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画余闲话:画鬼容易画人难

时间 : 03-10 投稿人 : 凡凡 点击 :

魏春雷

浏览媒体上的名家书画小品展,多为简笔水墨,充其量是几分钟的活计。并非费时不多作品就不好,白石老人寥寥数笔的花卉册页,笔歌墨舞,生机盎然,笔简而意足,让人玩味不尽。而眼前的除了小以外,实在找不到美,水平不济咱就态度好点,卖卖力气,也算“没功劳有苦劳”,偏又矜持笔墨,点到即止。本该挺好的一个展览,给人“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感觉。自己不拿自己当回事,没人拿你当回事的日子就不远了。

时下画坛,小品颇为流行,其中因素是多方面的,如笔会、展览的应酬与市场推广中价格的低门槛等,不过,平心而论,其中能留住人们目光的微乎其微。水平自是有限,何况本来已经“减料”了,还要“偷工”,寥寥数笔,粗中有粗,让人一览无余,复杂一些也往往是简单的符号堆砌,不说味同嚼蜡,也是情趣寡然。我们看任伯年、齐白石、潘天寿等很多册页、扇面等小品,常常是简之又简,而构思的独到与笔墨的韵味,已经足以让人叹为观止。

各种形式、名目的名家书画邀请展越来越多,但充斥其间的相当数量的应酬之作,让人不免生出“盛名之下,其实难副”的喟叹。

白石老人画虾,徐悲鸿画马,黄胄画驴,引得不少智者也玩起了“专业”,花鸟虫鱼,专啃一种,似乎找到了终南捷径。殊不知以上诸家无不在生活、传统中摸爬滚打,练就一身好功夫,有点石成金、着手成春的本领,厚积薄发,无不可观。世人仅看到冰山一角,但知“窥斑”而不能“见豹”,与盲人摸象何异?

郭熙《林泉高致》讲:“世之笃论,谓山水有可行者,有可望者,有可游者,有可居者,画凡至此,皆入妙品,但可行可望不如可居可游之为得。”时人作山水多沦为“形式主义”,动辄满篇的点、刺目的色,残山剩水或是荒村野店,荒疏不堪或是阴森可怖,就是看不到阳光、看不出生气。“画得像画”,这看来最简单的要求已经很多人难以做到了。

放眼画坛,能画得像的比比皆是,画得有味道的微乎其微——既然心理上还脱不开“像不像”的桎梏,想在手下表现出如何变化,实在是痴人说梦。正如写诗,能写出合乎格律的所谓诗的并不少,但有诗味儿的却凤毛麟角。像不行,那就玩变形。花样翻新的种种变形与夸张,多有“人造”味道,表面文章,在“画不像”与“不画像”之外也只有青睐写实一路的——恶俗还不如媚俗,后者总还能带给一些人浅层次表面化的好感,而前者徒增污染,何况那些所谓的新风格多是“画鬼容易画人难”之类。

比较而言,任伯年的东西似乎更像“中国画”,而蒋兆和、黄胄作品的感染力也是毋庸置疑的。对于“新”而“美”的东西,我们大可不必拿所谓的传统来说事儿。传统是活的,自古至今,历代经典异彩纷呈,非要强分轩轾,画地为牢,不免作茧自缚。

对于欣赏者来讲,美是第一位的。只求新,极可能流于野狐禅,而既新且美方为高明,若资质有限,只能退而求其次,则舍新而就美,不失为明智之举。

对于相当多的画家,缺的不是“思想”,而是技术。“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对着自己的作品侃侃而谈,满口的“思想”、“理念”,听着似乎有些道理。这时候我喜欢把它们和大师的作品放在一起,大师不用对自己的作品作语言的陈述,作品会说话。

何水法的大写意花卉,墨与色的效果有独特的面貌,所谓“水法通时八法通”,浓而能渗化,用色斑斓绚丽,艳而不俗。用笔注意“写”,讲究回笔,注意呼应,节奏跳跃,富于动感。具体笔墨造型处理时有画谱忌讳之处,当是明知故犯,不觉突兀,别饶生趣。

在小品当中,对物象造型的要求往往让位于笔墨趣味的表现,这也是许多画家包括人物画家热衷小品的原因之一。

用毛笔也好用硬笔也好,在审美原则上是一致的,指头之于毛笔,类似硬笔之于毛笔,其间的差别,可以说完全是工具特性造成的。近年印坛蔚成风尚的陶瓷印,也是这种情形。指头、硬笔、陶瓷,工具材料的变化对其艺术效果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而相对于毛笔石材,它们的局限性也毋庸讳言。正因为这样,指头、硬笔、陶瓷来作画写字刻印,自然可以别开生面,但也只能占一席之地,对于传统的毛笔石材,更大可不必生出取而代之的志气。以指画驰名的画家,几乎都是以毛笔为基础的,或者说在他们的艺术实践中,尽管在指画上投入的精力有多有少,但总体上看,差不多还是可以算作“偶一为之”的。

相关文章

  • 党旗飘飘,十九大专题:陈先水国画艺术欣赏[图文]
    党旗飘飘,十九大专题:陈先水国画艺术欣赏[图文]

    【艺术简介】陈先水,字水谷,号万草堂主人。1961年生于江西修水,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北京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舞台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手指画研究会理事、中直机关美协理事、清华美院陈先水山水画工作室导师、人民大学画院陈先水国展创作工作室导师、东盟卫视艺术副总监、总参江河书画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北京艺博林轩书画院常务副院长、军旅专职画家。 1996年毕业于北京齐白石艺术函授学院国...

    1232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岁朝图》今昔:画家为何爱此画题[图文]
    《岁朝图》今昔:画家为何爱此画题[图文]

    图1 北宋赵昌《岁朝图》自有清以来,文人尤爱画《岁朝图》。岁朝图题材本身的美好寓意对作者读者毫无疑问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而对于画家,题材的相对丰富与表现手法的相对自由,他们对岁朝图的热衷也就不难理解了。“岁朝”,指农历正月初一。《汉书·五行志》讲“岁首、正月、朔日,是为三朝”(即“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后汉书·周磐传》中有“岁朝会集诸生,讲论终日”的记载。“岁朝”是一岁之始,其称谓...

    520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倾世红颜 中国倍受争议的九大奇女子[图文]
    倾世红颜 中国倍受争议的九大奇女子[图文]

    上官婉儿——巾帼首相第一人。上官婉儿是历史上非常才气的女子,她的一生可谓是坎坷传奇。虽然没有丞相之名,但有丞相之实,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独一无二的。秋瑾(1875-1907)——最豪气的女人。在国家民族面临生死危亡的时刻,巾帼不让秀媚的一代女侠秋瑾,抛家别子,女扮男装,东渡日本,去追求另样的人生,去寻求民族振兴的方法,并最终走上了一条不归路。把&ldq...

    381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当代书法文墨分离之困扰[图文]
    当代书法文墨分离之困扰[图文]

    谈月明(浙江) 书法傅德锋古代没有“书法家”一说,书法只是文人墨客必备的一项基本技能。古人从幼小识字始,便要使用毛笔写字。而且自有“以书取仕”制度以来,其书写水平的高低还会直接影响他们的仕途命运。因此,能写一手好字一直被视为读书人的“门面”。书法作品之于古人并不是出于我们今天所说的“创作”,而是一种实用性“书写”,也就是说,古代的文人或帝王将相、王公大臣要写诗、作文、写信、书写奏章都需要使用...

    1483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何家英」|丹青追梦 水墨本色-中国当代书画名家个人云展览[图文]
    「何家英」|丹青追梦 水墨本色-中国当代书画名家个人云展览[图文]

    【个人简介】何家英1957年出生于天津,1977年考入天津美术学院绘画系学习国画,1980年毕业后留校任教。曾任第九、第十、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天津画院院长;现任中国美协副主席、中国艺术研究院工笔画艺术研究院名誉院长、中国工笔画学会名誉会长、中国艺术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曾获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中国文联“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中宣部“四个一批”文艺人才等荣誉。擅长当代工笔人物画创...

    1870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 五谷飘香福满堂——画家荆振初稻花香系列三[图文]
    五谷飘香福满堂——画家荆振初稻花香系列三[图文]

    画家简历荆振初,山东海阳人,少年时代离开故乡。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擅画花鸟动物山水等。以画虎题材的作品享誉画坛。被誉为“吉祥虎名家”。画家曾在黑龙江五常从事基层美术工作多年,近年在“墨虎苑”潜心研究画虎艺术,探索出“丝皴法”作品追求激情雄浑苍润博大的艺术特性,国内外大展中虎作品多次获奖,被海内外艺术馆及藏家广为收藏。画家出版有《荆振初画虎艺术》、《中国画范本丛书——荆振初画虎作品精选》...

    1332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从容之道 脱俗之美——陈敏陶艺中的田园牧歌[图文]
    从容之道 脱俗之美——陈敏陶艺中的田园牧歌[图文]

    陈敏在充满未知和不确定的陶艺道路上,寻找各种可能。生于景德镇长于景德镇的他,自幼习艺绘瓷,他的陶瓷创作从久远的历史和传统中生发;又从系统的美术教育中汲取营养,他的创作不只是局限在器皿、装饰等传统意义上的范畴,而是通过实践和理论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材料的掌握、艺术规律的把握、生活的升华,在陶瓷载体上创造超凡脱俗的世界,以表达他对美的理解和感受。[ 从容之道 脱俗之美]——浅谈陈敏陶瓷艺术创作...

    575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书画作伪:民间认为正派人不应断人财路[图文]
    书画作伪:民间认为正派人不应断人财路[图文]

    近些年中国的书画市场十分活跃,但是随之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其中最突出、最尖锐并涉及书画家(包括家属)和 投资者,即买卖双方利益的便是书画市场中伪品充斥的现象。古代的大量伪作已经够鉴定家们头疼的了,现在社会上还不断地制造出新的伪书假画 来。几乎可以这么说,凡是某位书法家、画家,只要一有点名气,也就是说他的作品有了可观的经济价值,并进入了市场,马上就会有伪作随之面世。书画仿作并非始于当今,古已有之。唐...

    471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一字一清韵——刘俊京养生书画之《黄帝内经》赏析[图文]
    一字一清韵——刘俊京养生书画之《黄帝内经》赏析[图文]

    刘俊京书画圈网 刘伟 刘俊京先生,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北京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其书法字体尤以魏碑、楷书、行草见长,其作品章法自如、静虚空灵、清秀俊雅。先生之书法贵在“清”、“逸”、“静”的审美意境,他以简静冲和、清畅温雅的艺术特点来诠释字里行间的空灵之气,以期获得那份宁静恬淡的清韵。先生曾为中医数十年,深谙养生之道贵在养心,养心贵在心静,而书法艺术能静心敛神,故而先生一直在探索养生和书画...

    591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且看云飞
    且看云飞

    孟云飞作品孟母三迁只为朋,云在青天月在瓶。飞舟墨海勤弄潮,雅怀高致书剑情。早想写一点关于孟云飞兄的文章,奈何困于俗事、迫于学事、窘于才事,一拖再拖。近读其书论文章数篇,间或论及为人、处世、读书,提领三观,感悟颇深。与云飞兄相识,始于上世纪末我初求学于河南大学,折服于其翰墨英姿、武林豪情及诗酒情怀,遂半师半友、亦师亦友,二十余载。孟云飞近照云飞大学就读于河大中文,后负笈北上,问艺于首师...

    1134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两件清代玉牛流落美国 类似文物曾创世界拍卖纪录[图文]
    两件清代玉牛流落美国 类似文物曾创世界拍卖纪录[图文]

    图1清代碧玉雕卧牛中国古代是农业大国,因此牛在华夏的农业发展尤其是春耕过程中,自古就扮演着重要角色,并被视为智慧、勤劳、忠诚和刻苦的象征。同时古人认为牛有“五行”中的土、水属性和神力,是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象征。此外,牛的形象在中华文明中还有震慑、守护的象征。而集精湛工艺与象征意义于一身的玉雕牛,还作为了具有祈福与佑护意义的皇宫陈设品。其实不仅中国人喜欢牛,美国人也同样喜欢它,否则不会让一头重...

    1584 艺术评论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美术百科
  • 如何欣赏白石虾和悲鸿马[图文]
    如何欣赏白石虾和悲鸿马[图文]

    真迹真迹图片资料真迹赝品真迹赝品真迹赝品图片资料图片资料近日,深圳博物馆举办了“丹青之华——近现代十二家绘画大展”。展览共展出齐白石、黄宾虹、徐悲鸿、溥儒、张大千、傅抱石等12位近现代大师珍品100多幅,全面展示了20世纪中国绘画史发展的总体面貌与继承创新的发展轨迹,也为书画爱好者与收藏者提供了一个近距离接触大师精品的机会。齐白石的虾和徐悲鸿的...

    1906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 艺术“数字化” 价值几何[图文]
    艺术“数字化” 价值几何[图文]

    今天我们的生活当中,用数字艺术和数字技术创作出的数字艺术,它既没有技法也没有我们使用的具体的传统意义的绘画材料,那么面对这样的作品,我们怎么去做评判呢?受过很好艺术教育的艺术家,他们所创作的作品和那些没有专门受过训练的这些艺术家的作品的呈现,又意味着什么呢?就是互相替代,或者是共同创作的一个过程。上海的一个展览,艺术家是一个心血管病的医生。他的作品完全是通过影像学的手段,从医疗用的X光拍出来黑...

    1353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以温馨的色彩消解沉重,这场治愈系画展启迪我们审视生命的意义[图文]
    以温馨的色彩消解沉重,这场治愈系画展启迪我们审视生命的意义[图文]

    绘画开启一场漫步之旅,去思考世界里的光彩和黑暗,未来和方向,一起审度人类的故事、生命的意义、责任与追求。近日亮相C3M北外滩艺术馆的张佩瑶(IRENE CHANG)个展“生命的漫步”,轻而易举便激起大众共鸣。北外滩艺术馆馆长蔡史印坦言:“希望在这个疫情的特殊时期,这场启智的画展,能够帮助我们审视生命意义、自省在我们于这个世界上的存在,以及我们能够创造的价值。”有别于张佩瑶三年前在上海虹桥当代...

    787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作画如用兵,八大以“兵法”取胜[图文]
    作画如用兵,八大以“兵法”取胜[图文]

    八大山人的书画早期曾受董其昌影响,他对董其昌的艺术造诣,相当推崇。他临摹的董其昌画册,至今还流传在世。而且,直到他的晚年,在书信之中寻索董其昌的书画,是常有的事情。董其昌的影响,可以产生“四王吴恽”,也可以产生八大山人。这就证明个人内心的感受所抒发的灵感,不是绝对由于师承而受到限制的。由于八大山人的遭遇不同,思想情感的殊途,使他突破了董其昌的藩篱,走了一条和四王他们迥然不同的道路。董其昌明洁而...

    1067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