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古代枕头又硬又冷 古人为何如此自虐[图文]

时间 : 01-10 投稿人 : 小笼包 点击 :

古代枕头又硬又冷 古人为何如此自虐 | 艺术品

相信很多人都见过上面这张图片,北宋定窑孩儿枕,现藏北京

故宫博物院,号称九大镇国之宝。小编看到这张图时就觉得奇怪:我泱泱大国,绫罗丝绸、棉麻丝绢,缺了哪样?非要睡这种又硬又冷的枕头,不怕把脖子睡断吗?古人为何这么“自虐”呢?

硬枕是古人床上标配吗?

网上有帖说,古人用硬枕大兴于隋,这是因为隋开创科举,寒门学子为改换门庭,纷纷挑灯夜读,困了就在圆木枕头上眯一会,一旦熟睡稍有偏动,就会滑落而惊醒。它又叫“警枕”,和悬梁刺股差不多的意思。

其实,硬枕公元前11世纪的西周初年就该有了。

“寤寐无为,辗转伏枕”出自《诗经 陈风 泽陂》,从“枕”的造字上看,最初做枕头的材料就多为木头,《说文解字》的解释也认为如此。

考古学家曾在河南信阳发掘一座战国楚墓,里面有个竹枕;玉枕、石枕、铜枕,陆续发现于汉代之后;隋唐之后又有了陶瓷枕。

古代枕头又硬又冷 古人为何如此自虐 | 艺术品

五牛铜枕

硬枕是陪葬品还是生活品?

这些枕头多发现于贵族墓中,古人认为玉器通灵,一般用在礼仪、祭祀、陪葬,生活上是不太会用玉枕的,那剩下的石枕、瓷枕、铜枕是陪葬品还就是日常家居的生活品呢?

在广州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展出的第87号瓷枕上,枕面中央刻有:峰前明月照藤床,窗内清风生石枕。

古代枕头又硬又冷 古人为何如此自虐 | 艺术品

金 磁州窑八角形枕

月上群峰,藤床石枕,清风徐来,一幅优哉游哉小日子写照。

辛弃疾也睡过硬枕,“枕簟溪堂冷欲秋,断云依山晚来收”,一个“冷”字,说出了睡在竹枕上的惬意。

古代硬枕都有什么功能?

据专家研究,人在入睡以后,头部的温度过高,就不容易入睡,日常家庭中以荞麦、木棉或塑料泡沫为枕芯的枕头,由于所填物料不透气,不容易散发头部所产生的 热量,所以在夏天多在其上垫上枕席,这样头部就感到凉爽容易入睡。古人对以上现象不一定能上升到科学的阐述,但古代的枕头大多具有清火、安神的作用。

古代枕头又硬又冷 古人为何如此自虐 | 艺术品

文献中即记载了不少用中药配制而成的药枕,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提到“明目枕”,就是一种作为驱头火、明目、医治头昏目眩的非常简易的疗法。

而这种硬的枕头,也不是后脑勺放在上面,而是脖子枕在上面,不但凉快,还能保护发髻不乱。还有种说法,这种枕头还有利于健康。有一种说法是无忧四寸长寿三寸,所以高枕无忧的枕头就是12公分,长寿的枕头就是9公分左右。

古代枕头又硬又冷 古人为何如此自虐 | 艺术品

从医学角度说,这样的枕头虽然不舒服,还是有好处的,垫了这个硬枕头,颈椎会更加前驱,这样的前驱,对于颈椎病是有好处的。不过侧躺的话就没什么用了,而且九公分的高度在矫正颈椎弧度方面比十二公分的更好,所以长寿三寸的说法也很科学。

相关文章

  • 琉璃收藏慢热升温 限量版有潜力[图文]
    琉璃收藏慢热升温 限量版有潜力[图文]

    近日,一尊两米高的琉璃佛像在上海展出引发轰动。这尊由台湾琉璃大师杨惠姗创作的“千手千眼观音”琉璃佛像,是迄今为止世界最大的琉璃佛像,其以“有色同寒冰,无物隔纤尘。象筵看不见,堪将对玉人”的皎洁质地和婀娜多姿的体态,与同期展出的“敦煌”、“无相无无相”、“一朵中国琉璃花”、“焰火禅心”、“焰火里的禅静”等三十余件琉璃作品,并称为2015年最惊世的艺术佳作。琉璃,亦称“瑠璃”,是以含二氧化铅的人造水晶...

    342 艺术品 美术作品资料 艺术品鉴赏
  • 体彩绘艺术:顶级的视觉享受[图文]
  • 创意新奇的灯具点燃“温暖圣诞节”[图文]
  • 殷墟青铜器铭文普遍出现[图文]
    殷墟青铜器铭文普遍出现[图文]

    网络配图 丁 孟商后期青铜器纹饰中动物纹样大大增加,最典型的花纹是具有神秘色彩的饕餮纹,其形状多变,一般尾部下卷,鼻额突出,咧口利爪,巨目凝视,雄严诘奇。 有的大幅饕餮纹纹体鼓起,曲角高耸,突出器外,配以浮雕龙、虎、羊首、鹿首和牛首等动物形象,峻挺方折,精湛无比;有的全身满施饕餮纹,器体棱脊四起,深 镂细刻富丽堂皇。其他花纹还有夔纹、蝉纹、蚕纹、小鸟纹等。这些动物纹样,少数是生肖的,更多的则是神话...

    1131 艺术品 美术作品 艺术品鉴赏
  • 津巴布韦总统送习近平夫妇礼物曝光:石雕萌萌哒[图文]
    津巴布韦总统送习近平夫妇礼物曝光:石雕萌萌哒[图文]

    狮子石雕 来源: 雅昌艺术网专稿 编辑:建荣2015年12月1日上午,习主席抵达哈拉雷,开始对津巴布韦进行国事访问。在访问期间津巴布韦总统府赠予送数件国礼,包括其特有的石雕。送给习主席的是狮子石雕,题为“友好的狮子”,意指中国像健壮的雄狮,有力量却从不对外露出獠牙利爪,和平处事;送给彭丽媛的是母女石雕,意为世界大同,赞颂母爱。母女石雕“津巴布韦”一词源于邵纳语,意为“石头建筑”或“石头城”。石雕和...

    1064 艺术品 美术作品欣赏 艺术品欣赏
  • 砚台:方寸乾坤[图文]
    砚台:方寸乾坤[图文]

    砚与笔、墨、纸并称“文房四宝”,中国历代的文化人对砚台都无比珍爱,赏砚藏砚也是古代的一种时尚。砚台随着社会历史的演变,浓缩了中国各个朝代文化、经济乃至审美意识的各种信息。如今,砚台完成了由实用品到艺术品的转化,因而也造就了它独特的收藏理财的价值。每个时代的艺术品,都有那个时代的痕迹,包括历史、人文、文化。古玩收藏家章慧智对《国际金融报》记者感叹,小小的一方砚台,差不多也能浓缩一个大时代。“正所谓方...

    1115 艺术品 美术作品欣赏 艺术品欣赏
  • 探秘:深入西班牙史前石壁艺术神庙[图文]
    探秘:深入西班牙史前石壁艺术神庙[图文]

    蹲在原始艺术中第一次瞥见岩洞壁画时让我目瞪口呆:粗糙的红色线条勾勒出一头鹿,一个夸张的圆圈代表它的眼睛。铁红颜料在手电的照耀下闪闪发亮。石灰壁上的一块凸起被巧妙的设计成鹿的胸骨。进洞一段时间以后,走在又长又黑的隧道中,简直是剥夺了五感;突然,当这幅柔和的绘画出现在眼前时,我才感到可以正常呼吸。“你觉得这是不是一个神圣的地方?”马可斯·加西亚·迪茨(Marcos Garcia Diez)问道。正是这...

    1231 艺术品 美术作品 艺术品鉴赏
  • 由捕鸠鸟演变而来的古越敬老赠杖[图文]
    由捕鸠鸟演变而来的古越敬老赠杖[图文]

    青铜鸠杖杖首青铜鸠杖于1990年在绍兴县漓渚镇中庄村坝头山出土,属国家一级文物。该杖为春秋晚期器物,分杖首和杖镦两部分,出土时首、镦分列两处,杖身已朽,通长不清。杖首长26.7厘米,銎径3.7厘米,顶端立一鸠,短缘翘尾,展翅欲飞,通身羽纹。鸠下銎身为一圆形管状物,以三角形和半圆形凸棱形分隔成三节。三角形凸棱和半圆形凸棱上分饰云雷纹和蟠虺纹。第一节上饰双线水波纹,中间为蝉翅纹,下为云纹组成的纹饰带;...

    1737 艺术品 美术作品资料 艺术品鉴赏
  • 明清文玩古董精品亮相拍场[图文]
    明清文玩古董精品亮相拍场[图文]

    今年秋拍恰逢北京文博苑成立5周年,12月3日北京文博苑五周年庆典拍卖预展开启,开设了明清单色釉瓷器专场、黄胄书画作品专场、明清杂项专场、国古珠艺术协会古珠专场、中国鼻烟壶珍赏、明清瓷器专场、文人瓷画专场等精彩专场,同时携手大咖拍卖线上线下同步预展、直播。今天小编为大家奉上各大专场不可错过的精彩藏品。一品雍斓——明清单色釉瓷器专场清 乾隆 贯耳瓶lot 1188 清 乾隆 贯耳瓶 (一件)高43cm...

    1107 艺术品 美术作品资料 艺术品鉴赏
  • 2019“生肖”灵动出镜,运城邮政热热闹闹迎“喜猪”[图文]
    2019“生肖”灵动出镜,运城邮政热热闹闹迎“喜猪”[图文]

    韩美林设计的《己亥年》(2019)生肖特种邮票生肖文化关乎你我他。每年的1月5日,都是邮票爱好者的狂欢节日。今年的运城人更是福利满满。人们翘首以盼的由艺术大师韩美林担纲设计、中国邮政发行的《己亥年》(2019)生肖特种邮票同步在运城现真容,中国邮政集团公司运城市分公司将大张旗鼓、热热闹闹迎“喜猪”。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创新融合集邮与书画艺术,配合邮票发行,运城市邮政分公司、运城市漫画学会、运城...

    529 艺术品 美术作品图片 艺术品文章
  • 说说西汉海昏侯墓出土的西周凤鸟纹提梁卣[图文]
    说说西汉海昏侯墓出土的西周凤鸟纹提梁卣[图文]

    西周凤鸟纹提梁卣南昌西汉海昏侯墓已清理出土文物1万余件。特别是出土的一件带有凤鸟纹的青铜器提梁卣(图1),引起了学界与西周青铜器爱好者的注意。由于这件凤鸟纹提梁卣从新闻照片上看,是比较典型的西周早期青铜器,怎么能出在西汉时期海昏侯墓葬中?因此,当我们第一眼看到这件器物时,就怀疑是不是报道错了!但在后续的报道中,确定这件鸟纹提梁卣就是西汉海昏侯墓中出土的,种种猜测便随之而来。西周凤鸟纹提梁卣西周凤鸟...

    1034 艺术品 美术作品科普 艺术品鉴赏
  • 艺术创想改变生活:美食地图[图文]
    艺术创想改变生活:美食地图[图文]

    旅行的重要组成之一就是品尝当地的美食,不然你的旅途一定不完美,因为食物是地方文化的重要体现。摄影师亨利以及美食造型师凯特琳从旅行中获得灵感,创造了这个系列“FoodMap”(美食的地图)。...

    1208 艺术品 美术作品欣赏 艺术品欣赏
  • 图解三大常见品香之法[图文]
    图解三大常见品香之法[图文]

    1 香篆打拓流程图解 理香灰 文/吴少菊 摄影/程香、张嘉奇导语中国用香史可追溯至春秋之前,至宋代,在文人雅士的推动下达到鼎盛。沉香,贵为“沉檀龙麝”四香之首,自古至今都是极其珍贵的香料,有着丰富变幻的香气,可熏燃品闻,也能食用、入药或是冲泡沉香茶、水饮用,具有通经脉及安神之效。古人爱香,对待沉香珍而重之,十分讲究品香用具、环境、时间,虔诚“品”香。今人或遵循古法、运用今之香具体会古人品香意境;...

    381 艺术品 美术作品资料 艺术品鉴赏
  • 鸡年生肖邮票邮品技术再升级:新型防伪邮票纸[图文]
    鸡年生肖邮票邮品技术再升级:新型防伪邮票纸[图文]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将于2017年1月5日发行《丁酉年》特种邮票,本次《丁酉年》邮票系第四轮生肖邮票“合家欢”系列的第二组。为配合邮票发行,中国集邮总公司也将于同日发行同主题邮品十余种。与以往的邮票邮品相比,《丁酉年》邮票邮品在防伪工艺、贵金属工艺以及AR工艺等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拓展与提升,实现了邮票邮品领域的技术突破。新型防伪邮票纸,生肖邮票技术再升级为维护邮票的权威性,更好的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991 艺术品 美术作品图片 艺术品文章
  • 去宁波博物馆看青铜器[图文]
    去宁波博物馆看青铜器[图文]

    凤鸟纹盉展示青铜文明的起源及发展,勾勒中国历史的恢弘开篇。由宁波博物馆和爱城文化共同主办的“商华周实—宁波市爱城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藏青铜器展”从今天起亮相宁波博物馆,共展出36组(44件)商、西周、春秋、战国及少量秦汉时期的青铜器藏品。不凡身世马承源生前抢救的最后一套系列珍品“青铜器我们之所以叫它礼器,是因为它本身就是一种身份和地位的象征,中国古代青铜器使用者一般都是贵族。有很多成语都和鼎相关。”在...

    1153 艺术品 美术作品图片 艺术品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