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评屠隆与《考槃馀事》:特立独行的文房清供小书[图文]

时间 : 03-13 投稿人 : 小茱茱 点击 :

评屠隆与《考槃馀事》:特立独行的文房清供小书 | 艺术百科

清 弘仁《疏泉洗砚图》

文/陈桂湖

屠隆是一位大才子,这位大才子爱好佛道两家,尤喜参禅礼佛。他原是一个傲骨风流的士子,中晚年则俨然一位卜居幽壑的隐士。因此,他的这本笔记式的文房清供谈,便命名为《考槃馀事》——这是一位觑破大千的隐士所做的多余的事。

晚明文人论及家具的名著中,有一本特立独行的小书,叫《考槃馀事》,作者屠隆。这本书分四卷,“杂论文房清雅之事”(《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语),篇幅不长,但内容详实,语言简约,而文笔丰赡。清代史学家钱大昕评论此书:“评书论画、涤砚修琴、相鹤观鱼、焚香试茗,几案之珍、巾舄之列,靡不曲尽其妙”,把文人书斋之雅玩文具娓娓道来,是研究晚明文人生活的重要典籍。钱大昕又说屠隆这个人:“以诗文雄隆、万间,在‘弇州四十子’之列,虽仕途不达,而名重海内。晚年优游林泉,文酒自娱,萧然无世俗之思……视轩冕如浮云”,一位怀才不遇而离群索居、吟山咏水的文人形象跃然纸上。

究竟《考槃馀事》和屠隆这个人是怎么样的,且听本文分解。

《考槃馀事》讲什么家具?

《考槃馀事》应该算不上屠隆的代表作,正如书名所示,这更可能是作者茶余饭后意兴偶至的笔记小书。《考槃馀事》之通行本分四卷,首卷介绍书版、碑帖,次卷品评纸、墨、笔、砚、画、琴,末两卷则记载和收录香、茶、炉和瓶几起居、盆玩文房等器用服饰。全书名目细琐,有时不成体系,大量笔墨着重记叙书、贴、画以及笔墨琴香茶。写家具和文具的部分,是在命名为“香”的卷三之中,共写了包括“笔格(即笔搁)、研山(山形之砚台)、笔床、笔洗、水注、水丞、研匣、镇纸、压尺,以及衣匣、叠桌、提盒、短榻、禅椅、隐几、坐墩”等在内的五十余件文具和家具。

由于是直写文房器物,书中文笔虽然不如屠隆的诗文戏曲和哲理作品那般生动灵巧且意味隽永,但也诚如钱大昕所言,屠隆随写器物也是“靡不曲尽其妙”。例如写文具中的笔格:

玉笔格有山形者,有卧仙者,有旧玉子母猫,长六七寸,白玉作母,横卧为坐,身负六子起伏为格。有纯黄、纯黑者,有黑白杂者,有黄黑为玳瑁者,因玉玷污,取为形体,扳附眠抱,诸态绝佳,真奇物也。

文辞简约,写尽笔格形态。写笔筒则曰:

湘竹为之,以紫檀、乌木,稜口镶坐为雅,余不入品。笔筒必须是湘竹的,紫檀乌木作为稜口和镶座的是为雅物。再如写短榻:

高九寸,方圆四尺六寸,三面靠背,后背少高如傍。置之佛堂、书斋闲处,可以坐禅习静,共僧道谈玄,甚便斜倚,又曰弥勒榻。

评屠隆与《考槃馀事》:特立独行的文房清供小书 | 艺术百科

明 陆治《花溪渔隐图》

很显然,这里的“短榻”有三面靠背,我们今日已称罗汉床,但也的确是“坐禅习静”的便利之具。家具部分,屠隆还写了一种“隐几”,颇为有趣:

以怪树天生屈曲,若环带之半者为之。横生三丫作足,出自天然,摩弄莹滑。置之蒲团或榻上,倚手顿颡可卧,书云“隐几而卧”者,此也。

让人想起庄子所说“南郭子綦隐几而坐,仰天而嘘,嗒焉似丧其耦”的逍遥神态。

《考槃馀事》是屠隆文士生活的缩影,是其躲进书斋自成一统的快乐雅居,其中对文房清供的叙写详略备至,特别是对书画香茶和山斋的描述,更是洋洋洒洒着灵妙精当之笔,读来令人怡情悦志,悠然远想。

为什么是“考槃馀事”?

书名《考槃馀事》,这是屠隆的一种托志之言。“考槃”这个词,来自《诗经·卫风》的名篇《考槃》:

考槃在涧,硕人之宽。独寐寤言,永矢弗谖。

考槃在阿,硕人之薖。独寐寤歌,永矢弗过。

考磐在陆,硕人之轴。独寐寤宿,永矢弗告。

这首诗写尽隐士高洁。这位隐士,在山涧中、在山岗上、在旷野处,击器为乐(即“考槃”之原意),自言自听、自唱自歌、自睡自醒。他遗世独立,外在规避了人世牵绊,内在摆脱了自心倏忽来去的纠缠,一派忘物忘情忘我之怡然天真的逍遥自在。

隐士的人格,是古时优秀文人梦寐以求的境界。在《庄子》、《列子》、《世说新语》之类经典中都记载了许多风骨超凡的隐士,其思维和生活大异于凡人的情趣,读来使人既惊怖其行也惊怖其言。中国文人历来都有一种隐士情节,诸如庄子、陶渊明、李白、王维、白居易、苏东坡以及魏晋的名士等都莫不如此,而佛道两家出家修道的“隐士”,更是独立苍穹之高人辈出。

隐士并非简单的消极避世,亦非许多人臆测的为谋取功名的“终南捷径”,而是了悟人生之奥后的惺寂含灵。这种愉悦的清闲,只有真正的隐士自己内心洞然,却难以用语言告诉别人,正如陶渊明所说“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设若非要告诉他人,那用现代的话来说,真的是“得从人和宇宙之间的关系说起”,个人根器有别,因缘际遇迥殊,实是说无可说,所谓“道不同不相与为谋”,也所谓“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因此孔子苦口婆心地教导的同时,也说“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更且说“我欲无言”——孔子是一位救世的隐士。

评屠隆与《考槃馀事》:特立独行的文房清供小书 | 艺术百科

清 萧晨《踏雪寻梅图》

屠隆是一位大才子,这位大才子爱好佛道两家,尤喜参禅礼佛。他原是一个傲骨风流的士子,中晚年则俨然一位卜居幽壑的隐士。因此,他的这本笔记式的文房清供谈,便命名为《考槃馀事》——这是一位觑破大千的隐士所做的多余的事。

《考槃馀事》成书于1590年,屠隆时年47岁,早已远离官场,赋闲在野。

屠隆的波澜生平

屠隆首先是一名博学敏思的才子,其次是一位清廉爱民的好官,最后则成为一名出世清修的居士。他1543年(明嘉靖二十二年)出生于浙江宁波鄞县的一个贫寒家庭,祖上三世布衣,父亲以打渔为生。屠隆自幼聪颖,《明史·屠隆传》称他“生有异才”,大文豪王世贞更曾称赞他为“真才子”、“驰骋缙绅间,亡抗衡者”。

由于家境贫寒,屠隆的求学路饱尝艰辛。他在《鸿苞集》中忆及早年求学之难时说:“从人借书,手抄目览。隆寒盛暑,率至五鼓不辍。弱冠以家贫,走万山中假馆负米,寄食羽士。资粮不继……僻处万山岩穴,魈鬼伺门,虺蛇交路。深夜四壁,一灯荧荧,人无知者。偶一诗为人见赏之,稍稍有物色。”借书而阅,寄食丛林,独身一人不畏寒暑地深夜苦读,用功之刻苦实在感人。

1576(万历四年)年,三十四岁的屠隆以乡试第九名中试,次年进京殿试,赐进士出身,授颍上知县,从此开始他为时七年的宦海之旅。

任职颍上,屠隆仅在两月间,就完成拖延了二十多年的东门河堤工程,使颍上县告别汴泗水患;1579年屠隆改任青浦县令,为民请命,与知府据理力争,反对把多余田地纳入赋税;同时,他明察冤狱,昭雪了七十多宗冤案。由于为官清廉、政绩突出,1583年屠隆升任礼部仪制司主事。

然而就在他似乎要青云直上的时候,命运之神却巧施妙手,让这位才子再尝风霜。礼部的任职才一年有余,时年四十一岁的屠隆受小人攻讦而遭罢官,功名尽落,回复布衣之身,从此终其一生未入官场,直至1605年六十三岁时悄然离世。

评屠隆与《考槃馀事》:特立独行的文房清供小书 | 艺术百科

屠隆(1543年—1605年)字长卿,一字纬真,号赤水、鸿苞居士、娑罗馆主

屠隆丢官,却未改大才子本色。《明史》记载他罢官后的情景曰:“归益纵情诗酒,好宾客,卖文为活。诗文率不经意,一挥数纸。尝戏命两人对案拈二题,各赋百韵,咄嗟之间,二章并就。又与人对弈,口诵诗文,命人书之,书不逮诵也。”这位大才子,文思如泉涌,随物赋形,沛然如急雨洒大地,不择而出,真是洒脱惬意之极。

挥洒才情之余,屠隆罢官后也开始了探访生命本质的旅程。他“遨游吴越间,寻山访道……出盱江,登武夷,穷八闽之胜”,追随当时的佛教高僧莲池大师修习佛法,“长斋持戒,倏然发僧”。自此,他彻底摆脱官场渣滓和人情的牵绊,索然独居,松风云月,参禅礼佛,与昏昏尘世相忘于江湖,内心本有之清明日益裎露。于是,在离世前五年,他又为后人留下了两部修心悟道的性灵之书——《娑罗馆清言》和《续娑罗馆清言》。

不得不提的《娑罗馆清言》

屠隆尤其值得称道的是他晚年的两部作品——《娑罗馆清言》和《续娑罗馆清言》。在这两本书中,他羽化成仙,微妙玄通,纵谈古今人生,哲思妙语层出不穷,诚如他在自序中所说:“能使愁人立喜,热夫就凉。若披惠风,若饮甘露。”介绍屠隆,绕不开这两本书,因为这才是他作为“考槃在涧”之浮世隐者的真实内在。

“娑罗馆”是屠隆书斋的名字。娑罗是梵语,意为“坚固”、“高远”,原是盛产印度及东南亚的一种高大美观的树,相传释迦摩尼的寂灭之所就是在娑罗树间。屠隆晚年从宁波阿育王寺移植娑罗树一棵,遂改其书斋“栖真馆”为“娑罗馆”。

《娑罗馆清言》文笔娟娟、意趣幽眇,是屠隆晚年参禅修道“证彻圆明”后的“指点沉沦”之言。试录几则:

无物能牢,何况蠢兹皮袋;有形皆坏,不闻烂却虚空。(第10则)

竹风一阵,飘扬茶灶疏烟;梅弯半月,掩映书窗残雪。(第25则)

天上两轮逐电,昼夜不休;人间二鼠啮藤,刹那欲断。(第50则)

人若知道,则随境皆安;人不知道,则触涂成滞。人不知道,则居闹市生嚣杂之心,将荡无定止;居深山起岑寂之想,或转忆炎嚣,人若知道,则履喧而灵台寂若,何有迁流;境寂而真性冲融,不生枯槁。(第76则)

至人除心不除境,境在而心常寂然;凡人除境不除心,境去而心犹牵绊。(续第9则)

理超教外,胡僧所以如愚;道越言荃,獦獠何尝识字。世智纷纷,名利场中伶俐;识神扰扰,生死路上糊涂。亦可哀矣。(续第28则)

屠隆一生,英才天纵,备尝世事多舛和人情冷暖,最后参悟平生,归隐清寂,终于入道大化。大智有知,或为之微笑拈花,亦未可知。

来源:《古典工艺家具》杂志

相关文章

  • 新传播手段如何让文化的呈现形式更丰富?[图文]
    新传播手段如何让文化的呈现形式更丰富?[图文]

    “新文创”已经成为当下网络文艺的热词。2020年底,腾讯联合阅文集团启动“文化遗产新文创计划”推出首部网文短剧《枣知道》,就是对以IP为核心的这一文化生产方式的实践。它是由网络文学作家“爱潜水的乌贼”以世界文化遗产峨眉山为背景创作的短篇小说,并以峨眉山特产“牛角枣”为故事线索,邀请演员秦昊作为讲述人,打造了同名定格动画短剧。将网络文学中具有文化底蕴的元素开发出来,与其他网络传播的流行方式相结合,并...

    1194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 华人摄影大师何藩:草根精神的歌颂者[图文]
    华人摄影大师何藩:草根精神的歌颂者[图文]

    华人摄影大师何藩:草根精神的歌颂者“何藩是唯一一个拍摄 50、60 年代香港的人,他对光影的表达充满戏剧性,非常好看。更重要的是,他没有试图去记录香港,而是用镜头捕捉人物,普通的香港人。从他的照片中我看到人性,感到暖心,那些照片里的人像自己家人一样有亲切感。”(图:《勿忘我》,照片摄于 1949 年,再创作于 2012 年。何藩从诗句“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深闺梦里人”得到灵感,想象这位漂亮的少女...

    1903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东方精神中国气质:浅谈“为麻雀传神的人”——叶继鸣[图文]
    东方精神中国气质:浅谈“为麻雀传神的人”——叶继鸣[图文]

    纵观东西方艺术史,大自然向来是艺术家们钟爱的绘画题材。相比西方传统绘画多以再现客观自然为主,中国画则注重写意,追求物我两忘的精神境界,这也体现了中国人的自然观、世界观和审美趣味。时至今日,东西方文明加速碰撞与交融,传统中国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与挑战,工笔花鸟画也不列外。即面对成熟固化的题材和古人的艺术高峰,后人可施展的空间似乎并不大。因此,能从古人的经典中汲取养分,为我所用,在自己的艺术实践道...

    1358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如何实现流失文物的低成本回归[图文]
    如何实现流失文物的低成本回归[图文]

    中国经济网编者按:多年以来,流失文物的回 归一直是个交织着爱国热情和民族情绪的沉重话题。正因为如此,最容易获得民意支持的立场便是由国家出面直接行使文物追索权。但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问题却 远非如此简单。资深艺术经济学家、西南民族大学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马健认为,针对流失文物回归所面临的困境,可以从四个方面入手,促进流失文物的低 成本回归。马健多年以来,流失文物的回归一直是个交织着爱国热情和...

    1232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 中国最早的人体摄影集[图文]
    中国最早的人体摄影集[图文]

    中国最早的人体摄影集《百美影》摄影师汉茨拍摄的人体照片都来自澳门的一家妓院的女子。他结合西方的画意风格,运用中国的元素打造东方的女性特点,注重突出女人体特有的线条和柔软,从而勾划出东方女性的纤细和娇柔之美。摄影师汉茨拍摄的人体照片都来自澳门的一家妓院的女子。他结合西方的画意风格,运用中国的元素打造东方的女性特点,注重突出女人体特有的线条和柔软,从而勾划出东方女性的纤细和娇柔之美。澳门烟花女子...

    1361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献礼建党100周年优秀作品选——画家李保民[图文]
    献礼建党100周年优秀作品选——画家李保民[图文]

    【艺术家简介】李保民,1952年生于甘肃兰州。1965年10月参加工作。1968年参军,在新疆军区服役三十余年。先后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武汉军事经济学院、西安解放军政治学院。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秦文研究会书画艺术委员会评委、文化部中国诗书画研究院美术研究员、中国艺术家生态文化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美协新疆创作中心副主任、国家一级美术师。艺术年表:1992年2月八一电影制片厂为其拍摄...

    1029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2022年中国最具影响力人物专题报道:张国平[图文]
    2022年中国最具影响力人物专题报道:张国平[图文]

    【艺术简历】张国平,汉族,1955年出生于重庆市。1982年毕业于西南师范学院美术系,获学士学位。1993年就职于四川省美术家协会、四川美术馆。历任办公室主任、副秘书长兼副馆长、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兼馆长,四川省美术家协会艺术委员会副主任等职。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油画学会理事,四川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四川省美术家协会油画艺委会副主任,四川省美术家协会综合材料艺委会主任,国家一级美术师,成...

    1914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传艺术之大美——著名书画家陈凯旋[图文]
    传艺术之大美——著名书画家陈凯旋[图文]

    【艺术简历】陈凯旋,字同福,号西岩墨客,祖籍福建厦门。毕业于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先后师从著名画家郑起妙、郑景贤、林良丰、梁明。深造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梁明写意山水高研班及梁明山水画院。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商银行美术家协会理事,福建省美协山水画艺委会委员,厦门市人大书画院特聘书画师,厦门市金融书画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厦门市思明区美协副主席。2019年中国画山水作品《林清幽谷》参加2...

    1461 艺术评论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美术百科
  • 从经典画作中看世界之变[图文]
    从经典画作中看世界之变[图文]

    二十岁那年夏天,我在阿姆斯特丹买了辆脚踏车,往西南骑过荷兰,展开从亚德里亚海滨的杜布罗夫尼克(Dubrovnik)到苏格兰本尼维斯山(Ben Nevis)这趟旅程的最后一段行程。第二天,我骑在荷兰乡间,时近傍晚,天色开始变暗,从北海飘来的毛毛雨,把路面变得又湿又滑。一辆卡车擦身而过,把我逼到路边,我一个不稳,连人带车跌到烂泥里。我没受伤,但浑身又湿又脏,挡泥板也给撞弯了,必须拉直。在外流浪,总会...

    620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 孤本《群玉山房诗集》狂狷思想及其精神气质[图文]
    孤本《群玉山房诗集》狂狷思想及其精神气质[图文]

    手稿《群玉山房诗集》书影太谷学派作为“徘徊于学派与教派之间的活化石”,是考察中国近代民间学派和民间宗教之间影响和流变的难得而珍贵的典型“样本”。学派南宗领袖李光炘,秉承学派始祖周太谷遗志,不避俚俗,会通三教,传道于南,成功使得太谷学派从黄崖事件的政治阴影中摆脱出来,并使得太谷学派的道统能够承续和发展,被其后学南北宗主黄葆年奉为圣人。近日著世的《群玉山房诗集》,是由黄葆年删订,李光炘亲自审阅定稿的...

    1361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缪哲:宋画是如何被我们所认识的[图文]
    缪哲:宋画是如何被我们所认识的[图文]

    作为长期参加中国历代绘画大系编纂工作的学者,浙江大学教授缪哲在《“宋韵今辉”系列学术论坛·宋画与中国古典艺术世界》会议上,谈到“宋画如何被认识”的问题。在我们的观念中,“宋画”的概念,理应产生于宋代。但缪哲说,“宋画”的概念,其实还很年轻,是在二战之后才塑造形成的。在明末至20世纪的几百年里,人们其实不太清楚什么是宋画,也不认为宋画是重要的。缪哲 | 宋画是如何被认识的(本文根据会议报告整理)...

    987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 纽约亚洲周直通车:安思远系列之书画点评[图文]
    纽约亚洲周直通车:安思远系列之书画点评[图文]

    纽约佳士得现场王歌这次在纽约呈现安思远的中国书画将近300件作品,其中包括中国古代书画一百多件,石鲁的作品有30多件。需要重点提及的是,长期以来安思远一直将石鲁作为自己的重要收藏,这次将是一个有规模的展示。安思远非常喜欢石鲁的艺术,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第一次购买了一张石鲁的《梅石图》绢本作品,这件作品被一直挂在他家里。也许是太喜欢了,安思远自从购买了这张石鲁以后就格外青睐这位中国艺术大师,...

    1395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 中国动漫 “以艺为战”[图文]
    中国动漫 “以艺为战”[图文]

    马克宣、范马迪等 《三个和尚》动画设计稿 中国动漫博物馆藏作为艺术创作和绘画实践的源头,越来越多的孩子们拿起画笔,进行“二次元”创作实践,用经典动漫形象承载感情、经历和人生思考。“二次元”的影响力不只是在我国,影响的是整个“三次元”(也就是现处的现实世界),究其根本原因是“二次元”将年轻的消费需求形象化,他们的审美继续影响更为年轻的消费者。艺术的审美偏好是从小培养的,早些年动漫的年龄层并不广...

    1121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画梅在当下何以衰败:梅花关乎士人风骨[图文]
    画梅在当下何以衰败:梅花关乎士人风骨[图文]

    清代画家汪士慎墨梅七十多岁的沪上知名画家了庐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曾经画过一段时间的梅花,说到画梅以及当下画梅的衰败,他告诉《东方早报·艺术评论》,画梅花除了极强的绘画性以外,还是画心境和格调,人品高,修养好,笔墨功夫又到了,梅花才能出来。梅花是士人画,得有士夫气,或者说,骨子里其实是有家国情怀的。画梅在当下衰败的原因或也正在于此。七十多岁的知名画家、书画理论家了庐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曾经画过一段时...

    881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 赵之谦——菊之“植”觉[图文]
    赵之谦——菊之“植”觉[图文]

    清 赵之谦程守谦 合作 菊花博古图轴97.6×47.2cm纸本设色 上海博物馆藏“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聊过了陈老莲、潘天寿,今天我们一起感受赵之谦的菊花“植”觉。“海上画派”先驱人物赵之谦,会稽人(今绍兴),初字益甫,号冷君;后改字撝叔,以书、印入画,创“金石画风”,具南田写生之意、李鱓筋骨之趣,更有石涛无法之法,每画植物都带有极强的植物质感,故为“植”觉。上海博物馆藏《赵之谦...

    1686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