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白桦林〉
设色纸本 镜框 一九八一年作
105.2 x 102公分
估价:6百万至8百万港元
展览:
上海美术馆,〈吴冠中艺术回顾展〉,二○○五年九月九日至十月九日
著录:
〈吴冠中〉吴冠中艺术回顾展画册(上海书店出版社,二○○五年九月),页159
〈吴冠中全集〉第五卷(湖南美术出版社,二○○七年八月),页193
离开白杨沟,奔向北疆的边城阿尔泰……急流从深山奔来,滨河两岸都是白桦林,我正是为寻找白桦而来。白桦生长在水边,喜洁净,洁白的身躯修长而苗条,枝条柔软地下垂,若怀眷恋之情,人们比之为少女。……白桦树干上也满缀着眼睛,但只有尖而俏的上眼睑,没有下眼睑,那是穆静的秋波,林间,你便被包围在秋波的海洋里了,隐约听到吃吃的笑声。有的树干老了,雪白的皮肤上裂开了一条条长长的浓黑的斑纹,像挥毫在宣纸上的数笔焦墨,淋漓尽致。黑白交错的优美图案中,更间以枣红色的饰带,极为入画。
─吴冠中〈白杨沟,达子湾,火焰山〉
画家另幅〈白桦林〉,已改为状写树身一截,未及全株
一九八一年夏,吴冠中与中央工艺美院师生到新疆讲学写生,期间特别乘车前往阿尔泰,描绘白桦林,本幅正写于是时,属同类题材早期之作。取一米余见方之高丽纸为材,画家以其纸质坚韧,不易磨损,适合野外写生,故这段期间较常采用。画家把白桦整株纳入画中,或直立,或斜倚,聚拢成排,以「顶天立地」之姿扩满画面,着意营造「林」的整体形象,日后再作同类题材,多改为状写树身一截,如本幅的构图遂不复多见。全图布局紧凑,树下布置浑圆硕大的石块,林后以一道溪流分隔远景,对岸村落、以至远方高山,皆从白桦隙罅间隐隐可见,空间距离感极强。画中以浅灰为基调,林间氤氲处薄敷淡墨,木叶以青、橙、黄色点染,地上施薄绿、浅紫,颜色配搭不以鲜明夺目为要,旨在营造一片温润和谐,以衬托树干的素白,最为触目者,当为斑纹的殷红及焦黑,无乃画家文字形容白桦林为「秋波的海洋」的形象化呈现!
〈得云茶楼〉
钢笔设色纸本 镜框 一九九○年作
53.5 x47公分
估价:1,200,000-2,000,000 港元
展览:
香港,西港城,香港土地发展公司主办,〈吴冠中眼中的香港〉展,一九九一年
著录:
〈吴冠中眼中的香港〉(香港土地发展公司,一九九一年十一月),图版18
〈明报月刊〉一九九二年一月号(香港明报报业有限公司),彩色插页图版3
〈吴冠中画选—‘60s-‘90s〉(中国三峡出版社,一九九六年九月),图版127
来源:香港蘇富比,二○○三年十月,中国书画拍卖,编号349
我作画一向任性,很少接受任务……这次土地发展公司邀请我画香港,也同意了……如果说香港中西结合的特色引起我作画的兴趣,则探索表达这一特色的语言却费煞心机。屋漏痕的笔墨、中锋或侧锋的苔点,已与今日香江无缘;莫奈的大街、马盖的码头,也都套不上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东方闹市;香港的狭窄与密集似乎有些邻近郁脱利罗的小街小巷,但又全非那种淡淡的哀愁的情调。
─吴冠中〈所见所思说香江〉
得云茶楼原貌
一九九○年十一月,吴冠中应土地发展公司邀请到香港访问、写生,描绘东方之珠的旧姿新貌。除了刻划具都市感的中环、尖沙嘴外,更描绘了因城市发展而即将拆卸的旧区建筑,如花布街、李节街等,并于翌年展出。廿多帧作品中,入画的多为地区或街头的整体面貌,独立以建筑物为题之作,只有寥寥四帧,本幅即属其一。所绘「得云茶楼」,座落上环皇后大道中,建于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属香港最古老茶楼之一,尤以老婆饼及月饼闻名遐迩,远销外埠。至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因都市发展规划而拆卸,现址为新纪元广场。
画家街头写生完成本幅
画家把茶楼稳置画面中央,采用大量直线及长方块面建构楼宇外观,其窗框、梁柱、厚墙,皆着意捕捉传统建筑物厚重的形式美。虽为速写,楼顶标志性的「得云」招牌,与外墙上推销月饼点心的广告字句,均一字不漏地描摹出来,建筑外观各部分之颜色,亦一一采纳画中,精炼地概括了其深入民心的形象﹗大楼外,车水马龙,密集的民房与新式大厦于右方步步进逼,茶楼的稳重与现代都市的动态形成强烈对比。怀旧与发展共冶一炉,岂非香港东西融汇的写照﹗
巴黎蒙马特
钢笔设色纸本 镜框 一九八九年作
40.7 x 31公分
估价:50万至80万港元
著录:〈吴冠中全集〉第一卷(湖南美术出版社,二○○七年八月),页284
我首先奔向蒙马特,那郁脱利罗笔底的巴黎,全世界艺术家心中的麦加。曲折倾斜的坡上窄街风貌依旧,错落门窗还似昔日秋波,街头游人杂沓,奇异服饰与不同肤色点染了游人的梦……巴黎,永葆其诱人的美好风韵,除在蒙巴纳斯建立了一幢四五十层的黑色高楼外,老市区基本不改旧貌。
—吴冠中〈巴黎扎记〉
一九八九年春,吴冠中应日本西武百货店之邀,重访阔别四十载之法京,为其在东瀛举行以巴黎为题材之展览作画。期间,遍游当地名胜古迹,被誉为艺术家集中地之蒙马特亦为入画题材之一。他笔下写有多幅蒙马特街头之油画,如取景「Le Consulat咖啡店」,或圣心大教堂附近之窄巷等,本幅即后者的设色素描。画家似站立高处远眺,目光沿两旁楼房白墙向中心靠拢,聚焦至路端色彩缤纷的商店,抬头看,远方层层镶嵌的屋顶方块间,蒙巴纳斯新建的巨厦矗立其中,高度浓缩了巴黎的现代风貌。
丽江庭院
设色纸本 镜框 一九七九年作
44 x 47.5公分
估价:1,500,000-2,500,000港元
展览:
香港,都爹利会馆,〈大师点滴II─梅洁楼藏画〉,二○一七年三月十三日至六月廿五日,并刊于展览场刊
著录:
〈吴冠中全集〉卷五(湖南美术出版社,二○○七年八月),页114
〈京津笔意─「梅洁楼」二○一二年月历〉(香港,梅洁楼,二○一一年),封面及页1
来源:
香港苏富比,二○○五年十月,中国书画拍卖,编号906
「梅洁楼」藏
这时候,春水微绿,远山偏青,湿润的堤岸带生褐色,彼此间的色彩融洽和谐,都很谦虚,谁也不欺压谁。白墙黑瓦的江南人家就散落在这宁静和谐的水乡里,显得份外醒目。这里、那里,像镶嵌似的点缀了浓重鲜艳的彩点,赤、橙、黄、绿、青、蓝、紫,是田间的姑娘,是晾晒的衣裳。由于在整体银灰调环境中占面积极小,是色彩的浓缩点,那么鲜艳的色彩也不会刺眼,这是色彩效果的规律。
─吴冠中〈大江南北〉
画家笔下〈丽江纳西人家庭院〉速写
一九七八年初夏,画家到云南西双版纳写生,并创作了一组富当地少数民族色彩的作品。本幅所写焦点改置于丽江纳西族人家的庭院一角,小园中满布植物,如攀藤下垂,如植地矗立,如置于盆中,或高或低,各按其态而展露盛放灿烂的一面,尤以绿色调子的运用,更形变化微妙,苍翠、鲜嫩均恰如其态地清晰陈示。画面一片热闹洋溢,充分反映了少数民族热情乐天的性格,睹物如见其人,虽无庭园主人现身,观者足以领略个中风情了!
如此构图,可追溯至一九七八年作速写〈丽江纳西人家庭院〉,本幅衍生为彩墨作品,尺幅由长方形压缩至正方,布局更形紧凑,相若构图者则稀矣。
墙上秋色
设色纸本 镜框 一九九三年作
44.3 x 48.2公分
估价:1,500,000-2,000,000 港元
著录:
〈寰宇觅知音─吴冠中九十年代作品选〉(北京外文出版社,一九九五年九月),页65
〈吴冠中画选—‘60s‘- 90s(〉中国三峡出版社,一九九六年九月),页49
〈吴冠中全集〉第七卷(湖南美术出版社,二○○七年八月),页206
素白的墙,诱惑画家的创作欲望,但却被爬山虎之类的藤线占领了。藤由青春、中年而老年,缓缓延伸其生命之网络,网络中织进了春秋之轨迹。春之新芽,秋之残红,疏疏密密的斑点,轻击着藤线之琴弦,招惹垂柳飘摇,群燕纷飞,是协奏,是听众?
─吴冠中
石墙与长藤,是画家多年来孜孜探索的题材。本幅中,画家巧妙地引纸作墙,消除石墙于早期画作常见之形象,让藤蔓肆意伸延其上,如灵蛇盘旋飞舞,或粗或幼,胭脂、鲜黄、朱红、黛绿的秋卉肆意点染,线条、色点有机地交织一起,几若铺天盖地,仅窗棂、白杨,以及墙外一隅天空得保素白,巧妙地点出题旨。取题〈墙上秋色〉,八十年代起屡见于画家笔下,唯本幅与一九九○年作〈龙潭湖秋景〉,构图极相近,该画题曰「龙潭湖。秋景下西墙,白乐天诗意」,「龙潭湖」即邻近画家北京寓所,乃其每天早上散步之地,从中可知本幅取景所自。
江南水乡
设色纸本 镜框
36.2 x 36.6公分
估价:HK$ 500,000-700,000
著录:
〈吴冠中画册〉(轻工业出版社,一九八六年四月),图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