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雅、精致、灵巧、柔美、古韵”是苏邦玉雕的特点,而作为当代苏邦玉雕杰出代表人物之一的蒋喜大师用作品将这些特点抒发的淋漓尽致。
《薄胎茶具》
冰裂纹源于古代龙泉青瓷,是江南园林和中式家具中的经典文饰,看上去似透明的冰,又如梅花片片,层层叠叠,具有较强的立体感。蒋喜大师设计的《薄胎茶具》将代表苏州园林艺术的纹饰“冰裂纹”应用到中国制玉技艺中具有高难度的“痕都斯坦”的薄胎制作中。用色泽纯正,细腻温润、刚柔相济的青海碧玉将“斗笠”形器、“冰列纹”和痕都斯坦三者的特点和谐地溶入到既传统又时尚的茶具上。
本作品以薄胎为基础,其制作工艺采用水磨技术,通体玲珑溥透,探索了工艺与表现的有机融合。作品造型庄重圆润,规整对称。从内壁可以看到壁外与清代用法截然不同的“冰裂纹”。作品将中华优秀的玉文化、茶文化、园林艺术融为一体,这是本作品的一次新的尝试。
《见山》
人生三重境界:“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禅中彻悟,看山仍然山,看水仍然是水。”此句令众人感叹人生如雾里看花,似真似幻,似真还假,洞察世事后皆反璞归真,心身与自然合于一体,这亦是本作品所要表达的意境。
《见山》选用特细青海青玉,寓青山绿水,并融合了现代概念设计的理念,运用苏邦玉雕中的特殊技法“薄胎工艺”雕琢而成。本作品结合了当代人的审美情趣,在玉雕陈式化的形式与设计理念上力求突破创新。
《气》
《气》的立意是想通过“气”这一概念,用自己的玉雕语言来表述自己对“和谐”这一哲学思想的理解。盛于商周时期的青铜器是我国传统艺术的重要代表之一,而上部盛酒下部置于火炭之中的温酒之器——觚,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实用价值。
作品在技法上施以“薄胎工艺”,器之上端雕刻出由冷至热而凝成的水珠,由上往下,由大变小,不断地滑落,因遇火焰化为水之气;器之下端雕刻的烈焰则从下而上,由强至弱不断的升腾,与水珠相遇化为火之气,两者之相于器中共聚,融为一体。如歌似唱:水火可相容。在纹饰方面推陈出新,借古器之型,造己之势;用今艺之妙,就自之法。古韵今风的“气”,不仅是追求创意的新颖,留下当代玉雕的符号,更是彰显艺、技、料的综合之美。用当代艺术的设计,传承古代艺术的文明。
《云天下》
《云天下》原料为和田玉籽料,上圆下方,蕴含中国古代朴素的宇宙观。方为做人之本,圆是处世之道,其中玄机,以沟通为上。作者结合现代人的几何审美,以金字塔作为沟通媒介,镂空“四灵”坐镇塔底,繁中窥简,凸显内部结构。两者浑然一体,层层向上,直达云天,贯通古今。西汉风格的青龙、白虎、朱雀、玄武,栩栩如生,大气雅致,以纳天地祥瑞。“四灵”盘踞之处,嵌以《易经》“乾”卦之辞:元亨利贞。始也,通也,和也,正也,乃为四德,象征世间万物生长。作品自上而下写意式渐变,既蕴含着对传统哲学思考,又渗透着现代人的审美情趣。古今之变,东西之渐,于此可见一斑。
【人物简介】
蒋喜,中国玉石雕刻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苏州玉雕)代表性传承人、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1988年4月成立苏州蒋喜·美石坊玉雕工作室,从事玉器设计与雕刻三十余年。在技艺和学术方面,对夏、商、西周、春秋、战国以及两汉时期的玉器风格和雕刻技法深有研究,设计和雕刻的玉器作品既包含了浓郁的古代玉文化的特殊内涵;又体现了现代的审美情趣,形成了独具艺术魅力的作品风格——“古韵今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