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范一直:用心听画[图文]

时间 : 03-05 投稿人 : 阿辉 点击 :

范一直:用心听画 | 美术教学向日葵(油画)梵高

某颇有文艺鉴赏品位的白领,很不屑人家说“我去看一场音乐会”。音乐会难道是以“看”为主的吗?不过,倘有人说“我去听一个中国画展”,他也许会愣住。如果说西方以写实为主的绘画接近于雕刻和建筑,那么,以“气韵为主,笔墨为先”的中国画,则趋于诗歌和音乐。书画与音乐之间多有通感关系。借用佛家说的“耳中见色,眼里闻声”,书画鉴赏亦可用心来“听”。

音乐是诉诸听觉的时间艺术,绘画是诉诸视觉的空间艺术。在古今中外艺术史上,音乐与绘画密不可分,相互渗透。音乐的曲式结构和绘画构图相对应。而音乐基本概念“节奏”“韵律”等,也频用于书画等造型艺术范畴。同样,绘画之“色彩”也广泛适用于音乐范畴。如“音色变化”“和声色彩”“调性色彩”“配器的调色板”等。好的音乐与绘画有“互补性”。画是看的,从中也可听到音响(气韵)的流动;音乐是听的,从中也可看到形象(意境)的呈现。尤其是中国书法艺术,因其抽象性和音乐更暗通款曲。经典草书作品,不啻一曲“看得见”的乐章。赏吴冠中画作,似闻江南丝竹。观弘一书法,如听老僧轻击木鱼……

音乐有“调性”,绘画有“色调”。一个“调”字,打通了彼此间的壁垒。乐中有画,如“哀筝一弄湘江曲,声声写尽春波绿”(张先《菩萨蛮》),此乃闻声而见画。达·芬奇爱好音乐,画中有乐。蒙娜丽莎之笑容传递仙乐般的力量,神秘又如飘忽之旋律,此乃赏画而闻乐。“看”音乐是“看”其中的“色调”;“听”绘画是“听”其中的“调性”。凡是耐“看”的音乐和动“听”的绘画,皆堪精品!而能“听画”和“看乐”者,于书画和音乐鉴赏,庶几登堂入室。

书画本身是静态的、无声的艺术,书画佳作中的线条和色彩却能“动”而“奏”之。美术评论不乏“响亮的色彩”“和弦般和谐的颜色组合”“旋律般跌宕起伏的色彩合奏”之类的通感用语。后印象派绘画大师梵·高主观色彩,曾学习过钢琴,力求颜色与声音的契合。其一幅又一幅的《向日葵》,以强烈的色彩张力直抵人心,观者俨如听到一首首不同凡响、声情激越的变奏曲。

绘画艺术可凭视觉形式传达音响效果,是因为线条有节奏、色彩有音阶、图形有乐感。声音可以是听得见的色彩,色彩也可以是看得见的声音。浪漫画派大师德拉克罗瓦在日记中写道:“色彩就是眼睛的音乐,它们像音符一样组合着……”大诗人波德莱尔也说:“在色彩中有和声、旋律和对位。”德彪西就是一位善于运用音阶调色板的音乐大师。他说:“我几乎像热爱音乐一样热爱绘画。”融绘画、诗歌于音乐,乃德彪西艺术丰富性之所在。

央视音乐频道曾有一档访谈类综艺节目《翰墨音缘》。每期邀请一位书画家与一位音乐家,畅谈彼此艺术道路上“翰墨”与“音韵”的缘分,让受众从乐曲中“看”到色彩,从笔墨中“听”出旋律。因其创意新颖、品位高端而颇受好评。

30多年前我读大学时,教文学理论的老师说:就精神享受而言,如每天能读一首好诗、看一幅好画、听一曲好音乐,夫复何求?!英国19世纪艺术理论家佩特说:“所有艺术通常渴望达到音乐的状态。”书画家们倘有爱乐之心、有能鉴赏音乐的耳朵、有对西方古典音乐的真切体认和独到感悟,想必于书画艺术切实有补。然当今国中满坑满谷的书画家,可让人侧耳“听”其画者,几希……

相关文章

  • 2018艺术品鉴定评估行业观察[图文]
    2018艺术品鉴定评估行业观察[图文]

    一、艺术品鉴定评估现状艺术品鉴定评估,一直以来是艺术品产业化发展中的必要一环,每每出现在各类报告中均被打上“瓶颈”“掣肘”之类的标签。无可置疑,国内艺术品鉴定评估尚处于发展阶段,权威、公认的鉴定评估体系以及行业标准和统一监管都在构建之中,也取得了一些初步的成果。尤其是2016年发布并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令第56号《艺术品经营管理办法》中,明确第三方鉴定评估机构出具的证明文件作为艺术品尽职...

    1361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当代名家孙敬会人物画赏析[图文]
    当代名家孙敬会人物画赏析[图文]

    【艺术简介】孙敬会,字克齐,笔名子云,号龙前生,山东艺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绘画研究室主任;国家教委人文社会科学评委会评委;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央文史研究馆书画院研究员;山东省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书法艺术研究院副秘书长;山东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理事;山东画院、政协联谊书画院高级画师、中国画人物画研究会副会长;山东圣邦美术院执行院长;山东省老年书画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三军过后尽开颜》...

    1417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2023年度书画先锋人物——书画家李国臻[图文]
    2023年度书画先锋人物——书画家李国臻[图文]

    艺术简介李国臻,1956年生于陕西潼关南原,自幼随父学画。50年来,奔走于长江,黄河流域,曾驻足于终南山,长期在大自然中观云,听雨,逐渐对大自然有了更深感悟!从而提高了书画意境,并运用于作品之上。在书画艺术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书法以行书,草书,隶书见长,绘画以山水写意为主,构思独特,布局周密,自成一派!李国臻老师的山水给人第一感觉是具有中国画的中正气象和味道。这体现在端庄的构图、朴厚的...

    1356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刘玉来:国画画品简述[图文]
    刘玉来:国画画品简述[图文]

    刘玉来作品中国画特别讲求品格,传统上将画品分为五大类:庙堂气、书卷气、山林气、江湖气、市井气。分类的原因与所画内容没多大关系,与所画风格关系密切。我们知道,画家众多,他们各自的社会地位不同,自然思想意识也就有所差别。无论你画什么,艺术品的情调就是画家的思想意识和艺术观的折射。而你的家庭环境,你的朋友圈,你的社会地位形成的世界观念,都会通过你的作品反应出来。这是不以人的意志转移的。国画中的五大...

    545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民间收藏的新格局[图文]
    民间收藏的新格局[图文]

    钱币是一个有着深厚民间基础的收藏类别,即使不做收藏的人也会经常接触到。近期,有法院在网上拍卖一批银元和铜元,引发了“围观热潮”:拍卖中的两枚民国银元,起拍价73.5元,经过1136次的竞买,907次的延时成交价格高达30549.5元;另一批拍卖的89枚铜元,更是引得近10万人围观,起拍价345.1元,成交价31020.1元。可以说,成交价和估价是云泥之别了,而以当仁不让的气势拍下这些银元和铜元的...

    1665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 读林淑然花鸟画作[图文]
    读林淑然花鸟画作[图文]

    林淑然樱花季节175×75cm2009年方楚雄的太太林淑然的学历和工作经历在同辈艺术家中比较独特:毕业于广美中国画专业,走出校门便在华南濒危动物研究所(原广东省昆虫研究所)做标本绘画工作,之后又调进岭南画派纪念馆,直至前年从岭南画派纪念馆副馆长的岗位上退休,然后,便是全力投入绘画实践。从某个角度来看,以方楚雄为中心的方氏家族绘画丛林遮蔽了林淑然艺术才华的显现;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方...

    1942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慧眼识珠—张国樟美育专栏[图文]
    慧眼识珠—张国樟美育专栏[图文]

    珠宝商因为精品珠宝看的多了才练就一双慧眼,有了慧眼才能辨别出好的珠宝。酿酒师只有真正懂得品味好酒才会酿出好酒。我们只有真正美的东西看的多了才有好的审美眼力。道理也一样,不管是中国画美学欣赏者还是创作者,都要多看历史上和现、当代的精品好画,才能培养一双认识中国画之美的慧眼。好东西品的多了,见到差一点的自然不舒服,好的画看的多了,见到一般的作品就提不起神,审美能力自然上去了。(请横屏浏览)自古以来很...

    1465 艺术评论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美术百科
  • 浅议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中藏家的购买力和鉴赏力[图文]
    浅议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中藏家的购买力和鉴赏力[图文]

    深秋的上海,空气中透着丝丝凉意,而与此形成反差的便是刷爆朋友圈的“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现场。香港、巴塞尔、伦敦、巴黎、纽约、迈阿密、迪拜……在无数艺术展览、博览会和活动被取消的当下,能在上海参与这样一场盛事,有着非同寻常的欢喜。毋庸置疑,西岸艺博会并没有因疫情而“打退堂鼓”,反而更突显了藏家强劲的购买力与高鉴赏力。此外,博览会的举办也联动起了整个城市的艺术生态,周边的西岸美术馆大道、乃至全城近...

    916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为什么艺术可以成为加密货币世界中的一员[图文]
    为什么艺术可以成为加密货币世界中的一员[图文]

    很难知道为什么特定的作品是在MoMA而不是在车库销售( garage sale)。然而,艺术市场一直以来泡沫化的经济增长一直让科技创业公司羡慕。艺术产品越来越多地被富人用作对冲货币的波动和作为方便避税的手段。《卫报》(Guardian )描述了一个赶趟的(trendy)艺术家“基本上可以打印钱”的世界。这些不是你祖父母的拍卖。正如迈克尔·沃尔夫(Michael Wolff)所写:“新作品,持续地被...

    332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艺术发展到这一阶段 已经是对美的背叛[图文]
    艺术发展到这一阶段 已经是对美的背叛[图文]

    20世纪有人伪托17世纪维米尔而作出的同样风格的画,被学界认为是没什么价值的赝品。伟大的艺术家都是面对自己的时代,用艺术的语言传达出某种意义,从而造成一个事件,并使它在事实上构成历史和艺术史发展链条中一环。图为维米尔《窗前读信的少女》。从杜尚开始,艺术和美不美已经无关了,甚至成为对美的背叛。图为杜尚根据现成物品制作的《自行车轮》。(图片均为资料图片)从杜尚开始,艺术似乎走上了一个新的方向,美...

    356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野兽派绘画震慑传统却倏忽一现[图文]
    野兽派绘画震慑传统却倏忽一现[图文]

    亨利·马蒂斯 《餐桌》日前,中国油画院举办的野兽派代表画家之一乔治·卢奥的作品展,展出其两百多幅原作,让艺术爱好者得以一饱眼福;而伦敦的泰特现代艺术馆,也正在举办野兽派领袖马蒂斯的作品展。作为20世纪率先崛起的艺术流派,野兽派对西方现当代艺术影响深远,但其真正盛行却不过三四年时间,此后野兽派的代表画家均舍去野兽派特色之表现,马蒂斯更是在晚年开创“剪纸艺术”,缘何野兽主义崛起之后又遭“舍弃”?如何...

    245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百科 艺术百科
  • 文人画概念对中国画的毒害[图文]
    文人画概念对中国画的毒害[图文]

    苏轼《古木怪石图》文/孔祥东文人画概念被引用最多的是苏东坡:“论画以形似,见于儿童邻。”和“观士人画,如阅天下马,取其意气所到;乃若画工,往往只取鞭策皮毛槽枥刍秣,无一点俊发,看数尺许便倦。”董其昌南北宗论可能也得之于苏东坡的诗《吴王画辩》:“吴生虽妙绝,犹以画工论。摩诘得之于象外,有如仙翩谢樊笼。”这里说的文人画,不是指士大夫画家所画的画,张彦远说:“自古善画者,...

    574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潘天寿的《江山如此多娇》是“祥瑞山水”吗?[图文]
    潘天寿的《江山如此多娇》是“祥瑞山水”吗?[图文]

    潘天寿 如此多娇 1959年潘天寿1959年所作的青绿山水《江山如此多娇》,是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周年的献礼之作,这从“五九年国庆献礼”几字,可明确得知。第二年元旦,浙江美术学院还专门举办“江山如此多娇”的美术展览会(《杭州日报》,1959年12月30日,第2版),潘天寿的这件作品很有可能参展。大概为了满足各种不同报纸杂志的需求,1959年潘天寿还绘制至少有两件“泰华赤松图”,画上明确...

    1820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 晚明清初西方铜版画的引入及其对中国木版画的影响[图文]
    晚明清初西方铜版画的引入及其对中国木版画的影响[图文]

    十五世纪末,大航海打通了欧洲通往亚洲的航线,世界进入了地理大发现(Age of Discovery)时代。“此时的葡萄牙人几乎越过了中国人在非洲另一边的航海探险的界限。1488年巴托洛梅乌·迪亚斯(Bartolomeu Dias)完成了其具有历史意义的航行,他绕过了好望角,并把非洲真正的最南端命名为厄加勒斯角(Cape Agulhas)。这就为瓦斯科·达· 伽玛走向航海探险的高峰开辟了道路。他于...

    1870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齐鹏:生活与色彩的真相[图文]
    齐鹏:生活与色彩的真相[图文]

    油画《远眺》画家齐鹏是近年来出现在中国画坛上的新秀,其作品以色彩丰富、感觉细腻见长。“生活”与“色彩”可以成为齐鹏艺术的关键词。这种生活不是指那种崇高的精神生活,也不是指再现大众文化中的都市生活,而是用色彩表达艺术家的身体感觉,这种身体感觉来自于画家日常生活的体验。看齐鹏的作品,确切地感受到了这种生活的气息,也感受到了画家对于生活的独特体验。齐...

    400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