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观赏石投资价值显现[图文]

时间 : 01-19 投稿人 : 小雨 点击 :

观赏石投资价值显现 | 玉石资料

内蒙古阿拉善戈壁石“供玺”

景晓萌 李荣坤

近日,在北京保利2015春拍“沖淡自然——翦淞阁文房韻物志”上,一款名为“[宋]英石 天柱峰”的观赏石艺术品以356.5万元成交,创造了观赏石领域新的拍卖记录。近年来,艺术品价格屡攀高峰,而融自然性与艺术性于一体的观赏石,由于其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元素,在艺术品市场中独树一帜,观赏石也正在由艺术品市场的边缘地带向主流方向靠近。

观赏石重在文化内涵

观赏石是指天然出产、有观赏价值和商品价格的石质艺术品,它的成因源于地壳不断发生的褶皱、扭曲、叠压、错层、断裂等地质运动,改变了岩石最初的赋存状态,在不同地层、地温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反应下,经过风化作用,从而使观赏石具有了不同的面貌。

观赏石通过人力挖掘出来后,有些经过人为打磨、雕刻等手段改变石的原有形状及颜色,称为工艺石;有些则未经过人为手段改变形状或颜色的石,称为非工艺术品,或称为奇石、自然石等。中国是东方赏石文化的发祥地,而隋唐时代是赏石文化艺术昌盛发展的时期。在传统的赏石文化中,观赏石既可以用于造园、点缀,也可以居家陈列、赏玩,颇为雅致。

中国观赏石协会副会长张建升认为,与很多收藏品不同的是,观赏石存在较大的地域之别。他认为,观赏石的价值大致可分为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科学价值和收藏价值。正所谓“黄金聚财石秀家,黄金有价石无价”,赏石艺术的真正价值存在于奇石精品中隐含的文化内涵和超越同类的稀缺性。一块观赏石蕴含着当地的文化及地质面貌,甚至可能产生重大的历史纪念意义,如陈列于中南海紫光阁的洛阳牡丹石,是中南海唯一一块表明地域名的奇石,其价值自然不言而喻。

观赏石投资价值显现 | 玉石资料

洛阳牡丹玉石“龙腾盛世”

观赏石价值受业界认可

“物以稀为贵”的观赏石作为不可再生资源,以其“天然去雕饰”的独特性异军突起,被众多收藏家所青睐,而随着观赏石收藏、投资人群数量的增多,其自身货源相对减少,这种形势推动了中国观赏石价格的上涨,进而也更好地促进了观赏石市场的发展,艺术界对观赏石的艺术价值也越来越认可。

4月21日,香港大公文交所上市了首件观赏石艺术品藏瓷“遗韵”,该艺术品申购时中签率为0.228%,上市后连续涨停近20个交易日,增幅达7倍之多。在此之后交易所连续发售观赏石艺术品“供玺”及“雕塑希望”,中签率分别为0.257%和0.199%,并在上市后连续上涨,发展态势良好。据了解,3件上市的观赏石均具有鉴定评估报告,并且发售价格远低于鉴定价格,如5月19日上市交易的“雕塑希望”鉴定价格为500万元,发售价格仅为港币200万元,为后期增值预留相当大的空间。

大公文交所观赏石上市的热潮尚未褪去,6月6日,北京保利春拍上“[宋]英石 天柱峰”的高价成交,将观赏石再次推上投资热点。据介绍,此石属天然英石,石色湛黑,透出青韵,间杂白、黄色石纹理,色泽莹润。

在此之前,单方观赏石最高成交纪录为“[元]黑灵璧石 玉山璞”,出自“2008年苏富比举办的翦淞阁重要赏石专场”,成交价384.75万港元。此次的天柱峰以356.5万元成交,折合后为445.19万港元,打破了目前单品观赏石在拍卖会上的最高成交纪录。

张建升认为,观赏石艺术品虽然进入拍卖市场比较晚,但它有很大的发展前景,创下如此“天价”并不稀奇。究其原因,一是由于这方“天柱峰”的历史价值得到了体现;二是由于这方“天柱峰”的珍稀性。“英石是我国古代赏石中的四大名石之一,目前英石的资源已基本枯竭,所以像这类珍、奇、稀的观赏石品种,许多有识之士都想得到。”张建升说。此外,他表示,从目前观赏石市场发展的形势来看,投资升值潜力较大的当属那些参赛获奖的、形象逼真的、色彩鲜艳的、质地优良的观赏石品种,大众化、品相一般的石头通常不被看好。

观赏石投资价值显现 | 玉石资料

[宋]英石 天柱峰

观赏石收藏需辨清真伪

观赏石是大自然的产物,其品质贵在自然、纯真,除了必要的表面清理之外,不可做有目的性的人为加工,其形成靠的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而非人为的雕琢处理。而随着近年来观赏石收藏的火热,市场上不乏伪石、假形石鱼目混珠,对收藏投资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张建升表示,对于刚进入这个领域的新藏家而言,需要多学习辨识真伪的知识,慎重购藏。“赏石艺术是发现的艺术,初涉观赏石收藏领域一定要了解观赏石的基本特性,熟知观赏石知识,理性地对观赏石的‘形、质、色、纹、韵’进行评定,切忌心血来潮,这样可以少走弯路,少交学费。”张建升建议。

对于如何识别造假的观赏石,张建升介绍,基本方法有两点:一是看,如象形石要看最逼真的部位与其他部位的纹路是否相似,如果差别较大,则有做假嫌疑;画面石则要看其构图是否自然流畅,色彩对比是否有不协调因素。二是摸,自然形成的观赏石,不同的石种表面剥蚀程度不同,手感也不一样,有异议的观赏石最好请多位专家把关。

在观赏石市场,同一块石头,石农价、石商价、藏家价各不相同。有藏家表示,之所以出现这么多种类的价格,主要是由于其价格受诸多因素影响。张建升认为,目前的观赏石市场受大环境影响略显低迷,但这种状况只是暂时的,如果从投资角度来说,这个时期正是适合投资淘宝的季节。

相关文章

  • 殷商鸟龙合体玉器赏析[图文]
    殷商鸟龙合体玉器赏析[图文]

    我国商代玉器中,以鸟作形制者为数比较多,有些造型也甚奇特,甚至怪异;尤其是殷商晚期。它们吸引不少近代高古玉器收藏家。 商代人特别喜欢鸟,一来因为日常生活中,时常接触各种鸟类;二来是那时官民上下均崇拜鸟,视作一种“图腾”。故商代雕琢的玉鸟,一类为写实性;另一类则近于神话式的夸张型,后世却认为怪诞。它们大多属板状(片状)体,作佩饰为主。 若以后一类而言,殷商时期,辄有鸟类与其他动物合雕,以至视为...

    716 玉器 玉器知识 玉石作品鉴赏
  • 琥珀蜜蜡需仔细甄别[图文]
    琥珀蜜蜡需仔细甄别[图文]

    琥珀 “千年琥珀,万年蜜蜡”,似乎蜜蜡形成的年代要比琥珀更加久远,但其实,这只是一个传说。琥珀是世界上最轻的有机宝石。它的成分主要是碳、氢、氧,年龄在2000万至6000万年,是在地壳运动中深埋地下,逐渐演化而成的一种天然树脂化石。作为一种珍贵的有机宝石,琥珀的观赏性和药用价值都很高。作为琥珀的一种,蜜蜡是因其色如蜜,光如蜡而得名。之所以被称为蜜蜡,是因为蜜蜡本身不透明,其呈现出明黄至暗红色不透明...

    882 玉器 玉器科普 玉石作品鉴赏
  • 东汉中山国二龙衔环谷纹大玉璧[图文]
    东汉中山国二龙衔环谷纹大玉璧[图文]

    古城定州历史悠久,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早在新石器时代,这里就有部落聚居;五帝时期,尧受封于此;商时这里建方国;公元前649年,春秋齐相管仲在此筑城。周威烈王十二年(前414),中山武公迁都于顾(即定州),始有中山之名。秦统一中国后,定州仍称中山国。汉沿袭秦制,景帝前元三年(前154)封皇九子为第一代中山靖王,都城卢奴(今定州城),始为汉代中山国,辖14县。两汉十七代中山王世袭达300余年,留下了...

    298 玉器 玉器图片 玉石作品鉴赏
  • 天津博物馆藏玉器:自古国人皆爱玉[图文]
    天津博物馆藏玉器:自古国人皆爱玉[图文]

    汉白玉双螭谷纹璧 文/邵 雯中华民族对玉情有独钟,他们在近万年的玉器发展历程中,创造了难以计数的艺术作品,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种类之多,用途之广,着实令人惊奇赞叹。天津博物馆藏玉器万余件,纵贯古今,品类丰富,器形精美,在国内外文博界享有盛誉。神秘古朴的史前玉器新石器时代玉器距今8000-4000年,主要有生产工具、装饰玉和礼仪玉三大种类,以数量多、造型简、工艺淳朴以及文化内...

    505 玉器 玉器知识 玉石作品鉴赏
  • 北京博观推出辉熠专场之仙都丹玉[图文]
    北京博观推出辉熠专场之仙都丹玉[图文]

    LOT号:12658 仙都丹玉如意童子摆件仙都丹玉是缙云县2011年发现的一种玉石,属于硅质岩玉,经专业机构检测,是一种以玉髓为主要成分的,具有隐晶质结构的玉石,粒度仅0.001mm-0.02mm,其硬度在摩氏6.5——7之间,密度在2.6——2.70之间,折射率为1.53-1.55,对照国家标准《珠宝玉石名称(GB\T16552-2010),仙都丹玉与黄龙玉的特征基本一致。但其独有的质感与特色使...

    1520 玉器 玉器作品 玉石作品鉴赏
  • 夜光宝石女王 ——海蓝宝之谜! [图文]
    夜光宝石女王 ——海蓝宝之谜! [图文]

    Chopard萧邦萧邦与迪斯尼合作的珠宝系列产品设计灵感来自童话世界的公主形象,其中的“灰姑娘Cinderella”耳坠下方采用蓝色水滴状海蓝宝石,中间辅以珍珠。最为别致的是上方三角形海蓝宝石和钻石组成的五瓣花朵,显示出萧邦迪斯尼公主系列饰品的高贵气质。海蓝宝石英文名为Aquamarine,其中“Aqua”是水的意思,“Marine”是海洋的意思,可见这宝石的取名有多贴切于它的颜色。如果你热爱蓝天...

    1538 玉器 玉器知识 玉石作品鉴赏
  • 古玉品鉴:明代金镶玉争奇斗艳[图文]
    古玉品鉴:明代金镶玉争奇斗艳[图文]

    金托玉爵杯(明定陵出土)蒋卫东198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考古系,曾任浙江省良渚博物院院长,现为中国文物学会玉器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华玉文化中心专家委员、浙江省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明代,随着海外贸易与商品经济的发展,将金玉珠宝视为财富象征的观念,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加强,风气所及,以金玉珠宝为原料的金镶玉嵌宝器物空前繁荣,不 仅传世文献和《金瓶梅》等小说中屡有记载,而且出土和传世的实物数量十分可观。从考古资...

    1584 玉器 玉器资料 玉石作品鉴赏
  • 藏品赏析:焓红石《布袋和尚》[图文]
    藏品赏析:焓红石《布袋和尚》[图文]

    焓红石《布袋和尚》坐落于上海老城隍庙西侧的豫园商城华宝楼,藏浓厚的华夏传统文化,集民族艺术品之精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我与家人有幸请到了一尊出自于福州市工艺品雕刻厂的焓红石布袋和尚。焓红石为寿山石一种,产于旗降山,属旗降矿洞的一个分支。以含鲜红色为其主要特征。质硬且脆,质细且材巨,色赭黄、土红杂以白等色。这尊布袋和尚佛像呈侧卧状,长32厘米,宽19厘米,高20厘米。寿山石雕在因材施“艺”方面有独到...

    286 玉器 玉器作品 玉石作品鉴赏
  • 情人节求婚法宝 40枚完美心形戒[图文]
    情人节求婚法宝 40枚完美心形戒[图文]

    在专属于爱的节日里求婚,无疑是最令人难忘的爱情传递,而一枚完美的心形求婚戒,将成为情人节爱情宣言的最佳见证。盘点40枚最闪亮的心形求婚戒,帮助情侣们在浪漫情人节里求爱成功。在专属于爱的节日里求婚,无疑是最令人难忘的爱情传递,而一枚完美的心形求婚戒,将成为情人节爱情宣言的最佳见证。盘点40枚最闪亮的心形求婚戒,帮助情侣们在浪漫情人节里求爱成功。在专属于爱的节日里求婚,无疑是最令人难忘的爱情传递,而一...

    1054 玉器 玉器科普 玉石作品鉴赏
  • 喜欢和田玉的六个理由[图文]
    喜欢和田玉的六个理由[图文]

    和田玉非常美,美的程度可以用超凡脱俗来概括,这是和田玉受欢迎的主要原因。如果不美,历代帝王,皇公贵族,文人墨客能喜欢吗?要知道这些群体的人士,个个都不是一般凡夫俗子。如果不美,也不会受到众多和田玉爱好者们的追捧。和田玉中的羊脂玉洁白细腻,温润厚重,精光内敛的美要用心去体验。与翡翠不同,翡翠有着耀眼的光泽,美在色上,而羊脂玉美在质上。羊脂玉不张扬,不耀眼,不浓艳,不媚俗,是一种含蓄的美,一种超凡脱俗...

    813 玉器 玉器知识 玉石作品鉴赏
  • 乾隆皇帝的二十五枚传国玉玺[图文]
  • “金镶玉”的由来你知道吗?[图文]
    “金镶玉”的由来你知道吗?[图文]

    乾兴翠 天然翡翠 镶嵌挂坠花开富贵提起来“金镶玉”,人们常有眼前一亮的感觉,金与玉都是珠宝界的“一方霸主”,二者结合,更是强强联合,让人感觉富贵又吉祥。2008年,“金镶玉”更是作为奥运会奖牌出现,让世人又一次见识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那么,“金镶玉”的来历又是怎么样的呢?乾兴翠 天然翡翠 镶嵌挂坠苹果相传,金镶玉的手法最早见于清代乾隆年间,由乾隆宠爱的香妃带到中原,清末渐渐失传。当时由外国进贡的...

    1221 玉器 玉器资料 玉石作品鉴赏
  • 清代玉器分析:收藏领域的重要分支[图文]
    清代玉器分析:收藏领域的重要分支[图文]

    从旧石器时代至今,玉器在我国已经有五千多年的历史。在悠久的发展过程中,玉器与中华文化结合形成了独特的玉文化,这为玉器更增添了几分文化价值。一直以来,玉器不仅是收藏领域的重要分支,并且其价值也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清代玉器最高峰的代表就是康乾盛世为代表的玉器制作时间,后人喜欢将此代表性作品统一为“乾隆时期”;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三次的收藏高峰,受其强大的国力和帝王专宠的喜爱角度背景,特别是手工艺技艺的娴熟...

    1812 玉器 玉器资料 玉石作品鉴赏
  • 天然蜜蜡:蕴藏文化价值增值空间大[图文]
    天然蜜蜡:蕴藏文化价值增值空间大[图文]

    从古至今,蜜蜡深受世界各地皇室贵族、收藏爱好者及普通百姓的青睐,它不仅被当作手饰、颈饰等装饰品来佩戴,更因其具有一种会令珍藏者得到幸运和财富的传说而备受推崇。蕴藏文化价值蜜蜡即密腊,是一种天然形成的有机宝石,大约形成于三四千万年到一亿年前。它埋藏于松树、枫树等树种的树脂下,通过与空气、水源、土壤等各种有机矿物相 结合而形成。蜜蜡的化学、物理成分与琥珀接近,表面颜色像蜂蜜,光泽则像蜡,蜜蜡的形成年...

    1066 玉器 玉器作品 玉石作品鉴赏
  • 识玉如相亲[图文]
    识玉如相亲[图文]

    找玉的过程,其心情之迫切、忐忑如同找终身生伴侣,非阅多人而不得其法。判定的根据,总是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细细推敲,得出判断的依据。一、色。初接触一个女孩,总是从外表容貌、肤色等方面去判断,就像判断玉石,从颜色看,翡翠绿不绿、艳不艳;和田玉白不白。二、种。进一步接触女孩,才能了解到其脾气、秉性、学问、见识。就像断玉石,推敲其内部结构之细腻与否是最重要的步骤,故有内行看种,外行看色的说法。结构越细,翡...

    1394 玉器 玉器科普 玉石作品鉴赏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