最具贡献书画家“当代猫王”画家李苦寒(组图)
    访当代最具贡献书画家“当代猫王”画家李苦寒(组图)

    李苦寒,1952年生,陕西省西安市人。陕西中国书画研究院院长,福建海西书画研究院院长,中国书画艺术大学国画系主任、教授,《当代著名画家作品集》编委会主编,中国东方艺术学院名誉院长,江西抚州领航美术艺术学校名誉校长,中国书画家协会副主席,一级美术师。1993年,被评为世界文化名人,曾先后在日本、新加坡、加拿大等国17次举办个展和联展,数以千计作品发表于国内外刊物。曾获加拿大“枫叶奖”一等奖,日...

    1854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五要素——张国樟美育专栏第四十五期[图文]
    五要素——张国樟美育专栏第四十五期[图文]

    (近现代—黄宾虹—雁荡龙湫美析:黄宾虹的阅历是很丰富的。此幅作品已经是他晚年八十八岁成熟风格。黄宾虹曾经于晚年多次重画雁荡,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艺术作品。这副作品写雁荡山川神貌,浑厚华滋,意境幽深。色墨相融,丽质于表。黄宾虹笔下的雁荡具有“实中求虚”之妙。他游雁荡在初夏,并且喜欢在雨后写生。正如他在雁荡中所题,雁荡龙湫雨后悬瀑千尺,时当六月犹有寒意。他以为这是体验雨雾中山时生活的良好时机,可以更好...

    1377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艺术定格伟大的历史时刻——绘画作品中的“开国大典”[图文]
    艺术定格伟大的历史时刻——绘画作品中的“开国大典”[图文]

    作者:青海师范大学副教授,首都师范大学在站博士后 魏辉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举行开国大典,30万军民齐聚天安门广场,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艺术家纷纷用画笔记录这一伟大时刻,用高超的艺术创作讴歌新中国的诞生。1952年,画家董希文绘制的油画作品《开国大典》;2009年,画家唐勇力以工笔画的表现方式创作的《新中国诞生》;201...

    1075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 作家说故宫:看凡人的七情六欲[图文]
    作家说故宫:看凡人的七情六欲[图文]

    故宫,既是历史的见证者,也是历史的参与者。“朱自清散文奖”得主、故宫资深研究员祝勇历经五年酝酿,对故宫的“隐秘角落”,透过个人化的视角,用诗意灵动的语言,借助丰富的史料一一破解,让世人领略到一个全新的故宫。“故宫的隐秘角落”,其实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对于皇帝来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他是全天下的主,对天下的一切都有知情权,何况一座宫殿?对于 老百姓来说,这些“隐秘角落”既包含那些未开放区,也...

    574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 宋画——撑满到留白[图文]
    宋画——撑满到留白[图文]

    两宋时期,对文人来说应该是“最好的时代”。宋朝历代帝王均热衷于文艺事业,他们开创的“院画style”,至今仍在影响着中国画的审美。尤其那位“输了帝国却赢了美”的宋徽宗,将自己独特的美学深深烙印在了宋朝的时代脉络中,稳坐“艺术皇帝”的宝座,虽历千年而不动摇。南宋 马远《白蔷薇图》话说回来,从北宋画院到南宋画院,其风格演变历经多方面的因素。南宋画院的留白是中国绘画史上非常惊人的成就。画得很少的前提,...

    695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作品分享:捕获人心的人像摄影[图文]
    作品分享:捕获人心的人像摄影[图文]

    这是来自摄影师RakeshJV的一组人像摄影作品。摄影圈的朋友亲切的称呼他RJV,最初只是为朋友拍照,厌倦之后,对街头摄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善于解读人们的情绪,捕获了丰富的令人难以置信的场景,非常值得一看,和我们一起欣赏吧。...

    1745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