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石坝九村98号,徐悲鸿故居。记者刘嵩摄
开栏语:对一座城市来说,名人留下的足迹,是城市文化的重要元素。作为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城市,重庆曾是全国名流云集的地方,他们在山城的生活与工作,如今已成为重庆的城市记忆之一。从今天起,我们推出“主城名人故居再发现”系列报道,寻找各路名人在重庆留下的印迹。
作家莫言故居,因其主人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而成为人们趋之若鹜的景点。但并不是每个名人的故居都有那样的好运,10月30日,记者来到江北区大石坝,拜访沉寂在这里的“石家花园”。这里虽说是一代国画大师徐悲鸿的故居,但却显得异常冷清。不过,重庆市文物局总工程师吴涛表示,其命运或许会在明年得到改观。
石家花园,徐悲鸿旧居里的地下室。记者吴珊摄
江北大石坝有两座徐悲鸿居所
从江北区大石坝九村盘溪路往里走,拐进一条正在施工的支路,再走下一个不长的梯坎,面前赫然出现一栋砖木结构的两层小楼,在侧面有两块牌子,一个是“徐悲鸿旧居”、另一个是“徐悲鸿故居”。“抗战时期,徐悲鸿一家就住在这里。”附近的住户龙阿姨指着二楼最右边的房间说,那就是徐悲鸿的卧室。
但徐悲鸿的故居并不止这一处,龙阿姨告诉记者,离这里不远的石家花园,也是徐悲鸿在重庆的住所。按照龙阿姨的指点,记者沿着七拐八弯的石板小路走了约10分钟,找到位于一处高地的石家花园。同样是两层小楼,这里明显要气派得多,小楼前宽敞的庭院里,假山石刻、树木葱茏,风景十分优美。江北区文管所工作人员吴光荣表示,这座石家花园确实是徐悲鸿在重庆的住处,记者之前看到的那一栋是用来休息的,而这里是用来画画和会客的。
奢华别墅面积近2000平米
据资料显示,这座“石家花园”建于1931年,原主人是重庆著名富豪、原同盟会会员、民主爱国人士、时任当时四川商会会长的石荣廷。石家花园别墅总建筑面积1912平方米,盖着中国古典式的“大屋顶”。屋身部分则是标准的西式洋房,室内房间高大宽敞,四面开窗,这种“中西合璧”的建筑式样,在当时重庆的私人住宅中十分罕见。
如此精美别致的花园别墅因何而起?又是怎样成为徐悲鸿的居所的?据江北区文管所负责人介绍,上世纪20年代,石荣廷在上海经商时,见到公园门口“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牌子,非常愤怒,立誓修建一座花园式的住宅,供民众游玩。1931年,石荣廷在盘溪买下约150亩地,着手改造这片土地并建造了中西式合璧的石家花园。
据吴光荣介绍,鼎盛时期的石家花园占地很广,现在的东方港湾、石门小学至嘉陵江畔一带,当年都是花园的范畴,“徐悲鸿故居”当年也是花园里的一处房屋。1937年抗战爆发,徐悲鸿随南京中央大学迁来重庆。1942年至1946年,石荣廷便邀请徐悲鸿居住在盘溪石家花园,不但将花园外的小楼拨给他住,还让他借住在石家花园的地下石室里,徐悲鸿的两个住处由此而来。
地下石室建起“中国美术学院”
为何要让徐悲鸿住在地下石室里?对记者这个疑问,吴光荣笑着说,这里的地下石室与记者想象中的“地下室”不同,乃是一座全石构造的“负一层”建筑,冬暖夏凉,雕饰精美,“不要小看这座地下石室,以前它还有一条通道直通嘉陵江边,据说在解放战争时期,曾被用于给地下党贮备物资”。
在吴光荣的带领下,记者走进地下石室,通道黑暗幽深,但走进地下后,只见一个雕饰精美的石榻,石榻背后的墙壁上,篆刻着“福地洞天”、“曲径通幽处”、“石室藏古篇”、“旧书不厌百回读”、“佳客来时一庄倾”等书法题记。沿着通道走到石室正堂,只见一座石制供桌,供桌上方刻着纪念孙中山先生的《总理遗嘱》,正堂外又是一处小花园,阳光从窗棂中透入,显得悠然无比。吴光荣告诉记者,在重庆的大多数时间,徐悲鸿就住在这座地下石室里,在这里完成了其一生中大部分作品,包括《巴人汲水图》、《巴人贫妇》、《田横五百壮士》、《庭院》、《愚公移山》等著名画作。
除了创作,1942年,徐悲鸿在石家花园还筹办了研究性质的“中国美术学院”,筹备处就设立在石家花园里,张大千、吴作人、李瑞年等著名画家,都曾担任研究员。“中国美术学院”也成为了中国现代美术的奠基机构之一。
规划
明年将建徐悲鸿纪念馆
80余年过去,当年曾是文人墨客云集的石家花园,已经风光不再。徐悲鸿故居被作为居民楼,石家花园则在很长时间里被作为大石坝派出所的办公场地,派出所迁走后,很长时间里无人照管。
“我们接手这里时,到处都是乱七八糟的,没人清理。”吴光荣说,今年8月,江北区文管所专门派遣自己来管理石家花园,才将正屋和庭院清理出来,但地下石室后面的小花园尚未整理。
当地居民告诉记者,几年前曾传这里要进行改造,建设徐悲鸿纪念馆,但却一直没有动静,对此,江北区文管所工作人员王先生表示,由于种种原因,计划进展不快,“可能明年就会落实了”。对这个说法,重庆市文物局总工程师吴涛给予了证实:“确实有计划将这里建设成徐悲鸿纪念馆,预计明年计划可以落实动工。”
(肖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