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古代手炉是今天的暖手宝[图文]

时间 : 08-15 投稿人 : 可儿 点击 :

古代手炉是今天的暖手宝 | 美术品报道

冬天,最可恼的事情之一便是手容易冻着。现在,人们有手套,后来又发明了暖手宝,连鼠标垫都做成暖手宝,为的是人们使用鼠标的时候不再冻手。古人怎么办呢?不过请放心,古人也不会让手白白冻着,他们发明了一种暖手神器,叫“手炉”。

手炉,其实是由“火炉”演化而来,火炉便是往铜制的炉子里放些炭,让火烧得旺旺的,这样大家围着火炉坐下,边取暖,边聊天侃大山,其乐融融。清代文学家王永彬写过一部小品文书籍,就叫《围炉夜话》,唐代大诗人白居易也写过“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写给刘禹锡,让他没事儿可以过来聊聊天。渐渐地,古人有感于手冷,便把火炉做得更精致,盖上罩子,提在手上,或者捧在手里,或者笼在袖内,便演化成“手炉”,所以,手炉也叫“捧炉”或者“袖炉”。

笔者收藏有一个明代的手炉,呈四方盒状,有花卉纹的罩子,有可以手提的手柄,它长11厘米,宽5.5厘米,高6.7厘米,材质为红铜,为当时的制炉名家张明岐先生打造。整个手炉小巧玲珑,精巧美观,做工很是精细,罩子上面有很多花卉组成的纹理,有牡丹繁花纹,有五星花瓣纹,有树叶纹,中间是曲折道路纹。在手炉的底部,有四个篆字,“张明岐制”,从做工和材料看,这个手炉当为真品。

张明岐是浙江嘉兴人,活跃在明代万历年间,是当时江浙一带有名的打制手炉的名家之一。张明岐打制手炉要选用上好的红铜做材料。在制造手炉时,不用传统的镶嵌和焊接工艺,只使用榔头一点一点敲击出来。这样精细的做工,打制出来的铜炉子,非常结实耐用,即便使用再久,也不会开裂。而且,他做出来的手炉无论里面的炭火多么旺盛,手炉的外壁都不会烫手。

在古代,手艺人的社会地位极其低下,到明清时期,稍微有些改观,我们看古董上的很多题款是明清时期的。不过,即便如此,也并非在所有的器物上都能见到作者的名字,有题款的都是一些名家。所以,这个有张明岐题款的手炉弥足珍贵。

手炉常见于隋唐,盛行于明清,在清代末年,取暖的器具多起来,手炉便渐渐沦为历史尘埃。《红楼梦》第六回,写刘姥姥进大观园,好不容易见到王熙凤,见王熙凤一身绫罗绸缎,富贵堂皇,“端端正正坐在那里,手内拿着小铜火箸儿拨手炉内的灰”,那是怎样的风情和优雅,可惜,现在已经见不到了。

(文/黑王辉)

相关文章

  • 纪念已故非洲裔宇航员,将他的“灵魂”发射上空[图文]
    纪念已故非洲裔宇航员,将他的“灵魂”发射上空[图文]

    塔瓦雷斯·斯特拉坎小罗伯特·亨利·劳伦斯(Robert Henry Lawrence Jr.)是第一位非洲裔美国宇航员。1967年,他在一次训练中意外去世,他的航天梦也就此夭折,多年后,人们才给予了他迟到的认可。如今,观念艺术家塔瓦雷斯·斯特拉坎(Tavares Strachan)试图再次引起人们对这位宇航员的关注,而他的做法则完全是观念艺术家的那一套:将劳伦斯的“灵魂”发射上空。此前,这位...

    1824 艺术品报道 艺术品科普 美术品资讯
  • 陶器与酒文化之间到底是一种什么关系?[图文]
    陶器与酒文化之间到底是一种什么关系?[图文]

    ▲龙山文化白陶鬶人类品尝到的第一口沁人心脾的酒是原始的果酒。树上没人采摘的果子落下来堆积在一起,当温度、湿度达到一定程度后,果子自然发酵,溢出酒。粮食生产以后,剩余的粮食保存不好,或者多余的饭食遗于容器内,条件符合时自然发酵成为醴酒。正如晋人江统《酒浩》所言:“有饭不尽,委之空桑。郁积成味,久蓄气芳。本出于此,不由奇方。”因此,酒是大自然对人类的特殊恩赐。“有饭不尽,委之空桑”简捷地概括...

    428 艺术品资料 美术品报道 美术品科普
  • 英媒发布美国新晋总统特朗普前妻丢弃的照片[图文]
    英媒发布美国新晋总统特朗普前妻丢弃的照片[图文]

    这些照片都很罕见啊大概在两年前,一家旧货店的收藏家拿到了一个特朗普前妻丢弃的皮箱。一打开发现,里面居然有约一千张特朗普和他家人、朋友的照片。看看特朗普这么有爱的表情~~1977年,特朗普跟他第一个儿子Don Jr。把拔看起来想睡觉了 但是宝宝看起来非常有精神呀每日邮报:特朗普看起来就是个好爸爸啊而且他还帮宝宝换尿布耶伊万卡是小寿星~~该不会这是特朗普小时候?又一个温馨的生日派对~1985年,...

    687 艺术品趣闻 艺术品知识 美术品收藏
  • 首饰并非女人专属:唐代以前专指男人帽子[图文]
    首饰并非女人专属:唐代以前专指男人帽子[图文]

    “首饰”一词今天多指的女性佩戴的装饰品,可是在古代,“首饰”的意思却专指男人所戴的帽子。《后汉书·舆服志》中记载:“秦雄诸侯,乃加其武将首饰为绛袙,以表贵贱。”其中,“袙”是古人戴的头巾。秦代的时候,给武将戴的帽子上增加了红色的头巾,用来区分贵贱。古代男子到了20岁就要举行冠礼,要戴上帽子了,可见在秦代之前,人们就已经把帽子称作“首饰”了。周代时,女人头上的冠戴服饰叫“首服”或“首伏”。大约从...

    1212 艺术品资讯 美术品文摘 美术品知识
  • 埃及艺术家用烟丝作画 整幅画最后燃起来[图文]
    埃及艺术家用烟丝作画 整幅画最后燃起来[图文]

    一般艺术家画画都是用画笔,或者刷子,再或者用喷壶,这名特殊的艺术家竟然用烟丝作画。埃及亚历山大的艺术家Abdelrahman al-Habrouk使用香烟作画。最终烟丝被点燃整幅画燃烧起来,十分壮观。...

    1458 艺术品市场 艺术品欣赏 美术品档案
  • 张大千眼中的美人:标准苛刻绝美才能入画[图文]
    张大千眼中的美人:标准苛刻绝美才能入画[图文]

    张大千的仕女画(资料图片)张大千自己曾谦虚地说过,他不敢说自己最能欣赏女人的美,他只是在观察、欣赏美丽的女人以搜求画稿时,比别人更仔细、更留心罢了。他的仕女画之所以能雅俗共赏,成为他绘画题材中大受欢迎的一类,与他对美人的“美”刻画得淋漓尽致、神髓逸出,密不可分。他眼中的美人标准可要比常人苛刻得太多,不仅要长得美,而且气质要“娴静娟好,有林下风度,遗世而独...

    1072 艺术品收藏 美术品杂谈 美术品百科
  • 非物质文化遗产 苗寨惊艳的织绣服饰艺术[图文]
    非物质文化遗产 苗寨惊艳的织绣服饰艺术[图文]

    雷山苗绣花背儿带(局部) 中国民族博物馆藏苗族历史悠久、文化厚重。苗族文化源自漫长而艰辛的迁徙史,涿鹿大战后,九黎部族惨败,其首领蚩尤被杀,战败后九黎余部开始从华北大地南迁,过黄河,跨长江,渡洞庭,进武陵山,唱着祖先们留下的古歌前行。历史上苗族没有自己的文字,勤劳、勇敢、坚强、智慧的苗族妇女就以针为笔,以线为墨,以布为纸,用刺绣的方式在服饰上记录和书写自己漫长的千年历史。苗族人的物质生活虽然...

    723 艺术品市场 艺术品欣赏 美术品档案
  • 第一届“松雪杯”全国书画大赛——决赛获奖名单公布
    第一届“松雪杯”全国书画大赛——决赛获奖名单公布

    “松雪杯—第一届全国书画艺术比赛”活动于2023年5月中旬启动征稿,来自全国各地的广大书画爱好者积极参与,共有1000多幅作品参赛。本次比赛旨在挖掘中华书画艺术的后备英才,展现传统艺术的时代风采,参赛作品内容要健康、积极向上、传递正能量。大赛经过了40多天激烈的角逐,现将本届书画大赛决赛排名公布如下,稍候将进入专家评审阶段,预祝参赛者能再创佳绩!状元奖:谷瑞起榜眼奖:路敏一等奖:李仁兵、...

    223 艺术品资料 美术品报道 美术品科普
  • 蜡烛雕刻艺术[图文]
    蜡烛雕刻艺术[图文]

    乍一看,就像是简单的蜡烛燃烧,并慢慢的融化在两侧,仔细一看却是那么形象。印度艺术家FerdiRizkiyanto利用蜡烛来诠释一群人的探险,他们爬上两侧,背着相机,无惧危险的探索新的领土。...

    242 艺术品收藏 美术品杂谈 美术品百科
  • 国家级非遗项目走出去:山东商河鼓子秧歌[图文]
    国家级非遗项目走出去:山东商河鼓子秧歌[图文]

    2018年6月21日,由山东省文化厅和济南市人民政府主办、商河县人民政府和北京文化艺术基金会承办的“国家级非遗项目秧歌汇演暨山东商河鼓子秧歌走出去”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举行。发布会在商河鼓子秧歌的隆隆大鼓声中拉开帷幕,来自“中国秧歌之乡“——山东商河县的农民秧歌队精彩的表演,为与会嘉宾和媒体记者呈现了一场震撼的视觉盛宴。商河县委书记陈勇与山东省市有关领导、北京文化艺术基金会领导,以及活动主创团队...

    1596 美术品鉴赏 艺术品百科 艺术品文摘
  • 澳洲女子热衷收藏扇子:40年收集400多把[图文]
    澳洲女子热衷收藏扇子:40年收集400多把[图文]

    图为霍姆斯和她收集的扇子中新网9月28日电据外媒报道,澳大利亚墨尔本女子霍姆斯热衷收集扇子,在过去40年里,霍姆斯一直致力于在全球各地收集扇子,她收藏的扇子有400至450把之多。据报道,霍姆斯介绍称,自她从儿女手中收到作为母亲节礼物的第一把扇子后,她就爱上了收集扇子。在她的藏品之中,有来自日本钢铁制作的忍者战斗扇、也有来自亚洲的舞扇,更有来自巴厘岛的传统手工扇子。而她最贵重的藏品之一是一...

    253 美术品欣赏 美术品市场 艺术品杂谈
  • 男子地摊淘货买到真象牙制品被查获[图文]
    男子地摊淘货买到真象牙制品被查获[图文]

    地摊淘来的“便宜货”,全是象牙制品福建小伙济南“淘宝”,途经海宁被查获佛像、手镯、项链、珠子……这些象牙工艺制品,做工精良、材质上乘。28岁的福建小伙杨某,在济南一地摊上找到这些“宝贝”时,心里乐开了花,他花了2.4万元把这堆东西淘了回来,途经海宁时,被查获。据国家权威机构鉴定,总重8斤多的...

    1239 艺术品报道 艺术品科普 美术品资讯
  • 我国古代科学家邮票[图文]
    我国古代科学家邮票[图文]

    李时珍(邮票)本草纲目(邮票)宋应星(邮票)天工开物(邮票)中国邮政5月26日发行《中国古代科学家及著作(一)》纪念邮票1套4枚,邮票图案名称分别为:“李时珍”“《本草纲目》”“宋应星”“《天工开物》”,全套邮票面值4.80元。此前,“中国古代科学家”系列邮票已经发行过4组,但局限于表现科学家的形象。此次发行“中国古代科学家及著作”系列邮票,更加全面地展现了我国古代科学家的成就,对于新...

    795 艺术品鉴赏 美术品资料 美术品新闻
  • 花木兰当年花的是什么钱[图文]
    花木兰当年花的是什么钱[图文]

    图片资料来源:华夏古泉网《木兰辞》中有一句:“(花木兰)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这四句首先可以看出在花木兰的年代,“马具”是极为丰富全面的,这四种商品无一例外都是“马具”,显然在当时使用马匹较多;其次当时的集市也有很多,辞中出现的动词是“买”而不是“换”。想必商品经济在当时有一定的发展,肯定是有商品交易的。既然有商品交易...

    620 艺术品资料 美术品报道 美术品科普
  • 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换帅[图文]
    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换帅[图文]

    与科学博物馆、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比邻的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TheNatural History Museum)是欧洲最大的自然历史博物馆,也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博物馆之一。2020年年底,出生于新西兰的道格·古尔(Doug Gurr)将接替担任馆长长达15年的迈克尔·迪克森爵士(Sir Michael Dixon),成为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新馆长。古尔曾在阿斯达(Asda)担任开发总监近5年,...

    1785 艺术品资讯 美术品文摘 美术品知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