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美学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几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儒家文化、道家思想及禅宗美学等等对东方的哲学、文化及艺术思潮均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中国的现当代艺术家们也同样在古与今、传承及突破中寻找发展之路。2018年9月21日,佳士得上海秋季拍卖将呈献数件经典之作,或用油彩,或持笔墨,以不同的艺术媒材,展现这条艺术的融合之路。
拍品编号303
曾梵志(中国,1964年生)
《阳关三叠》
油彩 画布
直径 60 cm.
2009年作
估价:人民币 800,000 - 1,800,000
“ 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苏轼《点绛唇》
创作于2009年的《阳关三叠》作品名取自同名古琴名曲,画中半抽象的笔触和简明的构图,寄情于景。曾梵志以深邃宁谧的蓝、孤单屹立的湖石、轻描淡写的花丛,描绘出一幅充满个人色彩的无人之境。此作品采用了独特的圆形画布,如苏州园林中的灵趣生动的月洞门一般,透过一轮正圆的取景,框出一处别有洞天的景致。而又正如月洞门中的自然景色随着四季变迁“一岁一枯荣”,令古人在观察方寸之间产生对宇宙变幻的感慨,艺术家在枯石脚下轻轻勾勒出零星花丛、水面落英,也让观者触碰到了朝花夕拾的岁月。《阳关三叠》不仅巧妙利用了传统视觉中的空间关系,而更进一步抓住了东方审美体验中“岁暮阴阳催短景”的历史纵深感。
作品并未采用西方油画中常见的单点透视,而是将水平视角的石头和俯瞰视角的湖面进行叠加,与中国古代书画中的透视方法一致。石洞中间不经意扫过的柔嫩粉红又如宋画中常见的“丛花叠石”,为本无生命的石头带去了生机,也为画面注入了灵动感。那湖中斑驳的月光,映衬着带有中国传统审美“瘦、露、透”的太湖石,伴随着四周渐渐深邃的层染,无不透露出“曲径通幽”式的中国意境。而分隔水陆的栏杆,又令人联想起宋词中“凭栏处潇潇雨歇”、“雕栏玉砌应犹在”等种种意象。
曾梵志曾坦言,随着年龄增长,愈加发觉个人“血液里有中国式的审美” ——“我一直在寻找传统这种根,比如我对宋元文化的喜好,研究宋人怎样看画,他们的审美精神是什么样的。当然不能画的跟宋人一样,那样没有意义,我吸取他们对美的一种理解”。《阳关三叠》这首延续千年的古老歌谣,在曾梵志的画布上得到了当代文人新的诠释。
拍品编号311
林寿宇(英国,1933-2011)
《Ynyslas》
油彩 画布
63.5 x 63.5 cm.
1971年作
估价:人民币 550,000 - 750,000
作为二十世纪战后华人抽象艺术领域中的一位早期大师,林寿宇的作品不仅具有“冷抽象”及“极少主义”的视觉形式,更注重绘画的触觉表达和空间感受,借由“绘画浮雕”概念,将雕塑的观念与绘画的语言相结合,在画面上开创了多重可触的空间,在1960年代的世界范围内亦堪称前卫。他是参与到西方主流艺术体系,与当时的国际艺术潮流对话,并将东方美学融入其中进行创新的前辈艺术家,兼具国际性、个人性和东方性,他的艺术探索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经验。
1969年,为了更加潜心专注于创作,林寿宇辞去讲师工作并举家搬到威尔士,开始了一段自然淡泊、随缘自适的道家隐者生活。创作于这一时期的《Ynyslas》是林寿宇留下的少数以地名为题的画作,为理解他这一时期的艺术和生活留下了宝贵线索。Ynyslas是位于威尔士西海岸的村庄,独特的地形使村庄部分被沙丘覆盖,延绵不断的山坡与大海日复一日起伏不定。在《Ynyslas》中,与其说画面如往常一样被大片白色占据,不难察觉到这幅作品中整体更偏暖色调,杏白色背景上覆盖了一层层浓重轻淡不一的白,整个画面笼罩着一股温暖的情感与氛围。如在白沙细石之间静听阵阵海浪声,这般心境是否亦会流露于此时此地的画作之上?
仔细观察其细节,无数条粗细不一的平行色块在画面上延伸,这些色块的宽窄、厚薄、虚实、深浅、凹凸、光影效果,都各不相同,经过艺术家精确的测量与构思,呈现出近似风景画的远近空间效果。但是与一般写生的风景画或海景画不同,林寿宇将对风景的观察与感受转化为抽象的绘画语言与真实可触的画面空间。画面中的白色色块皆经过多次覆盖,他每每涂抹完毕后便耐心等待颜料干涸,经过不计其数的反复后,造成同一画面上不同厚度的白色,仿佛凹凸的浮雕一般。《Ynyslas》是一种不同于以往风景画的新型抽象风景绘画。林寿宇借用“绘画浮雕”的观念扩大了传统绘画的空间表达形式,发展了全新的空间维度,带来视觉与触觉相结合的知觉经验。
拍品编号312
林寿宇(中国/英国,1933-2011)
《五加五》
油彩 画布
38.2 x 46.3 cm.
1968年作
估价:人民币 450,000 - 650,000
创作于1968年的《五加五》画面由五个非常简洁的白色长条色块组成,底部居中呈现一条鹅黄色细线,成为点睛之笔。表面上看,这件作品的视觉风格非常接近“极少主义”,然而林寿宇的作品风格与美国当时最主要的艺术流派之一“极少主义”几乎同步形成,他们在艺术观念上部分相通,但并不重合。对于林寿宇而言,东方哲学的“一即一切”思想与西方现代主义的“少即是多”观念相结合,成为他创作的底蕴。可以说,这看似简洁的五条色块构图却绝不简单,其背后蕴含着艺术家的创作观,甚至宇宙观。
这里的数字“五”不仅指这五条显而易见的白色长条色块,也指作为负形出现的、这些白色长条之间的虚的“色块”,或曰“空间”。借由中国绘画对虚实的处理方法,使这些白色在看似简单的重复中呈现出一种变化、一种韵律,乃至于趋近一种无穷的空间感,就这样举重若轻地将东方哲学中“虚实相生”的深刻道理表达了出来。点睛的鹅黄色细线则打破了白色画面的静态,赋予其更多的生机感,亦为画面空间多增添了一个层次。在林寿宇的作品中,既有极为复杂的构图,也有像这件作品一样“极简”的构图,它们从难度上讲可以说是不相上下,从不同侧面体现出林寿宇典型的艺术观念。
拍品编号305
朱德群(中国/法国,1920-2014)
《浮光掠影》
油彩 画布
97 x 130 cm.
1990年作
估价:人民币 2,800,000 - 3,800,000
朱德群自幼便习得扎实的书画基础,用笔在《浮光掠影》中呈现高度的掌握功力,看似挥洒自由,实则具有精准的安排,运用一种独特的半透明油彩,完美模仿水墨晕染的质感,产生轻如鸿毛、薄如蝉翼的视觉效果,作用类似于传统山水的江海云雾,扩大至对于未知空间的感受与想象。画面中以快速的飞白、破笔、行草般的线条“写”上各种色彩,笔势能量愈往中心愈聚拢积累,与外围的飘渺形成强烈对比,彷佛能量往边缘渐趋扩散,这样一收一舒、一聚一散的虚实相映,着重虚实相生、阴阳调和的山水写意之美。《浮光掠影》除了更贴近中国书法独特的笔法动势之美,在光影与色彩的运用上也不同于过去强调明暗对比、戏剧张力及浓厚情绪的构图,利用缤纷跳跃的光点与线条表现交错与窜动的节奏感,营造有如《琵琶行》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的诗意境界。
拍品编号306
朱德群(中国/法国,1920-2014)
《灵魂之光》
油彩 画布
65 x 92 cm.
1984年作
估价:人民币 2,000,000 - 3,000,000
“ 我画的是我内心的光, 也就是我的灵魂之光。”—— 朱德群
对光的把握是朱德群作品的灵魂。细审其抽象作品,观者仿佛步入光影流转,气象万千的奇异宇宙。《灵魂之光》则将朱德群心中对“光”的一片热枕燃烧到了极致。站在《灵魂之光》前,观者仿佛步入光影流转,气象万千的奇异宇宙,而大幅度的色块晕染点缀以绚丽光斑,引导视觉随光晕舞动,则又体现出朱德群对中国古典山水画之书法意韵及视觉动态的提炼。他秉持中国书画中天人合一的精神意韵,画面中央的留白体现了他对水墨体系中空间布局的研究,《灵魂之光》中,艺术家巧妙的运用了中国山水画中由前、中、远景为框架,从而组成了丰富的层次感,传达出阴与阳、干与润、闹与静的完美平衡,光的韵律引领着视线畅游天地之间。朱德群内心的光不仅仅通过西方理念中对构图的计算得以表达,更是他作为东方艺术家对于内在自发力量的一种追求。
拍品编号315
李真(中国,1963年生)
《浮光》
铜雕 雕塑
48 x 23 x 52 cm.
版数:3/8
2009年作
估价:人民币 400,000 - 800,000
“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一首诗词诞生出作品《浮光》:李真“足踏秋水,影如月,遨游千江,见浮光”孩童点水的轻盈姿态,水波盈盈闪烁着金光,映射出欲语还休的美丽意境。李真的作品常常以违反规则般的表现,与观众的视觉进行对撞。《浮光》中,细微之处的质感变化更是精妙绝伦。其造型比例使人物部分圆润敦厚,头大身小,呈现出孩童身形的比例。虽同为矿铜材质,光滑如大理石的纯黑造像与粼粼的金银湖面创造出形式与颜色上的对比。李真曾说:“通常我们看到黑色的物质,总是沉重的。但当你打坐或闭上眼睛的时候,黑色却是最轻的。”黑色的沉重感与孩童轻盈的悬浮姿态形成静与动、重与轻的反差,与金银的温润一同,使得抽象的虚无有了实质的承载。
《浮光》不仅达到了西方标准上的“生动”——即一种类似于对立式平衡中肩膀和手臂偏离中轴、一条腿支撑身体重量的站姿,更符合了东方文化审美中要求气满、顺畅的“ 生动”。李真雕刻出吐纳太极,充盈天地,却与世间情感相接近的雕塑语言。
拍品编号318
徐累(中国,1963年生)
《寻夜者》
设色 纸本
60 x 80 cm.
2011年作
估价:人民币 680,000 - 980,000
“我的作品不是那种对现实主义的向往,而是一种游离,在游离中静观......恰恰这种静观又是传统美学的底色。”—— 徐累
《寻夜者》将观者拉入一个深远幽静的世界,一切仿佛都被幽蓝的夜色笼罩,营造出如梦如幻的澄静氛围。作品中引人入胜的悬念感来源于他对弗洛伊德《梦的解析》的引用——对徐累而言,马头包含了人类潜意识中对男性权利的映射。它脱离了文学与历史的重重符号,而是指向肉身、欲望和记忆,回归为一种原始的心理或精神表征。徐累建构的空间不单单是一个可见与不可见的视觉游戏,而是一种精神的投射和心理的暗语。作品同时饱含中国古典文化中委婉含蓄的美学底蕴,中国画专业出生的徐累运用最为传统的宣纸与笔墨,延续了宋画“勾勒填色、三矾九染”的繁复工序和细腻表现,赋予了传统国画技法新的艺术表现力,也用朦胧的色彩与“欲说还休”的中国视角对超现实主义带来了东方的演绎,观者亦得以跨越现实与虚幻、东方与西方、传统与当代之间的藩篱,沉醉在个人的精神世界里。
拍品编号216
吴大羽(中国,1903-1988)
《无题I-401》
蜡彩 纸本
14.8 x 10.4 cm.
约1980年代作
估价:人民币 100,000 - 200,000
拍品编号217
吴大羽(中国,1903-1988)
《无题II-609》
蜡彩 纸本
14.8 x 10.4 cm.
约1980年代作
估价:人民币100,000 - 200,000
这两幅蜡彩作品中,吴大羽用明丽的色彩和抽象的线条呈现出似是而非的景物,画中的景致脱离了物体的具象外貌,成为了艺术家内心情感的外在表达。在他的手中,蜡彩比油彩更轻松,比水彩更丰厚,其独有的颗粒感也为画面增添了节奏和力度。在色的流动和形的跳跃中,我们感受到的,不仅是纯粹的视觉体验,还有物我交流间和谐有力的生命脉搏。
拍品编号331
尚扬(中国,1942年生)
《H地》
油彩 丙烯 画布
29 x 35 cm.
2002年作
估价:人民币 280,000 - 480,000
《H地》中,尚扬抛弃了对似真性的追求,自然山水被简化成了抽象的形状,“H地”在这里只是一个代号,它可以是带给尚扬无限灵感的黄土高坡,也可以是在当代社会中正在剥蚀坍塌的风景。尚扬的绘画传承了古代的山水图式,为画面增添了一份东方意蕴。而画布上丙烯和油彩混合形成的皲裂效果塑造出了一种独特的视觉语言,斑驳剥落的肌理似乎拥有了叙事性,陈述着自然风化凋零的过程。这些自然的伤疤,将古今因果串联起来,成为了时间流逝的证据。于尚杨而言,自然像是生命的活体,与人类社会共同发展改变着。他从自然中挑选出一个风景的切片,将自己的、自然的、文化的状态呈现在世人眼前。
拍品编号214
赵无极(中国/法国,1920-2013)
《无题》
水彩 纸本
54 x 73 cm.
1980年作
估价:人民币 800,000 - 1,500,000
在赵无极的创作生涯中,除了油彩画布之外,水彩画也是他诠释创作理念的实践物之一,其独特的光感、透明度和流动性,令赵无极创造出众多轻盈灵动的无形之景。与早期力重如山的笔触和斑驳多元的肌理不同,赵无极这一时期的创作由荡气回肠的豪放转为包罗万象的豁朗,画风比早期的水彩画更缥缈轻柔,利用水彩的特殊性塑造出抽象的空间。
在1980年创作的作品《无题》中,赵无极用宽广柔和的水彩来平衡细小疾劲的笔法,延续了对鲜亮色彩的运用以及对气韵、动势和空间的追求。蓝色与绿色的渲染由两侧分别展开,于画纸中间交融,似山林般郁郁葱葱,又如湖水般碧波画面中下部的晕染、泼墨和形似皴墨技法的短促笔触堆叠交错,荡漾。如同湖底丰茂的水草,游鱼穿梭其中使之摇曳颤动。颜色自下而上逐渐变得轻盈澄澈,令人联想到世间万物最初的生命气息由天地混沌之中生发。
拍品编号212
赵无极(中国/法国,1920-2013)
《无题》
水彩纸本
31×41 cm.
2005年作
估价:人民币200,000 - 400,000
拍品编号213
赵无极(中国/法国,1920-2013)
《无题》
水彩纸本
35.8x50.8 cm.
2005年作
估价:人民币260,000 - 360,000
这两件作于2005年的作品均以蓝绿色作为主色调。在作品《无题》(拍品编号212)中,黄色水彩从画纸左上角蔓延开来,与右侧的天蓝色在画布中央交汇,一冷一暖如同中国哲学思想中的阴阳太极,相互对立又相互消长,于两仪之中生发出万象乾坤。而另一幅《无题》(拍品编号213)中,深浅各异的黄绿色线条和蓝色的晕染漂浮在半透明的空间里,观者仿佛俯瞰澄澈的湖面,透过碧波荡漾看到生命的律动和时间的流转。看似自由散淡的笔触流露出一种东方式的自然无为,使得画面呈现如南宋山水般淡泊的悠远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