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随着香港苏富比的举锤,秋拍的序幕被正式拉开。同样作为首个秋拍收官的拍卖行,香港苏富比创下了总成交额逾20亿港元的佳绩。其中,中国瓷器及工艺品板块的拍卖成绩亦是不俗。以青花瓷类拍品为例,超过百万港元的成交单品就有十数个之多,精品之作可谓不胜枚举。由此放眼望去,便可发现在即将于秋拍中陆续登场的国内其它拍卖行中,清雅秀丽、细腻精致的青花珍品同样格外引人关注。
正文:
不久前,在香港苏富比举办地"妍泽凝辉:张永珍博士雅藏清瓷选萃"专场中,一件制于清朝雍正年间的青花矾红"水波云龙"图折沿大盘一举拍出了4098万港元的天价。清朝雍正、乾隆时期的青花瓷制作多仿照明朝永乐、宣德时期。其中,雍正时期的工艺格外精细,且修胎十分讲究。该盘图案样式及制法即可追溯至明初之时,取古釉色泽,然而纹样却是翻陈出新。盘面历久不衰的光泽是经由高低温反覆烧制后方才呈现出的效果。盘上以矾红彩绘出数龙相逐的景象,纹饰亦仿摹明初样式,属清初君主喜爱的仿古瓷器之一。圆盘规整硕大,浅壁折沿,矮圈足。盘心处五爪巨龙,欲夺火珠,泳于钴青海水的波涛之中,龙的形象被刻画得活灵活现。盘壁內外亦绘有其它四龙,分别为五爪与三爪,穿梭于青花卷云之间。其中,三爪带翼应龙,尾部绘有鱼鳍。在该盘底部书写有青花六字双圈楷款——"大清雍正年制"字样。
青花瓷始于唐宋,至元代时方发展成熟。元代青花瓷在器型方面尤以竹节高足杯等为时代特色。在本次香港苏富比秋拍"玫茵堂珍藏——重要中国御瓷选萃之四"专场中,数件青花珍品纷纷以百万高价重磅落锤。其中,一件制于十四世纪初至中叶的元代青花模印"游龙争珠"图高足杯实为一众青花瓷器中的经典之作。尽管对于高足杯的创制年代众说纷纭,可以确定的是其兴盛于元代。其形制与高足碗相同,上为碗形,下有高柄。这件以1242万高价成交的青花高足杯为圆弧壁,侈口,高足外撇,有竹节凸棱。杯心绘青花折枝菊花,内壁模印四爪逐珠游龙成双,一龙前方有"玉"字,口沿缀青花卷草纹一周。杯外另画青花三爪行龙,张嘴欲噬火珠。此杯具有典型的元代青花特点,堪称该类青花瓷器中的精品。
同是在此次香港苏富比秋拍中,一件清乾隆青花折技花果纹梅瓶亦是吸引了众多藏家的目光。作为诸多瓶式中的一种,梅瓶以小口、短颈、丰肩、瘦底、圈足为特征。近代学者许之衡在《饮流斋说瓷》一书中将梅瓶的名称由来解释为"口径之小仅与梅之瘦骨相称,故名梅瓶。"事实上,早在唐代梅瓶就已出现,宋元时期较为盛行。其早期多作为实用酒器而被制造,至明清时期,其功用逐渐演变为供陈设观赏之用。相较于其它时期,清代乾隆时期的梅瓶肩部格外丰满,几近平直,腰部以下收敛得亦较为竖直。此次现身香港苏富比的这件青花梅瓶便具有以上典型特征,且在做工方面极为精细。该瓶工整稳重,颈缀小花,肩饰莲瓣。瓶腹绘有折技花果,布局疏朗,现前朝遗风,近足处画有蕉叶纹饰。经过轮番竞价,此瓶以902万港元的不菲价格落锤成交。
从香港苏富比不胜枚举的御用青花拍品移步开来,放眼于即将络绎举办秋拍的其它国内拍卖行,亦会发现其中同样不乏珍品青花之作。香港佳士得在即将于11月28日举办的"重要中国瓷器及工艺精品"专场中,估价600万至800万港元的明洪武青花串枝花卉纹尊与估价500万至800万的清雍正青花云龙纹盖罐亦是十分值得关注。此外,在中国嘉德2012秋季拍卖会精品册中,数件青花瓷器格外夺人眼球。其中,一件青花缠枝莲托八宝纹大罐可谓是难得一见的珍品。元朝至正十二年,在群雄争霸之际,景德镇亦陷入战乱之中,故而停止了烧造。直至为朱元璋所得,景德镇才迅速恢复社会秩序,这也为瓷业恢复提供了重要的社会保障及相关条件。据称,此青花瓷器应该很可能属于元至正二十一年至明洪武元年之间的产品。若真是如此,则该瓷器可被视为元末战乱之后景德镇窑业再度恢复的见证。这件瓷罐在造型上保留了元青花硕大雄厚、古朴凝重的风格,但相较于元代同类大罐更显得于浑厚之中多出一丝清秀,线条更见圆润柔美。纹饰方面依然延续元代致密、繁多的特色,但层次感较元青花疏朗,留白空间增加,彼此分隔明显,益见清疏之气。纹样较元代亦略有变化,尤其体现在上下两层八吉祥纹饰的构图上,其形态已经没有元代那样大。莲花纹呈螺丝状,而非元代的葫芦状。底部处理则继承元代粗犷的修胎。大罐青花色浓如墨,但其呈色不同于典型元代至正型青花的青翠艳丽,也与典型的永乐、宣德时期进口"苏麻离"青花的浓艳色泽有别。青花发色浅淡泛灰,少有晕散,较大黑色斑状深入胎骨,有凹凸之感。此类青花存世数量十分稀少,此次拍卖估价为360万至560万元。
众所周知,明朝永乐、宣德时期是青花瓷器发展的一个高峰,其时所造之器式样精妙,隽品迭出,后世对之推崇倍加,可谓影响深远。即将在嘉德秋拍中现身的另一件珍品青花即是产自于明宣德年间的御窑,估价为150万至180万元。此件青花折枝花卉模印花纹碗形似斗笠,取法宋朝洗练简约之美。作为宋瓷的经典造型,斗笠碗在御瓷之中最早出现于明永乐时期,宣德一朝继之。该青花瓷碗胎壁薄匀,手感轻盈。胎骨白中泛青,外壁以青花绘缠枝莲纹,近足处为细长的仰莲纹,足壁以单线条装饰,内壁暗刻缠枝花卉纹,碗心绘朵花纹。青花发色浓艳,底足平削,足内倾,款字清晰漂亮。将青花与暗刻结合起来,线条流畅,纹样洒脱大气,可见明初御窑厂工匠深厚的制作功底。
在北京保利秋拍预告古董珍玩精品选登一栏,一件青花四季花卉纹菱口大盘便是制于明代永乐年间的佳品。此件瓷盘造型俊美大方、做工细腻精致。菱口折沿,口沿绘缠枝灵芝纹一周,壁内外皆绘有折枝菊花、牡丹、牵牛花、芙蓉等四季花卉,盘心绘缠枝番莲、山茶、牡丹等花卉。全器釉汁肥腴,白中泛青,纹饰线条描绘细腻,青花色泽浓艳,铁锈斑明显,砂底细腻。明朝永乐、宣德时期的青花瓷器以制作精美著称,此盘又为永乐青花瓷中的精品,且品相完好,实为弥足珍贵。事实上,同样的青花大盘在去年5月就曾在北京诚轩拍卖有限公司举办的"陶瓷工艺品"专场中以估价120万至150万的价格现身拍场。激烈竞价后,最终以350.75万元的价格成交。纵观今秋拍场,元、明、清各朝精品青花身影频现,在一众瓷器珍品中格外引人注目,最终各自花落谁家亦可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