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在天价汝瓷背后:为什么内地拍不过香港

时间 : 10-01 投稿人 : 雷雷 点击 :

在宋代汝窑天青釉葵花洗以1.85亿港元落槌后,匡时总经理董国强表示,这件汝窑高价成交在瓷器市场中是个孤立事件。藏家们也都清楚在拍卖市场上见到汝窑的几率。不过“天价”汝瓷还是引发了藏界的种种躁动,而记者也恰好参与了几位行内人士的探讨,颇具趣味性,在此整理,以飨读者。

2亿买汝瓷,买贵了还是买便宜了

目前收藏界流行的观点是,汝窑为宋代五大名窑之首,宋代又是中国瓷器发展史的巅峰阶段,汝窑的存世量更如凤毛麟角一般,那么,在元代瓷器几年前就可以拍到2.3亿元,清代瓷器动辄一两亿元的拍卖场上,花2亿元买进汝窑,到底是买贵了还是买便宜了呢?

许锦:我觉得既没买贵,也说不上买便宜。汝窑从宋代到现在,存世极为稀少,此前的说法是存世70件左右,有5件在私人手中。苏富比的说法是,存世79件,而现在行内有一个说法是340件左右。像这回拍的这件,完整,没毛病,造型端庄,这很不容易。这样的东西一旦进入藏家手中,他就当作传世品传给后代,不会再往外卖,你连碰到的机会都没有,这个角度看,你说2亿元贵吗?肯定不算贵。像国内的有钱人,比如煤老板,拿出个2亿元买这样的东西,能算多吗?我觉得不算多。但是有一条,2亿元毕竟是2亿元,能在这个价位出钱的人少之又少,大家比较理性,你说他买便宜了,也肯定说不上。

吴先生:关于价格问题,我的观点是,如果纯粹从文化收藏角度出发,买东西的人其实不会在意价格高低——价格高低实际上没有意义。为什么我们今天对价格敏感呢?那是因为,今天的收藏界和拍卖行,那些掏钱的人不是文化收藏,他在意的是经济价值的积累。比方说,今天的拍卖市场,基本上10个人里面有8个都希望古玩能够传承有序,希望它有出处,从哪儿来的,背后都有个故事。这看起来好像没问题,实际上,买家愿意多花钱买个传承有序,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将来能够卖到更高的价。古玩背后的那个故事,一般人没法知道是真是假,甚至也不在乎是真是假,这才是问题。你要是真的文化收藏,你不会跟着市场走,你花20万元买一个造型很好的民窑盘子,你会买得很踏实。

吴光伟:我觉得花2亿元买这个东西根本不贵。汝窑这种极端的东西,历来就是最贵的珍宝。乾隆当年收了150件汝窑盘子,还为此题诗。可以说,历代皇家对于汝窑都很推崇,儒家的思想上行下效,已经深入到国民的骨子里去了。现在我们这个行里,说到拍卖,一般只拍明清瓷器,永乐、洪武都不敢认,能认到宣德就到头了。这是水平的问题,也是认识问题。我觉得,大陆至少有1000个人都买得起这次这个汝窑盘子,但是敢买吗?你认识到了吗?看新闻说,某地公安局长藏了1000万元现金在家里,地缝、地板、墙板、夹板、天花板里都是钱,你说他怎么不买艺术品呢?他不单是钱的事。

瓷器,为什么内地拍不过香港

近两年,中国内地拍卖行不断做大,令全球艺术品市场为之动容。在中国书画拍卖等方面,内地拍卖行也都占据优势。2012年春拍之前,内地拍卖行加大了全球征集的力度,那么,为什么这一次汝窑拍卖,藏家没有把汝窑交给内地拍卖行,内地瓷器拍卖为什么做不过香港呢?

吴先生:香港是全球著名的金融中心,也是一个国际收藏家风云际会的地方,这种金融发达、讲规则、买家汇集的环境,非常有利于顶级拍品的拍卖。反观国内,拍卖行给人的印象还是信任度不够。虽然说国内也在拍出高价拍品,但现在的一个趋势是,藏家花很多钱去砸一个东西,这种情况越来越少。国内往往有一些很高级别的东西不敢上拍,即便是上拍也不见得卖得出去,这和拍卖环境有关系。

就瓷器拍卖来说,文化理解是另一个障碍。国外早在19世纪后期,法国、德国、葡萄牙就产生了一批东方文化的探索者,他们开始研究中国广泛意义的文化现象。我们自己反而没有把这个文化当回事儿——瓷器不就是个玩意儿嘛!所以中国人称我们的文物为古玩,并没有从陶瓷本质去看文化,沁入的心血也没那么多,这种情况到今天仍然如此。你看到中国内地的民间收藏大军似乎起来了,但其文化素养及文化理解水平都不够。

许锦:我觉得,汝窑不在国内拍卖,与国内专家鉴定状况有直接关系。你说汝窑这样的东西,谁见过几件?故宫博物馆里有多少?像我们北京市级的博物馆都没有。国内专家意见如果不一致,拍卖公司就不敢上拍。现在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就是钱多人多,但不代表有眼力,有信誉,有诚信度,相比之下,这个盘子在香港拍卖的成功几率要高得多。

吴光伟:我觉得就这件瓷器来说,更重要的原因还在文化上,我们内地在古玩方面是有断层的。这种断层在国外没有,在内地而外的整个大中华圈也没有。比方说,大家族里面的香港张氏家族。张永珍为什么能花2.5亿元去买乾隆洋彩葫芦瓶,因为他们家里就有。两岸故宫里都没有的雍正御制款的,羊脂膏白质地瓷胎画珐琅,他们家就有。这个同家族传承有非常大的关系。欧洲家族里,亨利八世在乾隆年间向中国定制瓷胎画珐琅,烧制5.8米的塔作为登基时的仪仗品。外国一直也没有中断过对中国瓷器的研究与仿制。他们的认识比我们高得多,因为他们反复实践与研究探寻都做不出来,所以非常重视。当年我们的古玩界处于一个很高的层次,出现了像孙瀛洲这样瓷器研究大家。

从商业营销上看,大家都知道苏富比拍卖行出来的都是硬通货,可以在全世界12大银行的艺术品抵押部畅通无阻,所以人家敢花大价钱去买,这在我们大陆可就悬了。为什么我说古玩业有断层?因为在20世纪20年代我们也发展到这种程度。1922年,溥仪拿出一批东西在英国银行抵押了400万银元,包括一批玉玺、字画和珐琅器,当时请的是翡翠大王铁宝亭先生鉴定。以前的古玩属于金融行业,中国最好的高翠料子现在还在上海交通银行的地库里。

瓷器收藏看衰了吗

自“天价”汝窑拍卖之后,一些藏家声称手中拥有汝窑的声音也不时传出,但总体而言,各方的反映基本上比较冷静。然而,另一个问题随之浮出水面,那就是大家似乎不太看好中国内地瓷器的市场状况,那么内地瓷器收藏到底进入了怎样的市场阶段呢?

许锦:我觉得内地瓷器市场还是不成熟,尤其是现在,很乱。其实古玩市场中,好的东西还在国内。在国内的古玩店里,价钱也没有拍卖行那么贵,这其中可能就有好的宝贝。比方说,这个东西可能值两个亿,但在一般的店里,店主收进来花几十万元,卖个一百来万也就可以了。只不过,到店里去买东西的人,有眼力的也是少之又少。有的人看得懂但买不起,有的人有钱但看不懂,所以一般来说,卖不了高价。市场现在就是这个情况。像我经营古玩店二十年了,好不容易碰上个有眼力又有钱的买者,你也没法要太高的价。

吴先生:国内民间有不少人声称有汝窑,但即使有,也送不进拍卖行,在店里也绝对卖不了天价。我记得当年鬼谷子下山图罐的成交消息像重磅炸弹炸了那么一下,全国各地元青花燃烧了几年,之后立马就冷了下来。其实这里面需要解决几个问题,最重要的问题是什么是最好的元青花,什么是差一点的,什么是民窑的。现在谈起这个元青花,好多问题大家都说不清楚。我们内地是2005年以后才开始对元瓷进入实质性研究。英国1952年就确立了元青花研究,20世纪80年代元青花进入了国际市场。汝窑的情况很类似,根在我们这儿,但是人才断层了。我们可以探讨一些方式,比如说国家行为来组织个研究团队,与民间共同来探讨元青花,光靠市场解决不了问题。你看,2012年苏富比拍的元青花基本流拍了。想想元青花的风潮,近二十年刮得多厉害。其实汝窑也是如此。

许锦:没有标准,没有正确的引导,收藏者就很难成长。我们这儿的店铺交不起房钱就得走人,现在店里的老板只要是不赔房钱,赚得还略有结余能维持生活,就会坚持做下去。但是买东西的人这些年少之又少。瓷器市场从2008年以后一直就萎靡不振。消费者趋向理智了,这是好事儿。原先买的人不理智,假的都便宜啊,一瞅这元青花瓶子这么漂亮价还不贵,马上就买下了。现在的人走了一圈儿弯路后,发现每个专家说得都不一样,干脆自己向老师、专家、店主请教,先自己钻研学习。

吴光伟:瓷器市场其实买家需求强烈,但是不敢买,原因就是市场乱,鉴定解决不了。其实,我们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是一个朝阳产业。中国的东西在全世界都非常有市场。当年瑞典人去敦煌搬走了经书,之后日本人、俄国人去敦煌就凿佛像,德国人最后一看啥都没了,就从青岛运一批化学家把壁画都粘走了。这个行业是个特殊行业,对个人的素质要求极高,尤其是个人收藏必须有一套自己的系统。90年代初的那些富豪,只要胆子大就能搞到钱,但经不起考验。后来能够生存下来的都是底蕴丰厚的家族。中国的富豪现在才开始学习,成长起来需要时间。目前的瓷器市场仍处于浑水摸鱼的阶段。

许锦:高古瓷这几年就更不好了。现在买高古瓷的人比买明清瓷的人还少。高古瓷是国外拍得贵,国内价格低,像湖田窑有破损的东西,我几百块就卖掉了。一些文化程度不高的大款,特别爱买清三代的瓷器。高古瓷小件多,而明清瓷大瓶子,画得还漂亮,就算买错了摆在家里也能当装饰。同样好几万,我干嘛不买一个好看的呢。

吴先生:我记得去年佳士得一个宋代的观音像,高古瓷的吧,卖到了1000多万。如果在国内的话,我估计就五六十万左右。

许锦:中国封建文化的顶峰时期是在北宋,宋代汝窑能卖到“天价”也是这个原因。这些瓷器没有花里胡哨的纹饰,都比较简单,充其量也就是一些定窑类的刻花、暗刻,多数都含蓄内敛,这是儒家思想的精华。像这样的东西,达到极致后就可以卖到“天价”。

在宋代之前,像越窑、耀州窑这些,大多是大自然的颜色,不像后来的青花瓷,白和蓝,颜色完全对立,是儒家以外的文化概念。像五彩瓷,也都和北方游牧民族的审美、信仰、生活习惯等有关。元代大一统之后,中国文化多元化发展,中国陶瓷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元代后产生了青花瓷、五彩瓷等。面对这类瓷器,藏家也好,大买家也好,对它的关注自然和宋代之前对高古瓷的关注角度完全不同。高古瓷件小,没有纹饰,一般在自己书房里把玩,但价格卖不了太高,而且它的量也比较大。

现在的买家热衷明清瓷,因为可欣赏的内容多,釉里红、粉彩、斗彩、珐琅彩,非常丰富。其实啊,我接触的人到一定程度,把各类瓷器玩遍了,最后他最欣赏的还是高古瓷,因为这个大器、内敛,体现一种特别的文化,另一种审美。

相关文章

  • 纽约印象派及现代艺术晚拍香港预展[图文]
    纽约印象派及现代艺术晚拍香港预展[图文]

    焦点拍品:克劳德·莫奈《睡莲池》 约1917-1920年作 油彩画布 97.2 x 129.9公分估价:14,000,000 – 18,000,000美元纽约苏富比印象派及现代艺术晚拍将于2017年5月16日举行,焦点拍品现率先于香港展出,当中艺术家包括:阿尔伯托·贾柯梅蒂(Alberto Giacometti)、让·阿尔普(Jean Arp)、克劳德·莫奈(Claude Monet)、巴布...

    1727 美术作品拍卖知识 艺术品记录
  • 毕加索描绘多拉的旷世杰作《静坐的蓝袍女子》[图文]
    毕加索描绘多拉的旷世杰作《静坐的蓝袍女子》[图文]

    5月15日,佳士得纽约将于印象派及现代艺术晚间拍卖中,隆重呈献巴布罗・毕加索(Pablo Picasso)的旷世杰作《静坐的蓝袍女子》(Femme assise, robe bleue)。这件重要作品此前曾于香港春拍预展时展出,吸引无数观众驻足。画中人正是毕加索的灵感女神及情人多拉・玛尔(Dora Maar),她充满个性的扭曲脸庞在身后钻石形花纹墙纸的映衬下,如暗夜里的一轮满月般皎洁而明亮。巴布罗...

    1235 美术作品拍卖资料 艺术品行情
  • 纽约苏富比9月呈献美国剧坛巨擘爱德华·阿尔比收藏[图文]
    纽约苏富比9月呈献美国剧坛巨擘爱德华·阿尔比收藏[图文]

    苏富比呈献美国剧坛巨擘爱德华· 阿尔比(EDWARD ALBEE)收藏,逾百幅二十世纪艺术作品,以独特视角呈现上世纪创意大师风范,拍卖收益将惠及同名基金会。苏富比荣幸宣布,将于今年九月举行专场拍卖,呈献爱德华·阿尔比收藏,拍卖所得收益将惠及爱德华·阿尔比基金会,于长岛蒙托克区(Montauk, Long Island)为作家及艺术家提供进驻计划。爱德华·阿尔比(1928-2016年)乃美国最...

    911 美术作品拍卖查询 艺术品报道
  • 逾700万欧元成交总额!佳士得巴黎“亚洲艺术”落槌[图文]
    逾700万欧元成交总额!佳士得巴黎“亚洲艺术”落槌[图文]

    拍品编号13西藏 十三世纪金刚亥母坛城唐卡42.5 x 35.5 cm.成交价:欧元 607,500巴黎时间12月12日,佳士得巴黎“亚洲艺术”拍卖圆满落槌,共计呈献了204件来自中国及东南亚的艺术精品,涵盖一系列珍贵玉器、掐丝珐琅器、瓷器、雕塑等,充分展示了各类卓越亚洲艺术的精髓。其中,诸多奇珍异宝源自法国及欧洲私人珍藏且首度进入艺术品市场。最终,总成交共计7,175,000欧元,成...

    1697 美术作品拍卖资料 艺术品行情
  • 25件二十世纪珠宝上拍“巴黎珠宝”拍卖会[图文]
    25件二十世纪珠宝上拍“巴黎珠宝”拍卖会[图文]

    巴黎苏富比将举行两大盛事,向有着四百余年辉煌历史的巴黎珠宝世家Mellerio 致敬。苏富比将展出Mellerio经典系列中的十七件华丽珍藏,而4月1日「巴黎珠宝」拍卖会则搜罗二十五件在二十世纪最后三十年间面世的Mellerio珠宝首饰,精彩纷呈。瑰丽承传四个世纪Mellerio创立于1613年,品牌由家族经营,至今已传承至第十四代。多年来,Mellerio一直深受皇室贵冑追捧,它的第一位顾客...

    1773 美术作品拍卖资料 艺术品行情
  • 从讲台到艺术品拍卖台的同胞老兄弟[图文]
    从讲台到艺术品拍卖台的同胞老兄弟[图文]

    左为曹开达、右为曹开正或许,他们执著于一份不大为人知的职业;或许,他们乐于尝试不同寻常的体验;或许,他们是另类、新奇的个性人士。他们有着不一样的故事……曹开正、曹开达,生于1938年9月24日,这两位老人长得特别像,他们是双胞胎。俩人上小学时一同排过话剧,大学时一起迷上文学,毕业之后又都当了老师。退休了他们俩走下讲台,又走上拍卖台成为拍卖师,现在是一线执槌拍卖师中年...

    1261 美术作品记录 艺术品拍卖知识
  • 佳士得春拍:亚洲藏家成交逾75亿港元[图文]
    佳士得春拍:亚洲藏家成交逾75亿港元[图文]

    全球十大拍品,佳士得占八席原标题:佳士得创史上最佳半年业绩:2018年上半年成交总额增长35%至40亿美元2018年上半年,佳士得全球成交总额高达40亿美元(近315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5%,创史上最佳半年业绩,大幅引领全球艺术市场。40亿美元成就历史新高全球购藏需求仍然殷切,藏家积极购藏不同类别的艺术品,拍卖、私人洽购及网上拍卖三大平台的成交额均告上升。历史性的佩吉及大卫‧洛克菲...

    710 美术作品行情 艺术品拍卖资料
  • 香港苏富比春拍总成交额31亿港元 同比去年上升17%[图文]
    香港苏富比春拍总成交额31亿港元 同比去年上升17%[图文]

    张大千《桃源图》4月6日,香港苏富比春季拍卖会圆满收槌,推出2637件拍品,共刷新16个拍卖纪录,总成交额达31亿港元,较去年4月份春拍上升17%。其中,张大千《桃源图》以3000万港元起拍,2.4亿港元落槌,最终以2.7068亿港元成交,创造了其个人作品的拍卖纪录。《桃源图》创作于1982年,是张大千晚年最重要的泼墨泼彩作品。1976年张大千正式到台湾定居,并在台北城郊的外双溪筹建摩耶精舍,...

    644 美术作品拍卖知识 艺术品记录
  • 中国当代艺术品将耀眼伦敦苏富比拍卖[图文]
    中国当代艺术品将耀眼伦敦苏富比拍卖[图文]

    张晓刚的《男孩》(血缘系列)(估价:35万到45万英镑)将现身6月26日伦敦苏富比当代艺术晚间拍卖。(图片:苏富比)随着中国当代艺术收藏家的信心不断增加,中国当代艺术家优质作品的足迹正遍布世界各大拍卖行。即将于6月26、27两日举办的伦敦苏富比当代艺术拍卖上,我们会看到来自中国顶级和新兴艺术家作品的强大阵容。这除了意味着中国艺术品在全球竞买人心目中的价值有增无减,也表明了苏富比期冀吸引中国买家...

    1948 美术作品记录 艺术品拍卖知识
  • 嘉德在线中国书画拍卖会举槌 上拍作品160余件[图文]
    嘉德在线中国书画拍卖会举槌 上拍作品160余件[图文]

    嘉德在线‘中国书画’七月大众收藏拍卖会于7月17-22日举槌。本期中国书画月拍共设三大专场,上拍作品160余件。预展时间为7月15-16日,展拍均在嘉德在线官方网站(www.artrade.com)举行。李苦禅 鹰 68x35cm 纸本立轴晴雪阁藏书画保真专场作品均为大家保真之作。何家英《人物》、李苦禅《鹰》、于右任《草书五言联》、金城《江山秋霁》均为难得佳作。得之可赠予画友,藏之亦为艺苑珍...

    421 美术作品拍卖资讯 艺术品拍卖资讯
  • 常玉《电线上的燕子》领衔保利香港2021秋拍[图文]
    常玉《电线上的燕子》领衔保利香港2021秋拍[图文]

    保利香港2021秋季拍卖将于11月27日至12月2日在保利香港艺术空间举行,内地巡回预展北京站于11月4日至5日在北京瑰丽酒店举行。保利拍卖与富艺斯再度携手,联合呈献“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和设计”香港秋季拍卖,囊括常玉、吴冠中、赵无极、朱德群等融贯东西美学的艺术大师佳作,成为本季秋拍一大焦点。常玉《电线上的燕子》 约1931年作,油彩 画布,50 x 80.5 cm常玉作于约1931年的《电...

    972 美术作品行情 艺术品拍卖资料
  • 艾珠·克里丝汀 《工人》上拍苏富比秋拍[图文]
    艾珠·克里丝汀 《工人》上拍苏富比秋拍[图文]

    艾珠·克里丝汀 《工人》2010年作,油画画布,170 x 200 公分估价:1,500,000 — 2,500,000 港币本季现代及当代东南亚艺术晚间拍卖将呈献印度尼西亚画家艾珠·克里丝汀 (Christine Ay Tjoe) 《工人》,其缤纷色彩和精妙笔法倾泻而出,充满张力,体现了艺术家结合具象与抽象的精彩演绎。《工人》是艾珠的2010年作品,乃其过渡时期的佳作,预示了她采用更快...

    616 美术作品新闻 艺术品拍卖百科
  • “梁氏档案”将拍卖 袁世凯信札提供历史佐证[图文]
    “梁氏档案”将拍卖 袁世凯信札提供历史佐证[图文]

    梁启超致袁世凯信札。来源:北京日报。本周三,北京匡时2012秋拍将举槌。继“过云楼藏书”在今年的春拍市场上,以2.16亿元刷新古籍拍卖成交价纪录之后,匡时本次秋拍再次推出扛鼎力作——“南长街54号”藏梁氏家族重要档案。这批最大宗的“梁氏档案”涵盖信札、手稿、书籍、家具等近千件,其中包括梁启超胞弟梁启勋...

    712 美术作品拍卖知识 艺术品记录
  • 993件欧美稀世珠宝惊艳亮相联拍在线[图文]
    993件欧美稀世珠宝惊艳亮相联拍在线[图文]

    993件极具创意、充满异域风情的珍罕珠宝惊艳亮相联拍在线,钻石、红宝石、蓝宝石、祖母绿、海蓝宝、坦桑石、珍珠等一应俱全,纵情演绎极致奢华。12月20日下午1点,Avis Diamond Galleries举办的欧美珠宝专场拍卖会将在联拍在线实时同步开拍。整场拍卖会拍品之美、工艺之精、规模之大,令人叹为观止,作为国内有史以来最具规模和档次的珠宝在线拍卖会,将开启一场前所未有的珠宝盛宴。珠宝给人以...

    1026 美术作品拍卖资料 艺术品行情
  • 盆景艺术走进拍卖市场[图文]
    盆景艺术走进拍卖市场[图文]

    盆景艺术走进拍卖市场盆景作为一门古老的艺术形式,历来都受到文人雅士的喜爱。近年来,盆景艺术也逐渐成为拍卖场上的新秀。2014年,我国多个拍卖企业引入盆景艺术作品,盆景拍卖总体成交火热。盆景--有生命的艺术品盆景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艺术之一,它是以植物、山石、土、水等为材料,经过艺术创作和园艺栽培在盆器内表现出自然景色的艺术形式,距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盆景主要分为树桩盆景和山水盆景两大类,...

    1917 美术作品报道 艺术品拍卖查询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