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素 《自叙帖》 局部
王世国(广东省书法评论家协会主席)
1976年,文化部从全国各地精选了林散之、郭沫若、周慧珺等80位当代中国书法名家的作品,首次赴日本展出。7月20日,“现代中国书道展”在日本东京隆重开幕,引起轰动。我的叔叔王家琰行书鲁迅《赠日本歌人》一诗,也入选这次书法大展,大获好评,一举成名,年仅34岁。我在他家看到日本印刷出版的精美的《现代中国书道展作品集》爱不释手,那时我才知道书法在日本被称为“书道”。
我国早在唐代以前就曾称书法为“书道”。“书道”之称充满着对书法的庄重恭敬之情,可以这样说,不理解书道就不懂得书法。那么,书之妙道究竟为何呢?先看什么是“道”:首先,“道”就是自然之道,道的本质和最高境界就是自然。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凡事必须顺应自然,不能违反自然规律。其次,道的规律就是阴阳相生相克:荣枯生死、春夏秋冬、悲欢离合,万事万物总是不同、变化、变换,按照一定的秩序和目的,循环往复,和谐共存。这就是老子说的“道负阴以抱阳,冲气以为和”。而书道又是什么呢?我认为,其道有三:
一、书道就是天道。书法就是要表现出自然之道,即大自然丰富多变的生命感、万物相生相克的和谐感。一幅好的书法作品,它具有类似阴阳对立而又统一的艺术元素:用笔的曲直、方圆、中侧、徐疾;用墨的黑白、浓淡、干湿;结字的开合、正斜、向背、揖让;章法的疏密、虚实等等。正是这些对立的艺术元素的变换和统一,并且构成和谐流美的点画线条的运动变化,从而呈现出生命感和节奏感。的确,书法家书写的每一个字都含阴阳:横为阴而竖为阳,笔画轻细为阴而粗重为阳,墨色淡为阴而浓为阳……凡是优秀书法作品都是阴阳调和,表现出了自然之道——万物相生相克的道理。
二、书道就是文道。书法不仅仅是写字,而且还承载和传递着数千年中华文化演进的信息,表达着民族尊严和文化自信,以及对古圣先贤的尊崇。中国书法博大精深:它所书写的汉字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它的书体不断演进,达百种之多,如穗书、龙书、鸟书、鱼书、虎书、云书、龟书等等,很多人可能闻所未闻;它的笔法从篆书的平移,到隶书的波磔,再到楷书的“八法”;它的行笔用笔不仅有提按、轻重、徐疾的不同,还有中锋、侧锋、顺锋、逆锋的分别;它的用墨更是苍润兼施,“计白当黑”。(邓石如语)
三、书道就是人道。书法承载和传达着书法家内在的心灵和性情、才学和志趣,甚至还包含着他的身世遭遇。《兰亭序》和《祭侄季明文稿》同是草稿,都有涂改之处。但是,王羲之书写时的心情轻松愉快,涂改处从容、小心、整齐;而颜真卿书写时的心情是无比悲愤,涂改之处烦乱、匆忙,甚至一改再改,横涂竖抹!书法的笔墨线条不仅是书法家心灵的印痕,而且还是他人生的足迹。怀素若不是“担笈杖锡,西游上国”,得见当时名流并获得广泛赞誉,那么他的《自序帖》便不可能写得那么潇洒自信。可见,对于书法家来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也同样重要。
总之,书道就是通天道、含文道、合人道。欣赏和评价一幅书法作品,绝不是看图识字,而是要能够看到它背后承载的道。中国书法正是这种看似简单的写字,而实际上却有着深厚的道学承载和积淀的艺术,是自然规律和人类生命活力,以及内在情感的真实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