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艺术界,徐悲鸿是公认的写实主义画家,而在徐悲鸿的儿子徐庆平眼里,徐悲鸿却“骨子里是个浪漫主义画家”。
徐悲鸿是中国现代美术事业的奠基者,被国际美术界誉为“中国近代绘画之父”。“艺术巨匠徐悲鸿及弟子师生展”16日在广州开幕,徐悲鸿的儿子、中国人民大学徐悲鸿艺术研究院院长徐庆平到现场为展览开幕剪彩。已过花甲之年的徐庆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娓娓讲述起他记忆中的父亲。
“20世纪上半叶,父亲为了扭转当时中国画每况愈下的颓势,将西方的写实技巧融入中国绘画。”徐庆平说,父亲对艺术的热爱给他带来很大影响,以至于到现在他仍在艺术教育的第一线工作,希望能向年轻一代传播中国艺术的“震撼”之处。
徐庆平回忆称,从小父亲便教他要懂得审美,尤其是在书法上。“我4岁时,父亲买了一本《张猛龙碑集联》,要求我每天描摹着学写字,并且写完的字要交给他批改。虽然现在这本《张猛龙碑集联》已经遗失了,但父亲写在该字帖扉页上的诗句‘拔山盖势之气,长河大海为辞’,却令我记忆犹新。”徐庆平说着,又吟起那两句诗。
他说:“父亲要求我们从小便开始看最有气魄的东西,这样才能培养坚定的意志,我觉得我品格的形成和对艺术的理解,大部分是从跟着父亲学写字开始的。”
徐悲鸿的动物画驰名中外,他的作品能捕捉到动物最为传神的瞬间,如猫的娇敏,鹰的雄健等。而在徐庆平的记忆里,为了将动物画得传神,家里曾同时养过8只猫。“虽然父亲每天下班后特别累,但他还是坚持坐在躺椅上,一边拿着乒乓球跟猫耍着玩,一边观察猫的神态和动作。”徐庆平说。
徐庆平还透露了父亲徐悲鸿在创作过程中的小“癖好”。“我记得父亲每次作画一画就是一天,我经常在旁边帮他研墨。父亲画画有两个‘从不’,一个是从不用过夜的宿墨,如果当天研好的墨有剩余,父亲便会用来写大幅对联,这样就不会浪费了。”徐庆平说,“另一个是父亲从不用新纸作画,那时父亲书房的壁柜里,装的都是有十几年历史的画纸。”
此次展览展出了一幅徐悲鸿肖像的油画作品,它的作者正是徐庆平。“父亲逝世那年我才7岁,而这幅画是我记忆中的父亲。”徐庆平说。
对于接下来的工作,徐庆平说,他将会继续修复父亲徐悲鸿的油画作品,“我们已经花十年时间修复了父亲的近30幅油画,预计还有30幅需要修复,希望能借此让父亲的作品得到保护,同时也能让更多的人一睹这些优秀艺术作品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