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箜篌:千年绝响重新奏起(图)

时间 : 01-06 投稿人 : 夏夏 点击 :

箜篌:千年绝响重新奏起(图) | 艺术品作品

且末县扎滚鲁克古墓群出土的箜篌。

本报记者张迎春

你喜欢箜篌吗?你听过箜篌那

空灵、美妙的声音吗?它深远悠长,好像从遥远的古代缓缓飘来,回响在新疆的天空。

箜篌是一种什么样的乐器?谁在弹奏?表达着什么?

1996年,新疆考古人员在且末县扎滚鲁克古墓群出土了一件箜篌,这件被称为世界最古老的拨弦乐器,有着胡杨木制成的身体、坚硬的颈、椭圆的音箱、细长的弦杆、圆圆的孔洞,若续上一根弦,它那柔美清澈的声音,似乎一触即发。然而,在千年的岁月里,它却静静地躺在墓主人胸前,沉默不语,似乎在无言地向我们讲述着在古老的从前,它与这个世界的点点滴滴。 从西方传入

因年代的久远和资料的缺失,让专家们无法判断这件箜篌主人的身份和地位,但箜篌的来源,却在世界上早已有了可追寻之地。

据了解,箜篌是世界上最早的乐器之一,它是由远古狩猎者的弓演变而来,最早出现在西亚的两河流域美索不达米亚平原。

在位于伊拉克首都巴格达西南方向的乌尔城遗址中,曾发现了一件包金牛首箜篌,它具有5000多年的历史,它大概是目前人们发掘出土的最豪华和精美的古代箜篌,它有着黄杨木雕刻而成的琴胎,上面用贝壳、红宝石和天青石镶嵌着苏美尔神话英雄吉尔伽美什降伏野牛等动物的故事形象,让人们真实地看到了古代金器镶嵌匠师们的精湛技艺、苏美尔人的艺术风格和他们的精神世界。

后来,箜篌经波斯传入中亚和印度。据中国《隋书·音乐志》记载,箜篌“出自西域,非华夏旧器”。西汉时期张骞出使西域,将中亚地区盛行的箜篌带到了中原地区。

据史料记载,汉武帝深感箜篌之美,便令宫廷乐师进行仿制,用于宫廷和郊庙雅乐。特别是盛唐时期,中国社会经济文化高度繁荣和发展,人们不但会演奏箜篌,而且演奏艺术水平相当高。豪华宫廷中,乐师们弹拨琴弦,轻吟高歌,好一番幽静风雅。他们弹着箜篌在独奏、重奏或为歌舞伴奏,箜篌与诸多中国古老乐器发出的美妙音韵融为一体,让宫中皇室成员和达官贵人们无不陶醉。也就是在这个时期,中国盛行的箜篌,又先后传入日本、朝鲜等邻国。在日本东良大寺的院中,至今还保存着两架唐朝时期的箜篌残品。

然而,由于箜篌的与众不同和尊贵以及备受帝王推崇,它大多只是在宫廷中演奏,久而久之,失去了发展根基,慢慢消失了。现在,我们只能从国内一些遗存下来的古代壁画和浮雕中,欣赏到箜篌曾经的形状和风采。古代箜篌的形状大致有3种:卧箜篌、竖箜篌、凤首箜篌。

而扎滚鲁克古墓群出土的这件箜篌,是我国境内迄今为止时代最早的箜篌,属于竖箜篌。据专家们考证,这件箜篌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它将我国箜篌的历史,向前推进了至少500年,填补了我国音乐发展史的一个空白。 箜篌在西域

记者了解到,目前新疆发掘出土的箜篌一共有8件。除了且末扎滚鲁克古墓群出土了3件,还有吐鲁番地区洋海古墓群出土了3件,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出土了2件。

遥远的西域,竟然和中原地区一样流行箜篌。那么,西域先民们喜欢用箜篌表达什么样的情感呢?

2003年,新疆考古人员发掘洋海古墓群时,发现了一件用胡杨木制成的箜篌,它的音箱、颈、弦杆、弦都保存得比较完整,摆放在一位不到30岁女性的尸床旁边。后来,工作人员对这件箜篌进行了复制,发现它只能弹奏简单的音节。经碳14测定,这座墓葬的年代距今2500年。根据墓主人的服饰及随葬品,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吕恩国推断,墓主人是萨满教巫师。吕恩国认为:“依据墓葬出土文物,可以断定公元前5世纪,当时新疆吐鲁番地区萨满教盛行。箜篌可能最初是巫师的法器,从法器到成为真正意义的乐器有一个渐变过程。”也就是说,这件箜篌可能是被萨满教巫师用来超度亡灵的法器。

那么,箜篌只是一种宗教的法器吗?

无独有偶。2014年7月,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新疆考古队队长、博士巫新华率领考古工作队考古队员再次在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提孜那甫乡曲什曼村的吉尔赞喀勒墓地,发掘出土了两件箜篌,其大小形状和之前吐鲁番地区、且末县发现的箜篌基本相似,时代也大致相同。显然,它们都是早期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产物。

在巫新华眼里,这两件箜篌应该来自于最早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也就是两河流域。它除了有演奏音乐的功能,还为宗教音乐服务。因为在吉尔赞喀勒墓地,巫新华他们团队最大的发掘成果,是那个距今有2500多年历史、亚欧大陆最原始的火坛:一个圆形木器,里面盛有15粒灼烧石子,附近地面上还有代表明暗光线的黑白石条、鹰头骨,以及拜火教祭祀用的引火棍等,这些“物证”可以证明这里曾经十分流行拜火教。

正如巫新华所说:“这个在中国独一无二的墓葬遗址,毫无疑问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宗教之一——拜火教的文化遗存;在已发掘出土的文物中,既有来自中国南方的竹篦、丝绸,也有来自西方两河流域的玻璃或玛瑙的料珠以及箜篌等,证明了这片"世界屋脊"所在的帕米尔高原至少在2500年前就是东西方物质和精神文明交流的十字路口。”也就是说,这件箜篌可能是用来演奏拜火教音乐的。 千年的绝响

一次次的发现,都在证明着这样一个现象:2500年前,箜篌在古老的新疆地区已经盛行。

或许,箜篌起先是一种宗教法器,用来演奏宗教音乐,后来慢慢演变成了演奏宫廷或民间音乐的乐器。时光流逝,如今,这种古老的乐器,新疆早已无人弹奏了。它那天籁般的箜篌之音,成为新疆一度的绝响。

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我国音乐界、乐器界的老前辈,开始研发仿制箜篌,希望它雄丽之姿、空灵之音重新走向世人。于是,今天我们看到那些并不多见的箜篌,已经是新的现代版本了,而箜篌延伸出来古老的历史文化渊源,却是引人深思的:沿着古老的丝绸之路,一路弹奏着箜篌,从中亚地区走到西域、中原地区,无论曾是古代宗教法器,还是真正意义上的乐器,箜篌所发出的音乐都没有局限在哪一个特定的范围里,如民族、宗教或地区等。它是民族、宗教和国家之间文化共融的“和平使者”,传播的不只是美妙的音乐,还有诸多的文化艺术魅力。

静下心来,听听吧,那首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孔雀东南飞》,正通过箜篌的琴弦,缓缓地从遥远天边传到我们的耳畔:“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悠扬轻柔的弹唱声中,我们感受着女主角刘兰芝和焦仲卿缠绵悲戚、柔断心肠的爱情,让我们愈加怀恋古代箜篌的空灵音韵和歌声带给我们的美妙愉悦,愈加被它的音韵和气度所感染。

相关文章

  • 珠宝邂逅黄花梨 古韵更值钱[图文]
    珠宝邂逅黄花梨 古韵更值钱[图文]

    收藏古董的乐趣,就在于身处摩登时代,仍然能够收纳逝去时代里的美丽事物。也许记载着一段流传百年却不为人知的故事,同时反映出曾经风华绝代的历史人文背景,在就近鉴赏古董珠宝的历史意义及人文意涵同时,进行一场富有深度美学与知识的顶级艺术飨宴。...

    1212 艺术品 美术作品科普 艺术品鉴赏
  • 工艺美术师傅清超剪纸作品欣赏[图文]
    工艺美术师傅清超剪纸作品欣赏[图文]

    傅清超,满族,黑龙江省海伦人。工艺美术师、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剪纸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黑龙江省民间文艺家学会会员、绥化市工艺美术大师、傅作仁满族剪纸世家第四代传人。1964年生于黑龙江省海伦市满族剪纸世家,自幼受祖母王玉芝剪纸艺术及其满族剪纸艺术的熏陶,6岁师从父亲傅作仁学习绘画和剪纸,对剪纸艺术产生浓厚的兴趣,从此与剪纸结下了不解之缘,而且是终生之缘。其剪纸作品的创作多以展现满族风情...

    608 艺术品 美术作品资料 艺术品鉴赏
  • 怎样防止紫檀金星脱落[图文]
    怎样防止紫檀金星脱落[图文]

    紫檀手串 新手区近年来木质饰品的流行,结合了文化与财富两种优点的金星紫檀手珠自然深受市场追捧,其独特的视觉效果和高贵的气质吸引了广大消费者,加上比较稀有,厂商开料风险大,价格比普通紫檀要高几倍。有的朋友请回来的珠子玩一段时间之后金星越来越少,以为买到假星,那问题来了:紫檀中的金星会掉吗?答案是肯定的。通常关于紫檀中金星的形成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紫檀中的金星是沉积在树木中的矿物质与树脂结合物,堆...

    1441 艺术品 美术作品科普 艺术品鉴赏
  • 易水砚鉴赏:观如细玉抚似童肤叩若金石[图文]
    易水砚鉴赏:观如细玉抚似童肤叩若金石[图文]

    印象江南 崔小超作品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文房四宝独具特色。纸墨笔砚“文房四宝”中,砚集中了雕塑、书画、金石、文学、历史等文化艺术,内涵最丰富,承载着中华文明,收藏价值最高。易水砚是中国著名的古砚之一,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易州志》载:“砚台,产于台坛村”,“石质不亚端溪”,“砚石有紫、绿、白诸色,质细而硬。为砚颇 佳。”近年来,收藏易水砚的藏家越来越多,关于易水砚的历史、制作工序及鉴赏方法,易...

    290 艺术品 美术作品科普 艺术品鉴赏
  • 免费鉴宝之旅,尽在藏品开门[图文]
    免费鉴宝之旅,尽在藏品开门[图文]

    在收集艺术品的过程中,鉴定真伪是一项耗时耗力的事情,而且鉴定流程意义重大,鉴定结果准确无误,收藏品价值得以保证,收藏爱好者没有损失,还有可能因为收藏品增值而大获利益。如果鉴定过程中出现失误,收藏爱好者买下赝品,则可能导致不可挽回的损失,因此收藏的时候,一定要做好古玩鉴定工作,在保证收藏品是正品的情况下,再进行交易,这样能够较好地维护收藏爱好者的利益。为满足广大收藏爱好者的鉴定需求,藏品开门APP诞...

    1290 艺术品 美术作品欣赏 艺术品欣赏
  • 古漆器价高难及当代漆器有无收藏价值[图文]
    古漆器价高难及当代漆器有无收藏价值[图文]

    2001年春拍,香港佳士得推出了26件珍贵的l2世纪至16世纪中国漆器藏品,最后成交24件,成交额超过3000万元港币。之后几年,中国内地拍卖会频频推出漆器精品。古漆器已价高难以企及,当代漆器是否有收藏空间?近日,当代漆艺术家叶志豪向记者表示,当代漆器收藏尚处于起步阶段,具有较高的升值空间。漆工艺发展需市场认可漆工艺发源地在中国,据《韩非子十过篇》记载,我国是虞舜时开始使用漆器的,经过春秋战国时期...

    1071 艺术品 美术作品 艺术品鉴赏
  • 纹饰多样的青铜豆[图文]
    纹饰多样的青铜豆[图文]

    最早的青铜器皿,多与卜事、祭祀、宴享有关,故有着大量的食器,用以盛放、进献食品,以示对神灵和祖先的尊崇。豆是商代出现的盛食器,专门用于盛放腌菜和肉酱之类的腌食,并于春秋战国时期广为流行。《孟子》里“苟非其人,箪食豆羹见于色”,豆就是盛羹的食具。除了实用性,豆也是礼制社会里的重要礼器,常在贵族的丧葬仪式中与其它器皿一起配套,作为随葬品。这种厚重的时间属性,也使得豆成为了青铜重器之一。青铜铸造工艺,于...

    338 艺术品 美术作品欣赏 艺术品欣赏
  • 施坦威新皇冠珠宝系列钢琴开启传承之旅[图文]
    施坦威新皇冠珠宝系列钢琴开启传承之旅[图文]

    世界顶级钢琴制造商施坦威荣耀推出全新升级的新皇冠珠宝系列钢琴。新皇冠珠宝系列钢琴甄选世界珍稀木材,并运用承袭百年的手工艺打造出散发着木质天然光彩和独特纹路的华美饰面。每一架新皇冠珠宝钢琴的键盘盖上都镶嵌了一颗无瑕钻石,传达着她穿越时光的恒久魅力。这样一件堪称在听觉和视觉上都至臻完美的艺术品将为您开启传承之旅。秉承着“制造最好的钢琴”的理念,施坦威的专家们一次又一次踏上寻觅之路,以几近苛刻的态度挑选...

    1772 艺术品 美术作品科普 艺术品鉴赏
  • 喜鹊登梅瓶精品欣赏[图文]
  • 猛犸象牙可以用来做什么[图文]
    猛犸象牙可以用来做什么[图文]

    撰稿:李晓准 摄影:程新伟作为现代象牙的完美替代品,猛犸象牙在珠宝工艺品、文玩中广受收藏爱好者欢迎。2015年天工奖获奖作品中,就有用整根猛犸象牙雕刻而成的。因为猛犸象牙洁白、蛋黄、咖色材质均有,所制成的雕件、珠串配饰,十分合适。带棕黑色原皮材质经过巧雕之后也具有很好的工艺价值,目前在市场上也广受欢迎。目前,猛犸象牙所制成的工艺品主要分为以下几个种类:1、大气摆件猛犸象体型庞大,其门齿可长1.5米...

    1193 艺术品 美术作品科普 艺术品鉴赏
  • 当孤独的艺术家爱上猫[图文]
    当孤独的艺术家爱上猫[图文]

    当孤独的艺术家爱上猫作为一种已经被人类驯化了3500年宠物,猫给人的感觉温顺,却又神秘。许多人爱养猫,而艺术家们也常常将猫作为画作的主题。苏珊·赫伯特,生于1945年的英国艺术家Susan Herbert,是一个以画猫著名的画家,Susan的猫咪画都是取材自著名的戏剧、文学和电影作品。 当孤独的艺术家爱上猫   当孤独的艺术家爱上猫西田忠重,日本版画艺术家西田忠重(Ni...

    1596 艺术品 美术作品欣赏 艺术品欣赏
  • 设计改变生活:美丽的瓶子[图文]
    设计改变生活:美丽的瓶子[图文]

    在这一篇文章中,和大家一同欣赏一些优秀的包装设计,主要是一些瓶子类的设计,希望这些细节丰富色彩亮丽的设计给你带来一些灵感。...

    386 艺术品 美术作品知识 艺术品科普
  • 琉璃收藏之美:老琉璃价格不俗[图文]
    琉璃收藏之美:老琉璃价格不俗[图文]

    说到琉璃制品,很多人都认为是现代工艺品,然而在古代,琉璃却可以与玉石相媲美。人立琉璃(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赵慎涛表示,“琉璃收藏从 古就有,当时还属于宫廷用品。尽管现在琉璃制品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但琉璃艺术品仍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特别是一些名家作品。琉璃收藏目前还 属冷门,但琉璃的收藏及发展前景值得期待”。琉璃的前世今生琉璃是用人造水晶、玉石等为原料,采用古代青铜脱蜡铸造法高温...

    743 艺术品 美术作品图片 艺术品文章
  • 中国历代香具:因香而生 依香而美[图文]
    中国历代香具:因香而生 依香而美[图文]

    香具是使用香品时所需要的一些器皿用具,也称为香器。随着制香用香的日益广泛,各种香具应运而生。炉香袅袅,既馨且逸。香具对中国人而言同时具备实用与装饰功能。中国人在室内焚香自战国时代即已开始。但专为焚香而设计的炉具却迟至汉代才出现。历代使用的香具有香熏或称香炉、博山炉、花熏、香筒等。以散发香气的方式而言,可分燃烧、熏炙及自然散发。...

    1460 艺术品 美术作品图片 艺术品文章
  • 海南博物馆藏佛教造像:天涯藏珍 梵像古韵[图文]
    海南博物馆藏佛教造像:天涯藏珍 梵像古韵[图文]

    沉香木雕观音像清代鎏金弥勒佛像佛教在两汉之际传入中国,并与本土文化相糅合,演化为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和云南上座部佛教三大体系,在其各自的传播和发展中,形成了具有地域和时代风格的佛教艺术,其中以造型各异的佛教造像最负盛名,海南省博物馆藏清代鎏金弥勒佛像及现代沉香木雕观音像,便是海南地区馆藏汉传佛教造像艺术的代表。笑口常开笑痴人海南省博物馆藏清代鎏金弥勒佛像,铜质,全身鎏金。髨首,头部相对较大,修耳垂肩...

    1188 艺术品 美术作品欣赏 艺术品欣赏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