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 铜雕龙凤纹双联瓶 尺寸:H 14.5 cm 款识:“乾隆年制”四字双行楷书款
北京东正2014年秋拍新增“物呈心境”——文玩杂项专场,涵盖玉器、铜器、木雕、松石玛瑙等一百余件拍品。
精品欣赏:
清 铜雕龙凤纹双联瓶 尺寸:H 14.5 cm 款识:“乾隆年制”四字双行楷书款
说明:该件拍品瓶体铜胎,敛口,弧腹,呈橄榄式。双瓶一大一小相连成一体。外壁铜铸龙凤纹。整器铜铸纹饰极尽巧思,写实与变体纹样结合,繁复而富有装饰性。姿态挺拔华美的夔凤盘踞伏于大瓶瓶口,双瓶合一,凤尾婉转展开。所铸昂首夔龙,与夔凤遥相呼应,身躯环绕瓶身,龙尾回卷。双瓶外底内书“乾隆年制”四字双行楷书款。配铜质底座,袋足,封顶,内凹出楞一周,并内书“乾隆年制”四字双行楷书款。底座纹饰与瓶身相应,变体龙纹满富周身,具有极强的装饰意味,器形延续了商周青铜器的造型,与瓶体相配,彰显器物的古朴华丽,美不胜收。
清代掀起复古之风尚,考据学得以大为发展。清高宗乾隆皇帝尤其雅好慕古,因而此时期的工艺造型、艺术及纹饰图案明显表现出了仿古器物的风格,往往取商周青铜器的典雅厚重,以及耳饰、足座等各部位的特殊形制。此器既是一例。整器胎体厚实凝重,铜质精炼,造型独特。
本件拍品所采用的双联瓶造型,器型源于新石器时代的双联壶,又称联体瓶、合欢瓶、珠联瓶。在清乾隆时期特别流行,景德镇窑生产的双联瓶有青花、粉彩、珐琅彩、单色釉等品种。此外所采用的主题纹样龙凤纹,寓意美好,恰与双联瓶的造型相应。在中国原始社会,龙、凤作为大自然神秘力量的象征而受到崇拜。到奴隶社会,龙、凤由某些氏族的图腾转化为最高统治者祖先的化身。这种观念到封建社会初期进一步得到延伸,龙、凤就变成封建皇帝和后妃政治权利的标记。龙的形象在封建社会后期更是不允许民间使用。整个封建时期的宫廷装饰艺术中,龙、凤始终处于显赫的地位。明、清两代皇宫——紫禁城,为了体现“君权神授”的思想,无论皇帝行使权利之处的太和、中和、保和三殿,还是皇帝处理政务及后妃居住的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及东、西六宫,到处是龙、凤形象。因而可以以龙凤形象作为装饰的各类器物足见其在所处历史背景下的分量。因而本件拍品无论工艺、用料及其所包含的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均属不可多得之品,堪为收藏之佳作。
清 黄杨木雕葫芦形小盒 尺寸:L 8.6 cm
说明:此盒以黄杨木雕成,整体雕琢为葫芦造型,由器盖和器身两部分组成,子母口上下扣合,咬合紧密。芥蒂处浮雕瓜叶瓜蔓,垂落至器盖下部,相互缠绕,另一侧雕刻葫芦一颗,硕大饱满,葫芦下方花蝶款款飞舞,生动逼真。器身顶部芥蒂处与器盖相应,浮雕略作枝叶,形象生动。
黄杨木是产自我国南方的一种木料,生长百年,直径才加粗一尺,其木质柔韧细密,色泽淡黄无疵,细腻润泽可与象牙媲美。清代地方官员进贡的各式文房雅具当中,以黄杨木为材者是必不可少的。而此件黄杨木雕葫芦形小盒不仅选材质感细腻,造型更精巧可人,施雕琢之功而形神兼备,如出自然,所刻画的纹样,不中绳墨规矩而愈显栩栩如生,工艺精湛,为清木雕小器中的珍品。
拍品的主题纹样葫芦,自古以来便是化解疾厄病痛、聚气纳神之灵物。葫芦为藤本植物,藤蔓绵延,结食累累,籽粒繁多,故被视作象征和祈求子孙万代的吉祥物,葫芦蔓上结着数个葫芦的图案被称为“子孙万代”。葫芦又谐音“福禄”,寓“福禄满门”、“福禄万代”、“福禄双至”、“喜福无边”之意,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亦受到世人的追捧。
整器以黄杨木精雕而成,体坚实,质细腻,色褐熟,雕琢工艺精良,线条流畅,造型饱满,气韵润泽,寓意佳美,把玩甚佳。
清咸丰—同治 竹编镶奇楠桃花鳜鱼纹宫扇 尺寸:L 41.8 cm
说明:宫扇分为扇面与扇柄两部分。扇面以蒲编成,其扇缘编织边条。扇面编织经纬错叠,局部呈现卍字纹路,细密平展,毫无缝隙,历久弥新。扇面镶嵌以奇楠为材,雕刻桃花鳜鱼形象,鳜鱼体胖肥美。桃花或含苞待放或怒放争艳,枝叶展开各自盛开,此情此景正映衬了唐人张志和的《渔歌子》诗句:“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与宫扇相配,表达了所有者悠闲自在的生活情趣。
所用奇楠是沉香中极为珍贵的一种,自古不宜多得。自汉朝起,皇室祭天、祈福、礼佛、拜神、室内熏香,奇楠为最重要的香材。古时中国的皇帝床上必备三味香料,即:麝香、龙延香、奇楠香。而奇楠沉香,在当时的皇室更是被传说成具有唤魂之功效,概与沉香能提神,镇静的作用有关。该件拍品虽然扇面所用之才稀疏平常,但镶嵌之物卓然不群,赋予了人文雅士之闲情逸致,甚为难得。
扇面与扇柄连接处巧做“常平五铢”纹样加以装饰。扇柄刻划变体“寿”字及团寿纹样,寓意吉祥美好。
深厚的文化底蕴为中国的扇文化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因而扇之价值在历史中传承,更在其所富含的文化内涵。本期介绍的北京东正2014年秋拍拍品——竹编镶奇楠桃花鳜鱼纹宫扇,可谓神、形、意俱佳,堪为收藏之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