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摹本《大报贴》
在中国书法界乃至非书法界,上至达官贵人,文人雅士,下至平民布衣,乡间农夫,“书圣”王羲之的名字都是如雷贯耳,交口称赞的。但是,遗憾的是,至今已无王羲之真迹传世,流传下来所谓王羲之书迹基本上都是诸如摹本、刻本之类的复制品,尤其是唐代摹本可谓少之又少,早已属于不下真迹一等的稀世珍宝了。在中国,世间再现王羲之摹本几乎是不可能的梦想了,然而,近日在邻邦日本,却是横空出现了一副唐代王羲之的摹本《大报帖》!这是石破天惊的事情,据日本方面消息,1月22日“《书圣王羲之》特别展”在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开幕,这一件摹本亦在展中,这给大家带来一个一睹王羲之书法风采的绝好机会。尽管如此,摹本《大报帖》究竟是真是假?日本方面的鉴定是否可靠?它的出现对于书法研究史究竟具有什么样的意义与影响?《大报帖》的出现对于国人而言具有怎样的反映?就这些问题,我们专访了著名书法理论家、王羲之研究的权威学者祁小春先生,请他为读者一一解答。
大公书画:祁老师,作为国内外知名的研究王羲之书法的权威,您对近日日本民间出现《大报帖》有什么看法?
祁小春:日本最近出现了据传是王羲之书法的《大报帖》,说起来颇有点传奇色彩,在中国,几乎不可能出现这样的事情,因为历史与自然的原因,比如战争、气候以及纸质文物的不易保存,这类文物流存于世的概率很低(除了历代王朝内府所存的历代相传的稀世之宝),而由地下出土的可能性也几近不可能。
但是,日本的情况和我们的不同。
第一,日本地上文物的保存方式和我们有很大差别。主要原因是日本古代战争很少,即使有战争也不会殃及寺院,破坏性很大的军阀混战和农民起义之类的事情更是少而又少,总体上相对稳定。所以,文物保存于民间(比如贵族家庭和寺院)相对安全,这是日本历史的独特性。
第二,日本出现唐代王羲之摹本不是偶然现象,日本历史上曾有大批遣唐使来中国后,带回了大量文物,其中就包含王羲之、欧阳询等中国书法大家的墨迹本、摹本等,这在古代的文献名录里有大量记载,如从《东大寺献物帐》等的著录就不难看到日本当时收藏中国文物之盛况了。这次又有王羲之摹本《大报帖》的现世,并非完全不可能的。
第三,从书风和字迹特征等方面来看,《大报帖》所呈现的是典型的王羲之的草书风格。然而长期以来,日本藏家都以为是日本平安时期著名书法家小野道风的字迹,因而致使其湮没无闻至今,这当然是日本人的误断。其实小野道风的书法很柔和绵软,并不具有王羲之中国书法那种特有的刚劲雄强的内涵。
综上所述,在日本出现唐代摹本王羲之书迹是完全有可能的。
《妹至帖》
大公书画:据日本书法史专家福田淳先生的鉴定:“该摹本极为精致,当属唐代宫中之物,可能是被遣唐使带回日本的,字迹应接近真迹。”,您认为他的鉴定接近真相么?
祁小春:我对他的鉴定有赞同之处,也有不赞同之处。
《足下散势贴》的“差”字
《大报贴》中的“差”字
赞同之处主要是认为《大报帖》确是唐代之物,可能就是当年被遣唐使带回日本中的一件,这不是主观臆断,而是有根据的。如上所谈,我们从日本的历史以及保存环境等情况等来看,这类宝物至今尚存于民间之事不是没有可能的。问题在于,这件《大报帖》是不是属于宫中之物,则需要进一步的证据来证明。
尽管当年唐太宗曾广搜民间所存历代名家书法书迹,其中包括大量王羲之真迹入内府,并命大臣褚遂良作遴选鉴定,制作了不少摹拓本等复制品,采用的主要方法是双钩填墨法。但摹拓并不仅限于宫廷,民间也有,便于书法作品流传普及,但毕竟数量有限,所以后来到了宋代,这种复制法逐渐被刻帖所代替了。
至于说“字迹应接近真迹”的说法,也不准确。《大报帖》的勾摹技术虽然很高,但是其中也有字形钩摹不准确或走样的地方,比如其中的“差”、“也”等字就有这种情况。所以说,它只能算是唐代王羲之摹本中的一件精品。
《足下散势贴》
大公书画:您是怎么认为这幅《大报帖》的确是唐代王羲之摹本的?从哪几个方面来鉴别呢?
祁小春:一是根据经验判断,《大报帖》使用的纸张是唐代的纵帘纹白麻纸,这是典型的唐纸特点,著名的日本藏《丧乱帖》以及《哀祸帖》、《孔侍中帖》、《妹至帖》等都用这种纸张。
二是从王羲之的书法风格上来说,它是典型的王羲之的草书,遒劲有力。
三是从纸张的鉴定看,如果能够用科学方式做鉴定的话,是否是唐纸应更有说服力。这一点日本学者西林昭一先生也建议展览过后,做一下碳元素的鉴定。
两贴切断面的相连纹理示意图
大公书画:据说,1973年在日本发现的《妹至帖》,原是和《大报帖》是一件东西,您这么认为吗?为什么?
祈小春:我也认为他们是一件东西。主要原因有二个:
从纸张来看。《妹至帖》和《大报帖》所使用的纸张是一样的,都是唐代的纵帘纹白麻纸。而且从网络上帖出的高清图片做拼接缀合的情况来看,发现两件的连接纹一致,这也为原件被一分为二提供了一个有力证据。
收藏源头也许同出一处。据日本五岛美术馆的名儿耶明先生介绍,通过他和收藏家的接触,此帖可能源自日本的旧族前田氏家中。日本明治时期,前田氏的藏书之所定名为“尊经阁文库”。尊经阁文库藏书丰富,众所周知的《孔侍中帖》、《频有哀祸帖》均藏于此。而被认为是做成“手鉴”的《妹至帖》也有可能源自于前田家,因为前田家藏的《大圣武》、《蝶鸟下绘华严经断简》等也被做成过“手鉴”。所以从拼剪做“手鉴”的情况推测,《妹至帖》与《大报帖》的来源也许跟前田家有渊源关系,那么二者原本是一件的可能性就更大了。
大公书画:合并后的两帖内容为:“妹至羸,情地难遣,忧之可言,需旦夕营视之。便大报期转呈也,知不快,当由情感如佳,吾日弊,为尔解白耳。”这样的断句解读正确么?
祁小春:关于帖文释读问题比较复杂,我简单谈谈我的看法。《妹至帖》帖文二行十七字:妹至羸,情地难遣,忧之可言,须旦夕营视之。
大约因“切割”的缘故,以致帖文残缺不全,所以,从帖文还看不出太多有关王羲之的信息。“情地”意为身心所置之地,在王羲之其他法帖中亦可见相似用法。类此用例后世鲜见,或为南北朝人之特有语词。
另外,在帖文中似有阙字现象,如“忧之可言”疑原作“忧之不可言”,脱一“不”字,或因摹失?因为“……不可言”或反问句“……何可言”乃王羲之尺牍惯用语式,前之“……”多用形容语词,后接“不可言”乃表其状态程度的补语。
关于“妹”字常出现在王羲之尺牍中。如“武妹小大佳也”、“梅妹可,得袁妹腰痛,冀当小尔耳”、“曹妹累丧儿女,不可为心,如何”等等,可见王羲之所关心的“妹”有“曹妹”、“袁妹”、“武妹”、“梅妹”等等,不止一“妹”,王对她们人生活、出行、身体的状况等十分关心,而其中《妹至帖》中病情不佳(“至羸”)的“妹”,亦属其中之一。
《大报帖》帖文三行二十四字:便大报,期转呈也,知不快,当由情感如佳,吾日弊为尔,解日耳。
此帖文在王帖中属难读一类者,原因或因摹失、切割原帖所造成也未可知。“便”字阙左上半部分,王帖频出叹词“哽”和“嫂”字,也许原字并非“便”字。因王帖中启首多为“名+报(顿首、白、言等)”程序,准此程序日本学者遂认为“报”前之“大”字为人名(或小字)。但其前字“便”究竟为何字尚无法确认,故“大”似不应解作人名(或小字)。“期”即“延期”,由于多见王帖中,根据内容可以断定“期”、“延期”即为王羲之七子中某人小字。
“期转呈也”之“呈”,已有人指出此字或“差”之讹形,并与《淳化阁帖》卷六《足下散势帖》中“散患得差”的“差”字写法比较接近,我也认同其看法,至于二字差异处原因,或摹失所致也未可知。“转差”亦为晋人尺牍“套语”之一,为好转之意,如“得旦书知佳,为慰。吾为转差。力及不一一”、“羲之顿首,想创转差”、“贵奴差不?”“知尚书中郎差为慰”等,均此用意,所以此字似应释作“差”为宜。
《衰老贴》
“日弊”如日本学者所释,指近日身体疲惫。可为证明者如王羲之《得八日书帖》:“仆日弊,而得此热,忽忽解日尔,力遣不具,王羲之白”、《衰老帖》:“吾顷无一日佳,衰老之弊日至,夏不得有所啖,而犹有劳务。甚劣劣”以及“仆下连连不断。无所一欲噉,辄不化消,诸弊日甚,不知何以救之”等,皆用如此意。但对于日本学者断句作“吾日弊,为尔解日耳”,并释大意为“我每日身体疲惫,如此度日只是为了你”云云,似有商议余地。
我以为应断句作“吾日弊为尔,解日耳”为宜。因为“为尔”之意并非为了你,而是依然如此的意思。《王右军集》收一杂帖云:“吾至乏劣,为尔日日,力不一一”即用如此意,亦即《南史》王融传“为尔寂寂,邓禹笑人”用法,故“日弊为尔”应解作“身体依然很疲惫”。
“解日”也属晋人尺牍特殊语词,意为度日。王羲之著名的《近得书帖》:“吾疾故尔沉滞。忧悴解日。面近。不具。羲之报。”此外《秋节垂至帖》“劣劣解日,力不次”以及上引《得八日书帖》“忽忽解日尔”亦有同样用法。
大公书画:您认为《大报帖》的出现有怎样的意义?
祁小春:我认为《大报帖》的现世,对中国书法史上的意义当然不必赘言,这是唐代人做的一件精美的书圣王羲之的书法复制品,当然是一件大得不能再大的事情了,对于王羲之书法研究来说,具有相当重大的学术意义。另外,我们知道,在中国几乎不可能出现王羲之书迹的情况下,居然在日本还能有此巨迹现世,而且或许还会还有其他唐摹本现世,这无疑令人期待和欣喜。
链接:
祁小春简介:
1984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后留校任教,在校古籍整理研究所工作。1989年应日本杉村邦彦教授的邀请,前往日本京都教育大学作访问学者,1993~1998年考入立命馆大学攻读文化史专业的硕士和博士。1998年3月获立命馆大学文学博士。此后历任立命馆大学等大学的兼职讲师。2002~2007年任佛教大学文学部中国学科专任教师。2007年作为广东省人事厅认定的国外高层次留学人员引进回国,现任广州美术学院艺术与人文学院教授兼中国画学院的书法工作室主任,书法理论与创作专业方向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日文学术著作六部,学术论文40余篇。
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是中国著名的“王学”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