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春拍,香港苏富比当代艺术晚拍将瞩目呈献美国战后大师威廉・德库宁(Willem de Kooning)的晚期巨作 《无题 XLVIII》,把这位伟大抽象表现主义艺术家的重要作品首次带到亚洲拍场。为隆重其事,苏富比欧洲区主席Oliver Barker 特意拍摄专家导赏视频,为大家介绍这幅作品背后的灵感和艺术源流。
威廉・德库宁
《无题XLVIII》
1983年作,油画画布
223.5 x 195.6 公分,88 x 77 英寸
估价:39,000,000 – 62,000,000 港币
《无题XLVIII》创于1983年,作品尺幅宏伟,构图雅致,玲珑剔透,是德库宁绘于事业关键期的精品。在这段「专家视角」影片中,苏富比欧洲区主席Oliver Barker为您解构这幅臻绝巨作,阐述德库宁如何在他的艺术生涯高峰迈入登峰造极、宁静致远的境界:
细看德库宁生涯之画风变化
德库宁在四十年代发展出一种粗砺的抽象风而成名。经过五十载的创作生涯,这位大师后期的绘画包含了绵延的力量和精湛的技巧,并拥有一开始令他跻身为抽象表现主义大师的特质——对创造、自由与冒险的坚持。
四十年代:
粗砺抽象风
德库宁《秘书》1948年作
四十年代末到五十年代初:
绽放色彩,为人熟悉的女性轮廓初现
德库宁《女人 I》,1950-1952年作
五十年代末到六十年代初:
抽象笔触转向浓郁丰厚
德库宁《风景中的两个人物》1967年作
七十年代的鼎盛时期:
标志性抽象巨作
德库宁《无题XXII》,1977年作2019年11月于纽约蘇富比以30,105,800美元售出
八十年代:抒情巨作
同是1983年创作的《无题VII》(左)及《无题XIX》(右)分别藏于纽约惠特尼美国艺术博物馆及旧金山现代艺术博物馆
《无题 XLVIII》:德库宁1983年的臻绝巨作
《无题 XLVIII》作于1983年,当年德库宁的艺术修为已臻化境,此画将他在巅峰时期全力创作的心血全部浓缩其中。作品的大小是德库宁伸开双臂所能触及的高度和宽度,洁白的背景上舒展着清隽秀逸的线条和色块,用色素净,曲线优美婀娜,唤起观者对马蒂斯抽象剪纸的想像。
德库宁以抽象笔法挥洒出轻灵曼妙的线条,从之前五十年的作品里大量的人体或风景形态中抽离出来,撩拨观者感官。为了衬托线条的流畅姿态,德库宁使用了淡雅、写意的色彩。这种富含诗意的驭色造诣,在他后期的作品中表现得最为让人折服。
威廉·德库宁在工作室绘画《无题XLVIII》
本作以富有质感的表面和活泼的线条,创造出一片视觉盛景,将观者身心笼罩其中,同时反映艺术家已经领悟出自己的身体应该与颜料、画布安然共处的心境。德库宁将画笔运用得仿如行云流水,温柔的流转间饱含韵律,每道痕迹都蕴藏着艺术家身体的节奏,叫人欢欣鼓舞,一气呵成的宽阔笔触长长地划过画面,生机盎然的红色与明黄跃动不息。他把过去几十年无数的风格嬗变和构图仔细过滤,萃取出线条和色彩,把丰沛的创意淬炼成一幅充满感染力的作品。
此画创作期间,摄于工作室的照片显示,颜料表层下有很多抽象形态,在作画期间被消解,但同时又得到重生。结果,他八十年代的作品感觉率性散漫,令人联想起亨利・马蒂斯。简练的用色则明显从同是荷兰人的皮特·蒙德里安身上汲取灵感,他的作品很多时候出现拟生物形态,令人想起阿尔希勒·高尔基,而高尔基对德库宁整个创作生涯的影响极大。
阿尔希勒·高尔基,《Garden in Sochi》,1943年作
左:亨利・马蒂斯,《两个女孩,黄色和红色背景》,1947年作,圣彼得堡,埃尔米塔日博物馆
右:皮特·蒙德里安,《Composition with Black, White, Yellow and Red》,1939-42年作
德库宁八十年代的作品虽然带有抽象本质,但是他在开始创作时留下来的笔迹通常都显示出人体的形态。面对空白一片的画布,德库宁会感到不安;他在画布上迅速勾出记号,再将它们覆盖,开始画图。在八十年代的作品中,他把这些记号当作定位和移位的原始标志,然后以线形图案描出和凸显这些记号。画作即将完成时,他会减少颜色和线条的数量,采用大量白色构成简单的基面,把红、黄等彩色颜料覆盖并模制出特殊的形态。观众很难分辨白色的颜料底下是否裹藏着其他颜色。
本作的构图给人一种明亮乐观的感觉,可见艺术家终于在身、心与媒材之间取得豁然开朗的平衡。它使德库宁作品中的某些重要元素变得更加明晰,并且拥有一开始令他跻身为抽象表现主义大师的特质——即对创造、自由与冒险的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